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情绪调节策略与中性材料记忆的研究综述精品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字】活动、情况、条件、成绩、领域、质量、认识、问题、机制、有效、密切、充分、合理、持续、保持、发展、加深、提出、发现、研究、位置、关键、情绪、热点、成果、基础、需要、环境、倾向、资源、能力、方式、作用、任务、关系、增强、调控、调节、形成、丰富、纠正、管理、教育、方向、促进、适应、提高、关心、有效性

情绪、情绪调节策略与中性材料记忆的研究综述-教育心理学

论文

情绪、情绪调节策略与中性材料记忆的研究综述

李娜邱芳

摘要:情绪、情绪调节策略和记忆的关系是近几年逐渐兴起的一个研究领域,对于进一步认识情绪与认知的关系、形成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提高学习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情绪作为影响源时对中性材料记忆的影响、以及情绪调节策略在此过程中对记忆的调节作用等相关研究进行了介绍,同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情绪情绪调节策略中性材料记忆

在我们周围环境的中,存在大量的情绪性刺激,以往研究证实它们对我们的记忆活动有很大的影响。中性材料的学习记忆在我们生活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不同的情绪作为影响源会促进或者损害我们对中性材料的记忆,那我们又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去调控这种影响呢?这些问题的探讨,有利于人们有效的利用情绪对记忆的促进作用,合理使用情绪调节策略减少情绪对记忆的损害,从而提高中性材料记忆的效率。 1.情绪对中性材料记忆的影响情绪对记忆的影响一直是认知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围绕这一主题研究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这些研究成果按记忆材料的类型可以分为:情绪材料记忆与中性材料记忆两种。情绪性材料具有强烈的情绪色彩,通常是与情绪诱发材料的内容密切相关,此时研究讨论的是对唤醒情绪刺激材料的记忆。而

中性材料主要是指不具有任何感情色彩(正性情绪或负性情绪)的记忆材料,此时唤醒情绪的刺激并非是记忆的对象,研究者关心的是作为影响源的情绪唤醒在随后的学习记忆中的作用。

大量的研究是在前一种情况下考察情绪对记忆的影响。情绪影响记忆的研究基本沿两条路线展开:一是心境一致性记忆(mood-congruent memory)。认为个体经历一种特殊的心境后,当他们有选择地接触、阐述、学习情感基调类似的材料时,倾向于一种相同的心境来解释这种经验。这种偏好加工被称作心境一致性记忆。二是心境依存性记忆(mood-dependent memory)。不管材料本身的情感背景如何,如果被试学习时的心境是愉快的,记忆会提高;反之亦然。

相比来说,对后一种情况即作为影响源的情绪唤醒对中性材料的学习记忆有何影响,研究不太充分。当情绪刺激和中性材料先后呈现时,一方面有研究显示,环境中其它刺激导致的唤醒对中性刺激的识别起促进作用(Cornsweet,1969;Chajut Algom,2003);但是另一方面也有研究发现情绪唤醒对中性刺激的识别有干扰作用。(Vuilleumier,Armony,2001)。而Zeelenberg和Bocanegra (2010)的研究则得出了混合的结果,当被试听到一个情绪唤醒词时提高了他对随后短暂视觉呈现的中性单词的识别,但是,看见一个情绪唤醒词却损害了随后的视觉单词的识别。Ellis(1985)的实验发现,抑郁被试在记忆任务中表现很差,并且需要更多的努力。相反,柏阳(2010)的研究结果显示,学习前的情绪唤醒对中性词语即使回忆时,促进了外显记忆。Leight(1981)、王淑芬(1992)发现,学习前的情绪诱发能够影响被试对中性材料或抽象图形的记忆。Rice(2003)用影片诱发悲伤的情绪也发现了,被试再认成绩的下降。也有研究者发现悲伤情绪也会促进记忆(柏阳,2010)。梁芸芳(2009)研究结果显

示正性情绪会促进再认。

情绪唤醒通常对记忆加工具有增强作用,从进化的角度说,这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具有适应价值的。但是,现有的研究也显示出,这种情绪唤醒导致的记忆增强可能是有代价的(Knight Mather,2009)。某些情况下,情绪唤醒(主要是由非目标刺激所引发的)也可能导致对目标刺激记忆加工的损害。但是,当前对这种损害发生的条件、程度和机制等问题的研究还不够细致(张钦等,2011)。综上所述,情绪对中性材料的记忆的影响,尚没有定论。 2.情绪调节策略对中性材料记忆的影响 2.1情绪调节策略

Gross提出,在情绪发生的整个过程中,个体进行情绪调节的策略很多,但在众多情绪调节的形式中,最常用和最有价值的降低情绪反应的策略有两种,即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其中,认知重评实际上就是Gross提出的分类中的先行关注调节,而表达抑制是反应关注调节的一种。

认知重评指改变对情绪事件的理解,改变对情绪事件个人意义的认识,试图以一种更加积极的方式理解产生挫折、愤怒、厌恶等负性情绪的事件,或者对情绪事件进行合理性评价。认知重评是先行关注的情绪调节策略,它产生积极的情感和社会互动结果,不需要耗费许多认知资源,是一种有益的情绪调节方式。

认知重评有两种具体的调节方式:评价忽视和评价重视。“忽视”为减弱型调节方式,表现为个体以忽视、回避和减弱等方式,对情境中可能引起情绪的刺激进行评价,尽可能地不去感受情境可能引起的情绪。“重视”是一种增强型调节方式,表现为个体通过增强对可能引起情绪的情境的评价,增强情境与个人的关联性的做法。

表达抑制是指抑制将要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情绪表达行为,是反应关注的情绪

调节策略。表达抑制调动了自我控制能力,启动了自我控制过程以抑制自己的行为。研究发现表达抑制会产生消极的情感和社会互动结果,需要耗费认知资源。

反应关注调节的另一种情绪调节策略是表情宣泄,即对已经唤醒的情绪尽可能地感受和表达,比较多的是在表情行为上更夸张的表达自己的情绪感受,其中表达抑制属于减弱调节,而表情宣泄属于增强调节。 2.2情绪调节策略与中性材料的记忆

一些学者认为,情绪调节本身会消耗一定的心理资源(Deveney Pizzagalli,2008)。但是, 也有研究者(Gross,1999)认为,不同的情绪调节策略有不同的作用机制。抑制是一种需要持续自我监视、自我纠正的情绪调节方式,需要消耗认知资源以加工情绪信息,这会影响完成记忆任务的认知资源的可利用性,从而影响记忆任务的完成质量。而认知重评由于发生在情绪产生之前,不需要持续的自我调节,不需要耗费更多的认知资源来管理情绪信息,因此不会降低记忆任务的完成质量。

Baumeister(1998)要求大学生观看能够引起幽默或者厌恶情绪的电影片段。一半的被试被告知,在观看中像平常一样体验和表达情绪,另一半数被试被要求压抑情绪表达。然后,被试完成一个变位词任务。结果那些要求压抑情绪的被试的作业成绩显著低于控制组。Rice(2003)在其博士论文中考察了情绪调节策略对儿童记忆中性教育材料的影响。结果发现,无论采用情绪压抑的还是认知重评的策略,都能够促进对教育材料的记忆。对于高年龄组的儿童(10岁组),情绪压抑提高记忆的效果更为明显。卢家楣等(2008)研究显示负性情绪干扰了被试的双任务(基于时间和基于事件)的前瞻记忆,他们研究证实,人际情绪调节(即人际互动中对自我互动对象的情绪调节)对这种干扰的调节效果优于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