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 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

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政策虽然有多种多样,但是就其实质上说,主要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型,即进口替代发展战略和出口导向发展战略,二者具有相继性、替代性和互补性的内在联系。

一、进口替代发展战略与保护政策

进口替代发展战略(Import Substitution),有时也称内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Looking Inward),是指通过建立和发展本国的制造业,实现对进口制成品的替代,以达到加快工业化进程和减少对国外经济依附的目的。从历史上看,这种做法最早出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拉丁美洲的巴西、阿根廷等几个国家,作为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德国也曾一度加以推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获得政治独立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着摆脱外国资本控制,以经济上的独立确保政治上独立的紧迫任务,因而大都把经济多元化和快速增长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把工业化作为发展的战略重点和实现战略目标的主要途径,故此,许多国家都树立起明确的工业化目标,采取了进口替代的经济发展战略。

从各个地区的情况来看,拉丁美洲国家实行此种战略的时间较长,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起,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即在拉美国家普遍推行,此后一直延续到70年代中期,有的国家直到80年代继续推行。东亚国家和地区在50年代初至60年代初、东南亚国家在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曾主要实施过这种战略。非洲国家独立后,在实施初级产品出口战略的同时,也推行了进口替代的发展战略,但主要是发展以本国原料为主的加工工业和日用品生产。

进口替代通常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建立和发展一般消费品工业为主,这些消费品主要有收音机、自行车、纺织品、一般家用电器和食品加工等。在这一阶段,由于国内已经存在有效需求和销售市场,所需资金较少并且不太需要特别的专门技术和人才,因此往往容易实施,也容易获得成功。第二阶段是以建立和发展炼钢轧钢、石油提炼、机械设备制造等工业,由于这一阶段需要较多的资金、专门技术和人才,加上此类产品的

生产要求较大的经济规模,因此实施起来难度较大,不太容易获得成功。目前仍有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尚未完成这个阶段。

关于实施进口替代发展战略的经济措施,各国和地区在具体做法上虽不尽相同,但其内容却是基本相似的。这些措施归纳起来主要有:

(1)加强进口限制,提高进口关税。普遍做法是:运用贸易壁垒、进口许可证、进口数量限制和信用证押金制度等手段,对国内重点扶持和发展的产品的进口课以高额关税,并在数量上予以严格限制,即使是准许进口类似的物品,各国和地区也有权指定外汇来源、采购地区、货物等级和价格以及进口商等事项;对进口替代工业所需的生产资料尤其是原料和机器

设备等则课以较低关税,在数量上也尽可能放宽。据统计,在实施进口替代战略时期,台湾被列为管制的进口商品约占总进口商品的40%,最高年份(1956年)达到46%。哥伦比亚在1950年进行关税改革,提高了对日用消费品、耐用消费品和某些中间产品的进口关税,1959年再次颁布法令,实行进口检查和价格监督,并再次提高关税率。70年代初,作为拉美地区最早实行进口替代发展战略国家之一的智利,平均关税率为94%,最高关税率竟达500%,此外,还规定近3000种商品的进口预存款率为10000%,以及其它许多限制进口的行政措施。

(2)对替代产业实行减免的税收政策。比如新加坡,为了使私人企业积累资本,发展生产,先后颁布了《新兴工业(豁免所得税)法》和《工业扩展法》,规定按照企业对工业生产追加资本的数量多寡,豁免2~5年的40%的公司所得税,而且投入生产的资本越多,享受豁免所得税待遇的期限也就越长;企业的出口产品达到规定的销售量时,其所得税可由原来的40%减至4%,此外,它们还被准许实行加速折旧。这些措施刺激了私营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加速了进口替代产业部门的资本积累。

(3)高估本国货币对外国货币的汇率。如台湾地区,1949年实行货币改革时基准汇率为1美元=5元新台币,到1953年时升为l美元=15.90台元,至于为数10余种的复式汇率,最低为1美元=10.25台元,最高则达l美元=40.05台元。汇率的高估,有力地抑制了外国商品的进入。

进口替代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和效果。1953~1962年间,台湾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率为7.2%,1962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00多美元,工业消费品供应幅度增加,自给水平迅速提高,如棉纺织品、自行车、面粉、合成纱等的进口率几近为零。不仅如此,一些消费有余的产品(其中主要是纺织品)还开始向外销售。在出口额中所占比重达到了47.2%。韩国1955~1961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也达到了3.9%,其中制造业增长9.2%,并建立了一批面粉、制糖、纺织。水泥、玻璃和纸张等小型工业企业。新加坡在实施进口替代发展战略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3%,长期以来占统治地位的单一转口贸易经济逐步向多元化经济发展,转口贸易在外贸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由1960年的90%下降到1965年的58.7%,制成品生产和出口则相应上升,在60年代上半期,新加坡的制造企业由548家发展到1,000多家,工人由27,416人增加到47,334人,其中电子、冶金等新兴工业企业由7家发展到95家,雇工由211人增加到10,495人。总之,进口替代发展战略的制订和实施。不仅使战后初期困扰东亚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高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等日趋得到缓和和抑制,而且增强了各国或地区的经济实力,为以后的经济起飞创造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进口替代发展战略。也有力地促进了拉丁美洲国家商品经济的发展。随着进口替代工业化的扩展,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拉美全地区的制造业产值开始超过农业;到60年代,拉美国家的生产能力已基本达到了满足本地居民消费需求的水平;到70年代中期,一般的

生产资料也自给有余,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国开始向世界其它地区出口电动机械、交通运输工具、电气器材及电子通讯设备等重要的制造业产品。1975年,在发展中国家制造业总产值中拉丁美洲超过了一半,约占56%,处于领先地位。由于工业的发展,拉美地区的经济在80年代以前得到了迅速增长,1950~1980年的30年间,拉美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到了5.6%,这一数值不仅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数,而且高于发达国家的平均增长率。

但是,进口替代经济发展战略也有自身的局限性,这主要表现在:

首先,如前所述,进口替代是一种内向型的经济战略。它主要依靠内需来带动经济的发展。而经过一段时期的经济恢复和发展之后,发展中国家的国内市场特别是轻工业品的消费基本都已接近饱和状态,经济要想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已经相当困难。不仅如此,经济增长速度已呈现下降的趋势。如台湾,以1971年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1952~1955年为8%,1955~1960年则下降为5.8%。1980~1989年,整个拉美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仅有1.1%,成为“失去的10年”。

其次,进口替代发展战略着眼于当前需要的日用消费品的生产,生产和出口的产品大多是附加值较低的农产品、水产品和矿产品等初级产品,这些产品对自然条件敏感性大,生产和出口增长率一般都较低,换汇能力也很有限,加上需要进口大量的原材料和机器设备,因此极易导致国际收支的严重失衡。如,韩国1962年出口仅5,500万美元,进口却达到了3.89亿美元,出现了3.34亿美元的巨额贸易赤字。墨西哥1960年的外贸逆差为4.47亿美元,1970年增加到10亿多美元,1976年达到30亿美元。此外,进口替代的本意之一是节省外汇,但实际上却大大增加了国内资源的机会成本,如在阿根廷生产拖拉机可以节约外汇,但每节约1美元却要以价值7美元的国内资源为代价。

最后,进口替代发展战略要求采取高度的贸易保护政策,在短期内,这些措施有利于国内相关部门免遭外来商品的冲击,得到正常的发展,但是从长期和根本上来说,却削弱了这些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妨碍了它们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经营水平、增强自身适应能力的步伐,从而使事关企业生存的关键因素——劳动生产率无法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和根本性的改观。据对台湾1959年的工业调查表明,很多生产简单制成品的工厂,生产能力的利用系数很低,远远没有达到比较理想的状态,其中橡胶、帆布鞋类厂家的利用系数为23.3%,电扇类厂家为38.1%,肥皂类厂家为39.2%,绝缘电线类厂家为40%,胶合板类厂家为46.9%,合成纤维类厂家为49.7%,粗纺毛纱类厂家为52.6%,缝纫机类厂家为64.3%,铁条和铁棒类厂家为65.4%,造纸业厂家利用率最高,但也只有67.4%。

可见,到20世纪60—70年代,对许多发展中国家相地区来说,进口替代经济发展战略已经基本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如何及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活动,利用外部条件来推动经济发展,就成了这些国家或地区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