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人的护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块十六/神精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任务2-8 帕金森病病人的护理
【案例】
李女士,66岁。在其丈夫搀扶下来高血压门诊就诊。时查:四肢、下颌颤动明显、无力,上肢较重;面部表情减少,呈面具脸;走路缓慢,慌张步态,神疲乏力。病史:患者于7年前出现左上肢颤动、无力,后陆续出现右上肢、双下肢及下颌颤动、无力。2008年在医生建议下服用安坦,坚持治疗一年至今,症状明显好转,能独立行走。现症:下肢,上颌颤动基本消失,上肢与之前相比明显减轻,走路步态见稳,步幅见大,面部表情较前丰富。
初步诊断:帕金森病
思考:
1.该患者患帕金森病的主要病因是什么?
2.最主要的护理措施是什么?
【职业综合能力培养目标】
1.专业职业能力:具备对瘫痪患者进行压疮预防护理操作的能力。
2.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帕金森病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
3.职业核心能力:具备对帕金森病患者病情评估的能力,能够指导患者合理饮食的能力;在护理过程中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具备为帕金森病患者制定健康指导方案的能力。
【新课讲解】
一、概念
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黑质和黑质纹状体通路变性的慢性疾病。临床以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减少和体位不稳为主要特征。本病好发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男性略多于女性。本病呈慢性进行性发展,且不能自动缓解,病人主要死于疾病晚期出现的各种并发症。脑部炎症、肿瘤、代谢障碍、脑动脉硬化及使用某些药物如氟桂利嗪、氯丙嗪、利血平等产生的震颤、肌强直等症状,成为帕金森综合症。
二、病因
病因尚未阐明,目前认为并非单因素引起,可能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年龄老化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尤其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在活体或尸检中均证实了纹状体中的多巴胺含量显著减少,多巴胺D1受体和D2受体逐年下降,提示年龄老化可能与发病有关。
2.环境因素环境中存在分子结构类似甲苯基四氢基吡啶(MPTP为合成阿片的副产物)的某些工业毒物和农业毒物,作为本病的病因之一,已引起人们的重视。
3.遗传约10%的病人有家族史,提示遗传因素参与发病,包括常染色体显性或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帕金森病病人的黑质受到严重破坏,造成多巴胺的生成减少,导致神经末梢处的多巴胺不足,从而使纹状体失去抑制性作用,乙酰胆碱的兴奋性相对增强,临床出现帕金森病症状。
三、临床表现
帕金森病好发于50-60岁的男性。起病多缓慢,且呈进行性发展,动作不灵活和震颤为疾病早期的首发症状,随疾病进展出现特征表现。
1.静止性震颤始于一侧上肢远端,逐渐扩展到同侧下肢及对侧上下肢。上肢震颤重于下肢,手指呈现有规律的拇指对掌和余指屈曲的震颤,形成“搓丸样动作”。震颤在静止状态时出现且明显,运动时减轻或暂时停止,情绪激动可加重,睡眠时可完全停止。疾病后期,震颤可累计下颌、口唇、舌和头部。少数70岁以上发病者可无震颤。
2.肌强直本病的主要特征之一,多从一侧上肢或下肢近端开始,逐渐蔓延至远端、对侧和全身肌肉,表现为被动运动关节时的“铅管样强直”,如合并有震颤,可表现为“齿轮样强直”。病人可出现头部前倾,躯干俯屈,上臂内收,肘关节屈曲,腕关节伸直,手指内收,拇指对掌,指间关节伸直,髋、膝关节均略屈曲等特殊姿势。
3.运动减少(1)“写字过小”:书写时字越写越小,上肢不能做精细动作的表现。(2)“慌张或前冲步态”:行走时起步困难,且步距小,往前冲。(3)“面具脸”:面肌运动减少的表现。(4)日常活动受限:如坐下后不能起立,卧床时不能自行翻身;进食困难,手持勺取食物时手发抖,不能将食物准确送入口中;不能独立取水、沐浴、刷牙、修剪指甲;不能去污、穿衣或脱衣,不能解系鞋带和纽扣,不能穿脱鞋袜,不能满意地修饰和剃须;不能独立如厕。(5)严重病人:可因口、舌、腭及咽部肌肉运动障碍而出现流涎,进食时食物在口中咀嚼无力,咽食时发噎或反呛,甚至发生吞咽困难。此外,病人还可出现顽固性便秘、排尿不畅、出汗、言语障碍等。(6)未及时治疗的晚期病人:可有痴呆、忧郁症,也可因严重肌强直和继发性关节僵硬,使病人长期卧床而并发肺炎和压疮。
四、辅助检查
本病缺乏有诊断价值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脑脊液中多巴胺的代谢产物高香草酸含量可降低,但缺乏特异性。
五、治疗原则
帕金森病应以及早使用替代性药物和抗胆碱药物治疗为主,辅以行为治疗,必要时手术治疗,从而达到减轻症状,减少并发症,增强自理能力,延长病人生命的目的。
六、护理诊断(小组讨论)
1.躯体移动障碍与黑质病变,锥体外系功能障碍有关
2.自尊紊乱与自体形象改变和生活依赖别人有关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舌、腭及咽部肌肉运动障碍致进食减少和肌强直、震颤致机体消耗量增加有关
4.自理缺陷与黑质病变,锥体外系功能障碍有关
七、护理措施
1.生活护理
(1)主动了解病人的需要,指导和鼓励病人自我护理,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必要时协助病人洗漱、进食、沐浴、料理大小便。
(2)对出汗多的病人,指导其穿柔软、宽松的棉质衣物,经常清洁皮肤,勤换被褥衣物,勤洗澡,若洗澡有困难则应指导其家人协助完成,如调节适宜的水温至病人满意,洗澡用具放在病人容易拿到的地方,提供安全保护措施。
(3)对如厕有困难者,应移除去厕所通道上的障碍物,提供必需的辅助便器,如高度适中的坐厕或便桶,便桶支撑侧要有长的扶手或周围有扶手,手纸放在病人伸手可及处,指导、训练、鼓励病人尽量使用便器。
(4)穿着、修饰能力差的病人,提供穿衣时适当的隐蔽条件,鼓励病人独立更衣、修饰,必要时提供帮助,更衣时将病人安置在轮椅或椅子上,以便病人有依靠,鼓励病人穿宽松的衣服,建议病人穿不用系带的鞋。
2.心理护理病人因不自主的震颤,肌强直和运动减少,精细的动作很难完成,给工作带来不便或困难,及“面具脸”的形成和流涎等自体形象的改变,而不愿参与社会活动,胆怯、逃避。因生活自理能力差或丧失,外加社会支持差,而感到无望、无助、失望、无价值、孤独及忧郁、自卑无能,唯恐自己成为或即将成为生活上完全依赖他人的残疾者。
(1)建立信任的护患关系,细心观察病人的心理反应,鼓励病人表达并注意倾听他们的感情和对自己的想法和看法;鼓励病人现实地积极评价自己,尽量维持过去的兴趣与爱好,帮助培养和寻找新的简单易做的爱好;提供正确的信息,避免批评性意见。
(2)促进病人与社会的交往,为病人创造良好的亲情和人际关系氛围,重获角色责任的愿望和能力,安排家人和朋友多来探视,有助于减轻病人心理压力;鼓励病人参与病房的活动、尽量多走动,避免对病人过于保护,也不要给病人提出过多的要求,协助病人接受他人的帮助,提供机会与有同样经历的人接触和交往,帮助亲人或朋友接受病人的形象改变和感受,已获得社会支持。
(3)指导病人保持衣着整洁和自我形象的尽量完美,必要时为病人提供隐蔽和安全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