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尾场加速器——电子注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激光尾场加速器
注入方案
在常见的激光尾场加速中,自注入是比较常见的方法。

由于其所依赖的是高度非线性的波破效应,即形成空泡后由空泡壁上的电子注入空泡尾部,这与激光自聚焦、等离子体密度分布、空泡的变化等有很大的关系,而这些又是不稳定的,这就导致单能性电子的可重复性不高,不利于实际的应用。

相应的解决办法就是添加一个外部因素来控制电子的注入过程,就目前来说,比较成功的应该算是激光对撞电子注入、密度梯度法注入和电离注入这三种方案。

1 激光对撞电子注入
激光对撞的原理是一束驱动光产生尾场,另一束光反向传输,使两束超短激光在某一位置平行对撞,从而形成一个相速度为零的拍频波,也即驻波,由于该拍频波的有质动力非常大,F≅2a0a1/λ0,所以可以对电子进行预加速,使得在拍频波区域内的电子满足注入条件而获得注入。

此外,通过改变焦点对撞位置,也可以改变电子的注入位置。

通过这样,就同时解决了电子注入和电子注入位置的控制这两个问题,从而可以得到能量可控的稳定电子输出。

对撞注入可用于分开控制加速和注入过程。

同时,电子束的能量可以通过两束脉冲的延时时间控制,即控制加速长度;电子束的电量和能散可以通过脉冲的强度实现控制。

在对撞注入中有两种注入方式:冷注入和热注入(如下图)。

所谓热注入,即电子从等离子体波处获得能量,动量变大后注入。

冷注入即采用圆偏光对撞,产生一个驻波,电子被驻波束缚不再纵向运动,然后与驱动光场失相,注入到尾场中,动量不发生变化。

对撞方案中,对撞区域的尾场与单脉冲区域激发尾场不同,电荷分离结构更加精细,抑制了尾场的产生。

如下图,在x=±75k0−1之间为对撞区域,尾场重新分布并被抑制,并且与激光的偏振有关,尤其是正圆偏振和平行线性光两种情况。

这是由于对撞项k0a0a1cos(2k0x)强烈降低了电子在纵向距离大于λ02⁄区域运动的可能性,因此电荷分离情况也与一般情况不同。

这种尾场抑制会减少俘获电量。

在预加热时,电子的纵向归一化速度不会超过尾场速度(哈密顿量也一样);在碰撞区,电子被加热至超过临界值,从而被尾场俘获。

注入电量与加热过程无关,并且被加热电子有部分由于动量不足,向后滑动,直到第二、三空泡才被俘获(低能)。

一般而言,平行线偏振脉冲注入电荷量更大。

此外,注入的电子束所受加速过程也不相同。

电子前沿会减小尾场,电子尾部所受加速场较低(由于负载效应),分布如下图,能散会扩大。

因此,负载效应也会减小注入电荷量。

负载第二、三空泡的电子束会被加速至低能量(X. Davoine, et al., Physics of Plasmas (1994-
present) 15 (2008).)。

碰撞位置对电子束性质也会有影响,例如,碰撞越晚,注入电量越高,抑制尾场对其影响越小,并且电子越易注入。

2006年,法国Optique Appliquee实验室的J.Faure小组就在其2004年实验的基础上,利用两束脉宽为30fs,a值分别为1.3和0.4的激光脉冲,在密度为7.5×1018cm−3的1.5mm长的等离子体区域实现了电子的稳定可控注入,结果如图4所示。

图中红线的误差棒是反映电子能量的稳定性,可以看出,在电子能量小于200MeV的区域内,电子的能量都是十分稳定的。

图4
当然,这种方案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第一就是实验的复杂程度加大了,需要两束超短脉冲,这可以通过从连续飞秒激光器中引出两个脉冲或者对单发的脉冲进行分束来解决,此外,还要解决两束激光的空间重合(um量级)和时间同步(fs量级)问题,如果不解决好这两个问题,肯定会对电子注入和电子束的质量存在影响;
第二,由于满足条件的电子,只是在拍频区域内部的少量电子,所以电子电量,特别是高能电子的电量下降了很多,如J.Faure小组的实验中,200MeV的电量即由04年的500pc 下降到06年的少于10pc,也就是说,这种方案对密度是有要求的,太低的密度会导致电量非常少!这对于高能量的电子加速来说是十分不利的;
第三,拍频波不仅存在纵向有质动力,也存在横向有质动力,也就是说,被纵向加速的电子也同时在被横向加速,这点可能会对电子的发散性造成影响,如本实验中的发散性平均
在6mrad左右,就可能受到它的影响;
第四,电子的稳定输出是限于小于200MeV的,高能电子的抖动仍然存在,之所以会这样,我觉得是由激光的自聚焦效果不稳定造成的。

因为想要获得比较高能的电子,就必然需要激光有很好的自聚焦能力,从而保证空泡能够稳定传播较长的距离(如达到cm量级),每次实验中,自聚焦效果的差异就会导致高能电子的抖动,所以,为了获得稳定的高能电子输出,不光要解决电子的可控注入问题,激光的稳定自聚焦也是十分重要的!
2. 密度梯度注入法
密度梯度注入法也是一种对电子进行可控注入的方案,其核心在于将激光聚焦在一段密度下降区,由于在该区域等离子体波的波长变大,导致尾波场的相速度变小,变小的幅度正比于尾波场与激光脉冲的距离和密度下降的梯度。

当尾波场的相速度与电子的热速度相当时,就可以实现注入了。

2008年,Lawernce berkely实验室的Geddes小组通过将10TW,47fs的激光脉冲聚焦在一段密度为2.2×1019cm−3、长度为750um的喷气区域的密度下降沿,实现了1MeV能级的密度梯度注入实验,获得了非常稳定的电子束输出,电子束电量为0.5nC(稳定性15%)、中心能量稳定在0.76±0.02MeV范围、能量分布的FWHM为0.17MeV,指向稳定性为2mrad。

该实验虽然验证了密度梯度注入的可行性,但由于其尾波场持续的距离太短(200um),获得的电子能量非常的低。

虽然如此,但是其异常稳定的低能电子可以作为下一级尾波加速场的种子源而获得能量高、单能性好并且稳定的电子输出。

但在,这样也可能存在别的问题,比如说,要激发第二级的尾波场,那相应的激光能量肯定要比较高的,由于高能激光对等离子体的扰动肯定要比实验中的10TW强烈的多,那在该条件下密度梯度注入是否还能达到这样的稳定性还未可知。

2010年,法国Optique Appliquee实验室的J.Faure小组也就密度梯度注入的方案进行了实验,只不过,考虑到直接在喷气下降沿进行注入的话,电子的加速过程实在是太短,他们采取了人为制造密度梯度的方法,即通过135°斜入射的辅助激光束产生一个相应于轴线成135°角的等离子体通道,如图5所示,通道的存在产生了一个比较大的密度梯度,而尾波场在该处进行波破注入后,又继续对注入的电子进行加速。

实验中,injection beam的脉宽为30-40fs,焦斑为25um,功率密度为1.5×1018Wcm−2,pump beam的脉宽为30fs,焦斑约为20um,功率密度为3.6×1018Wcm−2。

两束光都聚焦在原子密度为5×1018cm−3,长为3mm的gas jet的中部,在注入之后,还有大概1.5mm的加速距离,且该距离与电子密度为1×1019cm−3条件下的失相长度相当。

图5
Injection beam产生的密度梯度的特征长度随时间变化,在1ns后约为100um,2ns后约为40um,后者(sharp density)更接近等离子体波长(10um),所以,如图6所示,2ns以后的注入更为有利。

这种有利,不仅仅是体现在电量上,更多是体现在实验的稳定性和加速出来的电子束的质量方面,在2ns条件下,电子注入的成功率几乎为100%,而在1ns条件下,只有大概50%的成功率。

此外,如图7所示,2ns比1ns所注入的电量也要稳定的多。

出现这种差别的关键就是密度梯度的特征长度,也就是说,如果特征长度更加接近等离子体波长,很可能会有更好的效果,但这样的实验难度也将加大。

图6
图7
该小组还比较了在相同条件下,密度梯度注入和激光对撞注入效果的差异,如图8所示,a为前者,b为后者。

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就稳定性而言,密度梯度注入不如激光对撞注入,之所以出现这种结果,可能的原因如下:
第一,对撞注入基本上都是发生在激光脉冲后面的第一个bucket,而密度梯度注入,由于越远离激光脉冲,在密度梯度处的相速度就越小,注入的难度相当就更小一点,再考虑到尾波场受激光脉冲的影响,在不同的枪次下,其发生波破的bucket很可能不一样,所以虽然密度梯度的位置不变,但其注入点依旧不够稳定,这一点比较难以克服;
第二,等离子体通道的密度分布存在扰动,这又可能通过折射对激光的传播和自聚焦产生扰动,激光的扰动又可能反过来影响等离子体的形成和原通道的变化。

(补充说明,injection beam 只是电离了he的一个电子,第二个电子是由pump beam来电离的。

)当然,如果提供injection beam的强度,使得它能够将he的两个电子都电离了,那实验的稳定性可能会更好一点。

我个人认为,由于密度分布存在很大的变数,而对激光的传播又有影响,本身就不是一个稳定的因素,因此通过控制它来实现对电子的可控注入很可能还是不如通过控制激光来得稳定的,但是控制激光,如激光对撞注入对实验精度的要求有太高,如果能够将二者的优点结合起来就最好了!
第三,密度梯度注入归根到底还是波破注入,只不过是将其注入阈值进行控制性的降低了,因此该注入方案仍旧存在波破注入的缺点,即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尾波场的非线性效应,并没有像对撞注入一样完全突破这个缺点。

图8
3.电离注入法
电离注入法是针对自注入阈值比较高的缺点所提出的,传统的自注入阈值往往是激光自聚焦阈值的3倍多,这样,在低密度的条件下,就需要功率密度非常高的激光脉冲才能实现,而为了获得高能量的电子,在低密度下进行加速实验又是大势所趋,所以自注入限制了电子能量的进一步提高。

电离注入法之所以容易实现,是因为它本身就是在空泡前端产生电子,这种在空泡形成过程中尚未电离出来的电子的电离阈值要高于或者接近于激光脉冲的峰值功率,由于激光在空泡前端的自聚焦和自压缩,功率密度提高到了电离阈值以上,从而就直接在空泡中电离出新的电子,只要这些电子的速度合适,就能够被空泡俘获而实现注入了。

2010年,California大学的C.E.Clayton小组就利用Lawrence Livermore实验室的250TW,60fs激光器,对长为1.3cm,密度为1.3×1018cm−3的掺3%CO2的He气进行加速实验,获
得了1.45GeV的目前最高能量的电子。

提供电离注入的是O的K壳层电子。

图9
之所以可以得到如此高能量的电子,主要是因为使用的电子密度非常低,失相长度很长,而在该密度下,使用纯He是无法实现电子注入的。

当然,该实验中成功的自聚焦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在后面会再说。

虽然电离注入有可以在低密度下实现注入的优点,它的缺点也是显然的,即电离注入是一种持续性或者断断续续的注入方式,这就导致加速出来的电子能谱很宽,是连续谱!并且由于刚电离出来的电子的速度可能不是特别合适,所以能够顺利加速到很高能量的电子只占了很少的一部分,比如本实验中只有3.8PC。

比较晚期注入的电子的能量更是非常的低。

但这并不是不能克服的,合理的选择激光能量和原子种类,使得只有自聚焦能量最高的时刻才能达到电离阈值就可以避免连续注入的问题了,但这种办法并不是十分可行,且不说
对自聚焦是个不可控的过程,很难保证不会连续在高功率下维持聚焦状态;就算整个加速过
程中,只有在一个时刻达到了电离阈值,那相应的电量也肯定是非常低的。

更好的方案是像前面密度梯度注入法一样,将电离注入得到的电子作为第二级加速的种子,在加速过程中,原本比较宽的能谱能够得到压缩,从而得到单能性的电子;在空泡中持续加速的电子也会受到横向的会聚场,有利于克服种子电子发散性比较大的缺点;同时,这样又利用了该注入法电量大的优点!进行级联加速的时候必须注意,种子电子束的长度要求比等离子体波长要短,通常是几十fs量级,而电离注入产生的电子有可能不满足这个条件,这一点值得注意!
不过,该方案还存在稳定性的问题。

由于电离注入依赖的是激光的自聚焦过程,而自聚焦又不是一个稳定可控的过程,它受激光能量和电子密度分布的影响很大,这样就可能导致不同实验之间的电子注入位置、注入电量存在较大的抖动。

其实,就这个问题,可以采用与激光对撞注入相类似的解决方案,即通过增加一束辅助激光器,使两束光在特定的位置焦点重合,同时,合理选择原子种类使得该位置的激光功率达到其电离阈值,这样就可以控制发生电离注入的位置和电量了;或者,利用两束光的Raman散射效应,使得其中的一束光产生大量的反stokes光,即频率变大的光,这样也可以达到控制电离新电子的效果吧!
2015年上海交大激光等离子体重点实验室采用双色激光在激光胃肠加速器中得到了多色窄能散电子束(M. Zeng, et al.,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14, 084801 (2015).)。

由于等离子体中的色散,双色场相速度不同,在不同的位置两者电场的重合度不同,总电场峰值强度在不同的位置不同。

使混合气体中一种气体的K层电离阈值满足E peak|min<E N5+<E peak|max,即只有在双色光电场峰值几乎完全重合时才能电离内层电子(100~200um范围内),其余时刻只能加速电子。

在此方案中,两光的初始相位差、自聚焦、空泡半径演变和离轴电离都会影响注入和加速过程,因此一般选择匹配或更大光束尺寸,防止短距离出现聚焦,即L inj< z sf。

由于是多次注入,加速的距离不同,所以不同群聚的能量不同(如图),第二三电子束中还包含微群聚。

在常见的方案中,注入和加速过程并不分离,因此造成参数不可控,能散、电荷量、能量等参数不可控制。

林肯大学Golovin采用两段气体靶的方法,独立控制两段气体的密度和长度,以改变最终的气体分布,实现了电子束能散、能量、电荷量的控制(G. Golovin, et al., Physical Review Special Topics-Accelerators and Beams 18, 011301 (2015).)。

第一段气体为高密度的混合气体(He/N2),第二段气体为低密度的纯He。

在合成气体分布中可定性划分为三个区域。

Ⅰ区为上升沿,尾场逐渐变强,空泡变小,阻碍了电子的注入;Ⅱ区为下降沿,空泡变大,电子被注入,由于此区域很短,所以电子的单能性较好;Ⅲ区N2含量很少,注入停止,注入的电子被加速,相空间发生了旋转(相位旋转可减少绝对能散)。

当第一段气体换成纯He时,没有加速电荷,可排除自注入和密度注入的可能性。

同时也发现,电子束的能量与第二段长度、气体密度有关,而与第一段气体无关,当第二段密度较高时,由于失相长度限制,电子能量会发生饱和;电子束的能散与第一段气体密度大致线性相关,也与加速长度有关,但与第二段气体密度无关;电子束的电量与一段气体的密度呈线性相关(与含N2量有关),与第二段气体无关。

因此,从控制上讲,可由第一段混合气体控制注入过程(能散和电荷量),加速长度和梯度由第二段气体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