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食用菌行业概况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食用菌行业概况研究

(一)行业基本情况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消费结构的转型与调整,以及国家惠农政策的扶持指引,我国食用菌行业近年来得到了巨大发展,并已成为惠及“三农”的优势产业。随着“十二五”规划的逐步落实,未来几年年仍将是食用菌产业大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1、食用菌概述

(1)食用菌定义及分类

食用菌是指高等真菌中可供人们食用的蕈菌。蕈菌,是能形成大型的肉质(或胶质)子实体或菌核组织的高等真菌的类总称。中国已知的食用菌种类繁多,多属担子菌亚门,常见的有:香菇、草菇、木耳、银耳、猴头、竹荪、松口蘑(松茸)、口蘑、红菇和牛肝菌等;少数属于子囊菌亚门,例如:羊肚菌、马鞍菌、块菌等。

食用菌可分为草腐菌与木腐菌,其分类及主要特点如下表所示:

(2)食用菌特点

食用菌以其白色或浅色的菌丝体在含有丰富有机质的场所生长,是集营养、保健于一体的绿色健康食品,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食用菌中含有组成蛋白质的18 种氨基酸,和人体所必需的8种微量元素,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其蛋白质与氨基酸含量是一般蔬菜和水果的几倍到几十倍;食用菌脂肪含量较低,且其中74%-83%是对人体健康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食用菌还含有维生素,维生素B1、B12 都高于肉类;同时,食用菌还富含磷、钾、钠、钙等多种矿物质元素以及其他一些微量元素;另外,食用菌中含有高分子多糖、β-葡萄糖和RNA 复合体等生物活性物质,对维护人体健康也有重要作用。

食用菌中,金针菇的营养价值尤为突出;其富含蛋白质、灰分、粗纤维、铁、钙、磷、钠、镁、钾、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氨基酸,另外精氨酸、赖氨酸含量都高于其它食用菌,能促进儿童的身体健康和智力发育,所以又被称为“增智菇”。

中医认为金针菇性寒、味咸、滑润,入肝、胃、肠三经,具有利肝脏、益肠胃、增智慧和抗肿瘤等功效。

2、食用菌生产模式

我国食用菌的传统生产模式既有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方式,又有企业与农户结合的生产方式,自2006 年以来,受国家经济发展大环境和“惠农”政策的影响,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工厂化生产环境、技术水平等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在逐步缩小,并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工厂化生产模式。

(1)我国食用菌生产模式的基本情况

我国食用菌生产模式主要分为:传统生产模式、“企业+农户”模式,以及工厂化生产模式。传统生产模式是自古沿袭至今的农作物栽培生产方式,从公元600 年食用菌野生驯化开始,一直延用至今日,发展历史悠久,地域分布广泛。“企业+农户”的生产模式是随着食用菌产业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而形成的,该种模式的出现,使得食用菌生产、销售不只限于以家庭、个人为单位进行,而融入了企业的参与。工厂化生产模式始于上世纪80 年代,是食用菌生产发展过程中的高级生产形态,是食用菌生产及技术达到一定市场化程度后催生的产物,是当前中国食用菌生产的重要模式。各模式基本情况及主要特点如下表所示:

(2)工厂化生产模式概况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元素,是以工业理念发展现代农业,是集生物工程技术、人工模拟生态环境、智能化控制、自动化作业于一体的新型生产方式。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利用温控设备、空间设施,在可控条件下进行精准化、智能化管理,实现立体化、周年化、规模化及标准化生产。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所依赖的不是肥沃的土壤,而是电力、机械和农业技术的有机结合,经历了2006 年以来的发展后,已经成为我国食用菌生产的重要模式。

①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基本情况

世界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始于20 世纪中叶。1947 年,荷兰率先进行食用菌工厂化栽培与生产。随后,美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家陆续对食用菌进行工厂化种植,日本也于上世纪60 年代开始跟进。我国台湾地区在上世纪80 年代首先引进日本工厂化生产食用菌的方式,开始尝试食用菌的机械化栽培;同一时期,我国大陆地区从欧洲引进了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线,开始了大陆地区食用菌工厂化的栽培。上世纪90 年代,台湾企业开始在大陆地区兴建食用菌生产工厂,带动大陆地区食用菌工厂化生产逐渐兴起。

近年来,我国工厂化栽培食用菌的生产技术不断进步,如:应用生物工程技术选育优良新品种,采用智能化育菇控制技术,机械化、流程化工艺以及保鲜技术等均已达到较高水平;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品种也从最初较为有限的几种,扩展到目前的金针菇、杏鲍菇、双孢菇、蟹味菇、海鲜菇、白灵菇、真姬菇、秀珍菇、茶树菇、鸡腿菇、白玉菇、草菇、滑子菇等十几个品种,其中金针菇、杏鲍菇、双孢菇、蟹味菇、海鲜菇、白灵菇等是工厂化生产历史最长、工艺技术最成熟,也是产量最多的食用菌品种。

根据《2014 年全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情况调研报告》,2014 年,上述品种全国工厂化日产量分别达到2,439.77 吨、2,156.29 吨、447.75 吨、278 吨、240.15 吨、47.25 吨。总体来看,2014 年,全国工厂化食用菌日产量达到6,133.96 吨;工厂化食用菌年产量由2006年的8 万吨,上升到2014 年的195 万吨,增长近25 倍,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49%。

经过多年的市场培育,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模式都有了较大的改进,且日趋完善。工厂化生产正逐步走向专业化,分工不断精细化,在菌需物资产销第一线已涌现了一批专门从事玉米芯粉碎、菌瓶制作、菌品营销和辅料供应的专业队伍。专业化分工的形成,使得食用菌生产相关领域的技术得到了深入和提升,带动了生产技术和产能的大幅提高。

②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优势

在研发、采购、生产、销售等经营环节,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在技术、工艺、管理等方面具有显著的先进性和创新性。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模式与传统生产模式对比如下表所示:

综合来看,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较传统生产模式,以及“企业+农户”模式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I .极大提高食用菌生产效率,节约土地与劳动力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全程采用现代化机械设备进行操作,从原料搅拌、装瓶、灭菌、接种、养菌、去皮到育菇、出菇、检验包装等各个环节分别使用拌料机、送料机、装瓶机、压盖机、灭菌器、接种机、去皮机、挖瓶机等自动化设备,其自动化、标准化及流程化的生产方式与传统人工大棚种植方式相比,很大程度上缩短了食用菌的生长发育周期,生产效率大幅提高。根据上海蔬菜食用菌行业协会《2011 年我国食用菌工厂化产业发展的研究》的统计,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等量产品,所需土地面积仅为传统模式的1%,劳动力用量只占传统模式的2%。根据《工厂化鲜品食用菌市场调查报告》,食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