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与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睡眠障碍 睡眠对维持人的正常的生理和心理功能具有十 分重要的作用。从生理角度看,睡眠有利于消 除疲劳、补充体力、排除体内毒素和代谢物、 促进人体生长。从心理角度看,睡眠有过滤白 天获得信息的作用,能调整和巩固白天的记忆 内容。 睡眠有快速眼动睡眠和非快速眼动睡眠两种时 相,这两种时相有着不同的功用。非快速眼动 睡眠与疲劳恢复、机体生长关系颇为密切,而 快速眼动睡眠则与心理创伤的恢复、神经恢复 的发育有着更为密切的联系。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的睡眠很差,即睡眠障 碍。睡眠障碍主要有以下几种的类型。
弗洛伊德提出应该采用精神分析技术来探 测个体的梦境。他认为,梦中蕴涵的个体 潜意识欲望、情感与冲突的隐性梦境。 在自我防御机制的作用下,它们不能以本 来面目出现,只得通过做梦加以伪装,以 便对自我不产生威胁,即显性梦境出现。 由此通过精神分析,就可以利用自由联想 法和梦的象征性知识来探索梦者的潜意识 动机。
三、催眠 (一)什么是催眠 催眠是指在人为诱导下引起的意识改变 状态。催眠是一种类,它是在特 殊情境下由催眠师诱导形成的。 催眠师设计的特殊情境以及采用的诱导 方法,合称为催眠术。
(二)催眠状态下的心理特征 美国心理学家希尔加德( Hilgard, 1965 ) 提出人在催眠状态下出现的七种心理状态。 1.主动性反映减低; 2.注意狭窄化; 3.旧的记忆还原; 4.出现错觉与幻觉; 5.暗示接受性增高; 6.角色扮演; 7.催眠中经验失忆。
(7)睡前饮食适度。不可过度饮食,也不要喝咖啡、可 乐、茶等刺激性饮料。 (8)睡前不要饮酒。饮酒固然容易入睡,但由酒诱导的 睡眠不易持久。酒气一消,人就易醒,醒后就再难入 睡。而且酗酒者容易导致窒息性失眠。 (9)忌服安眠药。 如以上建议不能生效,你仍应保持按时上床的习惯。 如实在无法入睡,可起床做一些最不令人烦心的活动。 顺便说一下,失眠后不要怨天尤人,不要埋怨或迁怒 他人。因为这样会导致人际关系的紧张,使自己的心 情更不好,更易失眠。事实上,即使没有别人的干扰, 你也可能失眠。 2.嗜睡症 与失眠相反的睡眠障碍。 3.睡眠窒息 一种相当危险是睡眠障碍。
(三)催眠过程和催眠感受性
1.催眠过程; 四类暗示;一般包含三个步骤;暗示应 遵循的顺序。 2.催眠感受性。 催眠感受性即人的受暗示性,它包含两 个因素:一是对催眠的态度以及对催眠 师的信任感;二是个体的身心条件和性 格特征。
谢谢大家!
睡眠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普遍性 睡眠是一种普遍是生理现象。在地球上, 无论人还是动物,每天24小时中的某个 时段都能够睡眠。 睡眠的形式、时间和地点却存在很大差 异。动物学家在观察大量不同动物后发现, 动物的睡眠行为与人类睡眠有所不同。
(2)必需性 睡眠是生物机体的生物节律,也是机体生理 循环的必然活动状态。对人来说,睡眠是不可 抗拒的生物规律,当然在非常情况下,短暂地 取消睡眠也是可能的。但是,人不可以长时间 不睡觉,在一定时限内,人不能毫无节制地延 长不睡觉的时间,否则就会出现心理障碍。 睡眠功能有两种不同解释。一是“恢复论”或 “保养论”,它认为睡眠具有恢复人的精力、 消除疲劳的生理功能,它使得个体的体力、精 神得以保养。 二是“演化论”,它认为包括人类在内的各种 动物表现出来的各种不同睡眠方式,主要是在 生存过程中长期演化而来的。
二、梦 (一)梦的含义 1.什么是梦 梦是在睡眠的某个阶段产生的一种自发 的意象活动。 2.梦与眼动 梦境在快速眼动睡眠和非快速眼动睡眠 时相中都会出现。一般说来,梦境主要 发生在快速眼动睡眠时相,快速眼动睡 眠时相的α波可能是大脑皮层某些细胞兴 奋的表现形式。
(二)梦的分析
心理学对梦的解释颇多,如以巴甫洛夫学说为代表的 生理学理论认为,梦是在外界刺激的作用下,由大脑 皮层上未被抑制的神经组织的孤立活动引起的。 认知心理学认为,梦是一种认知结构,它反映清醒思 维中的某种挂念或担忧,担负着将个体知觉与行为经 验重新编码和整合的认知功能,并将新旧记忆联结起 来,从而促进了记忆联想和注意转移。 梦还可能在问题解决方面具有某种作用,即为梦者提 供白天面临问题的潜在解决方法。对梦的解释最具代 表性的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他通过分析自己 的梦而系统表明了他关于梦的解释。
1.失眠 失眠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是个体无法自主控 制的睡眠,大约30%的人自述有失眠经历。 失眠表现出多种现象,如难以入睡、容易惊醒、 时睡时醒、难以沉睡等。失眠现象有随年龄增 长而逐渐增加的趋势,一般女性比男性更多见。 在工作、学习以及生活紧张、竞争激烈的现代 社会中,失眠现象在许多人身上都会发生。失 眠可分为以下四种: (1)情境性失眠; (2)假性失眠; (3)失律性失眠; (4)药物性失眠。
人类的睡眠模式:(a)成人的觉醒、快速眼 动和非快速眼动睡眠所占时间的比率;(b) 快速眼动在不同睡眠阶段的变化情况
(二)睡眠状态 研究发现,人在睡眠过程中眼睛不时地转动, 而且这种快速地眼动与做梦相联系,当把出现 眼动的人唤醒时,有85%的人次会说自己正 在做梦,因此睡眠过程呈现出两种的基本状态, 即快速眼动睡眠状态和非快速眼动睡眠状态。 在整个睡眠过程中,快速眼动睡眠和非快速眼 动睡眠两种时相大约交替循环3 ~ 5次。但是, 快速眼动睡眠的时间长短不一,越接近睡眠的 后期,快速眼动睡眠的持续时间就会相应延长。 快速眼动睡眠在整个睡眠中所占时间的比例, 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
心理学对失眠者提出了以下建议: (1)建立信心。对生活中偶尔失眠,不过分忧虑,相信自己 的身体自然会调节适应。失眠后越是担心再失眠,到夜晚 就越难入睡。 (2)安排规律的生活。使生活起居规律化,养成定时睡眠起 床的习惯,建立自己的生理时钟。即使有时因有必要晚睡, 早晨仍阴按时起床。节假日也不可睡懒觉。睡眠不能储存, 睡多了也无用。 (3)保持适度运动,但睡眠前因避免剧烈运动。 (4)睡前放松心情。睡前半小时内避免过分劳心或劳力的工 作。 (5)设计安静的卧房。尽量使卧房远离噪声,养成关灯睡觉 的习惯。 (6)使睡床单纯化。睡床只供睡眠用,不在床上看书、打电 话、看电视。
2. 睡眠阶段 睡眠是一种普遍的生物现象,无论是人还是动 物都需要一定时间的睡眠。 对人类睡眠的研究发现,大脑处于清醒和警觉 状态时,脑电波以β波为主。β波是频率高、波 幅小的波,一般为14 ~ 30赫兹。 当大脑处于安静和休息状态时,β波被α取代。 α波频率为8 ~ 12赫兹,波幅较大。 在处于睡眠状态时,脑电波主要是δ波,δ波频 率更低,波幅更大。 心理学根据脑电图和其他指标将人的睡眠划分 为五个阶段 。
普通心理学
睡眠与梦
一、睡眠 (一)什么是睡眠 1.睡眠的定义 睡眠是与清醒相对的意识状态,是人们最熟悉 的活动之一。睡眠是指人所具有的一种半意识 状态。 在古代,人们往往把睡眠和死亡相联系,认为 睡眠是灵魂暂时离开身体的现象,在睡眠时可 以到远处会聚朋友,或到从未去过的地方游玩 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如今对睡眠的研究 已经加深了对其的理解,清楚地知道睡眠与死 亡是不同的,尤其是它们具有不同的脑的电生 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