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识图的基础知识

机械识图的基础知识

1、机械图样的概念(1)工程图样:工程技术上根据投影方法并遵照国家标准的规定绘制成的用于工程施工或产品制造等用途的图叫做工程图样,简称图样。

◆工程图样可分为:机械图样、建筑图样、水利工程图样等。

(2)机械图样:是专门研究绘制机械图样理论和方法。是生产中最基本的技术文件;是设计、制造、检验、装配产品的依据;是进行科技交流的工程技术语言。它的主要内容为一组用正投影法绘制成的机件视图,还有加工制造所需的尺寸和技术要求。

2、投影

(1)投影的基本概念

◆用灯光或日光照射物体,在地面或墙面上就会产生影子,这种现象就叫投影。

◆正投影:当投射线互相平行,并与投影面垂直时,物体在投影面上所得的投影叫正投影。

(2)三面视图:指物体在正投影面所得主视图、在水平投影面所得的俯视图、在侧投影面所得左视图的总称。

◆主视图:表示从物体的前方向后看的形状和长度、高度方向的尺寸以及左右、上下方向的位置。

◆俯视图:表示从物体上方向下俯视的形状和长度、宽度方向的尺寸以及左右、前后方向的位置。

◆左视图:表示从物体左方向右看的形状和宽度、高度方向的尺寸以及前后、上下方向的位置。3、图纸视角

(1)视角定义图样的画法:两种形式:“第一视角”和“第三视角”

◆ISO国际标准规定:在表达机件结构中,第一角和第三角投影法同等有效。

我国则侧重第一角画法(英国、德国等),我们公司则侧重第三角画法,(美国、日本及港资台资企业)

◆视角定义

第一视角:是按人(观察者)--物(机件)--面(投影面)的相对位置,作正投影所得的图形的方法。

第三视角:是按人--面--物的相对位置关系,作正投影所得的图形的方法。

(2)视角举例识别

◆第一视角:

◆第三视角:

(3)第三角投影的视图

◆第三角投影法的各投影面展开时,同第一角投影法相同,规定V面不动,将其它投影面旋转到与V面成一个平面。

◆展开后的顶视图位于前视图的上方,右视图位于前视图的右方。

◆用第三角投影法得到的六个基本视图的名称是:前视图、顶视图、右视图、后视图、底视图、和左视图。

(4)第一角与第三角视图名称及配置

(5)两种投影法的对比

◆相同之处

--两种投影法绘制的视图都是在三个互相垂直的投影面上用正投影得到的

--展开投影面,都规定V面不动,将H面,W面旋转到与V面成一个平面,所以第三角投影中各视图之间仍保持“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投影规律。

◆不同之处

--第一角投影是将物体放在观察者与投影面之间,即人→物→图

--第三角投影是将投影面放在观察者与物体之间,即人→图→物。并可假想投影面是透明的,视图是观察者通过透明投影面看物体而得到的。

第一章识图的基础知识

培训要求了解机械图样的一般规定,掌握正投影的基本性质和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第一节图样

一、什么是机械图样

生产中,最常见的技术文件就是“图样”。工人根据零件图的要求来加工零件,根据装配图的要求将零件装配成部件或机器。这些零件图和装配图以及其他一些机械生产中常用的图样统称为机械图样。图1—1b所示即为锤子的零件图。

(贴图)

要加工出合格的零件,就必须看懂图样中所表达零件的形状、大小和各种加工要求。能

识读各种机械图样,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也正是本书的主要学习目的。

二、机械图样的种类

机械图样按表达对象来分,最常见的有零件图和装配图两种。

零件图是表达零件的结构、大小以及技术要求的图样。

装配图是表达产品及其组成部分的联接、装配关系的图样。产品的装配图亦称为总装配图。

三、图样中的一般规定

1、图纸幅面和格式

(1)、图纸幅画代号及尺寸按表l—1规定。

从表1—1中可知,图幅有A0、A1、A2、A3、A4号共五种。Ao号图幅的尺寸:长边为1189mm,宽边为84lmm。对折一次得到A1号图幅……,对折四次则可得到A4号图幅。

(2)、图框格式在图纸上必须用粗实线画出田框。其格式有不留装订边和留有装订边两种,如图1—2所示。

图框的尺寸按表1—1中的规定。

每张图纸上都必须画出标题栏,标题栏的位置应位于图纸的右下角,看图的方向一般与看标题栏的方向一致。

2、图线

(1)、图线型式及用途在《机械制图》国家标准中规定了八种图线型式,各种图线的名称、型式、宽度及用途见表

粗实线可见轮廓线、可见过渡线;

细实线尺寸线、尺寸界线、剖面线,指引线、螺纹的牙底线

波浪线视图与剖视图的分界线、断裂处的边界线

双折线断裂处的边界线

虚线不可见轮廓线、不可见过渡线

细点划线轴线、对称中心线

粗点划线有特殊要求的线

双点划线假想投影轮廓线极限位置轮廓线

(2)、图线的宽度图线的宽度只有粗、细两种,粗线的宽度为b,细线的宽度约为b/3。宽度b应按图形的大小和复杂程度在0.5—2mm的图线宽度系列中选用。除粗实线和粗点划线外,其余均为细线。

3、比例机械图样通常是按一定比例来绘制的。所谓比例,是指图形与其实物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比值为1的比例为原值比例,即1:1。比值大于1的比例为放大比例,如2:1、5 :2等,比值小于1的比例为缩小比例,如1:2、1:5等。

绘制图样时,应在表1一3中规定的系列内选取适当的比例。

在应用比例时必须注意以下两点:

1)、同一机件的各个视图应采用相同的比例,并在标题栏中填写,如1 :1、1:2等。当某个视图采用不同的比例时,必须在该视图名称的下方或右侧标注出比例。如:

A向; B一B ;平面图1:100等

1:5 2 .5:1

2)、不论图形按何种比例绘制,所注尺寸应按所表达机件的实际大小标注出,且为机件的最后完工尺寸。

4、尺寸注法在图样中,零件的大小由尺寸来表明。标注的尺寸是否清晰、合理、正确,直接关系到加工者能否准确地识读及加工零件。

(1)、尺寸的组成每个尺寸都由尺寸界线、尺寸线和尺寸数字三个要素组成,如图l—3所示。

1)、尺寸界线用细实线从所标注尺寸的起点和终点引出,表示这个尺寸的范围。

2)、尺寸线尺寸线用细实线绘制。尺寸线的终端用箭头指向尺寸界线,也允许用45°细实线代替箭头,但同一张图样上只能用一种形式。

3)、尺寸数字一般注写在尺寸线的上方或中断处。

常见的各种尺寸标注方法如图1—4所示。

小尺寸和角度的标注方法如图1—5所示。

(2)、识读尺寸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机件的真实大小以图样上所注尺寸的数值为依据,与图形的大小、比例及绘图的准确性无关。

2)、机械图样中的尺寸,如果是以mm为单位的,在尺寸数字后面一律不必注出其他单位。如采用其它单位,就必须注出计量单位的代号,如cm、m、30°等。

3)、水平方向的尺寸数字注在尺寸线的上方,字头向上。垂直方向的尺寸数字注在尺寸线的左侧,字头朝左。角度的尺寸数字一律写成水平方向,一般注在尺寸线的中断处。

4)、圆或大于半圆的圆弧应注直径尺寸,并在尺寸数字前加注直径符号“Φ”,半圆或小于半圆的圆弧注半径尺寸,在尺寸数字前加注半径符号“R”,球或球面的直径和半径的尺寸数字前分别标注符号“SΦ”、“SR”。

第二节正投影和三视图

一、投影的基本知识

物体在阳光或灯光的照射下,在地面或墙面上就会出现影子,如图1—6所示。

我们将光源称为投影中心,墙面称为投影面,光线称为投射线,物体的影子称为投影。

1、中心投影法图1—6所示的投影,所有投射线发自一个中心,这种投射线交汇于一点的投影法,称为中心投影法。

图1—7所示为方形垫铁的中心投影。从图中可以看出,投影adcd比垫铁的正面形状ABCD要大得多,不能反映物体的真实大小,所以在机械制图中一般不采用中心投影法来绘制图样。

2、正投影法太阳距地球很远,因而太阳光线可视为平行光线,当太阳光线垂直于投影面时,物体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就能反映物体某一面的真实形状和大小,如图

1—8所示。这种投射线与投影面相垂直的投影法称为正投影法。

用正投影法所绘制的图形称为正投影。正投影能反映物体的真实形状和大小,且作图简便,因此是绘制机械图样的基本方法。其缺点是立体感较差,一般不易看懂,必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才能掌握。

二、三视图

用正投影的方法所绘制的物体的图形称为视图。

1、一面视图物体在一个投影面上所得到的视图称为一面视图,图l—8所示即为平健的一面视图。由图中可知,平键的一面视图只反映了平键的长度和宽度,其高度在该视图中没有反映出来。又如图1—9所示为几个不同物体的一面视图,这几个不同物体的视图却都是相同的。可见,只有—个视图是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出物体的形状和大小的。

2、两面视图为了全面反映出键的形状和大小,必须画出两个视图。为此由两个相互垂直的投影面组成两面投影体系,正立放置的投影面叫做正投影面,简称正面或V面。水平放置的投影面叫做水平投影面,简称水平面或H面,两投影面的交线称为OX轴。将平键置于两画投影体系中,分别向V面和H面进行投影,如图l—l0所示。

投影后得到平键的两个视图,从前向后投射在正面(V面)上得到的视图称为主视图,从上向下投射在水平面(H面)上得到的视图称为俯视图。为了便于绘图和识图,必须将两个投影面展开,摊平在同一平面上。展开的方法如下:正面保持不动,将水平面绕OX轴向下旋转90°,如图1—10所示。旋转后正面和水平面便摊平在同一平面上,在OX轴上方画出的是正面投影,即主视图,在OX

轴下方画出的水平投影,即俯视图,如图1—lla所示为平键的两面投影图,图l—l1b所示为省略投影面边框的两面视图的画法。

在平键的两面视图中,主视图反映了平键的长和高;俯视图反映了平键的长和宽及两端半圆的形状,这样就把平键的形状和大小全面、准确地反映出来了。

3、三面视图对于较复杂的零件,两面视图也满足不了表达的需要,就必须用更多的视图和各种不同的表达方法。在此仅介绍三面投影体系和三面视图。在原两面投影体系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侧立投影面,简称侧面或W面,它同时垂直于正面和水干面,这样就构成了一个三面投影体系。三面投影体系中三个投影面相互垂直相交,分别是正面

(V面)、水平面(H面)和侧面(W面)。V面与H面的交线称为OX轴,V面与W面的交线称为OZ轴,H面与W面的交线称为OY轴。三轴的交点O称为原点,如图1—12所示。

将物体置于三面投影体系中,分别向三个投影面进行投影,如图1—13所示。投影后将物体从三面投影体系中移出,V面保持不动,将H面向下旋转90°,W面向右旋转90,使V面、 H面和W面摊平在同一个平面上,如图l—14a、b 所示。为了画图方便,将投影面的边框去掉,就得到物体的三面视图,简称三视图,如图l—14c所示。平

4、三视图的投影规律物体左、右之间的距离叫做长;前、后之间的距离叫做宽;上、下之间的距离叫做高。从图1—14c中各视图之间的尺寸关系可以看出;主视图反映物体的长和高:俯视图反映物体的长和宽;左视图反映物体的高和宽。从而可以总结出三视图之间的投影规律为;

主、俯视图长对正;

主、左视图高干齐;

俯、左视图宽相等:

这个规律可以简称为“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三等规律。这是三视图之间最基本的投影规律,也是在绘图和识图时都必须遵循的投影规律。

当物体在三面投影体系中的位置确定以后,距观察者近的是物体的前面,高观察者远的是物体的后面,同时物体的上、下,左、右方位也确定下来了,如图1—15所示。

主视图反映了物体的上、下和左、右的位置关系;俯视图反映了物体的前、后和左、右的位置关系,左视图反映了物体的上、下和前、后的位置关系。从图中还可以看出,俯视图和左视图中靠近主视图的是物体的后面,远离主视图的是物体的前面,

三、识读三视图的基本要领

识读三视图,就是由三视图(平面图形)想像出物体(空间形状)的过程。

例1 识读托架的三视图,如图1—16a所示。

(1)、三视图的位置分析从图中可知,水平排列的左边一个图为主视图,右边一个图为左视图,主视图的下方为俯视图。它们之间有长对正、高于齐、宽相等的投影关系。主视图表达了托架的主要形状特征。将主视图和左视图联系起来看,托架可以分为底板Ⅱ和竖立在底板上的耳板I两部分。将主视图和俯视图联系起来看,托架是左右对称的。从俯视图和左视图联系起来看,可知耳板在托架的后面井与底板的后面干齐。

(2)、各部分形状分析底板Ⅱ是一平放的长方体,俯视图中两个小圆与主视图中虚线对应,表明底板Ⅱ上钻了两个圆通孔,如图l—16b所示。耳板I 由长方体和半圆柱组合而成,主视图中的圆与左视图、俯视图中的虚线相对应,表明耳板中间与半圆柱同心的位置有一圆通孔,如图1—16c所示。

(3)、综合分析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想像出托架的整体形状为:托架由底板及耳板两部分组成,耳板与底板的后面靠齐并居中放置;耳板顶部呈半圆柱形,中间开一圆通孔;底板上左右对称位置钻了两个小圆通孔,如图1—16d 所示。

由上例可知,识读三视图的过程,就是通过投影分析,想像出形体的空间形状的过程。掌握三视图的投影规律,是识读三视图的最基本的要领。另外,在识读三视图时,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因为一个视图不能反映物体的全部形状,所以在识读三视图时,必须将三个视图联系起来看。如把主视图和左视图联系起来看高度;把主视图和俯视图联系起来看长度;把俯视图和左视图联系起来看宽度。再综合起来想像出物体的空间形状。

同时还必须注意到图形上的方位与形体上的方位的对应关系,如俯视图与左视图上远离主视图的部位是物体的前方,靠近主视图的部位是物体的后方。

2)、从三视图的形成可知,它是由空间物体的投影转化为平面上的表达过程,而识读三视图则是由平面上的图形想像出物体空间形状的过程,所以在识读三视图时必须运用双向思维的方法,反复分析和验证,才能最后确定空间物体的形状。如图1—17a所示的三视图,单由主视图可以想像出几个不同的形体,由主、左视图也不能确定唯一的形体,如图1—l7b所示。如再结合俯视图的形状特征就可以确定该物体的形状,如图l—17c所示。然后再由三视图来验证想像出来的形体是否完全符合,若仍有部分不符合,需再反复地分析投影,最后想像出准确的形体和结构。

例2 看懂三视图,做出物体模型,如图1—18所示。

1)、从主视、俯视和左视图的外框都是矩形,可以想像出该物体的基本形状为一长方体。这时可用橡皮泥或萝L等材料,切出一个长方体模型,如图1

一18b所示。

2)、根据三个视图中图线的位置,在长方体模型上画出相应的线条,如图l—18e所示。

3)、用小刀将长方体模型前面左上角和右上角的两块切去,即得到符合三视图的物体模

用做模型的方法来帮助识图,验证想像出来的物体形状是否正确,对初学者来说,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第二章图形应用示例

1、标注示例

2、基准标注

3、对称标注

机械制图知识点总结

机械识图知识点总结 图之功能各国标准尺度比例线之种类与用途角法与视图 图之功能 1. 信息传递:把设计者之构想绘制成图,传递给加工制作人员、检验人员等。 2. 国际性:图为技术界的国际语言,即须具有国际语言之性格,如图形表法,标注方法或符号定义必须完全统一规格。 3. 泛用性:随着技术的发展,目前在各种产业上的互相关连加深,因此需画出各种行业均能了解之图。 TOP 各国标准

TOP 尺度比例 尺度单位 工至机械制图用基本长度单位,通常采用mm ,可以不用在图中表示。儒需使用其它单位时,则必须注明单位符号。英制则以in. 为基本长度单位,而不必标注。 常用比例 机械制图再绘图时,因尽量画出较大之圆形,以便于微缩影储存。通常以2,5,10 之倍数为常用比例或按实物大小画出。 长用比例如下所列: 实大比例:1:1

缩小比例:1:2,1:2.5,1:4,1:5,1:10,1:20,1:50,1:100,1:200,1:500,1:1000 。 放大比例:2 :1,5:1,10:1,20:1,50:1,100:1。 TOP 线之种类与用途

线之粗细与其使用 通常绘图时,粗实线之线宽须按图之大小与其复杂程度而订定,在同一张图中使用粗线之线宽必须均匀一致,中线与细线亦同理。 虚线之起讫与交会 虚线之起讫,如下图所示,虚线与其它线条交会时,除虚线无实线之延长外,其余应尽量维持相交。

1.实线与虚线相交 2.虚线与虚线相交 TOP 投影与视图 第一角法与第三角正投影法之比较 第一角投影法起于法国,盛行于欧洲大陆、德、法、义、俄等国,其中美、日及荷兰等国原先亦采用第一角投影法,后来改采用第三角法讫今。目前国内使用第一角投影法之机构约35% ,而采用第三角投影法之机构约65% 。因此为适应国内使用者之需求,于最新修订之CNS3 ,CNS3-1 ,CNS3-2 ,…,CNS3-11 等工程制图国家标准规定“第一角法及第三角法同等适用”。唯于同一张图中,不的同时使用两种投影法,且每张图上均应于明显部位标示“投影法”,以资鉴别。

汽车机械识图基础知识

第一章制图基本知识 第一节机械制图的任务与学习方法图幅比例 [教案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本课程的任务、特点、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 2、了解图样在生产中的作用和地位,提高对课程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3、熟知国家规范关于图纸幅面和格式规定,能正确识别读图方向。 4、掌握比例的概念和选用原则。 二、学习方法和素质养成 1、引导学生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勤于动手,反复实践,耐心细致,严肃认真,提高对本课程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2、初步树立规范是技术法规的规范化意识,注重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的养成教育。 [教案重点] 1、本课程的重要性和学习目标、学习方法;比例概念的理解与应用;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案难点] 看图方向的确定。 [分析学生] 1、入学新生大多数会对本课程产生较浓厚的兴趣,热情较高,信心较足。 2、同学们的几何知识和空间概念及想像力相对薄弱,又少于接触或未接触过机械生产环境,缺少相应机械常识和感性积累。 3、机械制图既重理论,更重实践,与中小学课程及其学习方法不同,学生对学习方法有一个适应和掌握的过程。 [教案设计思路] 教案方法:综合运用读书质疑、讲授、演示、归纳提升等教案法。 绪论部分的教案在以教材为蓝本的同时,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为目的,教师可根据自身的工作、教案经验和体会对绪论所要讲述的内容作恰当的调整和充实。 [教案资源] 机械制图网络课程,生产用技术图纸等。 [教案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案策略:利用网络演示,创设教案情景,启发学生思维,注重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经验相联系,讲、演交叉进行,及时归纳归纳总结。

机械常识识图

机械识图的基本知识 一、机械图纸的概念 (1)工程图纸:工程技术上根据投影方法并遵照国家标准的规定绘制成的用于工程施工或产品制造等用途的图叫做工程图纸,简称图纸(也叫图样)。 ◆工程图纸可分为:机械图纸、建筑图纸、水利工程图纸等。 (2)机械图纸:是生产中最基本的技术文件;是设计、制造、检验、装配产品的依据;是进行科技交流的工程技术语言。它的主要内容为一组用正投影法绘制成的机件视图,还有加工制造所需的尺寸和技术要求。二、投影 (1)投影的基本概念 ◆用灯光或日光照射物体,在地面或墙面上就会产生影子,这种现象就叫投影。 ◆正投影:当投射线互相平行,并与投影面垂直时,物体在投影面上所得的投影叫正投影。 (2)三面视图:指物体在正投影面所得主视图、在水平投影面所得的俯视图、在侧投影面所得左视图的总称。 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物体有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三个视图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关联的。主视图表明物体的高和长;俯视图反映物体的长和宽;左视图反映物体的高和宽。其投影规律归纳为:主视图与俯视图长对正;主视图与左视图高平齐;俯视图与左视图宽相等,即“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这是画图和看图的主要依据。

◆主视图:表示从物体的前方向后看的形状和长度、高度方向的尺寸以及左右、上下方向的位置。 ◆俯视图:表示从物体上方向下俯视的形状和长度、宽度方向的尺寸以及左右、前后方向的位置。 ◆左视图:表示从物体左方向右看的形状和宽度、高度方向的尺寸以及前后、上下方向的位置。 三、图纸视角 (1)视角定义图纸的画法:两种形式:“第一视角”和“第三视角” ◆ISO国际标准规定:在表达机件结构中,第一角和第三角投影法同等有效。 中国、英国、德国等侧重第一角画法,美国、日本及港资台资企业侧重第三角画法。 ◆视角定义 第一视角:是按人(观察者)--物(机件)--面(投影面)的相对位置,作正投影所得的图形的方法。 第三视角:是按人--面--物的相对位置关系,作正投影所得的图形的方法。 四、零件常用的表达方法 前面已介绍了用主、俯、左三个视图表达机件的结构形状。对于结构复杂的零件,仅采用三个视图,往往不能将它们表达清楚,还需要采用其他表达方法。国家标准GB/T17451~17453—1998作出了相应规定,不仅为确切地表达各种机件,力求制图简便、看图方便提供了依据,而且其表示法与国际一致,也为扩大国际技术交流和贸易创造了条件,下面分

机械识图基本知识(巩固提高)

下面是机械制图要学习的一些基本知识。 一、了解机械制图的地位和任务 机械制图是机械类设计人员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中一门实践性较强的技术基础知识,图示方法的掌握、制图标准的应用、绘图技能的提高、制图和读图能力的培养以及空间想象能力的增强,都是通过制图习题和作业要求来实现的。多做练习是学好机械制图的关键,因此要积极独立多做各种练习。不断提高机械制图的投影能力、表达能力、绘图能力、读图能力和计算机绘制能力。 二、学好机械制图的要求和目的 1.加深巩固基本内容; 2.通过练习和实践完成绘图基本技能的训练。 3.用正确的方法完成练习,巩固和提高所学的知识,在日常学习中抽查自己掌握知识的情况; 4.通过大量正确的练习实践来提高绘图技能,养成良好的习惯,有意识地进行基础素质训练。 三、重点内容及其基本要求 第一、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1.基本要求:通过实训掌握国家标准关于机械制图的基本规定(图幅、比例、字体、图线、尺寸标注)、能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掌握常用的几何作图方法与平面图形画法,会分析和标注平面图形的尺寸。做到作图准确、图线分明、字体工整、符合国标。 2.内容: 1)图线练习:在A3图纸上抄画线型图。 2)尺寸标注、字体练习、几何作图练习。 3)几何作图大作业:A3图纸上画平面图形 第二、投影的基本知识: 1.基本要求:通过实训了解投影的基本知识和分类,掌握几何元素投影的基本特征和三视图的投影规律以及三视图的画法。培养绘图读图能力,具备初步的空间概念。 2.内容: 1)由轴测图绘三视图线练习。 2)根据已知条件完成物体的三视图练习。 3)根据三视图做模型。(课外完成) 4)根据物体的二视图补画第三视图。 第三、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1.基本要求:通过实训掌握点的投影规律、直线的投影的概念及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会用直角三角形法求线段实长,理解二直线平行、相交、交叉、垂直的一般作图问题、掌握一般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掌握特殊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平面上点和线的一般作图问题。进一步培养空间概念。 2.内容: 1)点的投影练习。 2)直线的投影练习。 3)平面的投影练习。 第四、轴测图 1.基本要求:通过实训能根据零件的视图正确绘制正等测图和斜二侧图。以提高学习者对制图的兴趣,建立较完整的空间概念和一定的空间表达能力。

机械识图-课本知识点

制图基本知识与技能 1.图纸幅面及格式: A0 841x1189 、 A1 594x841 、 A2 420x594 、 A3 297x420 、A4210x297 。图框格式有装订框(a:25,c:10,5)和无装订框(e:20,10 )。(注,需要记住各中图纸幅面的a、c、e值) 2.每张图样必须绘制标题栏,标题栏位于图纸的右下角。标题栏中文字方向为看图方向。 3.比例是指图形与其实物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绘制图样尽可能按物体的实际大小采用原值比例画出。 4.字体号数就是字体的高度。汉字应写成长仿宋体,汉字的高度h不应小于3.5mm,其字宽约为字体高度的2/3。 5.字母和数字分为A型和B型,A型字体的的笔画宽度为字高的1/14. B型字体的的笔画宽度为字高的1/10。同一张图纸上,只允许选择一种形式的字体。斜体的字头向右倾斜,与水平基准线成75°。 6.机械图样中的图线分为粗线和细线两种。粗线宽度应该在0.5-2mm之间选择,细线宽度约为粗线宽度的一半。 7.同一图样中,同类图线的宽度把持一致,虚线、点划线及双点划线中画的长度和间隔鸽各自大小相等。点画线、双点画线的首尾应是长画而不是点;中心线超过轮廓线2-3mm;在较小的图形上绘制细点画线有困难时,可以用细实线代替。若图线重合,应按粗实线、虚线、点画线的先后顺序选用线型。 8.尺寸接下可以利用轮廓线、轴线或对称中心线代替;尺寸线不能用其他图线代替,也不得与其他图线重合或画在其他图线的延长线上。 9.线型尺寸数字一般应写在尺寸线上方,也允许注写在尺寸线的中断处。 10.平面图形中的尺寸按其作用可分为定形尺寸和定位尺寸;平面图形的线段包括已知线段、中间线段、连接线段。 11.描深时要按线粗后细、先曲后直、先水平后垂直的原则描深底稿。 12.锥度指正圆锥的地缘直径与圆锥高度之比,锥度=D/L。圆台的锥度则为两底圆直径之差与圆台高度之比,锥度=D-d/L,锥度要从圆锥素线引出标注,锥度符号方向应与锥度的倾斜方向一致,锥度符号应该配置在基准线上。. 13.已知线段:有齐全的定形和定位尺寸;中间线段:只有定形尺寸和一个定位尺寸;连接线段:只有定形尺寸。 基本体的表达与识读

机械识图的基础知识

机械识图的基础知识 1、机械图样的概念(1)工程图样:工程技术上根据投影方法并遵照国家标准的规定绘制成的用于工程施工或产品制造等用途的图叫做工程图样,简称图样。 ◆工程图样可分为:机械图样、建筑图样、水利工程图样等。 (2)机械图样:是专门研究绘制机械图样理论和方法。是生产中最基本的技术文件;是设计、制造、检验、装配产品的依据;是进行科技交流的工程技术语言。它的主要内容为一组用正投影法绘制成的机件视图,还有加工制造所需的尺寸和技术要求。 2、投影 (1)投影的基本概念 ◆用灯光或日光照射物体,在地面或墙面上就会产生影子,这种现象就叫投影。 ◆正投影:当投射线互相平行,并与投影面垂直时,物体在投影面上所得的投影叫正投影。 (2)三面视图:指物体在正投影面所得主视图、在水平投影面所得的俯视图、在侧投影面所得左视图的总称。 ◆主视图:表示从物体的前方向后看的形状和长度、高度方向的尺寸以及左右、上下方向的位置。 ◆俯视图:表示从物体上方向下俯视的形状和长度、宽度方向的尺寸以及左右、前后方向的位置。 ◆左视图:表示从物体左方向右看的形状和宽度、高度方向的尺寸以及前后、上下方向的位置。3、图纸视角 (1)视角定义图样的画法:两种形式:“第一视角”和“第三视角” ◆ISO国际标准规定:在表达机件结构中,第一角和第三角投影法同等有效。 我国则侧重第一角画法(英国、德国等),我们公司则侧重第三角画法,(美国、日本及港资台资企业) ◆视角定义 第一视角:是按人(观察者)--物(机件)--面(投影面)的相对位置,作正投影所得的图形的方法。 第三视角:是按人--面--物的相对位置关系,作正投影所得的图形的方法。 (2)视角举例识别 ◆第一视角: ◆第三视角:

机械识图知识1

机械识图知识1 1. 简介 机械识图是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的应用。它可 以通过图像和视频数据来识别、分析和理解物体、场景和动作。机械 识图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医疗、交通等领域,为自动化和智能化提 供了强大的支持。 2. 机械识图的原理 机械识图的原理主要包括图像采集、特征提取和模式识别三个步骤。首先,机械识图系统通过相机等设备采集图像或视频数据。然后,系 统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特征提取,提取出关键点、轮廓线、颜色等特 征信息。最后,系统使用模式识别算法对提取的特征进行分析和比对,从而实现对物体、场景和动作的识别和理解。

3. 机械识图的应用 3.1 工业应用 在工业生产中,机械识图可以用于产品质检、零部件识别、机器人 导航等任务。例如,机械识图系统可以通过识别产品表面的缺陷和瑕疵,实现自动化质检,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机械识图可 以帮助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实现精确定位和导航,以及对物体进行抓 取和装配操作。 3.2 医疗应用 机械识图在医疗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它可以用于医学影像分析、 疾病诊断和手术导航等任务。例如,机械识图可以通过识别医学影像 中的异常结构或病变区域,帮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此外,机械识图还可以在手术过程中提供实时的图像导航和辅助,提 高手术的精确性和安全性。

3.3 交通应用 机械识图在交通领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重要。它可以用于车辆识别、交通流量监测、智能交通控制等任务。例如,机械识图可以通过识别 车辆的车牌号码和型号,实现车辆的自动识别和追踪,提供便捷的交 通管理和安全监控手段。此外,机械识图还可以实时监测道路上的交 通流量和拥堵情况,为交通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和交通路线规划。 4. 机械识图的挑战和发展方向 虽然机械识图在各个领域中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图像质量的问题可能会导致识别精度的下降。例如,在光 线不足或噪声干扰较大的情况下,机械识图系统可能无法准确识别物 体或场景。其次,复杂背景和遮挡等情况也会对机械识图的效果产生 负面影响。 为了克服这些挑战,机械识图技术正在不断发展。未来的发展方向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机械知识培训之机械识图篇

机械知识培训之机械识图篇 机械知识培训 之 主讲人:郭世誉 机械识图篇 目录 前言 第1章识图的基本知识 第2章图样基本表示法 第3章零件图的识读 第4章装配图的识读 前言 一、培训目的 二、机械图的重要性 一、培训目的 通过本次培训,我们将学习如何熟练掌握机械识图方面的一些常识和技巧,并将它灵活运用到实践工作中去,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为社会为企业也我们自己创造更多的价值! 二、机械图的重要性 在机械工业企业中,设计和技术人员要绘制机械图,以表达产品的设计意图;施工人员要读机械图,根据机械图加工、装配和检验产品。交流和引进技术,也必须先交流和引进图纸。一个机械工人如果不识机械图,那等于不懂“行话”,工作起来将困难重重,漏洞百出,为企业为自己带来严重的经济损

失。识读机械图是现代机械工业的一种入门知识。 第1章识图的基本知识 1.1 机械图样 1.2 识图的基本知识 1.3 斜度和锥度 1.4 投影规律 1.5 基本体三视图识读 1.6 组合体三视图识读 1.7 练习题 1.1 机械图样 图样:工程技术上根据投影方法并遵照国家标准的规定绘制成的用于工程施工或产品制造等用途的图叫做工程图样,简称图样。 机械制造业所使用的图样称为机械图样, 图样是工程技术人员借以表达和交流技术思想不可缺少的工程语言。 ?#004699'>0 图形 优点 缺点 立 体 图 富有立体感,直观形象 度量性差,作图困难。 视 图

?#004699'>0 能准确地表达出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且度量性好,作图方便。 直观性较差,需将三个视图综合起来想象出空间形状。 立体图(轴测图)和视图 1.2 识图基础 1、粗实线: 2、细实线: 3、波浪线: 4、虚线: 5、细点画线: 项目 内容 说明 备注 图纸幅面 A<#004699'>0、A1、A2、7>0幅面为841×1189,A1幅面为A<#004699'>0的一半,以此类推。 GB/T14689-1993 图框格式 1、留有装订边(图a) 2、不留装订边(图b) a b 标题栏一般位于图纸的右下角。 比例

机械识图基础知识

机械识图基础知识 机械识图是指通过绘制或阅读机械工程图纸来理解和传达机械设计的一种方法。机械识图的基础知识对于机械工程师和制造工程师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们需要理解和解释设计意图以及制造过程中的各个方面。 一、机械识图的分类 机械识图可以分为三个主要分类:投影图、剖视图和详图。投影图是机械工程图纸的基本形式,通过将物体投射到垂直于图纸平面的视图上来表示物体的外形和尺寸。剖视图是为了更好地显示物体的内部结构和细节而采用的一种图形表示方法。详图是用于表示物体的局部区域或细节,以便更详细地描述尺寸和配合关系。 二、视图的表示方法 机械图纸根据视图的表示方法可以分为几类,包括正投影、斜视图和等轴测图。正投影是将物体在不同的视角上投射到图纸上,通过这些视角的组合表示物体的全貌。斜视图是将物体在一个斜向视图上表示,以获得物体的外形和尺寸。等轴测图是通过坐标轴的等分画出物体的外形和尺寸。 三、尺寸和公差 机械图纸上的尺寸表示物体的实际尺寸,包括线性尺寸和角度尺寸。线性尺寸表示物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等,角度尺寸表示物体的角度。公差是允许的尺寸范围,表示制造过程中可以接受的偏差。公差可以通过加减号和上下限表示,例如+/-0.1mm或0.1mm-0.05mm。

四、配合和标注 配合是指两个或多个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和接触情况。在机械图纸上,配合可以通过相邻部件之间的间隙和圆柱度来表示。配合可以分为间隙配合、过盈配合和压力配合等。标注是为了更好地描述图纸上的各个部件和尺寸而采用的一种方法。标注可以包括文字和符号,用于表示尺寸、材料和加工表面等。 五、符号和图例 机械图纸上的符号和图例是为了更好地传达和理解设计意图而采用的一种方法。符号可以表示不同类型的特征和特殊要求,例如直线、孔和螺纹等。图例是对机械图纸上使用的符号和标记的解释,以便图纸读者可以理解和应用这些符号和标记。 六、图纸的规范 机械图纸需要符合国家和行业的规范和标准,以确保图纸的一致性和可读性。国际上最常用的机械图纸规范是ISO 128。这个规范包括各种图形符号、标记和尺寸的表达要求,以及图纸的布局和放置要求。 总之,机械识图的基础知识对于机械工程师和制造工程师来说非常重要。了解机械图纸的分类、视图的表示方法、尺寸和公差、配合和标注等内容,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设计意图,同时也有助于确保制造过程中的精度和一致性。通过遵守规范和标准,设计师和制造工程师可以更好地与其他团队成员进行沟通和合作,最终实现设计和生产的成功。

机械识图基础知识

机械制图基础知识 粗实线:表示可见轮廓线 细实线:表示尺寸线,尺寸界限,剖面线 细点划线:中心线,轴线 虚线:不可见轮廓线 字体:仿宋体 有标注精糙度符号的面都需要加工。 落在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 视图的种类: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 主俯视图长对正主左视图高平齐俯左视图宽相等 向视图:可以自由配置的基本视图 局部视图:将物体的某一部分向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的视图 作用:减少基本视图,使图样看去去简单清晰,不重复。 注:局部结构完整,外形轮廓封闭,不画波浪线。 斜视图:物体向不平行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用于表达物体上倾斜部分的实影 剖视图:假想用剖切平面剖开物体,将处在观察者和剖切面之间的部分移去,而将其余部分向投影面投射所得的图形。 作用:为了清楚表达复杂零件的内部形状。 断面图:假想用剖切面将物体的某处切断,仅画出该剖切面与物体接触部分的图形,称断面图。 作用:用来表示物体上某一局部的断面形状。 断面图分类: 一:移出断面图:画在视图轮廓之外的断面图。 画法:轮廓线用粗实线绘制,放在剖切线的延长线 上或其他适当位置。 二:重合断面图:画在视图轮廓内的断面图, 画法:断面轮廓线用细实线绘出。

注:当视图中轮廓线与重合断面图的图形重叠时,视图中的轮廓线仍应连续画 出,不可间断。 较长机件:可断开,中间用波浪线或者双点划线。 对称机件:可画二分之一或者四分之一。 肋板的画法:对于机件的肋板,如按纵向剖切肋板不画剖面符号,而用粗实线 将它与其邻接部分分开。 常用机件的画法 螺纹 Un-iso是美国统一制螺纹标准 Unf是细牙螺纹 Unc是粗牙螺纹 螺纹的要素:螺纹由牙型、直径、螺距、线数和旋向五要素确定,国家标准规定了一引起标准的牙型,公称直径和螺距,凡是这些要素都符合标准的称为标准螺纹;牙型符合标准,但公称直径或螺距不符合标准的称为特殊螺纹,牙型不符合标准的称为非标准螺纹。 螺纹牙型:在通过螺纹轴线的断面上,螺纹的轮廓形状称为螺纹牙型,它有三角形、梯形、锯齿形和方形等,不同的螺纹牙型,有不同的用途,并由不同的代号表示。 1:普通螺纹(M) 普通螺纹是常用的连接螺纹,牙型为三角形,牙型角度60,螺纹特征代号为M,普通螺纹又分为粗牙和细牙两种,他们的代号相同,一般连接都用粗牙螺纹,当螺纹的大径相同时,细牙螺纹的螺距和牙型高度比粗牙小,因此细牙螺纹适用于薄壁零件的连接。 2:英制管螺纹(G\R\RP\RC) 管螺纹主要用于连接管子,牙型为三角型,牙型角度55度,管螺纹有两类,一是非螺纹密封的管螺纹,代号为G;二是螺纹密封的管螺纹。 R圆椎外螺纹RC圆椎内螺纹RP圆柱管螺纹 3:梯形螺纹(Tr) 梯形螺纹为常用的传动螺纹,槽形为梯形,牙型角为30度,螺纹种类

机械知识培训之机械识图篇

机械知识培训之机械识图篇 1. 介绍 机械识图是机械工程师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它是通过图纸上的符号和标注,来理解和沟通机械零件的形状、尺寸、材料和加工要求等信息。在机械设计、制造和维修过程中,机械识图能够有效地传达设计人员的意图,并且帮助工人正确地进行加工和装配。本文将介绍机械识图的基本概念和常用符号,帮助读者理解和使用机械图纸。 2. 机械图纸的种类 机械图纸分为工程制图和装配图两种类型。工程制图是指零件的详细图纸,用于指导加工和生产。装配图则是将多个零件组合在一起,展示整个机械装置的结构和组成关系。在机械识图中,我们需要熟悉两种类型的图纸,并能够准确地理解和分析它们。

3. 机械图纸的标注和符号 3.1 尺寸标注 在机械图纸中,尺寸标注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告诉读者零件的准确尺寸,从而指导加工和装配。常见的尺寸标注方式有直线尺寸标注和径向尺寸标注。直线尺寸标注是通过在图纸上绘制实线、虚线或箭头来表示零件的长度、宽度和高度等尺寸信息。径向尺寸标注则是用虚线、文字和箭头表示零件的孔径、内外径等尺寸信息。 3.2 符号标注 在机械图纸中,符号标注用于表示零件的特殊要求和特征。例如,表面粗糙度标注可以告诉读者零件的表面光滑程度,焊缝标注可以指导焊接过程,并且还有其他各种符号用于表示螺纹、齿轮、键槽等特征。

4. 机械图纸的解读 4.1 三视图 机械图纸通常包含正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三个视图。正视图展示了物体的正面,俯视图则展示了物体的上面,左视图则展示了物体的左侧。通过综合三个视图的信息,我们可以了解到零件的整体形状和尺寸。 4.2 剖视图 剖视图是一种特殊的视图,用于展示物体内部的结构和细节。它通过在某个平面上切割物体,将切割面展示在图纸中,从而让读者了解物体的内部结构。剖视图可以用来展示机械装置的工作原理,以及某些零件的加工特征。

机械识图基本知识详解

机械识图基本知识详解 1. 引言 机械识图是指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来对机械零件进行自动识别和分类。它在制造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本文将详细介绍机械识图的基本知识,包括图像采集、图像处理和特征提取等方面。 2. 图像采集 图像采集是机械识图的第一步,它通常使用数字相机或工业相机来获取机械零件的图像。在进行图像采集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点:•光源选择:光源的稳定性和亮度对图像的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因此需要选用适合的光源。 •焦距选择:焦距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图像的清晰度,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曝光设置:曝光设置对于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图像采集至关重要,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设置。 3. 图像处理 图像处理是机械识图的核心环节,主要包括图像增强、图像滤波、图像分割和形态学处理等步骤。下面将一一进行详细介绍。 3.1 图像增强 图像增强是通过一系列的处理方法来改善图像的质量,使得机械零件在图像中更加清晰可见。常用的图像增强方法包括直方图均衡化、灰度拉伸和滤波等。 3.2 图像滤波 图像滤波是通过对图像进行滤波操作来消除图像中的噪声,提高图像的质量。常见的图像滤波方法包括均值滤波、中值滤波和高斯滤波等。

3.3 图像分割 图像分割是将图像中的目标从背景中分离出来的过程。常用的图像分割方法包括阈值分割、边缘检测和区域生长等。 3.4 形态学处理 形态学处理是一种基于图像形状的图像处理方法,可以用于图像的去噪、图像的拼接和图像的形状分析等。形态学处理主要包括腐蚀、膨胀、开运算和闭运算等操作。 4. 特征提取 特征提取是机械识图的关键步骤,通过对图像的处理和分析,提取出具有代表性的特征信息。常用的特征提取方法包括形状特征、纹理特征和颜色特征等。

机械识图基本知识

机械识图基本知识 1. 介绍 机械识图是一种通过机器视觉技术对图像或视频进行分析和处理的 方法。它利用计算机算法和模式识别技术,对图像中的目标进行检测、识别和分析。机械识图在工业自动化、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等领域 有着广泛的应用。 2. 图像处理基础 机械识图的基本任务是对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图像处理是将数字 图像进行预处理和修饰的技术。图像处理的基本流程包括图像获取、 图像增强、特征提取和图像分割。

图像获取是指使用传感器或摄像机将现实世界中的物体转化为数字图像的过程。常见的图像获取设备包括数码相机、摄像头和扫描仪。图像获取的质量对后续的图像处理和分析非常重要。 2.2 图像增强 图像增强是对图像进行处理,以改善图像的质量和外观。常见的图像增强方法包括灰度拉伸、直方图均衡化和滤波等。图像增强可以凸显图像中的特征并提高后续处理算法的准确性。 2.3 特征提取 特征提取是指从图像中提取出对目标识别和分析有用的特征。常见的特征包括边缘、角点和纹理等。特征提取可以通过边缘检测、角点检测和纹理分析等方法实现。

图像分割是将图像分割成不同的区域或对象的过程。图像分割可以通过阈值分割、区域生长和边缘检测等方法实现。图像分割为后续的目标识别和分析提供了基础。 3. 机器学习与模式识别 机械识图技术通常利用机器学习和模式识别的方法对图像进行分析和处理。机器学习是一种从数据中学习模式和规律的方法,而模式识别是根据学习到的模式将输入的数据进行分类和识别。 3.1 监督学习 监督学习是一种从标记的数据中学习模式和规律的方法。在机械识图中,监督学习可以用于目标检测和分类任务。常见的监督学习算法包括支持向量机(SVM)和决策树等。

《机械识图》基础知识

《机械识图》基础知识 1、每张图样必须绘制标题栏,标题栏位于图纸的。标题栏中的文字方向为。 2、比例是指与线性尺寸之比。 3、原值比例:的比例,如1:1;放大比例:的比例,如2:1;缩小比例:的比例,如1:2. 4、绘制图样时,应注意: ○1同一图样中,同类图线的宽度应。 ○2虚线、细点画线及双点划线中画的和应各自大小相等。 ○3点画线、双点画线的首尾应是而不是点;点画线彼此相交时应该是相 交,中心线应超过轮廓线3-5mm。在较小的图形上绘制细点画线有困难时,可以用 代替。 ○4若各种图线重合,应按、、点画线的先后顺序选用线型。 5、尺寸标注的基本规则: ○1物体的应以图样上所注的为依据,与图形的大小及绘图的准确程度无关。 ○2图样中的尺寸以为单位时,不需注明计量单位的符号或名称,如采用其他单位,则相应计量单位的符号。 ○3物体的每一尺寸在图样中一般,并应标注在反映结构形状 的图形上。 ○4图样中所注尺寸是该物体的尺寸,否则应另加说明。 6、标注尺寸的要素: ○1尺寸界线:表示尺寸的度量,用绘制,由图形的轮廓线、轴线或对称中 心线处引出。也可以利用轮廓线、或作为尺寸界线。尺寸界线一般应与尺寸线垂直,并超出尺寸线的终端2-3mm。 ○2尺寸线:尺寸线表示尺寸的度量,一端或者两端带有终端符号,用单 独画出。尺寸线用其他图线代替,也不得与其他图线重合或画在其他图线的延长线上。标注线性尺寸时,尺寸线与所标注的线段。 ○3尺寸数字:表示物体尺寸的。尺寸数字一般应标注尺寸线的。 7、线性尺寸的注法: ○1线性尺寸数字一般应注写在尺寸线的上方,也允许注写在尺寸线的中断处。水平方向的 尺寸数字由左向右书写,字头;竖直方向的尺寸数字右下向上书写,字头;倾斜方向的尺寸数字字头应有的趋势。尽量避免在图示30°范围内标注尺寸,若无

机械员-专业基础知识-机械识图和制图的基本知识

机械员-专业基础知识-机械识图和制图的基本知识 [单选题]1.按照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规定,物体上看不见的轮廓用()绘制。 A.粗线 B.虚线 C.细线 D.点划线 正确答案:(江南博哥)B 参考解析:按照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规定,物体上看不见的轮廓用虚线绘制。[单选题]2.尺寸数字表示零件的()。 A.图形的比例大小 B.零件的真实大小 C.图形比例 D.图形真实大小 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尺寸数字表示零件的零件的真实大小。 [单选题]3.尺寸基准选择时,()使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重合,这样可以减少尺寸误差,易于加工。 A.必须 B.要 C.应尽量 D.不必 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尺寸基准选择时,应尽量使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重合,这样可以减少尺寸误差,易于加工。 [单选题]4.关于上、下偏差描述不正确的是:()。 A.可以同时为零 B.都可以小于零 C.都可以大于零 D.可以一正一负 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尺寸偏差最大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称为上偏差;最小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称为下偏差;上偏差与下偏差统称为极限偏差;实际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为实际偏差。不可以同时为零[单选题]5.轴的极限尺寸为一定,通过改变孔的极限尺寸来获得不同的配合,称为()。 A.基孔制 B.基轴制 C.静配合

D.动配合 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轴的极限尺寸为一定,通过改变孔的极限尺寸来获得不同的配合,称为基轴制。 [单选题]6.视图中,()线条不应用细实线画。 A.尺寸线 B.剖面线 C.指引线 D.对称线 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视图中,对称线线条不应用细实线画。 [单选题]7.公差越小则零件的精度()。 A.与公差无关 B.越低 C.越高 D.有可能越高,也有可能越低 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公差越小则零件的精度越高。 [单选题]8.()围成的曲面体称为回转体。 A.全部由曲面 B.由曲面和平面共同 C.由回转面 D.全部由平面 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由母线绕轴线旋转而成的曲面称为回转面,由回转面围成或由回转面和平面共同围成的曲面体称为回转体 [单选题]9.孔的实际尺寸小于轴的实际尺寸,他们形成的配合叫做()。 A.动配合 B.静配合 C.过渡配合 D.间隙配合 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孔的实际尺寸小于轴的实际尺寸,他们形成的配合叫做静配合。[单选题]10.下列表示球体符号正确的有:()。 A.球直径用“S?”表示 B.球直径用“球R”表示 C.球半径用”S?”表示 D.球直径用”S?”表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