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_效应与展望_陈建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9-07-24
作者简介:陈建军(1955-),男,浙江杭州人,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国亮(1983-),男,
浙江台州人,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773095)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5卷第5期
双月刊2009年9月出版
长三角一体化是一个综合概念,既包括经济领域又包括制度和文化方面,甚至包括城乡一体化,如姚士谋等人(2004)曾以长江三角洲与莱茵河下游地区为例对中德经济发达地区城乡一体化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而经济一体化是长三角一体化的基础。关于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不同的学者的出于研究的需要进行了不同的定义,我们认为所谓的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指的是长三角范围内要素自由流动,各次区域本着发挥比较优势的原则,实现有效的产业分工,从而形成分工明确、机制灵活的有机的经济体。长三角一体化中各个领域的一体化并不是同步进行的,而是经济一体化先行,而其他领域的一体化进程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国际经济一体化及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也恰好印证了这一观点。从长三角一体化的进程来看,更多的还是体现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学者(陈建军,2008)将其归纳为三个阶
段:先是上海经济区时期,宏观特征是“区域经济合作”,微观特征是上海国有企业和江浙的乡镇企业的技术转移和产业转移;第二阶段则是浦东开发开放时期,这一阶段的特点就是上海新的资源优势的形成;第三阶段则是21世纪以来的经济全球化时期,更多的表现为制度层面上的竞争与合作。
从这三个阶段来看,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表现出的一个特点便是,计划色彩逐渐淡化,市场元素更加浓郁,同时,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力模式也经历了从早期的自上而下转变至后期的自下而上,而且经济一体化的内容和层次也不断提升。那么,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内在机制是什么,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在现阶段又有哪些新的特点,通过推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对区域协调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文力图通过对近年来有关长三角一体化研究文献的梳理和比较分析,尝试着解答这些问题。在此基础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效应与展望
陈建军1,陈国亮2
(1.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浙江杭州310027;2.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浙江杭州310027)
摘要:经济、文化和区位等方面存在相似性,使得长三角一体化成为可能。现实中的长三角一体化主要
表现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目前,关于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经济一体化的内在机制、产业同构和产业分工。经济一体化效应已初露端倪,表现在促进长三角都市圈内劳动生产率的趋同和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增强等。随着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未来的一体化将是从经济一体化向体制一体化、社会一体化和空间一体化等多维度的一体化转变。
关键词:长三角;经济一体化;效应中图分类号:F12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359(2009)05-0026-05
上,本文还将展望长三角一体化的未来走向。随着科学发展观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形成,区域一体化正在成为国内区域经济研究的热点问题。珠江三角洲一体化、京津唐一体化以及较小氛围的长株潭一体化、成渝经济一体化、中原城市群等都已经成为相关区域和部门所关切的重要问题。作为国内较早开始的长三角一体化,在借鉴发达地区一体化经验的同时,总结自身的发展经验,这对国内其他地区的一体化的研究和实践也具会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一、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方兴未艾
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的上海经济区,进入到21世纪,长三角一体化进入了第三阶段(陈建军,2005),一体化和市场化的程度都有了显著的提高了。直到2008年,国务院发表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下同)标志着长三角一体化进入了国家战略层面。对于这样一个一体化不断深化的过程,不同学者各个层次上进行了研究,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关于长三角内在机制的研究;第二则是关于产业同构与一体化的关系;最后是从产业分工与一体化的研究。
(一)一体化内在机制研究
关于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内在机制很多学者都承认规模经济在经济一体化中的作用,如史晋川、谢瑞平(2003)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外部经济三个角度研究了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动因问题,陈建军(2008)则指出长三角区域内部存在着内生性的一体化动力因素,而且可以通过产业集聚和外部经济性、产业转移和产业水平分工、要素流动网络以及空间距离等变量加以解释。吴柏均(2008)则借鉴了诸如丁伯根、巴拉萨和詹姆斯·米德等人的关于一体化的理论解释长三角的经济一体化的动力,并认为政府应该采取“消极一体化”政策而不是“积极一体化”的策略。
张旺军(2008)则从社会经济网络角度研究了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他认为通过产业集群,强化社会经济网络建设可以实现长三角地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也有学者(陈建军,2008)则认为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可以通过“动力-行为-结构-模式”的分析框架来加以统一,而且在此框架下,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分解为四对主要矛盾:内部动力与外部动力关系、主导地区与周边地区的关系、产业分工与合作的关系以及政府和企业的关系。
(二)产业同构与一体化
产业同构对经济发展是有利的还是有弊的,从学术界来看,主要存在“产业同构有害论”和“产业同构无害论”两种观点,但从长三角地区来看,基本上还是认为产业同构与长三角经济一体化是不矛盾的。夏永祥和卢晓(2006)认为产业同构对长三角地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有积极意义,长三角的产业同构和重复建设并未对长三角经济造成明显的不利。胡彬和应巧剑(2008)认为苏南地区和浙江地区的“模式趋同”都是在内因驱动和外因影响下步入过渡与转型期的一种表现,而这种“模式趋同”则是区域合作的需要,而合作的内容则包括市场一体化、模式一体化和功能一体化。而陈建军(2004)则指出长三角产业同构有其必然性,但不应夸大其负面效应,他甚至认为长三角的“产业同构”是长三角实现“广域产业集聚”的表象。同时,他认为在长三角次区域应该实行“趋同”的产业发展定位,进而和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互动格局。
(三)产业分工与一体化
与产业同构相对应的概念便是产业分工,产业分工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逻辑关系可解释为各个次区域通过发展各自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或者在产业链上实现有效的分工,从而实现整个区域的协调发展,正如吴柏均(2008)认为社会分工和专业化才是决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键因素和基础条件。周国红和楼锡锦(2007)通过对宁波532家企业调查访谈,得出了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基本态势和特征,并且他们认为在战略上要把握住四个方面,其中之一便是产业的分工和协作。产业分工必然涉及产业转移,换句话说,产业分工是产业转移的结果,因此,研究产业分工与经济一体化与研究产业转移与经济一体化是等价的。如范剑勇(2004)通过新经济地理学分析框架认为,一体化必然带来制造业的空间转移和地区结构差异性增强。李廉水和周彩红(2007)运用相似系数等方法从三个维度分别对长三角制造业产业层次、行业层次和产品层次的区际分工状况进行测度,他们认为江苏、浙江和上海在制造业领域的地区专业化分工已逐步形成,而且这种区域分工已经成为推动长三角制造业发展水平提高的重要驱动力。李廉水和袁克珠(2007)通过对长三角两省一市制造业的经济创造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环境资源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效应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