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共政策主体及制定

我国公共政策主体及制定
我国公共政策主体及制定

我国公共政策制定过程

一、公共政策主体

(一)公共政策主体构成

党的各级党委会、党组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

各级人民法院和各级人民检察院

军事机关

社会公益组织

它们的决策权限各不相同。

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党的各级组织在多数情况下拥有政策的实质性决定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因其是国家的立法机关,它们制定的公共政策

各级人民法院和各级人民检察院,以及军事机关,也拥有一定的公共政策决策权,

军事机关----

社会公益组织----

(二)不同机关决策权限的相互关系

1、权限划分原则

(1)如果法律或法规对不同机关的权限作出详细而具体划分的,遵从这些规定的划分。

各机关可在其事权范围内,对有关事项作出政策规定。

(2)如果法律或法规没有对各机关的事权作出明确的划分,则在职责范围内,各机关都有权制定政策。

上级机关没有制定政策的,下级机关可以先制定政策;上级机关政策不明确的,下级可以予以明确。

下级机关制定政策后,上级机关又制定政策的,服从上级政策的规定。

的国家机关的决策权限基本上相当。

2、国家机关间权限冲突的解决原则

(1)宪法、法律具有最高效力。

(2)行政法规、规章不得与法律相抵触。

(3)行政法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也高于部门规章及政府规章。

(4)地方性法规效力高于本级地方政府

规章。

省级政府制定规章效力高于较大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5)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施行。

(6)地方性法规、规章之间不一致时,依照下列规定作出裁决:

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

第一种,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适用地方性法规;

第二种,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

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②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国务院裁决。

(6)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与法律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二、公共政策议题

公共政策主体在其职责范围内,存在选择什么问题来制定政策的问题:

一是什么人通过什么渠道向决策者提出政策议题;

二是决策者按照什么标准选择政策议题。

(一)公共政策主体内部的政策动议

1、决策者集体或个人

他们担任领导职务,决定着工作方向。

不仅审批各种渠道汇集而来的政策问题,还会提出自己的政策动议。

有思想、有能力的领导人,是最主要的政策动议者。

2、各工作部门及其人员

一般说来,这些部门有两个方面职能:一是管理责任,二是代表管理者争取有利政策。

为了争取利益,会通过调查报告、政策建议等形式。向有权机关提出政策建议。

如按照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认为需要制定行政法规的,应当向国务院报请立项。

有关部门认为自身作出决策的权限不足,或者认为自身制定的政策权威性不够时,也会请上一级机关制定或发布政策。

工作人员也可以利用正式或非正式的机会提出政策建议,如会议发言、工作研讨等等。

(二)上级提出的政策问题

我国属于比较典型的集权制体制,决策权多数集中在上级,上级对下级提出要求,下级落实。

另外,上级对下级提出某种政策要求,可能只是一般性指导,也可能只是提醒注意等。

(三)其他来源的政策问题

1、其他公共机关向有权机关提出政策问题。

如根据法律规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会议期间,可以提出提案或意见、建议,并就某些事项质询有关行政机关。按规定,这些提案或意见、建议必须以有关机关的名

义答复,因而很多代表或委员以此作为提出政策问题或影响政策取向的重要渠道。

如从2003年起,沿袭了几十年的高考将从“黑色7月”提前至6月份进行。促成这一重大变革的人,就是全国政协委员王翔。1999年3月,在全国政协九届二次会议上,王翔提交了《关于高考考期适当提前的建议案》,建议高考时间提前至6月初。教育部很快给予答复:认真研究,充分考虑。2001年3月初,教育部召开部长专题办公会,就高考时间调整问题进行讨论。部党组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高考时间调整方案》,经国务院批准,从2003年起,将高考时间定在每年6月上旬。

2、对某些政策问题有利害联系的个人或组织。

他们是政策结果的最终承受者,当他们认为需要修改某项政策或制定某项政策、而这项政策问题又没有进入决策者的视野时,就会以可能利用的各种形式提出政策诉求。

如接触有关官员进行游说,召开研讨会或举办其他活动以引起关注,发表文章、广造舆论,集体或频繁上访以施加压力等。大型企业、社会团体,以及其他有组织的势力,与公共政策主体的联系渠道更多,活动能量更大,影响力也更强,他们提出的政策问题,各公共政策主体往往会给予认真的考虑。

3、对政策问题有研究的组织或个人。

社会上存在大量的研究机构,他们经常以发表文章、举办研讨会、咨询、讲演以及与有关官员的私人交往等形式,试图推销自己的观点,影响有关的政策。

(四)政策问题的选择

政策动议、诉求是很多的,但最终进入决策过程的只是少数。

下列因素决定了对政策问题的选择。

1、政策问题是否在公共政策主体希望解决的问题或希望达到的目标之内。

2、有关各方能否就政策问题达成初步的一致。

3、政策诉求是否符合上级现行政策的基本原则。

“体制内创新”---逐步修改

“体制外创新”:

在征得上级同意的前提下开展“试点”。

适合主流舆论“胆大”突破。

作有利的理解“钻政策的空子”。

4、决策者个人价值判断的作用。

(五)政策问题选择存在的问题

1、政策问题界定的准确性有待提高。

2、普通公民参与政策选择的渠道不多。

3、政策选择的随意性较大,主要表现是

不符合国家根本政策、有益局部但以公共利益为代价的“土政策”也能够进入决策过程。

三、公共政策制定

(一)调查研究阶段

1、组织一个政策起草班子

如果政策只涉及一个部门,起草班子的组成就由这个部门的领导人指定。

如果政策涉及多个部门,就由这些部门的共同上级指定组成一个班子,或者确定班

子的组成原则后,由各部门协商决定。

不论班子如何组成,一般都确定与政策事项关系最密切的部门为起草班子的牵头单位,负责召集会议、安排日程等日常工作及文本的具体起草。

同一政策问题的牵头部门,在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时期可能不同。

牵头单位是起草班子的灵魂所在,政策的基调往往是由其确定的。

2、调查研究

包括:

收集整理上级有关政策、有关领导人的讲话和意见,了解政策的沿革过程;

收集下级的有关做法和想法,特别是政策对象的现状和具体的政策要求;

收集外地甚至外国的相关政策,以作对比参考之用。

这个过程有长有短,视调查研究的工作量而定,长的可能达数年之久,短的可能只有几个星期。

调查研究的方法多种多样。

统计资料是必不可少的。要进行抽样调查或全面调查。

(二)起草方案初稿

1、对政策问题形成一致意见。

如果不能形成一致意见,要进一步调查研究,或请有关上级裁决,确定基本政策价值取向。

2、向有关领导汇报。

一般包括:

起草班子对政策问题现状的认识、现有政策的要点、有关各方对政策的要求以及拟制订的政策的要点,还包括对各种不同情况

的预测。

3、起草政策方案文本

选定执笔人,如果起草工作量很大,可能会确定政策各部分执笔人和总的统稿人。

重要的政策方案文本起草完成后,要由不同的人员过目,在文字、内容、法律等各方面“把关”。

(三)征求意见与修改

政策方案初稿完成后,以不同形式送有关政策各方征求意见。

公共政策的主体与客体

公共政策的主体与客体,以及公民与公共政策的关系 绪论 作为政府管理国家的公共政策,其拥有着强大的政府作为其保障,以及拥有者强大群众基础为其支撑,公民是国家里的公民,因此与公共政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公共政策的主体与客体包括着整个国家以及国家里的人民。

目录 一、公共政策的主体 (1) 1、政策主体 (1) 2、公共政策主体 (2) 二、公共政策的客体 (2) 1、公共政策的客体 (2) 2、公共问题 (3) 3、目标群体 (3) 三、公民与公共政策的关系 (4) 1、公民是主体 (4) 2、公民是客体 (4) 3、公民与公共政策的关系 (4)

一、公共政策的主体 1、政策主体 政策的主体可以一般的界定为直接或者间接地参与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的个人或组织。政策主体的构成因素一般都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政党、利益团体、思想库、大众传媒等。西方很多的教材把主体分为官方主体与非官方主体 A、官方主体政治体制内的、行使公共权力的政策过程的参与者, 一般包括国家机构、执政党、政治家、官员等 B、非官方主体政治体制外的、不直接行使公共权力的政策过程 的参与者,主要包括利益集团、大众传媒、公民个体以及民间 思想库等 2、公共政策主体 公共政策主体是政策系统的核心成分,是指参与和影响公共政策决定、执行、监督等过程的组织、团体和个人。公共政策作为政策的一部分,因此公共政策的主体就是政策主体所包含的所有个人或者组织。主要有国家机构、政党、利益团体、思想库、大众传媒、公民个体等。 公共政策的主体是公共政策出现和实施的主要推动者,是公共政策能够发挥效能的关键变量。在客观现实中,公共政策主体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多样化,几乎所有的社会力量都可以纳入主体范畴。这一趋

公共政策执行的手段与过程

公共政策执行的手段与过程.txt鲜花往往不属于赏花的人,而属于牛粪。。。道德常常能弥补智慧的缺陷,然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空白人生有三样东西无法掩盖:咳嗽贫穷和爱,越隐瞒,就越欲盖弥彰。第四节公共政策执行的过程和手段 一、政策执行过程的诸环节 政策执行过程包括政策宣传、政策分解、物质准备、组织准备、政策实验、全面实施等环节。 1 、政策宣传 政策宣传是政策执行过程的始环节和一项重要的功能活动。要使政策得到有效执行,必须首先统一人们的思想认识。政策宣传就是统一人们思想认识的一个有效手段。执行者只有在对政策的意图和政策实施的具体措施有明确认识和充分了解的情况下,才有可能积极主动地执行政策。因此,各级政策执行机构要努力运用各种手段,宣传政策的意义、目标,实施政策的方法和步骤。 2 、政策的分解 政策分解就是通常所说的制定计划,它是政策实施初期的另一项功能活动,是实现政策目标的必经之路途。制定执行计划,应遵循下列原则: ( 1 )客观性原则。编制计划要切实可行,积极可靠,排除臆断;计划的各项指标,不保守也不冒进:既不是唾手可得的,也不是经过努力仍然高不可攀的;对有关人力、物力、财力等条件,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切不可含糊笼统。 ( 2 )适应性原则。编制的计划要有适应环境变化的弹性机制,特别是要有应对意外情况发生的防范机制。 ( 3 )全面性原则。编制计划要能够统筹方方面面、理顺各种关系,切忌顾此失彼。计划前后衔接、轻重缓急有层次,不同管理层次的计划各有侧重。 ( 4 )一致性原则。执行机构内部各职能部门要做到工作目标和政策目标保持一致,上下级的政策目标保持一致,以增强组织上的统一性和方向上的一致性。 3 、物质准备 物质准备主要是指必需的财力(经费)和必要的物力(设备)两方面的准备。执行者应根据政策执行活动中的各项开支编制预算。预算报经有关部门批准后,才算落实了经费。必要的设备,包括交通工具、通讯工具、技术机械设备、办公用品等,是政策执行的物质手段。只有具备了必不可少的设备条件,政策执行才有可能顺利进行。 4 、组织准备

第2章-公共政策与政策工具-考纲分析

第二章公共政策与政策工具 (一)公共政策的含义、类型与功能 1.S公共政策的概念: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公共政策的内涵:1,是决定、决策的一种特殊形态,它具有决定、决策的一般特征;2,是公共权力机关的基本的活动方式或活动过程,是公共权力机关的权力意志的表现;3,是经由政治过程而进行方案的初拟、优化和择定的结果,主导这一过程的基轴是公共权力机关与公民的关系;4,公共问题、公共目标和公共利益是公共政策的三大要素;5,是一种权威性的价值分配方案;6,在形式上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 2.L公共政策的产生与发展:P120-122 公共政策的产生必须具备的三个初始条件或者说三个核心要素:公共问题的形成;公共决策机关的产生;公共强制机构的出现 近代公共政策的转型或发展在四个方面的表现:1,公共政策问题形成中的公民参与2,现代国家和政府制度的基本理念是:主权在民;3,公共政策领域向社会管理方面的大规模扩展;4,以政策过程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来保证政策质量 3.S公共政策的类型划分:P122-147分别从内容特征和形式特征两个方面划分 (1)从内容特征上划分: 公共政策的内容特征指的是具有不同的政策效力的各项公共政策构成一个统一的、相互作用的政策体系。 a)以同一政策体系中各项政策之间是否存在着涵盖与衍生关系划分:元政策、基本政策、部门政策;元政策,基本政策,部门政策及其相互关系:存在着涵盖与被涵盖,衍生与被衍生,统摄与被统摄的关系 b)将同一政策体系中各项政策从时间和空间相结合的角度划分:战略、策略、战术;相互关系:战略是全局的,策略是战略的一部分,是服从服务于战略,战术是微观的,针对一个一个的具体问题。 c)依政策的社会内容进行划分:政治政策;经济政策;社会政策;教育、科技、文化政策; d)其他分类方法: 1,以一项政策谋求达到的目标数量为标准划分:单目标政策与多目标政策;2,以政策主体决策时有无现行规范可遵循进行划分:程序性政策与非程序性政策;3,以政策是否改变客观对象为标准划分:是指实质性政策和程序性政策;(由美,安德森提出) ;4,以政策效果为标准划分:物质性(或实质性)政策和符号性(或象征性)政策(由美,安德森提出);5,以政策协调社会生活的方式为标准划分分配性政策、调节性政策、自我调节性政策和在分配政策(由美,安德森提出) ;6,由美国学者洛维为分析纽约市人事任免而做的一种类型划分为分配性政策、限制性政策、再分配性政策;7,以政策的结果是双赢还是一方所得为他方所失为标准划分为零和博弈政策与非零和博弈政策;8,以同一政策的始创或调整为标准划分初始政策和反馈政策;9,内容构成以政策结果的可预测性为标准划分确定型政策(如全国统考制度)与不确定型政策、风险型政策(建立股票市场)与竞争型政策;10,以政策主体希望的行为选择的范围为标准划分鼓励性(扩大性)政策与限制性政策;11,以政策主体是否行为为标准划分积极性政策与消极性政策(改革初期对私企发展的不行动的政策) ;12,以面向未来还是面向现实为标准划分能动型政策与被动型政策; (2)从形式特征上划分:

严强《公共政策学》章节题库(公共政策主体)【圣才出品】

第二章 公共政策主体 一、概念题 1.公共政策主体 答:公共政策主体是指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全过程的个人、团体或组织。公共政策主体主要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政党、利益集团、思想库、大众传媒和公民个人等。公共政策主体的两种划分方式为:官方决策者和非官方参与者、体制内和体制外。公共政策主体不仅参与和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而且在公共政策的执行、评估和监控等环节都发挥着积极的能动作用。 2.非官方参与者 答:非官方参与者是指除官方决策者之外参与公共政策全过程的个人、团体或组织。包括利益集团、政治党派、大众传媒、思想库和公民个人等,其作为体制外的力量,通过游说官方决策者,施加压力,从而影响公共政策过程。 3.政策执行主体 答:政策执行主体是指将政策方案付诸实践以解决实际政策问题的组织或个人。根据政策执行者的态度,还可以将执行主体进一步划分为:主体型主体与滞看性主体,前者是指执行人员能将政策计划及时贯彻,使政策落到实处,后者则迟迟不能将政策付诸实施;忠实型主体与折扣型主体,前者原原本本地按照政策精神,采取有效途径实现预定目标,而后者随意性较强,造成预定目标不能完全实现。

4.政策制定主体 答:政策制定主体是指感知、处理政策信息,拟定、选择政策方案的组织或含人,包括信息、咨询和决策三个主体子系统。政策制定主体的任务是提供高质量的政策,其基本功能是:①确认政策问题。准确地发现、界定并确认政策问题是政策过程的开端,也是整个政策过程最为关键的一环。②确定政策目标。政策目标不仅是政策方案设计和择优的基础,也是政策执行系统的指导方针,同时也为政策评估系统提供参照标准。因此,确定一个合理的目标对政策制定来说十分重要,需要进行可行性分析。③组织政策方案的设计。政策方案的设计是一项科学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通常需要政策咨询系统参加。在这个过程中,研究人员能否独立自主地进行政策方案的设计和评估,是一个关键因素。④政策方案的最终决定。对备选方案进行分析预测,并通过择优做出最终决定无疑是政策制定系统的重要职责。 5.政策评估主体 答:政策评估主体是指对政策效果、效益、效率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的组织或个人,又可以将其进一步细分为体制内评估主体和体制外评估主体。政策评估主体是政策主体系统的一个特别的子系统。为了使评估结果更为客观科学,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水准,官方主体一般只是确定一个大致的评估标准,然后通常由相关领域的专家构成的非官方主体采用科学的评估方法对政策进行客观的评估。即要确保政策的效益和效率,建立独立的政策评估组织是必要的环节。 二、简答题 1.公民影响公共决策的途径有哪些?

从公共政策执行主体的角度分析公共政策执行偏差原因_叶蕾2008

□经济管理 从公共政策执行主体的角度分析公共政策执行偏差原因 叶蕾呼军艳 一、公共政策执行偏差 公共政策执行是在复杂的政策系统中进行的社会活动,受到来自执行子系统内部和环境的许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所谓公共政策执行主体,是指负责组织落实公共政策的人员或组织,主要包括国家和地方政策行政机关、司法机关、被赋予执行权的其他公共权力机关以及供职于这些机关的公职人员,即属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范畴。执行主体掌握着实施政策的资源、手段和方法,是将政策贯彻于政策对象中去的施行者、组织者、管理者和责任者。执行主体的组合状况以及执行人员的素质、政策水平、管理水平、道德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政策执行的成败和政策目标的实现。 政策执行偏差,是指执行者在实施政策过程中,由于主客观因素的作用,其行为效果偏离政策目标并产生了不良后果的政策现象。学者宁骚将政策执行偏差的表现形式归结为以下几种:(1)象征性政策执行(2)附加式政策执行(3)或缺式政策执行(4)替代式政策执行(5)观望式政策执行(6)照搬式政策执行(7)规避式政策执行。可以看出,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产生的原因也就是复杂的,以下就从执行主体这一角度来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二、公共政策主体对造成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的原因分析 1.执行人员的趋利行为 执行人员的趋利行为不可避免地有着自身利益追求和行为倾向,要在执行政策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绝对的“价值中立”,实际上是难以做到的。首先,行政人员的成本—— —收益预期促使了趋利行为。其次,政策本身的弹性助长了趋利行为。 2.执行人员的角色错位 从“道德人”的角度来看,作为政策执行者,执行人员应扮演着“公仆”的角色,因为执掌公共权力的他们理应将这种来源于民众的公共权力用于为人民服务。然而,在现实中,他们往往会陷入政府行政机构代理人和普通公民的角色冲突之中。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当政策追求的整体利益或全局利益与执行者的个人利益或局部利益发生冲突时,政策执行者往往会因公私角色的错位而致使政策执行出现偏差。 3.社会监督的严重缺失 社会监督是防止公共权力滥用、腐败、维护公正性的有力武器,是对政策执行人员“经济人”属性的一种有效约制。但是,在我国政府的政策执行过程中,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常常会因来自方方面面的行政干预而难以正常发挥作用。监督者处于无权状态,监督往往也只是纸上谈兵而已。虽然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由行政系统内部监督和社会监 -- 137

(完整版)公共政策学知识点整理

公共政策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 1、公共政策的研究途径 (1)政治学的研究途径 系统途径、过程途径、团体途径、精英途径、制度途径 (2)经济学研究途径 福利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新制度主义 2、公共政策的研究对象:公共政策 3、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利益 4、公共政策的规范性和指导性的具体表现 (1)规范了具体的客体、指向目标、制定程序,对人或包括政党在内的组织都具有约束力。(2)政策对党和国家的工作人员及人们的行为予以指导 (3)分为宏观指导和微观指导,总指导或具体指导,指令性指导或一般性指导。 (4)与法律不同,公共政策的指导性只具有一般性约束力。 5、公共政策的时代性的具体表现 (1)在与公共政策同时期的历史条件下,政策自身为适应时代所显示的特征。 (2)公共政策的内容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政府职能转变不断丰富。 (3)政策理论和政策分析方法的多元化 (4)政策问题的复杂性问题体现了时代性。 第二章 1、公共政策的客体:指的是政策所发生的作用的对象,包括政策所要处理的社会问题(事)和所要发生作用的社会成员(人)两个方面。政策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充当人们处理问题,进行社会控制以及调整人们之间关系特别是利益关系的工具或手段。 公共政策的目标团体:从人的角度看,政策所发生作用的对象是社会成员,这些受规范、制约的社会成员称为目标团体。 政策所要调整或规范的是人的行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利益关系。 2、政策环境的定义:是指影响政策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 3、社会问题的定义:社会正常发展过程中出现偏差或现实状况与社会期望状况之间的差距。偏差和差距导致了社会的紧张状态,涉及较为广泛的社会关系。 4、社会经济状况对公共政策系统及其过程的影响: (1)首先,经济状况是一国或地区的政府制定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2)其次,经济实力是政策制定和实施的资本物质条件。 (3)最后,社会物质经济利益的分配调节,是一定历史时期政策体系,特别是大量经济社会政策得以确定的主要根据。 5、制度或体制条件对公共政策系统及其过程的影响: (1)首先,体制在政策制定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其次,一项政策的决策,往往是在多个方案中选择的,选择的结果与体制密切相关。(3)在次,体制的习惯势力的大小和所占优势的程度,影响着人们对各种社会利益和社会问题的认识和表达以及这些利益和问题得到正确解决的机会。 (4)最后,体制制约着政策的执行。

第二章 公共政策主体及其能力

一、名词解释 1.公共政策主体2.公共政策主体能力 1.公共政策主体是指参与、影响公共政策全过程,对公共政策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决定作用的组织或个人。 2.公共政策主体能力是指政策主体能否成功地适应环境挑战及其程度,即在环境的挑战下,政策主体能否应付或适应这些挑战,以及取得成功的程度。 二、单项选择题 1.( C )是公共政策主体中最核心、并发挥独特作用的部分。 A.非政府组织B.非营利组织 C.政府主体D.社会公众 2.新型的公共政策理念视政策对象——公众为(D )。 A.被管理者B.对立者 C.被统治者D.伙伴 三、多项选择题 1.公共政策核心主体包括(ABCD )。 A.立法机关B.行政机关 C.司法机关D.执政党 2.公共政策主体体系包括(BCD )。 A.企业B.准公共政策主体 C.社会公众D.核心主体 3.公共政策主体能力主要包括(ABCED )。 A.规制社会成员行为的能力B.引导公众观念、行为的能力 C.调控各种利益关系的能力D.公平分配社会资源的能力 E.公共政策体系内部的互动及整合能力

四、问答题 1.简述公共政策主体体系。 答:公共政策主体是指参与、影响公共政策全过程,对公共政策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决定作用的组织或个人。公共政策主体体系包括政府主体、准公共政策主体和社会公众。这些政策主体对政策结果的影响各异。他们之间既非平起平坐的关系,也非从属关系。实际上,公共政策运作的整个过程就是多种力量相互博弈的过程,无论从纵向维度还是从横向维度上看,每个主体以及主体内部的各个层面都存在不同的利益,共同作用于公共政策的整个过程。 2.简述公共政策主体能力的内容。 答:(1)规制社会成员行为的能力。作为特殊的行为准则,公共政策在规范人们行为时,指出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什么是能够做的,什么是不能够做的。通常,这些准则、规范来自于统治阶级的利益需求与价值偏好。公共政策主体规制社会成员行为的能力还常常在应对突发事件等危机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政策主体对社会成员行为的规制直接关系到社会正常的生活秩序、社会成员甚至是全人类的公共利益,体现出政策主体的权威性和号召力。 (2)引导公众观念、行为的能力。公共政策主体将哪些问题列入公共政策议程,直接决定了对公众观念和行为将产生什么样的引导。所以,公共政策主体首先要具有充分搜集公共问题信息、最大程度地一般了解把握公众意愿的能力,从而针对某些公共问题制定政策,以便更好地、更有成效地引导公众的观念和行为。公共政策主体引导公众观念行为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策主体自身观念的影响程度以及行为的规范、模范程度。随着人们受教育水平和程度的提高以及多元化价值观思潮的影响,公共政策主体引导人们观念、行为的能力就显得更困难、更具挑战性,同时也更有必要、更不可缺少。 (3)调控各种利益关系的能力。公共决策是公共政策主体为了实现有效管理选择一种主观最满意的方案的动态过程。这个为实现有效管理的过程也是对社会中的各种利益关系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公共政策主体选择哪些问题制定政策,就决定了对哪些利益关系进行调控,这要求政策主体以大局为重,尊重市场规律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遵循平衡各种利益矛盾、实现社会稳定发展的原则,来调控社会的各种利益关系。其调控能力的强弱,表现在确定要调整哪些利益关系以及所优选的政策方案,是否能最大程度地解决公共问题、满足公众需求、平衡各种利益矛盾。 (4)公平分配社会资源的能力。公共政策的本质决定了公共政策必须立足于解决对社会资源公平分配的问题。因为任何公共政策都必将取之于一些人而使另外一些人受益,所以社会中的个体都从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需求出发来对待公共政策。思想观念的差别、知识水平的差别以及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别导致不同人有不同的、永无止境的利益需求。“究竟把利益分配给谁、怎么分配、最佳分配是什么”就成为公平分配社会资源中的核心问题,如果解决得好,就说明公共政策主体公平分配社会资源的能力强。

公共政策分析名词解释题

公共政策分析名词解释题

————————————————————————————————作者: ————————————————————————————————日期:

名词解释(100题) 1)、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 2)、公共政策主体 公共政策主体是指参与影响公共政策全过程,对公共政策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决定作用的组织或个人。 3)、公共政策主体能力 公共政策主体能力是指政策主体能否成功地适应环境挑战及其程度,即在环境的挑战下,政策主体能否应付或适应这些挑战,以及取得成功的程度。 4)、决策权力 决策权力可以定义为一种法津权力,它或者是在一系列可能行动中做出选择的权力,或者是影响政策主体、推动他去选择自己所偏好的某一行动的权力。 5)、公共决策体制 公共决策体制:实质就是围绕决策权力的分配,人为设计出来的包括决策程序、决策规划、决策方式等制度的总称。 6)政策执行资源 政策执行资源:指的是政策执行主体实施政策时必须具备的主观和客观条件,主要包括:经费和人力、信息、权威、执行保护。 7)、政策执行矫正 政策执行矫正:是指政策主体采取一定的纠正措施,使政策执行回到正确的方向并且消除不良后果的过程。 8)、政策均衡 政策均衡:指的是所有政策要素、政策关系维持一定的最好情况的状态,政策供给适应政策需求,人们对既定的政策安排和政策结构处于一种满族或满意状态,因而无意也无力改变现行政策。 9)、政策宣示: 政策宣示:即法定政策主体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通过法定和约定俗成的方式,正式向公众发布政策决定,如记者招待会,白皮书,文件,宪报等。 10)、政策监控系统 监控系统是指政策系统之外的人员和机构,对政策行为、政策方案的内容和执行,进行监督和控制的机构。 11)、公共政策评价 公共政策评价:依据一定标准和程序,对公共政策的效益、效率、效果及价值进行判断的一

(完整word版)如何提高公共政策执行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公共政策执行的有效性公共政策是一个在现代社会出现频率很高的概念,它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大到国家的内政外交,小到公民个人的衣食住行,都要受制于国家的公共政策。人们判断一个事情是否可行,是否正确,依据的标准通常是政策;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和谐、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交通、社会保障等一系列实际问题,都要由该国的公共政策来规范和调整。可以说,没有公共政策的必要干预,就难以保证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公共政策就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针对特定社会问题的解决,通过对社会中各种利益进行选择与整合,在追求有效增进与公平分配社会利益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① 公共政策过程包括分析、制定、执行、评估、终结五个阶段,其中公共政策的执行是五个阶段中最重要的环节。公共政策固然很重要,但是如果政策不被执行,就仅仅只是政策而已,发挥不出什么作用,也就不会对个人、社会、国家产生任何影响。当然,政策的好与坏也就无从知晓了。美国著名行政学者G.艾利森指出:“在实现政策目标的过程中,方案确定的功能只占10%,而其余的90%取决于有效的执行。”由此,我们就可以看出“执行”究竟有多么重要。 一、公共政策执行及其地位、作用 公共政策执行就是指“政策执行者通过建立组织机构,运用各种政策资源,选择相应的政策工具,采取宣传、试验、实验、协调与监控等各种行动,将已合法化的公共政策付诸实践,从而实现政策既定目标的动态过程。”②

政策执行是政策生命过程的关键环节,发挥着其他环节不可替代的作用。整个政策功能的实现依赖于有效的政策执行。政策执行在政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 1、政策执行是实现政策目标的根本途径。在公共政策过程中,制定政策是研究问题、确定目标的过程,但是公共政策的根本目的不在于研究问题,而在于解决问题,政策执行才是直接的、实际的、具体的解决问题和实现目标的过程。 2、政策执行是检验政策质量的重要途径。一项政策的正确与否,最终需要实践来检验,因为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通过执行政策,才可以知道政策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3、政策执行是后续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任何政策都不可能一经制定就尽善尽美,政策制定者往往需要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根据反馈回来的信息加以修正和完善,或者制定新的政策。 总之,政策执行的作用和影响贯穿于整个政策过程的始终。因此,要想让公共政策顺利执行下去,首先就必须高度重视政策执行活动,把政策执行作为政策研究不可缺少的内容。 二、影响政策执行的因素 将计划转化为实践有时并不像想象的那样简单。很多时候,政策已经制定好了,但是实际上却并不能像当初设想的那样得到有效的执行,执行的现象和结果并不令人满意。这是因为,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政策执行总是直接的或间接地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只有通过对这些因素加以分析,才能够排除这些因素对政策执行的影响,从而使政策顺利地执行下去。我

公共政策概论平时作业3_New

公共政策概论平时作业3

“系统分析”最早是由()提出并使用的。 正确答案是:兰德公司 人们把分析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失效现象所描述的曲线称为()。 正确答案是:浴盆模型 ()在公共政策中的作用在于填补当代领导职责与其能力之间的差距,为领导服务。 正确答案是:智囊系统 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呈现出的新特点不包括()。 正确答案是:多变化 政策()是政策付诸实施后,对社会及政策对象的综合影响力。 正确答案是:效力评价 20世纪七八十年代,英国公共政策研究领域出现了一场研究政策执行的热潮,形成了声势浩大的“执行运动”。 正确的答案是“错”。 为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各国政府需要调整的公共政策不包括()。正确答案是:科技政策 政策评估是对政策( )所做的判断。 正确答案是:效果 政策方案选有的标准主要包括()。

正确答案是:效益, 效率, 充分性, 回应性, 公平性 政策方案规划的特性表现为()。 正确答案是:目标导向, 选择取向, 变革取向, 理性取向, 群体取向 在对公共政策执行的效果做出评估后,该项政策的去向存在有下列哪些可能性()。 正确答案是:补充, 修正, 终止 ()认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出权威的分配。 正确答案是:伊斯顿 发展型公共政策理念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正确答案是:效率优位观念 公共政策主体能力主要包括()。 正确答案是:规制社会成员行为的能力, 引导公众观念、行为的能力, 调控各种利益关系的能力, 公平分配社会资源的能力, 公共政策体系内部的互动及整合能力 以下哪项不是信息系统的基本职责:() 正确答案是:对政策问题进行“会诊”,找出问题的症结。 在任何决策过程中,( )因素和超理性因素总是混合在一起的。 正确答案是:理性 政策执行包括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 正确的答案是“对”。 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主体应该树立( )政策理念。

公共政策名词解释题

公共政策名词解释(100题) 1)、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 2)、公共政策主体 公共政策主体是指参与影响公共政策全过程,对公共政策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决定作用的组织或个人。 3)、公共政策主体能力 公共政策主体能力是指政策主体能否成功地适应环境挑战及其程度,即在环境的挑战下,政策主体能否应付或适应这些挑战,以及取得成功的程度。 4)、决策权力 决策权力可以定义为一种法津权力,它或者是在一系列可能行动中做出选择的权力,或者是影响政策主体、推动他去选择自己所偏好的某一行动的权力。 5)、公共决策体制 公共决策体制:实质就是围绕决策权力的分配,人为设计出来的包括决策程序、决策规划、决策方式等制度的总称。 6)政策执行资源 政策执行资源:指的是政策执行主体实施政策时必须具备的主观和客观条件,主要包括:经费和人力、信息、权威、执行保护。 7)、政策执行矫正 政策执行矫正:是指政策主体采取一定的纠正措施,使政策执行回到正确的方向并且消除不良后果的过程。 8)、政策均衡 政策均衡:指的是所有政策要素、政策关系维持一定的最好情况的状态,政策供给适应政策需求,人们对既定的政策安排和政策结构处于一种满族或满意状态,因而无意也无力改变现行政策。 9)、政策宣示: 政策宣示:即法定政策主体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通过法定和约定俗成的方式,正式向公众发布政策决定,如记者招待会,白皮书,文件,宪报等。 10)、政策监控系统 监控系统是指政策系统之外的人员和机构,对政策行为、政策方案的内容和执行,进行监督和控制的机构。 11)、公共政策评价 公共政策评价:依据一定标准和程序,对公共政策的效益、效率、效果及价值进行判断的一

公共政策分析

公共政策分析 1、政策的定义 人们为实现某一目标而采取的行动方案,即当主体被限定为国家、政府、公共权力机关时,指的都是公共政策。 2、公共政策的内涵 (1)定义: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社会权威。(2)划分: A 横向划分:公共政策由立法决策、行政决策和司法决策三种形式构成。 B 纵向划分:公共政策由中央政策(国家政策)、地方政策、基层政策构成。 元政策如: 价值性的元政策——“民主”、“自由”、“公正” 方向性的元政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 程序性的元政策——民主集中制 (2)政策一般;政策链、政策群;具体的、个别的政策 A 政策一般:从无数项具体的个别的政策和众多的政策链、政策群中抽象出所有的政策的共同的本质和属性。 B 政策群:是指公共权威在某一较长的时间内指定和实施的内容各异、理念同源、导向相近的政策的集合群。 政策链:是指公共权威为解决同一政策问题而先后制定的在内容上具有一致性在形态和功能上具有差别性的一系列政策。 4、公共政策的作用 导向作用、管制作用、调控作用、分配作用 5、公共政策主体 (1)定义:公共政策主体是指在整个公共政策的运行周期中,对政策问题、政策过程、政策目标群体主动施加影响的个人、群体或组织。 (2)分类 分类一:标准的多样性

6、政策客体

目标群体政策行为的影响因素:政治社会化、传统因素、政策合理性、成本收益、大局观念、规避惩罚、环境变化。 7、政策环境 构成政策环境的自然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社会环境 8、系统理论模型 内容: A 公共政策的输入:它是政治系统与其外部环境互动的结果,是社会团体和个人以某种方式(要求、支持)影响公共政策的结果。 B 公共政策的转化:政治系统将复杂多变的要求转变成公共政策的过程。 C 公共政策的输出:政治系统推行公共政策或采取行动,向环境输出公共产品。 9、公共政策系统的构成(静态) 政策主体系统

公共政策执行主体的博弈行为分析

公共政策执行主体的博弈行为分析 ——对“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的解读 摘要:将博弈概念引入政策分析,构建政策执行的博弈模型,有助于我们分析上下级政策执行主体特别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本文将通过分析公共政策执行主体的博弈行为来解读长期存在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关键词:公共政策,执行主体,博弈,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政策执行是政策活动的中心环节,也是公共政策研究的重要内容。西方理论界关于政策执行的定义与内涵不一而足,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行动理论、组织理论、因果理论、管理理论、交易理论、系统理论、博弈理论、演化理论等。其中将博弈概念引入政策分析而兴起的政策执行博弈模型对于我们分析政策执行主体之间的关系很有启发意义,因此本文将通过分析公共政策执行主体的博弈行为来解读长期存在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 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分析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是我国现阶段政策执行过程中的一种十分常见的现象。一般认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无非是对付中央政策之策,它实际上是借“创造性地执行中央政策”或“把中央政策与本地实际结合起来”而把中央政策肢解、曲解为我所用,是一种异化了的政策变通。从本质上来看,“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产生的根源无非是利益的驱动以及利益驱动下的理性行为选择,因此我们则更倾向于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视为相关政策主体——即作为政策执行者的地方政府基于利益得失的考虑而与作为政策制定者的中央政府进行的一种博弈过程1。 从两级政府在政策活动中的角色定位和作用发挥来看,中央权威赋予了所有政策合法性与驱动力。而面对中央政府的权威,地方政府作为执行机构并不是完全被动地接受,而是会采取一些手段来和中央政府进行互动,诱使决策层在执行1丁煌, 定明捷.“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案例分析与博弈启示[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

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 第一章公共政策绪论 第一节理解公共政策(Understanding Public Policy) ?1951年,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和拉纳合编的《政策科学:范围与方法的新近发展》一书正式出版,提出了“政策科学”(policy science)这一概念,标志着政策科学的诞生。而拉斯韦尔本人则被誉为“现代政策科学的创立者”。 一、公共政策的涵义(The Definition of Public Policy) ?目前,学术界对于公共政策的定义尚无一致的看法。学者们关于公共政策概念的界定见仁见智。?美国伍德罗?威尔逊认为: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即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而由行政人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 ?哈罗德?D?拉斯韦尔和亚伯拉罕?卡普兰指出,“政策是一种为某项目标、价值与实践而设计的计划” ?戴维?伊斯顿认为,公共政策是政府对整个社会的价值作权威性的分配。 ?托马斯?R.?戴伊认为,“公共政策就是政府选择要做的或者不要做的事情。” ?罗伯特?艾斯通认为,公共政策就是“政府机关和它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用公式表达即为P=f (G, E),其中,P指公共政策,G指政府系统,E指生存环境。 ?司图亚特?S?那格尔认为:“公共政策就是政府为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作出的决定。” ?概括:所谓公共政策就是政府等社会公共权威为实现社会目标、解决社会问题而制定的公共行动计划、方案和准则,它具体地表现为一系列的法令、策略、条例、措施等。 ?关键词:政府等社会公共权威;选择行为;解决某种社会问题;行为准则 二、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The Nature of Public Policy) ?阶级性 ?目标性 ?强制性 ?相对稳定性 三、公共政策的分类(The Type of Public policies) ?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决定了社会中的公共政策必然也是数量众多、类型各别,并呈现出一定的层次性,构成了一个复杂的政策体系。依据不同的标准,对公共政策可以作不同的分类: 1、从政策层次的角度划分:总政策;基本政策;具体政策 ?总政策(general policy):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历史时期的总的行动准则,它是一种根本性的、全局性的政策,包括总路线、总方针、总纲领等。 ?基本政策(basic policy):在社会生活的某个领域某个部门或某个方面起主导作用的实质性政策。 ?具体政策(specific policy)处于政策体系的最低层次,它是基本政策的具体化,是为了贯彻实施基本政策而制定的具体行动准则。 2、从社会生活领域的角度划分:政治政策;经济政策;社会政策;文化政策 ?政治政策(political policy)是政府为处理政治问题、协调政治关系而制定的行动准则。 ?经济政策(economic policy)是政府为处理经济问题、协调经济利益关系而制定的行动准则。 ?社会政策(social policy)是政府为处理社会问题、协调社会关系而制定的行动准则。 ?文化政策(cultural policy)是政府为处理各种文化问题、发展文化事业而制定的行动准则。 3、从制定公共政策的主体的角度划分:政党政策;国家政策;政治团体政策 ?政党政策(party policy)直接体现了一定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同时政党政策也决定和影响着社会生活中权力的划分、利益的分配以及各项社会目标的实现。 ?国家政策(national policy)主要是指根据国家整体利益的需要、为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而制定的行动准则。

公共政策案例之政策执行知识点

案例分析: 1.公共政策执行:所谓公共政策执行,就是政策执行主体为了实现公共政策目标,通过各种措施和手段作用于公共政策对象,使公共政策内容变为现实的行动过程。 2.公共政策的特点: 1)目标的导向性 2)内容的务实性 3)行为的能动性 4)手段的权威性 3.政策执行机关:是政策执行者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行政机关,党政机关,立法与司法机关。事业机关,国有企业以及社会第三方组织等。 4.政策机关的特性: 1)执行性 2)服务性 3)权威性 4)法制性 5.公共政策执行的资源: 1)财务资源 2)人力资源 3)信息资源 4)权威资源 5)制度资源 6.公共政策执行的手段: 1)行政手段 行政手段是指行政机关为执行公共政策所采取的手段。具有权威性,强制性,可操作性。 2)法律手段 法律手段是指通过各种法律,法令,规章,司法,仲裁等工作,特别是通过行政立法和司法方式来调整政策执行活动中各种关系的方法。 3)经济手段 经济手段是指根据客观经济规律以及客观利益的要求,在公共决策执行中调节各种利益关系,以及节约执行的成本,提高执行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5)思想政治教育手段 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是注重人性,倡导人本管理,依靠宣传,说服,劝导,精神鼓励等方式做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把各种政策内化为人们的信念,引导政策对象自觉地,主动地去执行公共政策。如制造舆论,说服教育,协商对策,批评与表扬等方式。 6)技术手段 技术手段是指在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产品,如办公自动化和电子政务等来执行公共政策。 7.政策执行力:是政策执行者通过对政策目标及其方向的把握,设计执行方案,调度和配置

相关资源,运用政策工具,从而实现政策目标,最终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和成效。简言之,就是公共政策有效执行力度。 8.政策执行力的影响因素: 1)执行者因素,是核心要素。执行者的素质,价值观,,认知水平,利益取向,执行心态及能力发挥等往往决定了政策执行的效果。 2)资源因素,是政策执行过程必备的条件。 ●人力资源——要素质高 ●财务资源——要充裕 ●信息资源——要准确,及时,尽量降低其不确定性 ●权威资源——是政策有效执行的权力基础 3)工具因素,是公共政策成功执行的重要手段。如行政工具,法律工具,经济工具,思想政治工具以及技术工具等。 4)环境因素,影响着政策目标实现和政策执行的整个过程。 ●自然环境,良好的自然条件,适宜的气候,便利的交通,这些都会大大降低政策执行费用,减少执行成本,提高政策执行效率。 ●社会环境,有利的社会环境可以使政策执行过程受到较小的制约和牵制,有利于提高政策的执行力。 9.如何提高政策执行力机制 1)优化公共决策机制 2)创新政策执行的动力机制 3)构建政策执行的功能共享机制 4)构建政策执行的利益均衡机制 10.政策执行过程 1)政策执行的准备阶段 ●加强政策认知,即进行思想引导 ●制定执行计划 计划原则 ?计划要实事求是 ?计划要适应外部环境的弹性机制,特别要适应对突发事件的防范机制 ?计划要能够统筹方方面面,理顺各种关系,实现长期与近期目标统一,上级与 下级目标的统一,做到计划前与计划后的衔接,全局与重点均衡,公平与效率 兼顾。 ●进行物质准备,主要包括财力(经费)和物力(设备)。经费包括:政策执行活动

公共政策执行主体之优化策略探析

2009年第4期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No .4,2009(第11卷第4期) Journal of L iaoning Adm inistrati on College (Vol .11.No .4) 公共管理 公共政策执行主体之优化策略探析 ⒇ 刘雪明 吕学新 (广州大学,广东广州510006) [摘 要] 公共政策执行主体是指负责组织落实公共政策的组织和人员,执行主体的组织结构以及执行人员的执行能力直接关系到政策执行的成败和政策目标的实现。优化政策执行的组织机构,要合理划分事权,明确责权利关系,加强沟通与 协调,构建监督机制,并充分应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政策执行人员的执行能力,要提高执行人员的综合素质,优化执行人员的配置结构,完善执行人员的组织生活,改进行政领导风格和领导方式。[关键词] 公共政策;执行主体;组织优化;能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053(2009)04—0030—03 公共政策执行是“政策执行主体为了实现公共政策目标,通过各种措施和手段作用于公共政策对象,使公共政策 内容变为现实的行动过程。”[1] 公共政策执行主体是指负责贯彻落实公共政策的组织和人员,他们掌握着实施政策的资源、手段和方法,是将政策贯彻于政策对象中去的施行者、组织者和责任者。执行主体的组织结构以及执行人员的执行能力直接关系到政策执行的成败和政策目标的实现。优化政策执行主体的组织结构、提升政策执行人员的执行能力,对有效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优化政策执行的组织机构公共政策执行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有安排的行为活动,需要依托一个制度完备、运行规范而且强有力的执行组织来完成。“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 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2] 因此,政策执行组织结构的合理及其运行的有序,是政策执行人员充分施展执行才华、发挥执行能力的基础和关键。提升政策执行主体的执行能力,促进公共政策的有效贯彻执行,必须优化政策执行的组织机构。 1.合理划分事权,处理好上下级关系。从静态来讲,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中央集权型、地方分权型和均衡型等三种模式。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是政府之间各种关系的中轴,直接决定着政府之间的关系格局,并历来为人们所重视,甚至有人认为,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史[3]。从过去的实践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的历史不断地重演着“集权→均衡→分权”的循环怪圈,也就是说,一个朝代的开始总是集一切大权于中央来巩固政权,而后认识到与民生息、发展经济的重要性,于是逐步放权到地方,达到短暂的均衡,也因此出现昙花一现的繁荣,之后没有控制好放权的限度,于是,地方割据慢慢形成,腐败滋生、民不潦生,于是又被另一个朝代 所代替,然后,新的朝代又重复着前一个朝代的历史。从历 史的经验教训和目前各国的发展现实可以认识到,均衡型模式是处于稳定时期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的理想模式。均衡型模式是指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权力配置的适度性和选择性,它并不规定分权的内容和分权的大小,而是在权力控制和最大发挥地方能动性之间达到一种均衡,它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模式,它是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展变化的模式。它既要体现中央在大局利益、整体利益的集权,又要体现地方政府能动处理地方事务的能力。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上下级关系除了包括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外,还包括地方政府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上下级关系,对于上级来说,可以提高下级对上级政策意图的理解,加强下级对政策的认同感,有利于政策的执行;对于下级来说,可以使上级清楚认识到下级执行政策中的困难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科学的制定和合理调整政策内容,使政策的执行更加方便。良好的上下级关系要求下级在执行政策遇到执行困难时,应及时主动向上级反聩,不自行选择性执行或者消极抵抗,上级要认真对待下级提到的问题和意见,并与之协商,必要时对政策内容作出适当的调整。 2.明确执行组织的权利职责,防止权责的“交叉”和“空洞”。过去,我们经常会发现,遇到有利可图的政策和其它有利可图的公共事务时,很多部门争着去执行,而遇到无利可图的公共事务和政策时,大家都互相推诿,这就是过去经常能够看见的权责“交叉”和“空洞”现象,时至今日,这种情况在很多地方还时有发生。明确执行组织的权利职责,防止权责的“交叉”和“空洞”,做到“事事有人做”和“事权不冲突”,达到组织机构纵向和横向的合理分布,是政策有效执行的重要保证。明确执行组织机构的权责,防止权责的“交叉”和“空洞”,可以从两方面入手:(1)统一进行权责分配。权利职责的分配应该由执行组织的上级或者更高级别的组织进 3⒇ [收稿日期]2008-11-10 [第一作者]刘雪明(1965-),男,广州大学廉政研究中心副主任、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 [基金项目]江西省社科规划课题《现代政策科学研究》(04SH42)、广州市社科规划课题《地方政府有效执行中央政策研究研究———以广州市 为例》 (07Z52)的阶段性成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