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动物学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实验动物学结课论文论文题目: 浅析影响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因素

学院: 动物医学学院

专业年级: 08级动植物检疫

****: ***

学号:**********

2010年 4 月 6 日

摘要:本文从几个方面讨论了影响动物实验结果的因素以及影响实验动物的福利因素。实验动物是外源化合物作用的对象,又是外源化合物最终表达的主体,外源化合物需经动物体内代谢起作用。不同种属和个体的动物影响外源化合物在其体内的代谢,因而影响外源化合物的作用。环境因素不仅影响实验动物,同时也影响外源化合物。给予途径影响化合物在动物体内的代谢和其最终表达并简要介绍实验动物福利的影响因素,指出了影响实验动物福利的几个主要因素,并结合学习实际,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

关键词:动物实验;实验动物;实验结果;

1 影响动物实验结果的因素

1.1 影响动物实验结果的动物因素

1.1.1动物种属和品系

不同种属的哺乳动物个体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元素构成,不同的细胞、组织、器官,通过各种生理、生化反应的过程,来实现生物的生命过程。不同种属生物具有一些相同或相似的生理生化现象,并且种属越相近,其生命现象也越接近,这是能将实验动物结果推论到人的理论基础。但不同种属的动物,其组织解剖结构、生化代谢、生理现象又各有特性,对外界化合物的吸收、分布、代谢转化、排泄等不同[1],因此,实验结果也不相同。据报道,在154 种化合物的毒性试验中,小鼠敏感者38 种,家兔敏感者28种,狗敏感者44 种。一般认为,人对毒物作用的敏感比动物高,在260 种化合物的人与动物比较中,90 %的毒物对人的致死剂量均低于实验动物(相差1~10 倍) ,有30 %竟相差25~450 倍[2] 。

1.1.2年龄和体重

一般来说,幼年动物比成年动物敏感,一些慢性实验,因观察时间较长,可选择年幼体重较小的动物做实验。如研究性激素对机体影响的实验,一定要用幼年或新生的动物。

老年动物代谢功能低下,反应不灵敏,一般不选用。进行一些老年医学的研究应选用老年动物。咖啡碱对老年大鼠的毒性较大,对幼年大鼠毒性较小。

1.1.3生理状态

动物的生理状态如怀孕、哺乳时,对外界环境因素作用的反应性常较不怀孕、不哺乳的动物有较大差异。因此,在一般实验研究中不宜采用这种动物。

动物的功能状态不同,也影响对药物的反应。如动物在体温升高的情况下对解热药比较敏感,而体温正常时对解热药就不敏感;血压高时对降压药比较敏感,而在血压低时对降压药敏感性就差,反而可能对升压药比较敏感。

1.1.4健康状态

一般情况下,健康动物对药物的耐受量比有病的动物要大,所以有病动物比较易于中毒死亡。

患有疾病或处于衰竭、饥饿、寒冷、炎热等条件下的动物会影响实验结果,因此一定要选用健康动物进行实验。

不同动物对毒物反应性出现差别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由于在组织解剖、生理、生化和遗传等方面的差异而导致毒物的吸收、分布、代谢转化的不同,最后引起对毒物反应性的不同。

1.2 影响动物实验结果的环境因素

1.2.1 环境温度

环境温度的改变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生理、生化系统和机体内环境稳定系统的改变,从而引起某些生理情况(通气、循环、体液、中间代谢、机体防御系统状态等) 的改变,并影响外源性化合物的吸收、代谢、排泄等。有人比较了58 种化学物在8 ℃、26 ℃和36 ℃不同温度下对大鼠LD50 的影响,结果表明,有55 种化学物在36 ℃时毒性最大,在26 ℃时毒性最小。

1.2.2 环境湿度

湿度过高,实验环境中微生物易于生长繁殖,动物易患疾病;湿度过低(如低于40 %)则易尘灰飞扬,对动物健康不利。而某毒物如HCl 、NO 和H2 S 在高湿条件下的刺激性增加,SO2 甚至可转变为SO3 和H2 SO4 。尤其要考虑环境湿度对挥发性化合物和通过皮肤、呼吸道途径染毒的化合物实验结果的影响。一般实验动物,相对湿度在40 %~70 %之间是完全能适应的,以50 %~60 %最好,但猫适于较低的湿度。

1.2.3 光照与噪音

光照与动物的性周期有密切关系。光照过大,对动物有害,容易引起某些雌性动物吃仔现象和哺育不良。噪音可引起动物紧张,并使动物受到刺激,引起动物在生理学上及行为学上的异常反应。噪音尤易引起豚鼠不安与骚动,常引起孕鼠流产和母鼠放弃哺育幼仔。另外,紫外线与某些致敏化学物存在联合作用,可引起光感性皮炎。

1.2.4 动物饲养密度

动物饲养密度[3] 应符合卫生要求,要有一定的活动面积,不能过分拥挤,否则会影响动物的健康,直接影响动物实验的结果。特别是行为学动物实验中,过分拥挤的饲养环境,会引起动物不安、烦躁、激怒、相互斗杀等异常行为。各种动物所需笼具的面积和体积,因饲养动物目的而异,哺乳期所需面积较大,如小鼠约0. 016 m2 ,大鼠约0. 063 m2 ,豚鼠约0. 141 m2 ,兔约0. 675 m2 。

1.2.5 动物营养

保证动物足够量的营养供给是维持动物健康和提高动物实验结果可靠性的重要条件[4] 。实验动物的生长、发育、繁殖、体质健强、抗御疾病以及一切生命活动无不依赖于饲料和决定于饲养。动物的某些器官和系统,尤其是消化系统的形态和机能是随着饲养的品种而要求也就不一致[5 ] 。猴和豚鼠的饲料,在配制时要特别注意加入足够量的维生素C ,以免因其缺少而引起坏血病。家兔的饲料中要加入一定数量的干草,以便提高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 这对于防治家兔腹泻至关重要。在小鼠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不得低于20 % ,否则容易产生肠道疾病。

1.2.6 生物因素

1.2.6.1空气中的微生物

分为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两类。它们与粉尘结合形成气溶胶随着气流扩散而扩散。当湿度很高时为气溶胶内的微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倒引发实验动物感染发病。

1.2.6.2社会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