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几点具体做法[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几点具体做法

小学作文课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基础课,在实际教学中,一到上作文课,特别是农村小学的作文课,有不少的学生不同程度地发愁、害怕,甚至不愿意上作文课。这种对写作文失去信心和产生厌烦心理的现象颇使老师、家长们头痛。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有两点,一是教师的指导作用没有发挥好。二是学生语文基础差,这在平时作文中就表现的尤为明显。虽然有些老师在选取素材上从头到尾指导得有条有理,但学生写出的作文仍是干巴巴的,让人读了觉得空洞无味;也有不少老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文时,习惯指导学生在选材、立意等方面提高标准:不论写什么内容的作文,总要求学生要写出受到什么启发和教育。选材上过于拘泥教材要求,指导缺少创造性。这样一来,对年龄小、阅历浅、知识水平尚处于初级阶段的小学生无疑是要求过高。这当然也就挫伤了孩子们的写作兴趣和勇气。如何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呢?在这里,就我们在农村小学十几年的作文教学实践,谈谈我们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学会观察事物,养成写作的良好习惯

观察事物是智慧的能源,一个人的百分之九十的知识来源于视觉。观察力是智力的基础,是人们发现问题和创造发明的首要步骤,观察能力在小学生学习知识、发展智能、提高写作中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农村学校,有美丽而神奇的大自然,有丰富的人文底蕴,这为农村的小学生写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作文素材,我们应充分利用

这一资源,启发学生善于观察农村神奇的自然风光,善于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帮助学生寻找到作文的活水之源,写出感情真挚的作文,力求文章有创意地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进而达到提高农村小学作文水平这一目的。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和善于观察的好习惯

我们应大力拓宽学生写作文的渠道,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封闭的课堂,接触自然,了解社会,了解生活,在广阔的天地中学会观察事物,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因此,我充分利用农村教学特有的教育资源,在作文教学中尝试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为了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我经常带领他们深入农户家中、卫生院、集贸市场观察农民种地,医生看病和人声嘈杂的市场购物场景,明确观察的目的要求,让学生进行观察,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观察活动中。然后将结果写一篇作文,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分清主次、写出感受。

三、深入观察,抓住特点;反复观察,认清本质

“深入观察,抓住特点;反复观察,认清本质”。这一观察法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忽略,如果操作得好,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带五年级学生观察工商局干部在为我校捐赠图书和对五名困难学生捐款的仪式上,我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同学们的列队欢迎、领导讲话、捐赠仪式的全过程,发现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然后小组进行交流、对比,

在不同意见的基础上,再观察,再讨论,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观察兴趣,然后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把观察到的事情抓住特点写下来,这样学生由于看得细、讨论得热烈,在写作时也就写得具体了。

四、摆脱禁锢,回归自然,激发写作欲望

我们有的教师在指导学生立意、选材等方面时,往往讲一些高深莫测的理论,把学生的思维限制在教师最理想的意境之中,学生们不敢越雷池一步。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被束缚,自主活动、个性发展被扼杀,更别说培养学生的自由创造能力了。

农村的小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风景如画的大自然就是他们创作的天地。让同学们拥抱大自然:看绿树红花,听百虫啾啾,吸新鲜空气,让学生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尽情玩耍,就自然而然地体验到大自然之美,培养他们的写作欲望。当学生对写作有欲望时,我们只要稍作点拨,就促成了他们的写作随笔。因为这不是冥思苦想的作文,而是在叙述享美之乐,学生思维想象特别活跃,有感而发,描述心中美丽家乡的同时也陶冶了情操。

培养学生自主参与各种活动的意识,也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为此,我带领学生专门采访了解烈士事迹的老人,拜访目睹英雄事迹的前辈;参观烈士陵园,查阅有关资料,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种种感人精神,崇敬之情油然而生,继而产生了强烈的写作欲望。此时,进行习作练习,学生语言慷慨激昂,字里行间充满了感情,多数学生还联系自己做了真诚的反思,这与以前空洞的口号式写作截然两样:不但学生的写作过程得以升华,而且学生的心灵也得到了

净化。

我们教师还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不失时机营造一种宽松、愉悦、祥和的氛围,不失时机地启发、诱导课堂上每一位同学发表自己的见解,谈谈自己的理想,在参与中塑造自己的个性,打开无限的思维空间,使创新的火花时时闪现,鼓励学生不断进取、不断发现。这样,学生创作思维源泉才会永不枯竭,作文时才会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异彩纷呈的理想局面。由此可见,教师的指导作用不容忽视,要时时创设情境,激励、启发、诱导学生,促使学生去探索、去创新,从而使学生的作品视角独特、富有灵气、充满童趣、真实感人。

五、体验家乡的富饶,激发振奋之情,培养学生写作的创新能力对于一般动植物的认识,城里的小学生大多数是通过图片资料获得相关的理性认识,缺乏感性的认识,无真情实感。而我们农村小学生在这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生活在农村的小学生,不仅能闻到稻花的清香、看到收获季节里农民的笑容,还可以看到小麦的播种与收获、蚕豆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全过程,有时还可以捉到活蹦乱跳的鱼儿……这一切的一切,老师如果能加以正确引导,就会使学生们深切地感受到生活在农村和城市一样的幸福,从而激发学生因家乡富饶产生的自豪感,让学生满怀着这份自豪的激情去写作。如果想要积累更好的写作素材,老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去参观学校临近的养殖园区、成片的绿化林带,养殖专业户、经济农作物种植专业户等。通过参观、采访,了解家乡的过去,使学生在过去与

现在的巨大落差中感受今天的巨大变化。接着还可在班上开展讨论会,让学生从自己家里的生活变化谈起,从门前笔直的柏油马路说起,这样一来,学生们的思维就情不自禁地插上了想象的翅膀,飞向美好的未来。这时老师提出作文要求,促使学生把这种振奋之情流于笔端,不但培养了学生写作的创新能力,而且,也达到了教育学生从小热爱家乡,树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远大理想这一目的。

六、跳出“作文”教学来教作文

有人说:“在作文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尝试活动,对提高小学生的综合写作能力有很大帮助。”我对这句话的感触很深:学生的写作之所以难以跳出假、大、空的怪圈,是因为我们的作文教学视野没有能够跳出“作文”教学来教作文,往往是死死地盯住文字编织术不放,丢开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的目标,丢开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现实中,我们的作文教学目标不仅是习文,更是育人!我们的一篇作文教学时间可以是传统的两课时,也可以是一天、一周,甚至更长!我们的作文教学地点不光是在教室,也可以在室外进行甚至可以走出校门,走进农村的大自然中进行。立足育人的高度,在作文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写作的过程成为学生生命历程中一段段真实的生活,只有这样,我们的作文综合教学活动才得以成功,才能教学生写出好的作文来。

也有一些教师在作文教学时,先让学生去看一看,去做一做,然后让学生拟稿,但学生的习作还是干巴巴的,缺乏感情,这是为什么呢?其中主要原因就是在学生获取材料时,没有及时激发、强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