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村通水泥路发展的必要性及其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村村通水泥路发展的必要性及其特征

摘要:村村通公路工程是作为全国目前农村公路建设的重点,加快农村村村通公路建设的对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极其必要性,对此本文还分析了村村通水泥路的特征。

关键词:村村通;水泥路;必要性

Villages need to cement the 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road

Kuangxiu Bo Peng Tong Ling

Jiaozhou Transportation Bureau

Abstract: villag e roads as the country’s current project is the focus of rural road construction, speed up road construction in rural villages of China’s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for the very necessity of this village also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ement road.

Keywords: village; cement road; need

一、引言

2006年,我国全面启动“村村通”公路建设,2007年底,全国农村公路总里程已超过300万公里,行政村通公路率达85%,客车通达率达84%。村村通公路工程的发展为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做出了重要贡献,被广大人民群众称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

村村通公路工程是“十一五”期间全国农村公路建设的重点。农村公路是公路网的基础,规模大、覆盖面广,其里程占全国公路通车总里程的四分之三以上,是农村地区最主要甚至是一些地区的唯一的运输方式,是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实践证明,由于村村通公路等级低,其抗灾能力相应也较低,但涉及到成百上千农村人口出行问题,如不能保证质量公路抗灾能力必然更差,很难保证畅通,修了路却无法通行会极大地损伤农民修建公路的积极性,还有可能引起一系列社会问题[1]。而村村通工程是中央解决“三农”问题改善民生的一大重要举措,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及子孙的百年基业,工程质量来不得半点马虎。在建设中,强化质量意识,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增强提高工程质量的积极性,根据村村通公路工程的特点采取切实有效的技术措施和强有力的管理组织措施,通过严格的

质量管理,提高管理工程质量。

二、我国加快农村村村通公路建设的必要性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新阶段,作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加快农村村村通公路建设,改革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加快建立完善、畅通的农村公路交通体系,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逐步解决当前突出的“三农”问题,是党中央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对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具有重大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加强农村公路建设,是农村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改革开放后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农村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物流增加,商品经济逐渐活跃,农业和农村经济逐步向社会化方向发展,部分农村已呈现城镇化发展的趋势,农业生产也逐步走向现代化,特别是随着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商品流通越来越频繁,对农村公路在迅速、方便、安全等运输质量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国家发展大局需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工作,尽快改变农村交通面貌。

2、加强农村公路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要求。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业问题的关键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解决农村问题的关键是改善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城镇化进程。所有这些都急切要求发展和改善农村公路交通,这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条件。从实践过程看,发展农村公路,会通过自身建设过程的各种物质需求和劳动力需求及其本质功能的发挥,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帮助“三农”问题更好地解决。

3、加强农村公路建设,是实现交通新的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要求。落后的农村交通状况,严重地影响和制约着交通运输的结构优化和整体功能的发挥。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的立足点,就是促进路网结构优化和协调发展,充分发挥路网整体功能,为完成交通新的跨越式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三、村村通公路工程的特点

我国农村公路总体上还处于“以通为主”的初级发展阶段,不能完全适应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农民生活质量提高的要求。农村公路通达深度不够,路网密度不高,技术等级低、路况差,通畅问题远未解决;地区间发展不均衡,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发展差异日益加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央投入巨额财政资金、省市县政府也拿出大量配套资金加快村村通公路工程建设。但要建设好村村通公路工程,必须充分了解和重视村村通公路工程的以下特点:

1、项目分散,经济发展不均衡,建设和管理难度大

行政村“村村通油路(水泥路)”工程遍布全国所有乡村,由于全国经济发展不均衡,村村通公路工程地区间发展不均衡,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发展差异很大。东部的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省份“十一五”初不仅行政村通公路而且自然村也通了

公路,发达地区更是实现了家家通公路。中部地区省份正在努力力争三年完成具备条件的村村通公路工程,西部地区省份克服困难力争五年完成具备条件的村村通公路工程。

就村村通公路工程而言,一个省内县和县之间发展差异很大;一个县内平原区、山区及水网区发展差异大,一个镇内的村与村之间发展也有差异。项目分散,点多面广,每个乡镇及其下属行政村的经济发展情况不同,每一条路的线形、地质、地方材料情况迥异,单位造价差异也大。中央及省财政每公里投入资金是相同的,经济发展滞后或积极性不高的地区,项目须由乡、村政府筹措的工程建设配套资金无法筹措到位,资金缺口较大。安徽省村村通公路工程建设数量巨大,建设任务非常艰巨,公路建设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不足,施工机械也难以跟上,因而村村通公路工程建设和管理难度大。

2、建设规模大小不均

村村通公路工程,最长的项目有十多公里,短的却只有几百米,项目规模大小悬殊。中央、省及市财政每公里投入资金是相同的,因而里程长工程量大的项目好管理一点,相反,里程短工程量小的项目施工单位投入本项目的技术力量和管理力量少,使用的施工设备小型化、简便化,工程质量显得不稳定,容易出现建设质量问题,建设管理难度很大。

3、技术等级低

大部分村村通公路交通量小,主要通行中小型农用车和小型客车,技术等级按四级公路低限标准。建设方案要与项目资金落实情况及交通量发展前景综合考虑,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公路线形设计要灵活掌握平纵线形,不可片面强调高标准。在技术标准上尽量利用老路改扩建,避免大改大调或大填大挖占用有限耕地资源。对部分困难地段,可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有限度地降低标准,不提倡一个标准用到底的工作思路。

4、造价低

总投资巨大,但总里程巨量,而且点多面广,部分工程由乡村地方政府筹集的工程配套资金不到位或偏少,总体造价偏低。造价低、工程量小,施工单位的技术和管理力量投入少,施工设备小型化、简便化,工程质量不稳定,容易出现质量问题。更要采取强有力的组织管理措施,确保村村通水泥路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黄新元.县乡公路手册.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6

[2]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农村公路建设与管理必读.北京:人民交通出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