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精神系列活动总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代呼唤回归传统浸润人生

重庆市第十八中学延安精神实验班活动总结中国近代伟大的思想家梁启超先生经这样预言: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而我们的无数英勇无畏的先烈们为了建设一个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少年中国,怀着崇高的理想,浴血奋斗,拼搏前行,用自己鲜血和生命实践了他们的诺言,更在血与火的革命历史进程中锻造出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它让足以让每一个炎黄子孙引以为豪、受益无穷!这就是我们延安精神!

众所周知,我们的延安精神是我党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从井冈山到延安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培育和创立的伟大革命精神,它是中国人民在经历历史变迁等困难险阻过程中传承下来的优秀传统,是我们的党我们的民族与生俱来所奉行并且并不断实践创新的伟大成果。在今天,我们民族伟大复兴的荣耀时代,当我们分享着今天幸福阳光的同时,更缅怀着他们和他们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然而,在物质世界无比丰富的今天,如何把握住历史的机遇,使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坚守我们的精神家园,让鲜艳的五星红旗永远飘扬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黄土地上,是我们的不可推卸的责任,更是我们薪火相传的民族使命!

经过坚持六年的优秀革命传统教育的系列活动,我们深刻感受到无论我们的时代发生多么巨大的变化,但是延安精神所树立起来的信念和传统一直在延续,时代赋予延安精神更加深刻的内涵,他必然会时代的主旋律,必然会成为当代人创业奋进的信仰,更应当为后人所传承。这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族群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支柱作用。而将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继承、内化并与今天的时代精神相结合,融入每一代人的心灵,也必将会塑造出一代人无私的献身精神,和高尚的民族灵魂。

回顾过去,让人思绪翻涌,感慨万千;而其中经验和体会更是让人难以忘怀。

作为一个基础教育工作者,亲眼目睹着当今为数不少的中学生对于人生理想、目标的缺失;对个人归属的迷茫;对于家庭、学校的教育的敌视。暴躁、狭隘无知、盲目、自私、冲动、叛逆,对于网络虚幻近乎疯狂的痴迷,而他们这些与我们民族传统精神中谦逊、礼让、善良、忠信等优秀的品质如此背道而驰的不齿行为,足以警示我们,如果再不能引导他们走向回归的道路,中华民族的明天将不再有朝阳的升起!而面对今天近乎残酷的世界性的竞争压力,学习生活极度的膨胀,学校也就责无旁贷的成为塑造人灵魂的重要基地。更确切的说,孩子们生活的一个班集体就是一个微缩的世界,如何能借助我们优秀的延安精神,从而营造一个健康的文化教育生态环境,让孩子们重新认识自我、认识人生、认识民族,去感知华夏文明中那些让人热血激动、心悦诚服、自豪骄傲的种种动人魅力,从而扬起理想的风帆,奋勇直前。就是作为教育者的我们迫切而又极富现实意义的工作。

于是在各方领导的关怀下,尤其是重庆市延安研究会许多的老同志的大力支持下,从2004年便开始在我校开展了“延安精神示范班”即“延安精神进校园”系列活动,并于2007年圆满取得成功,之后,在此基础之上,我们本想乘胜追击,继续在新一届初一年级开展了延安精神示范班活动。本以为借助前期的活动经验,应该水到渠成,可是没有想到,这一届的孩子,情况却大不一样,个性鲜明、心浮气躁、对于传统的态度非常淡漠、且盲目排斥。

因此我们思考着,如何将我们的优秀革命传统融入我们的育人理念,如何利用我们教育阵地,借助我们的优良传统,使我们今天的教育更具有现实意义,为民族的长远发展奠基。

鉴于此,我们结合当前学校教育、教学的工作的安排,以及我班的实际情况,与班委、团委同学一道,按照“一个目标”“两种准则”“三项步骤”,“四个坚持”拟定了延安精神进校园活动方案。

首先,“一个目标”是:力求营造一个具有结合优革命秀传统的学习生活的氛围,熏染他们的情操,锻造他们的灵魂,使每一个学生最终都能向我校的校训所引导的目标:“君子风度”“淑女气质”靠近。

因此,我班班训,经反复修定为“谦逊笃学,志存高远”。其中就化用了诸葛亮《诫子书》中的名句。从而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其中的内涵,并力求与之比肩共勉。而在细节之中我们也很注重将优秀的革命传统文化的熏陶贯穿其中。比如我们利用教室的四周墙体,开辟四个不同主题的班级宣传窗口,并借用我们革命英雄人物为之命名。例如,我们的班级好人好事的宣传窗口栏目,就被命名为“数风流人物”。而在教室环境营造上,更是将一些绿色的植物引种在教室内。这样,从精神上到实际生活上,都能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到学习生活的层次与品质,进而受到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熏染。

其次,“两种准则”是:为人与为学相结合的原则;学校与家庭相结合的原则。

《礼记。礼运》篇中曾描述过大同社会的美好景象,而要实现这样的美好景象,其先决条件却是“大道之行”。“道”也就是为人为社会的准则。我们今天往往看到是学生被单纯一味的要求分数,而在为人的教育方面却十分缺失,导致高分低能、IQ天才EQ低能的现象十分普遍,曾经轰动一时的“马加爵杀人案”,不久是典型的例子吗?所以一个孩子真正成长的不应只是分数和智力更多的是对他人对社会的一份责任,而这样的“道”就需要我们对他们在智力学习的同时应并重对他们为人“道义”方面的教育。中国古代早在启蒙教育时就向孩童灌输着“忠孝仁悌礼义廉耻”的基本做人道理、原则的灌输,而像我们延安精神之中的那些艰苦创业甘于奉献等等诸如此类优秀品质的风骨之人也被后人推崇备至。而古往今来能推动历史前行、堪称国人脊梁的,都是为人之典范。

所以,在平时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对学生道德细节的培养。例如无论在何种场合均要求学生遇见老师要鞠躬问好;在课堂结束时要求向当堂教师鞠躬致谢并请老师首先离开教室;在接受老师教育之后要主动向老师表示谢意;在与同学之间发生矛盾之时要主动首先向对方道歉,自我检讨之后再做进一步的解决。全班同学树立着“先他人后自我”、“先女士后男士”、“先承担后辩解”“先检讨后分析”的四大原则;并在每次开学之前,人人在《考学习、考试诚信倡议书》上署名宣誓:绝不抄袭、作弊。通过这样类似的活动在他们的内心树立起一个健康的人生原则,从培养他们坚韧、宽容、勤奋的生活品质,进而促进他们在学习上不畏困难、积极上进的良好心态。

古人历来坚持“家国合一”的观念,坚信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而如果一个孩子只能在学校表现的优秀,而一回家,则截然相反。那么这样的教育纯粹走上了形式主义的过场。对于孩子的成长有害无益。因此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指导下,我们开展了在自己生日时“爸爸妈妈,谢谢您”的亲子书信交流方式,挖掘、感受、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恩之心,摒除以往“我过生日,我最大”的错误观念;并在“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号召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为妈妈送礼物,感谢妈妈。并每月在周末之际开展一次“今天我当家”的活动,亲身体验当家的生活,感受父母的艰辛。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达到教育的目的;不仅如此,定期开展班级家长交流活动,让父母参与其中,与课任教师互相交流、及时沟通孩子的信息。并将一些班级文化教育的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提供给家长做参考。以此使孩子能真正学以致用,从而懂得做人即学习、学习为做人的道理。

第三,落实“三项步骤”,使延安精神进校园活动不会流于形式,真正达到自我净化的效果。

首先我们为每一个同学建立“自我考核坐标”,在开学之初以“德”“能”双标准,选择一个自己的欣赏的革命英杰为榜样,进而为自己立下目标,并半期进行自我考核总结,并记入个人档案之中。

其次,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之中,经常性的进行读书笔记交流互动,将自己在典籍之中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