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巴县嘉绒藏族民俗文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丹巴县嘉绒藏族民俗文化

西藏百科;/

丹巴地区古称嘉莫·查瓦绒,简称“嘉绒”,意为藏区四大峡谷之一的东女国气候温和河谷农区的人,习称嘉绒娃,是藏族重要的组成部分。丹巴县历史悠久,民俗风情古朴动人,能歌善舞、热情好客的嘉绒藏族,独具特色的嘉绒藏寨民居、形式多样的丹巴锅庄、具有典型民族特色的嘉绒服饰以及饮食文化、宗教文化、婚嫁习俗、传统节日、礼仪、丧葬习俗等民俗文化,构成了丹巴县丰富多彩、特色突出的民俗风情旅游资源,这里也是开展嘉绒藏族民

俗风情旅游的最佳去处。

一、嘉绒藏寨民居

丹巴县的嘉绒藏寨民居多少年来一直保持着传统的建筑风格和特色,尤其以甲居、布料、中路、梭坡、巴底等地最为集中,特色也最为明显。从远处看去,一个有几十户甚至百余户人家的村寨,外形美观、风格一致的民居错落有致地分布田野和绿树掩映之中,与周围茂密的森林、清澈的小溪以及银白色的雪山一起构成一幅神秘醉人的自然风景画。藏寨四季景色各不相同,特别是当麦子成熟时,那金蓼色的田野、翡翠般的绿草树木相嵌合,加上那密林深

处的藏寨民居,真是美不可言喻。

嘉绒藏寨在《后汉书》中即有记载,称之为“众依山居址,累石为室”。嘉绒藏寨民居的建筑风格采用的古老的片石砌墙技术,这种奇特的建筑技术和各种装饰,文化内涵丰富,有着

很高的科考价值和观赏价值。

房屋建筑(亦称碉楼式寨房),为石木结构,系以家碉为脊修筑而成,一般为三层,也有四层、五层的。房屋底层为畜圈,二层为厨房、锅庄室和储藏室,也有的设客厅;三、四层为厢房、经堂及客厅;二、三楼分别有天井和露台。楼梯也多采用颇具特色的圆木式梯,上下楼梯时特别讲究技巧。二楼客厅内有用石料精心雕琢而成的三脚锅庄,其中一只脚的脊背上有一突起的小石窝,是人们用来祭祀的地方。室内家具和内、外板墙上都绘有五颜六色的花卉与鸟兽图案,多数藏家在客厅地板上铺有藏式藏毯,让人感觉到华丽温馨和浓烈的民族文化氛围。民居的设计充分体现了美观适用、宗教崇拜以及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生态居所特

色。

锅庄室具有多种功能—厨房和饭厅、冬季烤火取暖、举办家庭歌舞(锅庄)活动。

藏房宗教色彩十分浓厚。首先,整个民居的外形犹如一个虔诚的佛教徒盘腿正襟危坐着颂经。在外部色调上,由于嘉绒藏族对白色的崇拜,房体的外墙以白色为主调,每年在过藏历年前均用白灰粉刷,此外还配以棕红色、黑色及黄色条纹,以示天、地、日、月和星辰。外墙绘上具有宗教意义的图案,多为象征吉祥的动物图案。楼顶的角楼四周均有白色小塔尖,并插有嘛呢旗;大门前插有经幡,上面印有佛主教言和鸟兽图案,经幡时时随风摆动,意为家人

默默诵经祝福,祈求吉祥如意、福运升腾。

二、传统歌舞、戏剧与体育丹巴嘉绒藏族人民能歌善舞,素有“歌舞之乡”的美誉,民间舞蹈十分丰富,其中以丹巴锅庄、弓剑舞最具民族特色。锅庄锅庄是藏民族文化艺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民族歌舞的一大种类。丹巴锅庄由藏族舞蹈历久演变而成,据县志记载,锅庄形成于隋唐时期,有“夷谷每逢喜庆,辄跳歌庄……等记述,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在节庆日、儿女婚嫁、修房造屋、庙会、郊游、丰收之后及一切聚会集会的场所都可以跳锅庄,现在为欢迎四方宾客、尊贵领导也常以锅庄的形式来表达欢迎和尊敬之意。丹巴锅庄因地域不同和语言上的差别,主要分革什扎、巴底、二十四村及小金(区)等四大流派,但其基本风格是一致的,主要有纳顶的兔子锅庄和孔雀锅庄、三岔沟的豹子锅庄和打靶锅庄、巴底的鹿子锅庄等。其称谓也有所差别,中路、梭坡、纳顶称为“卓”,巴底称为“达尔嘎”,而革什扎一带则称为“恩鞠”。锅庄对参加人数无限制,可多可少,凡愿意参加者都可以加入其中并会受到欢迎。丹巴锅庄在重要场合表演非常讲究礼仪和装束,男性要求戴狐皮大帽,穿金色、藏青色、绎红色氇尼藏装,并配有精细藏乡装饰,踏着藏靴,斜背嘎乌,腰悬银质佩饰,夏天可穿白色氆氇藏装;女性按老、中、青年分别着装,依锅庄进展分别换上春、夏、秋、冬各色服饰,以展示其敬重与富有。女性一般头顶绣花方帕,身着油绿、紫绎、赭红、翠蓝、藏青等色的水獭皮镶边的中长外套,下着百褶五色裙,脚踏藏靴,胸垂银白嘎乌,挂着银质饰品(银链、银铃铛)和一串串红珊瑚,头饰碧玉发箍、蓝宝石、黄宝石等;年轻姑娘则以华丽为饰,显得活泼而艳丽。锅庄有较严格的程式,首先由老年领舞、献酒和哈达。锅庄舞开始后,由男队领头,中、老年女队随后,青年女子最后。男队领舞者必须是德高望重、能歌善舞的长辈,整个舞蹈过程中以他为指挥。锅庄组织者排在第二位,主要是领唱。男女两队围绕中心反复旋转,呈现多种队形,其中以嘉旋图(八卦旋图)队形最具特色,造形十分优美。丹巴锅庄在文雅、沉稳、浑厚的歌声中翩翩起舞,舞步豪迈、粗放。随着舞蹈的进行,节奏逐渐加快,由肃穆庄重变得热情奔放,高昂而粗犷。长袖翻飞,男子舞姿雄浑洒脱,女子舞姿舒美,歌者、舞者达到较完美的和谐和统一。丹巴锅庄内容丰富多彩,“所歌者约数十百种”,可以分为歌颂大自然,歌颂日月星辰、高山大川、田园森林,歌颂生产劳动、丰收果实、男女欢爱、忠贞爱情、祈福祝愿,歌颂理想,追求美好生活以及颂宗教神佛、英雄豪杰、达官显贵等(重在宣传宗教、论理道德、具有扬善弃恶之意义)。另外也有的是讥笑讽刺懒汉、蠢才和不符合生活准则之人和事。丹巴锅庄形式自由,布局严谨,动作幅度大,节奏稳慎,舞步刚健豪放,舒缓自如,旋律优美动听,如行云流水。变化时敏捷

轻松,先轻歌漫舞,继而豪放激烈,步入高潮,显得跌宕起伏,辗转反侧,变化多姿。这充分体现了嘉绒藏族人民热情好客、奔放有礼、落落大方和爱憎分明的性格,也表现出嘉绒藏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嘉绒藏戏:丹巴县的藏戏是以嘉绒藏族方言演出的藏族戏剧,因此称为嘉绒藏戏。嘉绒藏戏已经有一千余年的悠久历史,具有较强的艺术魅力。其表演按照时序分为开场戏、正戏和尾戏,开场戏题材多以缅怀先祖英雄豪杰、赞美家乡锦绣河山为主,正戏内容多是歌颂英雄降伏妖魔、正义战胜邪恶以及取材与佛经故事的劝人行善积德,也可取材于当地的生产与生活习俗。尾戏一般以祝愿天下太平、人畜兴旺、万事如意为题材。嘉绒藏戏的表演类似旦、净、丑角色特点,以习惯人物身份扮演角色,多为男扮女妆。其舞形与舞步主要取材于当地民间的各种舞蹈和宗教神舞,步伐有缓、欢、平步之分;表演技巧有“九持”、“六功”、“七情六欲”等。藏戏的演出不仅有普通群众,还有僧艺人员参加。戏中既有以逼真面具扮饰的雄狮、猛虎、野牛等神秘丑角表演,也有精彩的武打动作。戏中唱腔根据当地山歌、民谣、曲艺和宗教颂经等编篡而成,板式多为散板;伴奏乐器由藏族民间打击乐、吹管乐和铉索乐组织,并且柔和了蒙古族的长号以及汉族的“三七当”等。弓箭舞:县嘉绒藏族喜闻乐见的传统民间舞蹈。跳弓箭舞时,一般都由村寨里精选出的年龄由16至25岁的13名男子组成,配上1名击鼓者和2名吹大号者。跳舞者身穿甲、头戴盔、背负盾,右手持箭、左手拿弓、腰跨宝刀,一副古代士兵的装束。他们在一名身材魁梧的领舞者致开场白后,便随着领舞者踢踏跳跃,弯腰旋转,舞姿矫健有力。每跳一曲后,领舞者就高歌介绍嘉绒藏区的服饰等。弓剑舞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表现古代嘉绒藏族人民征战场面的,有表现和平友谊的,还有表现古代军士们训练情景的,古朴的弓剑舞表现了嘉绒藏族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维护统一的美好的心愿,又体现了浓郁的地方民族风情。传统体育活动:主要有赛马、摔跤和羊鞭甩石活动赛马:藏语“达久”,一般在节庆、婚礼、建房、庙会期间举行,是丹巴地区十分盛行的民间体育活动。目前聂呷乡每年农历5月十三日都要在跑马坪举行赛马会,其规模盛大,热闹非凡。赛马分为三种方式,一是跑马拾物,二是马上骑术,

三是速度比赛,都很精彩有趣。摔跤:藏语“加哲”,主要流行于巴底乡,男女均可参加。摔跤的技巧主要有跌、扑、贯、摔。羊鞭甩石:即用羊鞭裹石,在高速旋转中将石头远抛,以距离远者胜。

三、民族服饰嘉绒藏族服饰是整个藏族服饰中颇具代表性的,服饰多是用氆氇、呢子、毛料等上品料制作,上衣外套分大领和小领,也有长装和短装。外套的衣领、袖口等处镶有水獭皮、豹皮。领口、袖口均用金丝缎镶边。着装一般分为盛装和便装,用于不同的季节的场合。盛装女性头戴“巴惹”(即头帕)、四周绣有彩色丝边图案。姑娘的头帕均有花绣,边角垂吊有花穗、梳发辫,中年以上妇女一般不绣花。上身穿长套装,外着肩披,腰着百褶裙,穿靴子。发辫上穿戴银饰中嵌有珊瑚、绿松石等珠宝的头箍。项链多为珠宝和“嘎乌”,佩戴银质珠宝镶嵌的耳垂和戒指,手镯多为象牙圈和银镯。腰两侧悬吊银垂铃,行走时有一片银铃声,清脆悦耳。男人头戴金毡帽、狐皮帽或博士帽,外着长套装(褚巴),顶挂珊瑚珠串,束腰带,佩腰刀,胸挂“嘎乌”,手戴戒指、手镯、脚穿藏靴,显得华贵、富有和庄重。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