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分析席勒对康德美学观点的吸收与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试分析席勒对康德美学观点的吸收与发展

作者:李融冰王志敏朱娜

来源:《校园英语·月末》2019年第11期

【摘要】很多学者都认为席勒是康德美学的直接继承者。在接触到康德之后,席勒的确吸收了康德的许多观点,但是席勒并不是康德完全忠实的追随者,在康德的理论基础上,席勒进行了发展和纠正,这些在席勒的很多著作中均有所体现。本文以席勒的《论悲剧对象产生快感的原因》为例,通过将文中席勒的观点与康德的理论比较,探究席勒对康德美学的继承与发展。

【关键词】席勒;康德;美学

【作者简介】李融冰,王志敏,朱娜,陆军装甲兵学院基础部。

席勒从很早的时候就开始了哲学研究,尽管早期受到法国启蒙运动一些代表人物的影响,但是对他的美学理论影响更深的仍然是康德。从席勒的许多作品中,都可以看出康德对他的影响。《论悲剧对象产生快感的原因》写于1792年,那时康德的《判断力批判》刚刚发表了两年。而席勒在这篇文章中提及的很多观点和概念都与康德哲学有一定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席勒继承了康德的游戏说。《判断力批判》中,康德在讨论艺术的时候,将艺术和手工艺进行了区分,并认为艺术是自由的,“人看作只是游戏,这就是一种工作,它是对自身愉快的,能够合目的的成功”。由此可以看出,康德认为,艺术与游戏相似,都是自由的、不受任何外在束缚的活动。席勒在《论悲剧对象产生快感的原因》中也提到,如果艺术丧失了自由,也就丧失了快感的魅力,“游戏变成了严肃的事务,然而艺术正是通过这种游戏才能够最好地完成它的事务。”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席勒借鉴了康德关于艺术“游戏说”的观点,他也在《美育书简》和《审美教育书简》中对游戏说进行了更具体的阐释。他认为感性和理性冲动应达到统一,即“游戏冲动”,让人们恢复自由,感受不到自然和理性带来的压力,而美就是游戏冲动的对象。

第二,合目的性原理。康德将判断力批判分为两种:审美判断和审目的判断。他说“一切意图的达成都和快乐的情绪结合着”,也就是说,合目的性的达到会给人带来快乐。席勒在《论悲剧对象产生快感的原因》文章开篇便表示,美的艺术不但给人以快感,而且以给予快感为目的。这种快感不是那种庸俗的逗乐,而是通过我们一定的努力和付出才能享受到的。席勒的观点恰好与康德的观点一致,因为康德认为“如果艺术拿快感作它的直接的企图,它就唤作审美的艺术”。这样的艺术可以是“快适的艺术”,也可以是“美的艺术”。但快适的艺术的目的

只停留在单纯享乐的层面,正如席勒在文中提到的“可怜的逗乐”,并不带有什么企图,只是让人们沉浸在短时间内欢乐之中。而美的艺术,则与快适的艺术完全不同,康德认为它是一种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