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利息与利息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利息与利息率的概念

一、利息与利率的含义

所谓利息,就是借贷关系中由借入方支付给贷出方的报酬,即高于本金的部分。利息是随着信用关系的产生而产生,是信用关系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如果没有利息,货币或商品所有者就不会贷出,需要者也就借不到货币或商品,信用也就不会发生。所以,利息是伴随着信用关系的发展而产生的经济范畴,是构成信用的基础。

利息率通常简称利率,是一定时期内利息额与贷出资本额之比。利率是衡量利息量高低的尺度,它体现着借贷资本或生息资本增值的程度。利率有两种计算方法:单利法和复利法。

(1)单利法:是指在计算利息额时,只以本金为基数计算利息,而不将利息额加入本金进行重复计算的方法。用公式表示:

I=P*r*n

S=P(1+r*n)

式中,I代表利息,P代表本金,r代表利息率,n代表借贷年限,S代表本金与利息之和。

例如:张先生将1万元存入某银行,为期3年,假定年利率为3.24%,请用单利法计算银行应付的本利和。

根据公式:

可得利息:I=P*r*n=10000*3.24%*3=972(元)

扣除利息税:972*20%=194.4(元)

本利和:S=10000+(972-194.4)=10777.6(元)

所以,第三年到期时,张先生实际取回的本息为10777.6元。

以单利法进行计算,简单方便,借入者的利息负担也较轻。目前,我国的银行存贷款利息、国债利息等都采用这种计息方法。

(2)复利法:是将按本金计算出的上期利息额再计入本金,重新计算利息的方法。用公式表示:

I=P[(1+r)n-1]

S=P(1+r)n(本利和=本金(1+利息率)n)(计算题看书)式中各字母的含义与单利法相同。现将单利法中的例子按复利法计算如下:

根据公式:

可得利息:I=P[(1+r)n-1]=10000*[(1+3.24%)3-1])=1003.8(元)

扣除利息税:1003.8*20%=200.76(元)

本利和:S=10000+(1003.8-200.76)=10803.04(元)

这时,张先生实际取回的本息为10803.04元,比单利法多得利息25.44元。可见,以复利法计算,由于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因素,有利于提高是贷出者的收益,也有利于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第二节利率的种类

按不同的标准,利率可以划分成不同的种类:

一、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

按利率的时间表示方法,通常可将利率划分为年利率(360天)、月利率(30天)与日利率。年利率是以年为时间计算利息的利率,用百分之几表示,如2.25%;月利率是以月为时间计算利息的利率,用千分之几表示,如4‰;日利率是以日为时间计算利息的利率,用万分之几表示,如3‰0;对于同样一笔贷款,假设年利率为7.2%,用月利率或日利率表示则是6‰、2‰0,三者之间的转换关系如下:

年利率=月利率*12=日利率*360

日利率=月利率(除以)30=年利率(除以)360

我国民间有时常常将利率以厘的方式称谓,如年息3厘就表示本金100元时每年利息3元,即3%;若称月息3厘,则是表示在本金100元时,每月的利息为3元,即3‰。

二、官方利率与市场利率

按利率的决定方法,通常将利率划分为官方利率和市场利率。官方利率又可称“法定利率”,是一国货币管理部门或中央银行所规定的利率。市场利率是按市场规律自由变动的利率,它由借贷资本的供求关系直接决定并由借贷双方自由议定的利率,是借贷资金供求变化情况的指示器。

在市场经济中,利率是管理当局调控经济的重要杠杆,为了使利率水平的波动更好地体现政府的意志,各国几乎都形成了官方与市场利率并存的局面。一方面,通过市场利率可以反映市场资金供求的实际情况,是国家制定官方利率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官方利率反映了国家的经济发展意图,会影响到市场预期利率的变化,所以,对市场利率也有很强的导向作用。

三、基准利率与差别利率

按利率在利率体系中的发挥的作用不同,可以将利率分为基准利率和一般利率。基准利率是指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或指导作用的利率,当它变动时,其他利率也随之发生变化。所以,它是一定时期利率水平的一般标准,是政府管理当局实施金融调控的一种指示器,对金融市场的参与者来说,注意观察基准利率的变动就可以预测整个金融市场利率的变化趋势。在西方国家主要是中央银行的再贴现率,我国主要是中央银行对各金融机构的再贷款利率。

一般利率是指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不同部门、不同期限、不同种类、不同用途和不同借贷能力的客户的存、贷款制定不同的利率,一般参照基准利率制定。

四、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

按借贷期内利率是否调整为标准,可将利率划分为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如果在整个借贷期内,利息按借贷双方事先约定的利率计算,而不随市场上货币资金供求状况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则是固定利率。相反,在借贷期限内,随市场利率的变化情况而不断进行调整的利率则为浮动利率。固定利率的特点是利率不随市场利率的变化而变化,简便易行,易于计算借款成本,多适用于短期借款。如我国目前的定期储蓄存款利率就是固定利率。而浮动利率的特点是能灵活地反映市场资金供求情况,更好地发挥利率的调节作用,但因为变化频繁,借贷成本的计算和考核相对复杂,故多用于较长期的借贷和国际金融市场。

五、长期利率与短期利率

按信用行为的期限(通常以一年期为分界线)长短,利率也可分为长期利率和短期利率。一般来说,期限在一年以下的借贷行为被称为短期信用,相应的利率则是短期利率;反之,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借贷行为所使用的利率则为长期利率。

六、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由于市场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在借贷过程中,债权人既可能要承担债务人到期无法归还本息的信用风险,也可能要承担信用货币制度下因货币贬值而带来的通货膨胀风险。对此,按利率的真实水平,可将利率划分为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

名义利率是指借贷合同和有价证券等上标明的利率,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利率(可操作的)。银行公布的各档存、贷款利率、贴现率或债券票面所载明的利率都是,它直接以货币表现出来,了解它非常容易,如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2﹒25%就是名义利率,假设本金为100元,则到期付息2﹒25元,这段时间的通货膨胀或物价上涨等因素都已包含在内。实际利率是名义利率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影响后的真实利率,它反映了放款人所实际得到的收益。如果这时的通货膨胀率为1%,则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实际利率为1﹒25%。用公式表示:

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实际利率

第三节决定与影响利率的因素

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市场利率会随着市场货币的供求变化而发生频繁的变动,即使是官定利率,也要或多或少地考虑各种因素并进行适时调整。因此,如何确定一个合理的利率水平,是各国中央银行宏观调控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决定和影响利率的因素很多:

一、平均利润率

二、借贷资金的供求状况

三、经济运行周期

四、物价水平的变动

五、国际经济环境

六、政策性因素

第四节利率的作用

从利率自身的功能来看,利率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杠杆,具有联系国家、企业和个人,沟通金融市场和实物市场,连接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功能。同时,利率通过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与再分配,其变动直接关系到各个经济主体的利益,可以在协调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利益的基础上,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