6-12神经症和癔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人本主义理论
每个人与生俱来地拥有自我实现和自我 完善的能力。 神经症的本源是自我完善潜力遭受压抑、 发生扭曲的外在表现。
14
森田理论
日本精神病学家M.Morita创立。 森田神经症 普通神经质(神经衰弱) 强迫观念(恐惧症) 发作性神经症(焦虑症) 神经症的基础:疑病素质、精神交互作用 神经症病态的根源:生的欲望和死的恐惧失衡。
31
恐惧症
是指患者对某种客观事物或情境产生异 乎寻常的恐惧和紧张,并常伴有明显的 自主神经症状。患者明知这种恐惧反应 是过分的或不合理的,但在相同场合下 仍反复出现,难以控制,以致极力回避 所恐惧的客观事物或情境,影响其正常 活动。
32
临床表现
1.场所恐惧症(agoraphobia): 又称广场恐惧症、旷野恐惧症、聚会 恐惧症、主妇闭门不出综合征等。 害怕到人多拥挤的场所 害怕使用交通工具 害怕到空旷场所 担心在这些场所出现恐惧感,得不到帮 助,无法逃避。
3.
4.
6
病因
1. 精神应激因素 2. 素质因素:与遗传相关的易感素质
或个性特征。
7
发病机制:心理学机制
精神分析理论 行为主义理论 认知心理学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 森田的神经质理论
8
精神分析理论
奥地利精神病学家S.Freud(1956-1939) 创立。 基本理论: 意识 、前意识、潜意识 本我 、自我 、超我 神经症的核心症状是:焦虑。
4
g)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器质性 (c) 躯体疾病伴发精神障碍
重性:精神分裂症(d) 功能性 轻性:神经症(e\f)
5
流行病学
1. 2.
神经症是门诊常见疾病。 患 病 率: 国 外5%; 我 国 1982年 流 调 2.2%,1990年流调1.5%。 初发年龄为20~29岁,40~44岁为患病 高峰。 一般女性多于男性。
41
2.严重标准:常伴有社会、人际及家庭行 为方面长期存在的严重障碍。 3.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 少已2年。 4.排除标准:排除精神分裂症及其相关障 碍、心境障碍、适应障碍,或惊恐障碍。
42
疑病症
Hypochondriasis, 患者担心或相信患有 一种或多种严重躯体疾病的持久的先占 观念,病人有许多躯体症状,反复就医, 虽经反复医学检查阴性和医生解释没有 相应疾病的证据也不能打消病人的顾虑, 常伴有焦虑或抑郁。对身体畸形的疑虑 或先占观念也属于本病。
33
2.社交恐惧症(social phobia): 主要特点是害怕被人注视,一旦发 现别人注意自己就不自然,脸红、不敢 抬头、不敢与人对视。 赤面恐怖 对人恐怖 异性恐怖 对视恐怖
34
3.单纯性恐惧症(simple phobia): 特殊恐惧症 对某一具体的物件、动物等有严重不合 理的恐惧。最常见的是对某种动物或昆 虫的恐惧,有些害怕鲜血或尖锐锋利的 物品,还有对某些自然现象产生恐惧。 症状恒定,多只限于某一特殊对象,常 起始于童年。 恐高症
9
焦虑--直接体验--焦虑症 焦虑--转换为躯体症状--癔症的转换 性症状 焦虑--被分离出意识--癔症的分离症 状 焦虑--转向外部世界的对象--恐惧症 焦虑--被隔离开--强迫症
10
行为主义理论
创始人Watson。 人的行为源于外界的刺激,都是后天学习 与环境决定的结果,是通过条件反射习得 的。 神经症的病态行为反应是后天习得和强化 形成的。 实验:Albert的恐惧反应
36
躯体形式障碍
躯体形式障碍(somatoform disorders)的主要特征是病人反复陈述躯体 症状,不断要求给予医学检查,无视反复 检查的阴性结果,不相信医生的无躯体疾 病的再三保证。有时患者确实存在某种躯 体障碍,但不能解释症状的性质、程度或 病人的痛苦与先占观念。
37
躯体形式障碍主要类型
神经症
Neurosis
中山三院精神医学教研室 程敏锋
1
神经症
是一组轻性精神障碍的总称,又称神 经官能症,精神神经症。
2
历史演变
1769年,William Cullen首先提出。 1884年,Bernheim认为是心因性的功能障碍。 1894年,Freud将焦虑症列为一种神经症。 二十世纪初,神经症广为流传,传入中国。 1980年,DSM-III取消神经症。 ICD-10保留神经症的基本内容。但改为神经症 性障碍,hysteria改为分离(转换)性障碍。 CCMD-3继续保留神经症。
43
临床表现
1.疑病的心理障碍:①疑病感觉 观念:超价观念。 ②疑病
2.疼痛:常见部位为头部、下腰部或右骼 窝。 常伴有失眠、焦虑和抑郁症状。 3.躯体症状:表现多样而广泛,涉及身体 许多不同区域。 4.检查均无器质性改变。
44
诊断标准
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 2.以疑病症状为主,至少有下列1项: (l)对躯体疾病过分担心,其严重程度与 实际情况明显不相称。 (2)对健康状况,如通常出现的生理现象 和异常感觉作出疑病性解释,但不是妄想。 (3)牢固的疑病观念,缺乏充分根据,但 不是妄想。
26
2.强迫意向及强迫行为:多为减轻强迫观 念引起的焦虑而产生。 (1)强迫意向:患者反复体验到想要做 违背意愿的强烈内心冲动。 (2)强迫洗涤:怕不清洁而罹患某种传 2 染病,则要反复洗手、洗衣等。 (3)强迫计数:患者不可克制的计数, 与强迫性联想有关。 (4)强迫性仪式动作:患者总要作一定 动作,以此象征着吉凶祸福。
15
神经症常见类型
焦虑症 强迫症 恐惧症 躯体形式障碍 神经衰弱
16
焦虑症
以广泛和持续性焦虑或反复发作的惊恐 不安为主要特征,常伴有自主神经紊乱、 肌肉紧张与运动性不安,临床分为广泛 性焦虑障碍(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和惊恐障碍(panic disder)两种主要形式。
45
3.反复就医或要求医学检查,但检查结果 阴性和医生的合理解释,均不能打消其顾 虑。 4.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 5.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3个月。 6.排除标准:排除躯体化障碍、其他神经 症性障碍、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偏执性 精神病。
46
神经衰弱
Neurasthenia,指精神活动能力的减弱, 其主要特征是精神易兴奋和脑力易疲乏, 常伴有情绪烦恼易激惹等,及睡眠障碍、 头痛、多种躯体不适等症状,这些症状 不能归于已存在的躯体疾病、脑器质性 病变或某种特定的精神疾病。病程迁延, 症状时轻时重,病情波动常与心理社会 因素有关。
19
广泛性焦虑的诊断标准 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 2.以持续的原发性焦虑症状为主,并符合 下列两项: (1)经常或持续的无明显对象和固定内容 的恐惧或提心吊胆; (2)伴自主神经症状或运动性不安; 3.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病人因难以 忍受又无法解脱,而感到痛苦。
20
4.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6个月。 5.排除标准: (1)排除甲状腺机能亢进、高血压、冠心 病等躯体疾病的继发性焦虑; (2)排除兴奋药物过量、催眠镇静药物, 或抗焦虑药的戒断反应,强迫症、恐惧 症、疑病症、神经衰弱、躁狂症、抑郁 症,或精神分裂症等伴发的焦虑。
35
恐惧症的诊断标准
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 2.以恐惧为主,需符合以下4项: ①对某些客体或处境有强烈恐惧,恐惧的 程度与实际危险不相称; ②发作时有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 ③有反复或持续的回避行为; ④知道恐惧过分、不合理,或不必要,但 无法控制; 3.对恐惧情景和事物的回避必须是或曾经 是突出症状; 4.排除焦虑症、分裂症、疑病症。
17
临床表现
1.广泛性焦虑症(慢性焦虑症): ①焦虑:自由浮动性焦虑、担心的期待。 ②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 ③运动症状: ④睡眠障碍: ⑤继发症状:抑郁、强迫症状等。
18
2.惊恐障碍(急性焦虑症) : ①突然感到一种突如其来的惊恐体验,伴濒 死感或失控感。 ②严重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 ③起病急骤,终止迅速,一般历时5~20分 钟,很少超过1小时,可反复发作。 ④继发症状:预期焦虑。
25
临床表现
1.强迫观念 (1)强迫性怀疑:对业已完成的事仍然 放心不下,反复检查。 (2)强迫性回忆:对于往事、经历,反 复回忆,明知缺乏实际意义,没有必要, 无法摆脱。 (3)强迫性穷思竭虑:对于一些缺乏实 际意义的问题,无休止地加以思索。 (4)强迫性对立思维:患者脑中总是出 现一些对立的思想或概念。
29
②病人称强迫症状起源于自己内心,不是 被别人或外界影响强加的; ③强迫症状反复出现,病人认为没有意义, 并感到不快,甚至痛苦,因此试图抵抗, 但不能奏效。
30
2.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 3.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3个月。 4.排除标准: (1)排除其他精神障碍的继发性强迫症 状,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或恐惧症 等; (2)排除脑器质性疾病特别是基底节病 变的继发性强迫症状。
23
5.排除标准: (1)排除其他精神障碍,如恐惧症、抑郁 症,或躯体形式障碍等继发的惊恐发作; (2)排除躯体疾病如癫痫、心脏病发作、 嗜铬细胞瘤、甲亢或自发性低血糖等继 发的惊恐发作。
பைடு நூலகம்
24
强迫症
obsessive-compulsive neurosis, 是一种 反复出现的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特征 的疾病。
39
躯体化障碍的诊断标准
1.症状标准 (1)符合躯体形式障碍的诊断标准; (2)以多种多样、反复出现、经常变化的 躯体症状为主,在下列4组症状之中,至少 有2组共6项: ①胃肠道症状,如腹痛;恶心等; ②呼吸循环系统症状,如:气短,胸痛;
40
③泌尿生殖系症状,如排尿困难或尿频; ④皮肤症状或疼痛症状,如肢体或关节 疼痛、麻木,或刺痛感; (3)体检和实验室检查不能发现躯体障碍 的证据; (4)对上述症状的优势观念使病人痛苦, 感;不断求诊,或要求进行各种检查,但 检查结果阴性和医生的合理解释,均不能 打消其疑虑;
11
认知心理学理论
创始人美国心理学家A.Beck。 情绪与行为的发生一定要通过认知的中介 作用,异常的认知产生异常的情绪反应: 山中之虎与笼中之虎。 歪曲认知:非此即彼、灾难化、以偏概全、 选择性、先入为主、情绪推理及个人化。
12
部分神经症的认知特征
疾病 焦虑症 惊恐发作 恐惧症 强迫症 疑病症 认知内容 感到自己的躯体或心理将会受到威胁 灾难化地解释自己的躯体或心理体验 认为某些实际无危险的环境有危险 总不放心、怀疑、惟恐不恰当、穷思竭虑 认为患了不治之症、到处求医
27
3.有意识的自我强迫与反强迫同时存 在,冲突使患者痛苦;病情迁延者 精神痛苦可减轻,但此时社会功能 受损已较严重。
28
诊断标准
1.症状标准: ①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并以强迫症状 为主,至少有下列1项: (1)以强迫思想为主,包括强迫观念、回 忆或表象,强迫性对立观念、穷思竭虑、 害怕丧失自控能力等; (2)以强迫行为(动作)为主,包括反复 洗涤、核对、检查,或询问等; (3)上述的混合形式;
21
惊恐发作的诊断标准
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 2.惊恐发作需符合以下4项: (1)发作无明显诱因,发作不可预测; (2)在发作间歇期,除了害怕再发作外,没 有明显的症状。 (3)发作时表现强烈的恐惧,及明显的自主 神经症状,并常有人格解体、现实解体等体 验。
22
(4)发作时突然开始,迅速达到高峰,发 作时意识清晰,事后能回忆。 3.严重标准:病人因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 而感到痛苦。 4.病程标准:在1个月内至少有3次惊恐发 作,或在首次发作后继发害怕再发作的焦 虑持续1个月。
3
共同特征(7点)
a) b) c)
d) e) f)
起病常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 病前多有一定的素质或人格基础。 主要临床表现有脑功能失调症状、焦虑、强迫、 疑病、分离或转换症状、多种躯体不适等,无可 以证实的器质性病变。 无明显或持续的精神病性症状。 对疾病有相当的自知力,有痛苦感,有求治要求。 社会功能相对完好,行为一般保持在社会规范允 许的范围之内。 病程大多持续迁延。
躯体化障碍 未分化躯体形式障碍 疑病障碍 躯体形式自主神经紊乱 躯体形式疼痛障碍
38
躯体化障碍
是一种以多种多样、经常变化的躯体症状 为主的神经症。症状可涉及身体的任何系 统或器官,常存在明显的抑郁和焦虑。常 为慢性波动性病程,常伴有社会、人际及 家庭行为方面长期存在的严重障碍。女性 远多于男性,多在成年早期发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