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谱学第一章2011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Ze2 Ze2 1 Ze2 E ( ) 4 0 2r r 4 0 2r 1
(1.6)
对比辐射条件和里德伯方程
Rhc Rhc ~ hc E2 E1 2 2 n1 n2
因此有
Rhc En 2 n
对比公式(1.6)和(1.7),可以得到
(1.7)
Ze Rhc 2 4 0 2r n
1.2.1 玻尔模型
1913年,玻尔将爱因斯坦光子概念、卢瑟福原子 核式结构模型以及氢原子光谱经验公式联系起来, 提出了氢原子理论对其理论机制进行解释。 他首先认识到原子光谱项与原子结构之间的基本 关系。 虽然在很多重要的方面玻尔理论还存在不足,并 在以后被新的量子理论所扩充,但是玻尔理论将 有助于我们获得对近代物理学的理解,并且许多 光谱现象可以利用玻尔理论单独讨论。
2 4 2 4
n 1,2,3,
(1.21)
与玻尔圆形轨道所得到的完全相同;
能量En只与主量子数n有关,而与角量子数l无关; 也就是说,能量是n度简并的。
1.2.3 相对论修正
早在1896年,迈克尔逊和莫雷就发现氢的Hα线是 双线,后来人们通过高分辨谱仪还发现有三线结 构,这就是“精细结构”。 索末菲为解释氢光谱的精细结构而提出椭圆轨道 的理论,他将玻尔的圆形轨道推广为椭圆轨道, 并引入了相对论修正。
氢原子的电子轨道
1.2.2 索末菲模型
1916年索末菲对玻尔模型进行了修正,提出
电子在原子核的库伦场中运动的轨道一般应是椭 圆,而圆形轨道只是其中一个特例; 对于圆形轨道,取一个量子化条件就可以确定, 而椭圆轨道需要两个量子化条件。允许存在的稳 定的椭圆轨道必须满足两个量子化条件:
P d n h P dr n h
1
2
(1.8)
因此有
Ze2 rn n2 4 0 2 Rhc 1
(1.9)
与能量相联系的电子轨道是分离的,它的半径有 一定数值,不可能连续变化,这就是氢原子中与 定态n相对应的电子轨道半径。n只能取正整数。
(1.5)改写为
V 电子轨道运动的频率为 f ,利用公式 2r
1 f 2r Ze2 e 4 0me r 2 Z 4 0me r 3
1 1 ~ RH ( 2 2 ), 5 n
n 6,7,8
1952年, 哈姆泼雷斯发现氢原子的m=6,n=7的谱 线
氢原子的整体光谱示意图
通过上述实验结果和经验公式,可以总结出 氢原子光谱的三个普遍经验规律:
所有原子光谱都是线状光谱,每一条谱线有确定 的波长,谱线彼此分立; 谱线间有一定的关系,有些谱线构成谱线系(由 一个公式表示),不同线系有共同的光谱项; 每一谱线的波数都可表达为二个光谱项之差。
ˆ H
h
2 2
8
U (r)
2
(1.23)
所满足的定态薛定谔方程为:
[
h2 8
2
U ( r )] E
2
(1.24)
Mme ——折合质量 M me
M——原子核质量
Ze 2 ——势能函数 me——电子质量 U (r) 4 0 r
对于一个给定的主量子数n,可有n个不同的角量 子数l =0,1,2,…,(n-1)。通常,引用字母 符号来代表l值 l值: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字母: s p d f g h i k l m n o q 例如:n=1,l=0,轨道记作1s n=3,l=2,轨道记作3d 公式(1.19)改写为:
(1.14)
根据经典理论,电子运动的角动量P应为
P me vr me
e
2
4 0 me r
r
me e r 4 0
2
将(1.13)式带入上式,得到
nh h P n , n 1,2,3, (1.15) 2 4 2
——这就是角动量量子化的条件
2
2
以上我们利用经典模型加量子化条件推导出了里德 伯常数R、轨道半径、能量以及角动量的表达式。
m 1,2,3, 对于每一个m,有:
n m 1, m 2, m 3,
对于巴耳末线系: m 2,
n 3,4,5,6,
氢原子的所有谱线都可用这个方程来表示
1906年,赖曼在紫外光区发现氢原子的另一组线系 赖曼线系,表示为
1 1 ~ RH ( 2 2 ), 1 n
按照相对论修正,电子的能量为
Rhc n 3 E 2 [1 2 ( ) ] (1.22) n n n 4
2
可见n相同,nφ不同,能量也稍有不同, n=2的能 级分裂为两条,n=3的能级分裂为三条。因此氢 的Hα线可有三条线。 但是,后来又发现实际有七条线,只有量子力学 理论才能对光谱的结构作出正确的解释。
n 2,3,4,
1908年,帕邢在近红外光区发现氢原子的帕邢线系
1 1 ~ RH ( 2 2 ), 3 n
n 4,5,6,
1922年,布拉开在近红外光区发现氢原子的布拉开 线系
1 1 ~ RH ( 2 2 ), 4 n
n 5,6,7,
1924年,普丰德在近红外光区发现氢原子的普丰德 线系
原子中结构最简单的是氢原子,人们对它研究得 最充分,认识最深刻。 氢原子能级之间跃迁所发射或吸收的光谱,是最 简单的原子光谱。 对氢原子研究所获得的知识为研究复杂原子结构 以及分子结构提供重要线索和依据。 有人曾评价说:“对氢的巴耳末光谱的研究,称 为人类文化宝库的重要内容”,这充分表明氢光 谱的重要性。
4 0 h 2 b (nr n )n ——短半轴 2 2 4 me e
因此,椭圆轨道的长半轴和短半轴之比为
a nr n b n
令
(1.18)
n nr n , n 1,2,3,
——主量子数或总量子数
对于一个给定的主量子数n,则可有
n 1,2,3,, n
玻尔模型的三条假设:
氢原子中电子绕核作圆周运动(经典轨道),电 子只能处于一些分立的轨道上,电子在分立的轨 道上运动时无电磁辐射,即原子有一系列定态 (稳定状态);
轨道量子化,只有角动量p=nh/2π的轨道是实际存 在的; 电子从一个定态轨道跃迁到另一个定态轨道时, 以电磁波的形式发射(或吸收)能量,辐射条件 为:
公式(1.18)可以改写为
a n b n
(1.19)
电子的椭圆轨道不是任意的,a/b必须等于两个整 数之比; nφ越小,椭圆越扁,nφ越大,椭圆越园;nφ=n时, 为圆轨道; 同一个n值,所有轨道的长半轴a都是相同的。 后来,在量子力学中,角量子数nφ改用l来表示, l=nφ-1。
(1.10)
将里德伯方程改写为
n n (n n )(n n ) ~ c Rc 2 2 Rc 2 2 n n n n
2 2
当n很大时,两个相邻n之间的跃迁满足
n n 1,
则有
n n 2n
(1.11)
2n 2 Rc Rc 4 3 n n
a n b l 1
(1.20)
l<(n-1)的轨道都是椭圆
l=n-1的轨道是圆形轨道
索末菲椭圆轨道示意图
根据理论推导,电子椭圆轨道运动的能量表达 式为
2 me e 2 me e En 2 2 2 2 2 2 ( 4 0 ) h ( n r n ) ( 4 0 ) h n
根据对应原理有
2Rc e 3 n 2
可得到
Z 3 4 0 me r
r3
Ze 2 n 2 2 2 4 0 16 R c me
1
2
与公式(1.9)对比,得到里德伯常数的表达式
2 e me Z R 2 3 (4 0 ) ch
2 4
2
(1.12)
这时,里德伯常数R不再是经验常数了,它由若干个 基本常数(e、me、h、c)所决定,可以精确地计算 了。 R理论=109737.315cm-1 R实验=109677.58cm-1 玻尔理论很好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线系,也阐明了 氢原子的结构。
——巴耳末公式 B=364.56nm,是一个经验常数
(1.1)
氢原子的巴耳末线系
1889年,里德伯提出一个普适方程:
1 1 ~ R 2 2 T (m) T (n) m n
(1.2)
——里德伯方程 T(m)和T(n)称为光谱项 R=4/B,称为里德伯常数,它也是一个经验常数
1.1氢原子光谱的线系
1817年,夫琅和费用棱镜测量了太阳光谱,其中 含氢的Hα、Hβ;随后人们观测到了氢原子的14条 谱线,其中较强的4条谱线Hα、Hβ、Hγ、Hδ在可 见光区。 1885年,巴耳末对已观测到的这些谱线进行分析 归纳,提出一个经验公式可计算出这些谱线的波 数:
4 1 1 ~ ( 2 2 ), n 3,4,5, B 2 n
1.3 氢原子与类氢离子的薛定谔方程解
玻尔的原子理论对于氢原子光谱给出了惊人的、 精确的定量说明,然而在处理双电子原子、塞曼 效应以及电子自旋等方面的问题时,遇到许多困 难及与实验结果不符合之处,除此之外还存在着 对量子化条件本身了解的困难。
量子力学的创建使得对微观粒子运动的研究从根 本上得到解决。
将公式(1.12)带入公式(1.9),可以得到
(4 0 )h 2 2 rn 2 n a1n / Z 2 4 me Ze
2
(1.13)
(4 0 )h a1 2 2 4 me e
2
——第一玻尔轨道半径,简称玻尔半径
将公式(1.12)带入公式(1.7),可以得到
2 2 me e 4 Z 2 En (4 0 ) 2 h 2 n 2
~ hc En En
以上里德伯常数R是一个经验常数,下面利用经典 模型加量子化条件推导出里德伯常数R,它将与微 观系统的结构参数有关。 由于氢原子核的质量比电子的质量大1836倍,可 以看作电子绕原子核运动,而原子核不动。电子受原 子核的引力为库仑力:
Ze2 F 2 4 0 r
类氢离子: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但核带有大 于一个单位的正电荷的原子体系,如
He , Li , Be
2
3
它们具有类似氢原子的结构,相应的光谱分布规 律也与氢原子光谱相似,因此,一起进行讨论。
1.3.1 量子力学解
用量子力学理论分析氢原子的问题,实际上就是求 解一个带电粒子在有心力场中运动的薛定谔方程。 根据量子力学理论,氢原子和类氢离子体系的哈密 顿量为:
在该库仑力的作用下,电子的向心加速度为:
(1.4)
V2 r
V——电子作匀速圆 周运动的速度
根据经典理论可得:
meV Ze (1.5) 2 r 4 0 r me——电子质量 Z——原子序数
势能为 U
e2 4 0 r
2
2
则原子的总能量,也就是电子的总能量为:
2 1 Ze E meV 2 2 4 0 r
R ~ 2 n ——称为线系极限
1.2玻尔-索末菲氢原子模型
以上得到只是实验结果和经验公式,其理论机制 尚不清楚。
1897年,汤姆逊在阴极射线中发现电子; 1909年,卢瑟福α散射实验证实了原子核的存在; 1900年,普朗克黑体辐射公式,引进了能量子的 概念; 1905年,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解释,引进了光量 子的概念。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谱线的频率可由两项之差表示出来,并且这些项具有 频率的量纲,这个原则现在称为里兹并合原则,由 1908年里兹提出,采用数学表达式为:
~ T (n ) T (n ) 2 1
对于氢原子的巴尔末线系 R T (n2 ) 2 , 2
(1.3)
R T (n1 ) 2 n 当n2给出某一定值时,对应于光谱的某一线系 随着n1的增加,谱线间隔越来越小,最后趋于一 个极限值
r r
(1.16) (1.17) ——角量子数 ——径向量子数
P ——角动量
n
Pr ——径向动量
nr
根据公式(1.16)可以得到
h P n 2
公式(1.17)的计算很复杂,详细过程这里不再给 出,只是给出
4 0 h a (nr n ) 4 2 me e 2
2 2
——长半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