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综合医院医学重点学科建设总结与思考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综合医院医学重点学科建设总结与思考

目的总结重点学科近五年建设绩效及经验,从而提升医院管理成效,促进医院综合发展。方法通过对某三甲医院2012—2016年市级及以上重点学科的临床、科研、人才等数据进行梳理,挖掘数据相互间关系,结合各学科背景以及近年社会相关因素,分析存在问题和可行建议。结果通过建设,学科团队人才力量均有提升;学科带头人及整个学科的科研实力与学科级别基本匹配;学科临床水平会因学科建设而提升,但也会受到社会因素影响。结论学科建设层次越高,综合实力越强;学科带头人对学科建设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多层次多项目共同建设的学科建设成效越大。

标签:医学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科研水平;学科建设

医学重点学科、专科建设,是各级医院科技兴院、提升核心竞争力[1-2],加快“三名”品牌战略建设的关键举措[3],是推进我国“科教兴医、人才强医”医疗卫生事业[4]的重要途径。作为一家拥有国家、省、市及院级各级重点学科、专科、重点实验室、研究室等项目的市级中医综合三甲医院,不断改进重点学科、专科等建设项目的管理方式,可以推动医院学科人才队伍优化,科技水平提升,学科总体科研学术力量增强[5]。该文主要对医院市级及以上医学重點学科近五年来的建设成果进行梳理总结,通过分析建设绩效和医院发展等关系,改进管理措施,提升建设成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通过收集该院10个2012—2016年立项并建设的市级(及以上)重点学科的临床水平、科研课题、教学培训、人力资源、经费配比等相关资料,建立数据库,提取相关数据信息,结合学科自身背景以及近年来医疗体制改革推行的政策背景,对各学科的医疗水平、人才梯队,科研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

1.2 研究方法

采用Excel 2010软件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学科基本情况

建设至今,该院共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专业)2个,“十二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8个,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个,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7个,市级重点学科13个,院级重点学科7个。国家级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5个,国家首批中医流派传承

工作室1个,省级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4个,国家级重点研究室、国家三级实验室各1个。各级建设项目拥有8位国家级指导老师,13位省级名中医,11位市级名中医,21位院级名中医。

2.2 学科资源性要素

2.2.1 学科带头人10位学科带头人年龄在39~5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9岁(SD=5.91),全部为正高职称。学历上,博士占50%,硕士占20%,学士占30%;带教方面,博士生导师占20%,硕士生导师占70%。后备带头人平均年龄为42岁(SD=

3.21);80%为正高,20%为副高;学历方面,博士占50%,硕士占30%,学士占20%,50%为硕士生导师。从全院看,学科带头人、后备带头人的年龄、资质完全符合要求。

2.2.2 学科人才队伍按照市级医学重点学科分类,梳理学科团队职称学历情况如图1、图2所示。图1数据显示,各类学科在建设后,学科硕士比例均有明显提升,一、二、三类分别为7.8%、1

3.1% 和5.7%,本科比例下降,博士比例持平。同时,一、二、三类学科学历比例和学科级别呈倒置状态,即学科级别越高,本科比例越低,博士比例越高。数据说明学科实力越强,学历越高;学科团队建设后,主要促进了本科、硕士学历再深造。

由图2可见,学科职称比例改变明显的是二、三类学科,正高职称均上升近5%,其中三类初级、中级职称比例分别下降和上升了约17%。一、二类学科因高级职称比重原本基数就高,建设后前后变化不大。反之,初级职称比例有约6%~7%的上升,侧面反映出科室建设后,影响力扩大,吸引了新进人员加入。

2.2.3 学科科研能力指标图3显示,学科科研水平与重点学科建设密切相关。2012—2016年科研立项比较集中在肾病科和中妇科。肾病科国家级立项2项;省部级科研立项中,两个科室各占10个重点学科总立项数的27.27%,合计占半数以上。针灸科及脾胃病科作为国家“十二五”重点专科,立项分别占18%。曾申请过省市共建学科的乳腺外科占9%。而厅局级立项中,肾病科和中妇科的立项数量仍位居10个学科前二,分别为28.03%和15.29%(图4),其次分别为针灸科、骨伤科推拿科,这也和三个学科市级级别相一致。

科研成果方面,高级别获奖仅出自肾病科和中妇科。肾病科获国家级成果一项,省部级4项;中妇科获省部级1项,其余学科均是厅局级成果。厅局级成果中,肾病科包揽10个学科总获奖的2/5,成果数量占学科人数30%(图5)。其他几个学科成果数也与学科团队人数和学科建设级别基本匹配,作为市级三类学科乳腺外科和肿瘤科在2012—2016年间暂无成果,这与学科建设周期短相关,乳腺外科在2017年获得厅市级三等奖1项,已见建设成效。

学科带头人和学科后备带头人的科研立项和成果数据显示,学科带头人、后备带头人的科研实力和学科级别相匹配[6]。肾病科、中妇科、针灸科三个学科均为国家、省级重点专科及市级一类重点学科,带头人的立项获奖级别高、数量多,后备带头人的获奖也呈相同态势。骨伤科、脾胃病科的带头人和后备带头人

的立项、成果数量表明,学科带头人(57/58岁)的科研积极性已不如年轻后备带头人(51/43岁),这无论对学科分数还是整体团队都有一定的影响,因而两个学科在这一周期市级、国家级学科专科考评的成绩不十分理想。

2.3 技术能力要素从图6可见,2012—2016年度全院门诊人数增长率稳步上升,年平均增长率约为8%,2015—2016年度增长率首次在前一年度基础上有所下滑,下滑幅度达2.04%。医改政策从2015年开始在全国铺开,浙江省为医改试点省份,受政策影响,分级诊疗制度在省市逐步铺开,部分患者分流至基层单位,这一政策影响了许多三级医院。图6的数据也侧面反映出杭州市卫生系统实施分级诊疗政策真实、有效。

肾病科、中妇科在2012—2016周期内门诊人数增长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腎病科门诊量增长幅度较大,高于全院平均水平,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0%。这同肾病科学科、专科建设密不可分。肾病科拥有从市级到国家各级重点学科,并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专业)和国家中医药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及国家级重点研究室。该5年内成立多个名老中医工作室并建立了二级工作站等,近日还牵头成立省中西医结合肾脏病专科联盟,影响辐射周边。学科建设完善了人才梯队、提升了科研力量,扩大了科室的影响力并进一步促进了临床水平和科室的知名度,又进一步吸引了区域内外的肾脏病患者。中妇科2012—2014年内平均增长率约为3%,2014—2016年约为6%。这同中医妇科各项目立项也是一致的,通过科室各级学科、专科、工作室的建设,进一步加强了科研力量,促进了学术传承。尽管科研层级同肾病科仍有距离,科室整体发展已呈良好、稳定态势。此外,中医妇科学术流派已被定为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胎不孕不育特色下的名医名科建设促进了科室影响力和患者认可度的提升。

乳腺外科、内分泌科、肿瘤科2012—2014年增长幅度较大,远高于全院平均增长率,后期增长趋于平稳或略有下降。一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加剧,城镇居民体检发现乳腺病、肿瘤、代谢疾病的几率加大;同时,上述3个学科前一周期的建设成果凸显,团队实力的提升促进了临床水平的提高,“名科”的效应吸引了病人,就诊人次大幅增长。但后期,乳腺科肿瘤科由于团队人员的局限,未能再上一个平台,还需要时间继续建设。而内分泌科,由于“治未病”概念普及、内分泌糖尿病患者防病于未然意识增强也是门诊人数增长趋缓的一个社会性因素。

针灸科、推拿科、心血管科、脾胃病科出现前升后降趋势,且波动幅度较小。门诊人数增长率的趋势也与全院增长率趋势相一致。说明上述科室尽管通过学科专科建设,临床业务有所上升,但受政策影响,医院术后康复、腰椎间盘突出、高血压、心血管病、脾胃病等慢性病的患者在分级诊疗的逐步推行下,分流到基层医疗机构,民营机构的中医诊所以及针灸推拿专科门诊部的增多也对上述科室有较大冲击[7]。

拥有学科专科建设的科室,临床水平在建设期都有一定提升,基本和该学科的层次和科研教学实力相匹配。多层次建设的科室,通过科研教学能力培养,提升临床力量和学科影响力,进一步促进科室整体实力[8],可以减少受医改政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