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九,十章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货币均衡与总供求、货币政策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货币需求论 主要介绍马克思对于货币需求的分析。马克 思的货币需求论被称为货币必要量公式,是以完 全的金币流通为假设条件来展开分析的,得到一 个公式: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量=商品价格 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这是从宏观角度出发,研究的是一个国家在 某一阶段社会上需要货币量的总体情况。
二、通货膨胀——
通胀的定义、通胀的度量、通胀的分类及成因、通胀 的社会经济效应、治理通胀的对策
课程引入
什么是CPI?通胀反映了货币供求 的 什么关系?通胀是如何产生的?
一、货币均衡与失衡
●货币均衡
货币均衡是一种复杂的、 动态的、广义的均衡。
货币供应量基本符合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必需 的货币量。注意三层含义: (1)不是简单的货币供应量与货币需求的均衡,而 是货币供应量与实际货币需求量(或货币必要量)的均 衡。 (2)不是货币供应量简单适应某个既定的货币必要 量的均衡,而是在货币供应量与货币必要量相互作用中 实现的货币均衡。 (3)是货币供求在一定范围内相互偏离的广义均衡。
二、通货膨胀
●定义
再没有什么比通过摧毁 一国的货币来摧毁一个 社会的基础更容易的事 情了。
通货膨胀是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总水平持续明 显上涨的过程。 通胀是纸币流通情况下的一个经济范畴,指 的是流通中的纸币量超过了商品流通的实际需要 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货币现象。 通货膨胀还有政治经济意义。
●货币供给理论的发展
可以推导出乔顿的货币供给乘数为: m=M/B=(C+D)/(C+R)=
(1+k)/„r· (1+t+g)+k‟
在这个方程式中,货币乘数分别是r、t和g
的递减函数,存款结构的变化对货币供应量的决
定有重要影响。
第九章 货币均衡与总供求
本章要点:
一、货币均衡与失衡——
货币均衡的含义、货币失衡、货币失衡到均衡的调节
●货币失衡
货币供应量与货币需求量之间的不相适应已 达到了影响经济正常运行的程度,即供求之间出 现了严重的失衡。 Ms>Md,意味着什么? Ms<Md意味着什么? Ms>Md的原因:一是财政赤字;二是银行贷 款规模不适当地扩大。 Ms<Md的原因:一是经济发展;二是货币当 局紧缩银根,减少贷币供应量,使原来的供求均 衡走向失衡状态。
●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传统的货币数量论
(1)费雪方程式 费雪将货币视为融通交易的工具,假设以M为一定时 期内流通货币的平均数量,V为货币流通速度,P为各类 商品价格的加权平均数,T为各类商品的交易数量,则有: M· T或P=M· V=P· V/T。其中,只有P和M的关系最重要,P的 值取决于M的变化。反过来,从这一方程式也能推导出一 定价格水平下的名义货币需求量。即:M=P· T/V。 (2)剑桥方程式 马歇尔、庇古为代表的学者在研究货币需求问题 时,提出了现金余额方程式(剑桥方程式)。
●货币供给的形成机制
货币供给中的各经济行为主体
①央行——货币供给中的主导力量。影响货币供给的 手段: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进行公开市场业务操 作;调整再贴现率。 ②商业银行。影响货币供给的途径:超额准备金率; 向央行的借款规模。 ③政府。现代信用经济条件下,财政赤字成为各国政 府财政状况的普遍现象,可以通过财政赤字的不同弥补 方式来分析政府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先思考一下:政府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弥补财政赤字 呢?
●历史上的几次严重通胀
一次是国民党败退大陆前夕的1948年。那时候就出现 了令人难以忍受的通货膨胀。具体数字记载不详。当 时的报纸有个形象的比喻,说是1947年能买一头牛的 钱,1948年仅能买一粒小米,买一袋米需要近亿元。 这样的通货膨胀当然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这么严重 的通胀跟蒋介石把黄金储备提前运到中国台湾有关。 德国魏玛共和国在1922年1月到1923年11月,这不到两 年的时间内,价格就上涨了一百亿倍。
●货币供给的形成机制
在上述假设下,假定A银行的客户现金存款 10000元,随着商业银行存贷机制的不断展开, 就会产生派生存款。 银行 存款 准备金存款 贷款 A 10000 2000 8000 B 8000 1600 6400 C ( ) ( ) ( ) … … … … 合计 50000 10000 40000
●失衡到均衡的调节
供给型调节
从压缩(或扩张)货币供应ຫໍສະໝຸດ Baidu入手,使之适应货币 需求量。操作过程:央行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 现率或进行公开市场操作。
需求型调节
在货币需求不稳定的情况下,央行针对可变的货币 需求来调整货币供应,或央行主动地影响货币需求,以 求得货币供求的均衡。操作过程:先由央行通过三大政 策手段影响基础货币的变化或通过乘数起作用,最终影 响货币需求。
第八章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
本章要点:
一、货币需求—— 货币需求的含义、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二、货币供给—— 货币供给的形成机制、货币供给理论的发展
课程引入
货币是影响实质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货币的需求与供给以及它们之间的均衡是金 融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实际经济生活对货币到底提出了多大要求? 现代经济条件下,货币供给是如何产生的? 本章就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的形成,从理论 和实践两个方面阐述。
●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 Md= L1 (Y)+L2 (r),式中, L1 (y)是 交易性动机和预防性动机决定的货币需求,是收 入Y的函数, L2 (r)是投机性货币需求,是利 率r的函数, L1 ,L2 是作为“流动性偏好”的 函 数符号。 凯恩斯将货币需求看作一种函数关系,并特 别强调利率的作用。
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CPI指数示意图
一季度CPI各分项数据同比涨幅示意图
●通货膨胀的分类
爬行式、温和式、奔腾式和恶性通货膨胀 公开的和隐蔽的通货膨胀 预期的和非预期的通货膨胀 需求拉上型、成本推动型和结构性通货膨 胀
●通货膨胀的成因
弗里德曼指出,通货膨胀无论何时何地都 是一种货币现象。说明货币是导致通货膨胀的 唯一重要因素,高通胀是高货币增长率的结果。
●货币供给理论的发展
信用创造学说 产生于18世纪,主要观点:银行的功能在 于为社会创造信用,银行能够超过它所吸收的存 款发放贷款,并且能够先发放贷款,然后再创造 出存款。因此,银行的资产业务优于负债业务, 银行通过信用创造,能为社会创造出新的资本并 推动经济的发展。
●货币供给理论的发展
菲利普斯的货币供给理论 最早对货币乘数问题进行了阐述,也被称 为乘数理论。 弗里德曼——施瓦茨的货币供给模型 两人都是货币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们认 为:决定货币供给的主要因素有三个:基础货币 H、存款准备率D/R、存款通货比率D/C。
世界上最严重的通货膨胀发生在20世纪四十年代的匈 牙利,从1945年7月到1946年7月,这个小国最高月通 货膨胀率达4.19×1000000000000000000%。
●通货膨胀的度量
消费者价格指数(CPI) 反映消费者为购买与人们生活直接相关的商 品和劳务而付出的价格的变动情况。 生产者价格指数(PPI) 反映包括原材料、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在内 的各种商品批发价格的变化。 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 是按现价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与按固定价格 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用来描述通胀的程 度。
●货币供给的形成机制
央行对货币供给的控制
社会公众手中的现金是由央行发行的,而且,央行 是控制派生存款的源头。 ①基础货币: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与银行存 款准备金称为基础货币,它构成信用货币创造的基础。 用式子B=R+C来表示。 央行可以通过资产业务影响基础货币,有以下途径: 购买政府债券;再贷款及再贴现;政府贷款或透支;买 卖黄金或外汇储备。 ②货币乘数:把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相比,得到 货币乘数m=Ms/B,即m=(C+D)/(C+R)。
●货币供给的形成机制
政府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弥补财政赤字: a.增税 b.发行债券 c.增加基础货币 再思考:这些方式对货币供给有何影响? ④社会公众。包括居民和企业两个部门,居 民主要是通过改变通货存款比率及定期存款对活 期存款的比率来影响货币供给量,企业则是通过 持币行为及贷款需求的变化影响货币供给量。
●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货币学派的货币需求论
代表人物是弗里德曼。一方面,他基本肯定了传统 货币数量说的结论;另一方面,他也接受了剑桥学派和 凯恩斯以微观主体作为分析起点和把货币看作是受到利 率影响的一种资产的观点。对于货币需求的决定,可以 用下列函数式表示:
1 dP M f P, rm , rb ,r e , , w, Yp , u P dt
●货币供给理论的发展
乔顿的货币供给模型
乔顿认为,在考察货币供应量的决定时,应考虑现 行银行管理体制对不同地区、不同性质的银行及不同种 类的存款采用差别性存款准备金的因素。 以D、T、G、r分别代表商业银行私人活期存款、私 人定期存款、政府存款和各种存款的加权平均准备金 率,商业银行的全部存款准备R可表示为R=r· (D+T+G)。 如果以C、k分别表示通货、通货与活期存款之比; 以T、t分别表示定期存款、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之比; 以G、g分别表示政府存款、政府存款与活期存款之比, 则k=C/D, t=T/D, g=G/D。
d
二、货币供给
●货币供给的形成机制 第一个层次:央行的基础货币提供
第二个层次:商业银行的存款货币创造
★另外,政府、企业及社会公众等经济主体也 会在不同的角度对货币供给机制产生影响。
●货币供给的形成机制
商业银行的存款货币创造过程 商业银行体系中,存款增加的两个渠道:原 始存款和派生存款。 商业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前提条件——部分 准备金制度和支付清算功能。 通过一个最抽象的模型,分析多倍存款的创 造过程。几点假设:一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20%;二是商业银行不保留超额准备金;三是结 算全部采取非现金结算的方式;四是没有支票存 款向定期存款或储蓄存款的转化。
●通胀的对策
需求政策——针对需求拉上型通胀
紧缩货币政策: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再贴现 率;央行在公开市场上出售持有的有价证券。 紧缩财政政策:增税;压缩政府开支;缩小赤字。
●货币供给的形成机制
以△D表示包括原始存款在内的经过派生的 存款增加总额,以△R表示原始存款或准备金存 款的增加额,rd表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则三者 的关系为: △D=△R/rd 或 K=△D/△R=1/rd 式中,K为存款货币派生乘数。 上例中,K等于多少? 以上分析是在最抽象的条件下进行的,现实 生活中有诸多复杂情况,可进行更为现实的考察。
一、货币需求
●含义
货币需求是社会公众愿意以货 币形式持有其拥有的财富的一 种需要
货币需求是需求能力与需求 愿望的结合 多角度理解货币需求:
(1)宏观货币需求与微观货币需求; (2)名义货币需求与实际货币需求; (名义货币需求记作Md 实际货币需求 记作Md/P) (3)货币需求量是一个弹性区域
●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对每个人来说,名义货币需求与名义收入水 平之间总是保持着一个较为稳定的比例关系,对 整个经济体系来说,亦是如此。 有方程式:Md=kPY,式中,k为以货币形态 保有的财富占名义总收入的比例,它与费雪方程 式很相似,但有差异,主要是分析的侧重点不同。
●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论 凯恩斯从资产选择的角度来考察货币需求, 更为精细地研究了个人的持币动机,发展了一种 强调利率重要性的货币需求论。 凯恩斯认为流动性偏好构成了人们对货币的 需求,凯恩斯对货币理论的贡献是从货币需求的 动机入手,分为交易性需求、预防性需求和投机 性需求,投机动机分析是凯恩斯货币理论中最有 特色的部分。
进一步分析,有以下原因: 需求拉上论——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 成本推进论——工资增加、价格垄断 结构性通胀论——从经济结构方面的因素来 分析
●通胀的社会经济效应
对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影响 促进论、促退论和中性论 “货币幻觉” 对财富和收入的再分配效应 对经济效率的影响 导致储蓄率降低; 导致投资率下降; 影响产业结构的合理配置; 打乱了正常的商品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