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课件 第八章 消化系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细胞
特点:核1-2个,线粒体丰富,肝细胞内 含有丰富的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 功能:线粒体为肝细胞的活动提供能量。 内质网参与肝细胞蛋白质的合成、糖原 的合成、解毒作用等。

胆小管
是两个相邻肝细胞之间细胞膜凹陷形成 的微细小管。胆小管在肝板内互相吻合 成网,肝细胞分泌的胆汁进入胆小管内。 当胆道阻塞时,发生阻塞性黄疸。

门管区

出入肝门的三个主要管道(门静脉、肝动脉和肝 管),外包结缔组织,总称肝门管。
门管区
3、肝的血液循环

门静脉和肝动脉入肝后,反复分支成为 小叶间静脉和小叶间动脉。门静脉带来 富有营养物质的血液输入肝内,供肝细 胞加工和贮存,是肝的功能血管。肝动 脉带来富有氧的血液,供肝组织的营养, 是肝的营养血管。两者的血液由小叶边 缘流入肝血窦汇膈,再由肝血窦流入中 央静脉,然后汇入小叶下静脉,经肝静 脉出肝注入下腔静脉进入体循环。
主细胞


位于腺的体部和 底部。胞体呈圆 柱状,核圆形。 细胞质内有许多 酶原颗粒,细胞 质嗜碱性。
百度文库
颈粘液细胞

数量较少,主要位于腺体的颈部,夹在 壁细胞之间。细胞呈柱状,核扁圆形, 位于细胞基部。细胞顶部充满粘液 。
(3)幽门腺 主要分布于胃的幽门部,为分支管状腺, 主要是分泌粘液。 3)粘膜肌层 为薄层平滑肌,排列成内环行,外纵行, 收缩时有助于胃腺分泌物排出。




(三)消 化管壁的 一般结构 粘膜 粘膜下层 肌层 外膜
1、粘膜
粘膜分为三层: 上皮、固有膜、粘膜肌层 1)上皮 ①口腔、食管和肛门的上皮为复层 扁平上皮。 ②胃、小肠和大肠的上皮为单 层柱状上皮。 ③有的上皮下陷形成消化管 壁内的小消化腺,形成腺上皮,分泌粘液 和各种消化酶。 ④另外,在消化管壁上皮内 还有散在的多种内分泌细胞。
四、消化腺的分泌功能 能分泌消化液,成分为水、无机盐和有机 物 消化液功能:
第二节 消化器官的形态与结构
一、消化管
(一)、口腔
1、唇和颊 2、腭
3. 牙
形态:牙冠、牙颈、牙根 构造:牙质、釉质、牙骨质、牙髓 牙周组织:牙龈、牙周膜、牙槽骨 牙式:

根据牙的形 态和功能可 分切牙、尖 牙、前磨牙 和磨牙。
二、消化腺 (一)、 唾液腺
名称
腮腺
位置
形态
导管开口
耳前下方咬肌 三角形 上颌第2磨 后,下颌后窝 牙平对的颊 内 黏膜处 下颌下腺 下颌下腺窝 椭圆形 舌下阜 舌下腺 舌下襞深面 长条形 舌下阜
(二)、胰 • 胰位于胃的后方,相 当第一、二腰椎的高 度,横位于腹后壁。 胰重约65-75克,分头、 体、尾三部。胰头膨 大,被十二指肠所包 绕。


肝分为上下两面和前后两缘,肝的上面为膈面, 膈面前方借肝镰状韧带分为左右两叶。 肝的下方凹陷,有 “H”形的沟。横沟处。有 肝管、门静脉、肝动脉、淋巴管和神经出入。 左纵沟前方有肝圆韧带,后方有静脉韧带,右 纵沟前方有胆囊窝, 肝的下方分成四叶:右叶、左叶。方叶、尾状 叶。
2、肝的组织结构


(1)贲门腺 分布于贲门附近,为分支 管状腺,分泌物主要是粘 液。 (2)胃底腺 单管腺和分支管状腺。 胃底腺的细胞主要有四种 类型: 壁细胞 主细胞 颈粘液细胞 内分泌细胞
壁细胞

分泌盐酸。 胞体较大, 呈三角形或 圆形,细胞 质嗜酸性, 在H-E染色 切片中显红 色。
4、舌



舌尖: 舌体: (舌系带) 舌根: 舌乳头 (舌扁桃体)


舌乳头 ①丝状乳头:多,个 体小,遍布舌体。 ②菌状乳头:较少, 稍大,散于丝状乳头 间,含有少量味蕾, 布于舌尖与舌侧缘; ③叶状乳头:位于舌 后两侧,含有味蕾。 ④轮廓乳头:约7-9个, 排列在舌根处,形成 倒“V”字形。
2、粘膜下层 结构: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内有比较大 的血管、淋巴管和粘膜下神经丛,又称梅 氏神经丛。食管与十二指肠部分,分别有 食管腺与十二指肠腺, 功能:有联系粘膜与肌层的作用。

3、肌层 ①组成:口腔、咽、食管上段和肛门为 骨骼肌; 其余均为平滑肌。 ②排列:内环行、外环行两层。两层之 间有肌间神经丛又称奥氏神经丛。 ③功能:肌层收缩与消化液、食糜充分 混合,以利于消化和吸收。 4、外膜 管壁的最外层,为薄层结缔组织,内含 血管、淋巴管和神经,称纤维膜。若外 膜表面覆盖一层间皮,则称浆膜。浆膜 表面光滑,可以减少消化管蠕动时


3、直 肠 全长12-15cm 直肠骶曲:上部弯曲 凸向后,距肛门7-9cm。 直肠会阴曲:下部弯 曲凸向前,距肛门35cm 。

4、肛管:为 直肠穿过盆 隔以下的部 分,止于肛 门,长4cm, 为肛门括约 肌所包绕。
大肠的组织结构


单层柱状上皮 杯状细胞 大肠腺 肌层 浆膜
(二)、咽
咽的位置和形态
位于脊柱前方,
上方附于颅底, 下方在第6颈椎 下缘移行为食管。 咽属肌性管道。
分部 形态结构
交通
鼻咽 咽鼓管咽口 咽鼓 经鼻后孔 鼻腔 管 鼓室、咽鼓管 圆枕、咽隐窝 口咽 腭舌弓、腭咽弓、 经咽峡 口腔 腭扁桃体
喉咽 梨状隐窝 经喉口 喉腔、向 下通食管
(三)、食管




粘膜下层 为疏松结缔组织, 内含淋巴细胞、肥 大细胞及较大的血 管、淋巴管和粘膜 下神经丛。 肌层 由内斜行(前、后 壁)、中环行(胃 全部)和外纵行 (胃小弯和胃大弯) 三层平滑肌。
(五)、小肠

全长5-7米。 分为: 十二指肠 空肠 回肠
小肠的分部




1、十二指肠 长约25-30厘米。 上部(球部)好发溃疡。 降部其后侧壁的粘膜有 十二指肠乳头,是胆总 管和胰导管末端共同开 口处。 水平部向左横跨第3腰椎。 升部向上至第2腰椎的左 侧向前下方连接空肠。






2)固有膜 结构:胃、肠的固有膜含有类似网状结缔组织 的成分,并有小消化腺、血管、淋巴组织、神 经和少量分散的平滑肌。淋巴组织散分布或集 合成淋巴小结。 功能:淋巴细胞常穿入上皮组织内参加机体的 免疫作用。 3)粘膜肌层 为一薄层的平滑肌,一般排列为内环行、外纵 行两层。 收缩时,可改变粘膜的形态,有利于营养物质 的吸收,腺体的分泌和血液的运行。
第一节 概述
一、消化系统的组成 与功能

消化管:上消化道:口、咽、食管、胃、 十二指肠 下消化道:空肠、回肠、盲肠、 结肠、直肠
消化腺:肝、胰、口腔腺、胃肠小腺体 功能:消化食物、吸收营养,将食物残 渣排出体外,并有内分泌和免疫作用

消化: 是把食物成分中不能溶解、结构复 杂的、不能渗透的大分子物质,水解为简 单的、可溶的小分子物质,使其能透过消 化管上皮,再由循环系统运送至全身,为 组织细胞利用。 包括化学性消化 、 物理性消化 吸收:食物分解后产生的营养物质经消化 管上皮细胞膜进入血液与淋巴的过程为吸 收。


食管的位置和形 态 上自第6颈椎下缘, 下至第11胸椎。 全长有三个生理 性狭窄区: 在食管起始部; 在与左支气管交 叉处; 在膈的食管裂孔 处。
(四)、胃


1、胃的位置和形态 胃3/4在左季肋部, 1/4位于腹上部。 胃壁: 前壁与腹前壁和肝 左叶的下面相邻; 后壁邻接胰、左肾、 左肾上腺和横结肠。
2、空肠和回肠

空、回肠之间无明显界限。空肠长度约占全长的 2/5,回肠占3/5。空、通常空肠位于腰部和脐部; 回肠位于脐部和右髂部。
小肠的组织结构




肠壁结构: 粘膜 粘膜下层 肌层 外膜
1、粘膜
1)上皮 柱状细胞 细胞呈高柱 状, 细胞 游离面有 明显的纹状 缘。


杯状细胞 杯形。细 胞顶端充 满粘液颗 粒,分泌 粘液。
外分泌部 为复管泡状腺,包括 腺泡和导管。 腺泡 为纯浆液性腺泡。腺细胞呈锥体形

导管 闰管为单层扁平上皮 小叶内导管(单 层立方上皮) 小叶间导管 主导管 总胆管 十二指肠乳头。
内分泌部 位于外分泌部的腺泡之间,由大小不等 的腺细胞团组成,称胰岛。

(三)、肝

1、肝的位置 和形态 肝2/3位于右季 肋部和腹上部, 1/3在左季肋部。
(六)、大肠

全长约1.5米。 包括:盲肠、阑尾、 结肠和直肠。

盲肠、结肠特征:结肠带、结肠袋、肠 脂垂


1、盲肠和阑尾 盲肠位于右髂 窝内,长6-8厘 米。接回肠处 有结肠瓣。 阑尾一般长7-9 厘米,个别长 达28厘米。


2、结肠 升结肠 横结肠 降结肠 乙状结肠
肝的表面包有一层结缔组织被膜,
并富有弹性纤维,被膜表面大部有 浆膜覆盖。肝门处结缔组织特别发 达,并随肝门管道(门静脉。肝动 脉和肝管)伸入肝实质内构成肝小 叶间结缔组织,并将肝实质分为许 多小叶,称肝小叶.
肝小叶
每肝小叶中央都贯穿一条静脉,称中央 静脉,肝细胞排列成索状,围绕中央静 脉呈放射状排列。 肝细胞排列成不规则的、相互连接的板 状结构,称肝板。肝板之间有互相沟通 的窦状隙称肝血窦。相邻的两个肝细胞 之间有微细的网状间隙,称胆小管。


味蕾 结构与功能:卵圆形小体,是上皮细胞特化的一种味觉感 受器,感受酸、甜、苦、咸等味。 味蕾细胞组成:①味细胞,柱状,位于味蕾中央,细胞长 轴与上皮表面呈垂直排列,细胞顶部有味毛,基部有神经 末梢分布,与味细胞相突触。②支持细胞,梭形,位于味 蕾周围或与味细胞相间排列。味蕾顶端有味孔,通于口腔。
2)固有层 结构: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毛细淋巴 管。弥散的淋巴组织和淋巴小结、神经、 分散的平滑肌及多种细胞成分,如吞噬细 胞、淋巴细胞、浆细胞等。


小肠绒毛: 组成:上皮、固有膜(中央乳糜管)
2、粘膜下层 结构特点: 为含有血管,淋巴管及神经的 疏松结 缔组织。含有淋巴结。 3、肌层 、外膜 肌层内环行、外纵行平滑肌。 外膜 浆膜(十二指肠为纤维膜)。

三、消化管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1、兴奋性: 消化管的平滑肌兴奋性较低,收缩缓慢。 为骨骼肌的1/4—1/20;;收缩过程都由钙 离子激活。 2、伸展性:伸展性大。 3、紧张性
4、自律性: 基本电节律(慢波电位):是消化道平 滑肌特有的电变化,是细胞自发性节律 性去极化形成的。慢波起源于纵行肌, 它是局部电位,不能直接引起平滑肌收 缩,但动作电位只能在慢波的基础上产 生,因此慢波是平滑肌的起步电位,控 制平滑肌收缩的节律。 5、对理化刺激的敏感性

吸收细胞 特点:矮柱 状细胞,顶 端具较短的 纹状缘。腺 上皮和肠柱 状上皮细胞 在腺体开口 处移行。


帕内特细胞 特点:位于肠 腺底部。细胞 呈锥体形,核 圆形,细胞顶 部有嗜酸性颗 粒。 功能:分泌颗 粒中含有溶菌 酶,能消化某 些细菌。
亲银细胞

特点:是内分泌细胞。其基底部有分泌颗 粒,可被硝酸银或铬盐着色。 功能:分泌 消化管激素。调节消化腺的分泌及消化管 的活动外、促激素分泌和促生长作用。


胃底:邻接膈和脾。 上缘称胃小弯,凹 向右上方。下缘称 胃大弯,凸向左下 方。 胃口:入口为贲门, 出口称幽门。幽门 表面有一条缩窄的 环行沟,有幽门括 约肌分布。
2、胃的组织结构



胃壁: 粘膜 粘膜下层 肌层 外膜
粘膜

由上皮、固有层和粘膜肌层组成。




1)单层柱状上皮 形态:细胞排列整齐,顶部细胞质充满粘原颗粒。 在H-E染色切片中,顶部细胞质透明,核靠近细 胞基部。 功能:粘原颗粒排出后形成粘液,覆盖在粘膜表 面,能防止胃液内高浓度的盐酸与胃蛋白酶对胃 粘膜的损伤。 2)固有层 为结缔组织,有胶原纤维、网状纤维、血管与多 种细胞,如成纤维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嗜 酸性粒细胞和散在的平滑肌等。固有膜中充满由 上皮下陷形成的许多腺体,根据不同部位,可分 三种:贲门腺、胃底腺和幽门腺。

空、回肠比较
项目 位置 管径 管壁 颜色 环状皱襞 淋巴滤泡 血管弓 空肠 左上腹(上2/5) 较粗 较厚 较红 高而密 孤立 1—2级 回肠 右下腹(下3/5) 较细 较薄 淡红 低而疏 孤立、集合 3—4级



肠腺(李氏隐窝) 属单管腺: 组成: 吸收细胞 杯状细胞 帕内特细胞 亲银细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