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产业转移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第二节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2012·高二质检)下图表示某产业在世界上的迁移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3题。

1.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

A.软件制造B.玩具制造

C.汽车工业D.石化工业

2.导致该产业迁移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原料B.技术

C.交通运输D.劳动力价格

3.产业转移的根本原因是( )

A.转移污染物

B.寻求企业发展最优区位

C.扩大企业影响力

D.促进世界经济发展

【答案】 1.B 2.D 3.B

【解析】该产业是由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逐步向经济落后的国

家或地区转移,说明这种产业可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因为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经济落后,劳动力价格低。向这些地区转移产业,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也就是寻求最优发展区位。

下表为我国三种产业生产区位的变化,根据所学的地理原理回答4~6题。

4.影响甲产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

A.原材料的供应B.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C.交通的便利程度D.市场的开放程度

【答案】 B

【解析】从表格可以看出,甲产业主要布局在人口较多的省区,所以甲产业应是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

5.决定乙、丙产业集中分布在京、沪、粤三地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因素B.环境因素

C.技术因素D.劳动力因素

【答案】 C

【解析】乙、丙产业在1990年还没有分布,在2001年主要分布在技术水平较高的京沪粤三地,所以乙丙产业应属技术指向型产业。

6.有关甲、乙、丙产业布局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产业因生产条件优势的变化,有从沿海向地迁移的趋势

B.乙、丙产业布局的集聚效应明显,主要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C.甲、乙、丙产业均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D.三种产业布局的变化体现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

【答案】 A

【解析】甲产业在1990年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而到了2001年,沿海省份布局减少,主要分布在地省份。乙丙属技术密集型工业,为寻找最佳区位,往往发生工业分散。甲属劳动密集型产业,乙丙属技术密集型产业。三种产业布局可以体现产业转移的一些特点,不能体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

(2012·高二质检)下图为某电子产品生命周期模型图,读图完成7~8题。

7.根据图示信息,正确的叙述有( )

A.第一阶段丙国国对该产品需求少而全部供出口

B.进入第二阶段后丙国该产品的技术水平落后于乙国

C.甲国该产品的出口量今后也不会出现减少趋势

D.该产品的生命周期反映了各国技术水平的差异

8.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能够解释产业转移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A.该产业转移路径是由甲国—乙国—丙国

B.该产业是向着矿产资源丰富地区转移

C.该产业转移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D.该产业的转移主要反映的是资本转移

【答案】7.D 8.C

【解析】第7题,根据三条曲线可以看出第一阶段丙国大量出口而乙国大量进口,说明丙国为主要生产国;第二阶段乙国大量出口,而甲国和丙国大量进口,说明乙国为主要生产国;第三阶段,甲国大量出口,而乙国和丙国大量进口,说明甲国为主要生产国,该产品的生命周期体现了各国技术水平的差异。第8题,该产业转移路径是由

丙国—乙国—甲国,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读二战后世界产业转移局部示意图,完成9~10题。

9.20世纪80年代初,世界产业开始向中国沿海地区转移,这些产业一般为( )

A.技术密集型B.资金密集型

C.劳动密集型D.能源密集型

【答案】 C

【解析】20世纪80年代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主要接受的是国际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

10.下列关于世界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产业转移中,发达国家多用产业取代夕阳产业,形成新的工业基地

②发展中国家抓住世界产业转移的机遇,可以在不长时间实现经济起飞

③在产业转移中,必然导致发展中国家自然资源的恶性开采,发达国家则实现可持续发展

④产业转移可能伴随污染转嫁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 D

【解析】在产业转移中,发展中国家如果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可以使自然资源得到持续利用。

日本某跨国公司原打算在太湖沿岸建大型造纸企业,被当地政府绝,后转向投资在中某市的长江岸边。目前,该公司开始建设的一期工程项目总投资19.54亿美元,注册资金9.12亿美元,主要建设容为1条年产71.4万吨木浆生产线和2条分别年产40万吨的高档铜版纸生产线,配套建设5万吨级和2.5万吨级码头各一座、一座热电厂及一座污水处理厂。据此回答11~12题。

11.该公司投资大型造纸企业由太湖沿岸转向长江岸边的影响因素是( )

A.原料B.市场

C.廉价劳动力D.环境

【答案】 D

【解析】太湖水污染比较严重,加上水流缓慢,净化污水的能力弱,如果再建污染较重的大型造纸企业,即使进行污水处理,也有可能使水质进一步恶化。

12.该公司在中国建设大型造纸企业,主要是由于中国( ) A.技术先进B.市场庞大

C.劳动力廉价D.原料丰富

【答案】 B

【解析】中国现代化的造纸技术水平不高,A错;大型造纸企业投资巨大,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高,需要劳动力相对较少,C错;

木浆生产线需要大量木材,长江三角洲缺乏原料,D错。

(2012·高二质检)读“中国政区图”,完成第13~14题。

13.乙省向甲省转移的主要产业是( )

①技术密集型产业②资金密集型产业③资源密集型产业④劳动密集型产业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答案】 C

【解析】资源丰富,人口稠密,劳动力价格低。由向转移的应是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

14.产业转移对甲省的有利影响有( )

①提升产业结构②增加就业机会③提高城市化水平④改善生态环境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 A

【解析】移入的工业会耗费大量资源和能源,排放大量废弃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