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唤醒学生主体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唤醒学生主体意识
语文新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着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唤醒主体意识,落实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全面提高语文素养。那么,小学语文教学应如何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呢?
一、转变教育理念
理念决定行为,有什么样的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不同的教育行为,就会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平时我们听课往往习惯于坐在教室的后面,看教师怎么讲;到日本去听课,听课教师是站在教室的前面,看学生怎么学。两种不同的站位,体现的是教育理念的差异。语文课不是看教师讲得如何,而是应该看学生参与了哪些语文活动,参与的面如何,有效性如何。作为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改变角色定位,要站在学生学的角度来思考自己的教,语文课不应该讲课文,而是应该教学生学习的方法,这样的教学可能会更有效。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兴趣是创造欢乐和光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日本心理学家木村久一特别强调:“千万不要忘记:毅力、勤奋、入迷和忘我的出发点实际上是在于兴趣,有了强烈的兴趣,自然会入迷,入了迷自然会勤奋、有毅力。”可见,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学习才有内驱力,才会全神贯注。这样,其内心是愉快的,行动是积极的,思维、观察、想象等多种智能活动,才会最主动、最有效,从而为参与学习活动提供了最佳的心理准备。
教师和蔼的教态,亲切的语言,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然而,要使学生真正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必须使学生对学习过程本身感兴趣,把语文学习变成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
三、精心备好学情,落实主体地位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想有效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个体差异,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思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的环节,精心备好每一节课。
我们以往在备课时,主要是备教材、备教法等,往往忽略了备学生。其实,站在学生的角度,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水平和认知水平,充分预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备好相应的教学策略,更有利于指导学生的学。
我们应该备好学生,着力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深入思考每一篇课文哪些地方学生能学懂,哪些地方读不懂,为什么读不懂,用何种策略才能引导学生读懂,多做预设,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收放自如。最后从学生的认知出发精心设计教案,采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想学、会学、乐学,进而在学习中学会思考和学习。
备学生就是要研究学生个体差异,思考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学习时可能会出现的差异。如何依据这些差异引领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程度上有所发展。这就是从学生学情实际出发来设计教学。这样,
学生就能自觉主动地、突破学习的疑难,学会学习。
四、营造和谐氛围
和谐、活跃的气氛是发挥学生学习潜力,培养学生敏捷思维、主动学习、积极向上的品质的重要条件之一。这需要多方面的积极协调配合,但是最根本的因索还是来自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一一教师自身的努力。首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把自己作为普通的一员置身于学生主体中,与学生打成一片。在课堂上,可多用“我们一起来学习”,“小朋友,你认为这句话应该怎样来读了,请你读给大家听听”,“你们自己试试”,“这个字,我们怎样才能把它记住”这样一类教学用语,给学生以亲切感,为学生所接受。其次,教师要善于运用“微笑教学”的艺术。教师上课面带微笑,态度温和,精神饱满,热情诚恳,学生就会感到教师态度可亲,平易近人,课堂气氛就会宽松、和谐,从而大大缩短教师和学生的心理距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用充满感情的语言与学生交流,这一点在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再次,要能够容忍学生在课堂上的所谓“走神”、“跑调”。低年级学生的自控能力差,课堂上“走神”、“跑调”的情况时有发生。在教学实践中就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仔细考察课堂教学情形,我们不难发现:有的学生在课堂上的“走神”、“跑调”恰恰是学生创造冲动的一种表现,所以必须慎重对待。
五、引导学会质疑
问题是启动人们认识活动的启动器和动力源,是从未知到已知的
转换器,没有问题就没有人类的创造。“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语文课程必须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利于挖掘潜能、调动思维和学习积极性。
人的思维活动起于问题。如,苏教版小学课本上《奇怪的大石头》一课,李四光之所以长大之后能发现冰川活动遗迹,与他小时候做游戏时发现奇怪大石头时产生的疑问有很大关系。因此,要想让学生主动求知,重视质疑非常重要,“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高质量的质疑问难可以推动整个课堂的教学进程,点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学生产生疑问之时,正是他们积极参与学习,认真思考,主动探究,使思维向深入发展之际。训练学生质疑、释疑,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自主意识的重要手段。
除了敢疑外,应引导学生学会质疑的方法。从看似平常的小问题开始,到涉及有价值的重点问题;鼓励学生在习以为常中发现问题等。训练从敢问到善问的能力,逐渐培养好学善思、质疑问难的好习惯,这远比教给多少知识更重要。
六、鼓励积极探究
探究学习是自主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高层次的自主学习,低年级学生适不适应进行探究学习?回答是肯定的。关键是探究的问题不宜过大,要符合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在教第一册《家》这篇课文时,我将教室搬到了我校的景点——花坛边来上这一课。孩子们高兴的像出笼的小鸟,捧着书飞向了目的地。待他们自由的
坐下后,我对他们说:孩子们,今天我要给你们念一首很美的小诗《家》蓝天是白云的家,树林是小鸟的家……不知不觉中学生也跟着念了起来,我们都陶醉了,陶醉在这蓝天白云、树林小鸟中了,学生深情并茂的朗读也感染了我。我随机问到:你还知道谁是谁的家呀?请小朋友自由欣赏、自由讨论。一时间就热闹起来了——有的说:泥土是蚯蚓的家,屋檐是燕子的家;有的说:海洋是海豚的家,沙滩是贝壳的家;还有的说:冰天雪地是企鹅的家,地球是我们人类的家……说的真是太精彩了。就低年级而言,这不正是一种探究,一种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吗?
参考文献:
商德远.唤醒主体意识落实主体地位[j].小学语文教学,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