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核心素养在课堂中落地生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核心素养在课堂中落地生根
《中国新教育风暴》对我国教育现状和世界教育大趋势进行了广泛调研与深度思考。

指出我国历史上的重大教育转型,第一次基于铁耕问世,“官学制度”在春秋战火中失去垄断,出现了诸子百家。

第二次是蒸汽机出现,西方工业的冲击致使中国教育从学“四书五经”全面转向“文史地数理化”。

第三次就在21世纪, 全球共同面临“全球化、知识经济、科技与信息迅猛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从教书走向育人。

经历落实“双基”的课程目标1.0版,三维目标是2.0版,核心素养就是3.0版。

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是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纲。

核心素养来自三维目标,是三维目标的进一步提炼与整合,是通过系统的学科学习之后而获得的;从表现形态讲,学科核心素养又高于三维目标,是个体在知识经济、信息化时代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情境时,综合应用学科知识、观念与方法解决现实问题所表现出来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

显然,三维目标不是教学的终极目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能力和品格。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是在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中产生的。

面对教育综合改革的推进,我们学校如何将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教学改革落到实处?通过学习研讨,我校形成了三步走的思路:一是让全体教师形成共识,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

二是向核心素养为本的课程转化。

三是充分利用现有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问题化学习使核心素养落地。

一、全员培训形成课改共识,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
加强前期的培训学习,依靠教师素质的提升,搞好传承与创新,2001年启动的新课程改革,从“双基”走向“三维目标”,当今的课程改革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

促进学校教育从“以学科为中心”向“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转变。

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

保证培训学习跟上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步伐。

学校根据核心素养培育的要求,重新建构教师培训目标、课程、模式。

组织各学科老师学习学科核心素养,构建立德树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学业质量标准的完整体系。

要使核心素养能实实在在地依靠课程改革、教师培养和评价改革,就必须在更广泛的层面获得共识。

首先要认识到在教育综合改革要求下,高中的育人模式需要重新构建。

一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明确素质教育的具体内容——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并以此统领各项改革措施。

二是以与高考改革相衔接的高中课程改革,我们学校着力于育人模式重构。

我们育人模式重构的中心是“落实立德树人要求的办学体系,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体系,尊重学生选择权的课程体系”,大胆尝试走班教学。

重新认知新确定的高中价值定位,为高中学校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形成价值统一的局面。

三是要明确落实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涉及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涉及教师队伍的长期建设和评价改革等一系列复杂的工作,要清醒认识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落实是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全社会长期努力。

二、向核心素养为本的课程转化,让核心素养在课堂中落地生根
核心素养的实现要借助课程来落实,因此,让老师厘清课程问题是深化教改提升质量的突破口。

陶西平教授指出,整体和综合是课程框架构建的新趋势。

所谓整体,是要打破原有的分学段设计,将各学段打通进行整体设计;综合则是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融合。

这就是核心素养转化的两键点:“纵向贯通”与“横向相连”。

前者指向学科化,后者指向综合化。

各教研组老师学习当前高中新修订的课程标准中,各学科已经根据自身特点,在统一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具体规定出各自学科的核心素养。

先核心素养到学科核心素养是一级转化学习,然后进行学科核心素养到教材是二级转化学习。

以教师为主体关注点在课程建设,结合校情,针对学校对国家课程实施情况,首先从现在的学生学习分化看,上端和低端的学生都需要有补偿性的课程。

尝试分层实施课程。

其次因为学生在同一学科,不同学习领域各有偏重,我们尝试在学科课程的延展性设置不同的课程。

三是实践类课程。

目前学科的重点是从书本到书本,与社会隔绝,所以也是培养书呆子的教育。

怎么改变呢?我校进一步结合核心素养,深化学生综合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扎实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等。

并且进行实践类课程与学科的结合的校本研修。

四是研究性课程。

一个学校总想出息一点拔尖人才,我们以为这是学校办学的脸面。

可是你没有课程的支持,这样
的人才是出不来的。

为此,需要为高端的学生提供研究类课程。

还需要说明的是,学校课程的开发除了有学科主线之外,还应该把德育活动、文化活动、实践活动等都纳入课程体系,而且争取效益最大化,也就是实现课程化。

三是充分利用现有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问题化学习落地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一定要落实到整个学校教学中间去。

学生在学校里面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学科教学中学习。

因此,各个学科应该弄清楚每门学科对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把学科教学同核心素养的目标建立起联系。

从学科的教学目标到学段目标,到单元目标,一直到学科教学的每个阶段,将目标体系与核心素养建立起一个完整的联系。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能完整地理解所有的学科知识,用特定的符号表述它的描述性意义。

以及这种描述性意义背后蕴含着的学科的文化精神。

我们努力追求完整的教学过程,而不是以考试分数、断点化的知识记忆作为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的提出,一定要推动整个教学的概念,才能把核心素养落实下去。

我们的共识,核心素养的提出会推动课程改革的进行。

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实践推出问题化教学。

让学生在问题的遵循中间从浅问题到深问题,从一个问题到一连串的问题,建立一个问题链,然后变成问题的矩阵,通过问题的解决形成一个知识的结构。

当知识结构化以后,知识的价值,包括知识的应用价值以及知识的文化价值才能够充分体现出来,因此这个过程里面学生的核心素养才有可能不断地得到积累以及提升。

这个是问题化教学。

当然还会有情景化教学。

问题跟情景是联系在一起的。

真实的问题一定发生在情景中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