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在体育教学中的优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我在体育教学中的优势
浅谈我在体育教学中的优势
安县桑枣二小;高华秀
我是一名专业的体育教师,所以,学校在只有我一个专业体育教师的情况下,安排我担任小学一年级的体育教学工作,我也深知学校这样安排的用意,毕竟我是一名专业体育教师,一年级是体育的启蒙教育,孩子们就像一张张的白纸,老师要求他们画什么,他们就会画什么?我经过多年的体育教育教学工作,我认为队列和体操队形的训练,在小学体育课中,是非常重要的内容,特别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当打下坚实的队列和体操队形的基础,对到高段都有很好的影响,便于今后的体育教育教学工作,能更好的调动队列,养成好的队列队形习惯,所以,我在低段教学中,非常注重队列队形的训练和课堂常规的训练,这样就会使学生从小养成身体的正确姿势,以及在集体行动中能迅速,整齐,服从组织,遵守纪律等具有良好的作用。并养成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我在课堂教学工作中是这样做的,来发挥我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的优势,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发挥体育委员的作用。
课堂上,我充分发挥体育委员的优势,当上课铃声响,体育委员迅速做好手势,指引学生到指定的地点排好队,并通过长期的训练,要求学生做到站好位,排好队,不讲话,不乱动,抬头,挺胸,眼看前方,若在排队期间,有任何没按要求做的,教师一定要及时指出,并及时纠正,这样,我们的上课排队就一定做的规范。
(二)培养学生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作风。
课堂上,为了培养学生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朝气蓬勃的精神,做到“令行禁止”,我就采用游戏的形式进行训练,比如,我挥起右手臂,学生前行,当放下右手臂,学生停止。还可以通过游戏“一切行动听指挥”。要求学生分散活动,可以把全班分成几个小队,围成几个简单的图形。在解散状态下,听到集合哨声时,比一比哪个小队集合的速度快、队列整齐,看一看哪一队的队员精神饱满;听一听哪队队员报数的声音响亮有力,并予以表扬。
(三)教师要做到讲解,示范动作要规范。
课堂上,我把示范动作做正确,做规范。把动作讲清楚,较复杂一些的动作把它分解教,例如“向右—转”“向左—转”“向后—转”,就分为两动来教,先教转动身体,同时要求学生呼口号“一”,再练习并腿,学生再呼口号“二”。这样呼口号可以增加学生的士气,提高学生的精神面貌,提高学生的趣味性,同时,也加深了动作的印像,对动作的强化记忆起到很好的效果。
(四)教师力求做到口令规范化。
课堂上,在队列队形练习上,做到喊好口令,力求做到规范化。使学生能了解教师将要求他们做什么动作;并能立即做好动作,为了能更好的训练学生快速的反应能力,我在课堂中,还采用游戏“高人,矮人”,再进行反口令练习,来提高学生的快速反应,用这样趣味的形式,增加学生学习,练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快速做好教师口令要求的动作。
(五)教师要对学生的动作有一定的指示性。
课堂上,小学低年级开始上体育课,有的学生一时记不清左右方向,这时,教师就可以用手势提醒学生理解口令,例如;教师喊“向右—转”,同时向学生右侧挥手予以提示。“原地踏步走”,教师就用手势提示学生,使学生很清晰的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好动作,达到老师预期的效果。学生在训练中就会有了信心,才会使以后的教学得以顺利进行。
(六)体操队形的规范性训练。
课堂上,在进行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散开,要求学生用并步法疏散成体操队形,做到以右为基准迅速向左散开,两手侧平举,动作一定要规范,学生与学生之间一定要手指尖挨手指尖,这样,队形才会平行。同时,要求做到,抬头,挺胸,眼看前方,当听到教师发出口令“向右看起”时,学生们要做到头像右看,用并步的形式,向右靠拢,在留有一定空隙的地方停下,并迅速的密集成四列横队,我通过反复的练习,来逐步提高学生疏散体操队形与密集队形的速度,以此,达到快速的调动队列。
(七)教师运用语言激趣。
课堂上,教师可以运用幽默的语言,使学生产生愉悦的情绪,有助于放松练习时带来的紧张感。例如:教师可以抓住一个人、一件事或一句话与学生开些善意的玩笑,打一个比方,作一个对比,或者多用你真行,你能行,给学生一些掌声鼓励。也可以应景说一句歇后语或反正话,课堂气氛会在学生的笑声中活跃起来,学生的注意力与兴奋性随之提高,学习的效率也就显现出来了。在低年级的队列训练中
我们可以编一些简单的顺口溜让学生牢记动作的要领,同时也激发训练的兴趣。
总之,在队列队形的教学中,我严格做到细致,认真的教学态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新教法巧妙构思让队列队形训练变成学生喜爱的教学内容,真正达到既锻炼了身体又培养学生情操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