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蛋白检测试剂盒(溴甲酚绿比色法)

白蛋白检测试剂盒(溴甲酚绿比色法)
白蛋白检测试剂盒(溴甲酚绿比色法)

白蛋白检测试剂盒(溴甲酚绿比色法)

简介:

总蛋白(T otal Protein ,TP)由白蛋白和球蛋白组成,检测白蛋白的方法有双缩脲法、色氨酸法、染料结合法。检测白蛋白的染料结合法可采用溴甲酚绿或溴甲酚紫染料结合,上述染料对白蛋白具有高度的亲和力,通常监测染料与白蛋白结合的初速率,该速率与样品中白蛋白浓度成正比。

Leagene 白蛋白检测试剂盒(溴甲酚绿比色法)检测原理是在酸性环境下与带负电荷的溴甲酚绿(Bromocresol green ,BCG)结合生成蓝绿色复合物,在628nm 处有吸收波,该复合物的吸光度与白蛋白浓度成正比。本试剂盒多用于人或动物血清、血浆、组织等样本中的蛋白含量测定,该法操作简单、方法特异,既可手工操作,又可采用自动分析仪检测。本试剂盒仅用于科研领域,不宜用于临床诊断或其他用途。

组成:

操作步骤(仅供参考):

1、 取0.5ml 白蛋白标准配制液或稀释液加入到白蛋白标准中,充分溶解后配制成

40mg/ml 的白蛋白标准溶液,配制后可立即使用,溶解后的白蛋白标准溶液应-20℃保存。亦可按自己试验要求继续进行稀释,如稀释至1mg/ml 。

2、 样本处理:血清、血浆样本直接取10μl 检测。对于组织样本,按组织质量(g):生理盐

水=1:9比例,加入9倍体积的生理盐水或PBS ,冰浴下匀浆后,离心,取上清待检。 3、 TP 测定操作,按下表依次加入试剂:

4、 先在分光光度计628nm 处以空白管调零,逐管加入BCG 试剂,并立即混匀。

编号 名称

TC056350T TC0563100T Storage

试剂(A): BCG 试剂 125ml 250ml 4℃ 避光

试剂(B): 白蛋白标准 20mg 20mg RT 试剂(D): BCG 空白试剂 25ml 50ml 4℃ 避光 试剂(E): ddH 2O 1ml

2ml

RT

使用说明书

1份

空白管 标准管 待测管

ddH 2O(ml)

0.01 白蛋白标准溶液(40mg/ml)(ml) 0.01 待检样品(血清、血浆、组织)(ml) 0.01 双缩脲试剂(ml)

2.5

2.5

2.5

5、放置,读取标准管和各待测管的吸光度。

计算:

白蛋白(g/L)=(待测管吸光度/标准管吸光度)×白蛋白标准液浓度(g/L)

注意事项:

1、白蛋白标准粉末溶解于白蛋白标准配制液后,即获得白蛋白标准原液,该原液中含有

防腐剂,不影响后续检测,该蛋白标准原液-20℃长期保存。

2、如果没有分光光度计,也可以使用酶标仪测定。使用酶标仪测定蛋白浓度时,每个试

剂盒可以测定的样品数量可能会显著增加。

3、检测中发现所有孔都呈暗紫色,可能原因是样品含有还原剂,应适当透析或稀释样品。

4、该法测定正常样本的批间变异系数为6.3%。

白蛋白(ALB)测定试剂盒(溴甲酚绿法)产品技术要求lideman

白蛋白(ALB)测定试剂盒(溴甲酚绿法) 适用范围:本产品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中白蛋白的含量。 1.1规格 试剂(R)5×80mL;7×60mL;5×40mL; 2×100mL;3×400mL;1×20mL。 校准品(选配):1×3mL。 1.2组成 1.2.1 试剂组成 1.2.2校准品的组成:单个水平的液体校准品,在水基质中添加牛血清白蛋白(纯度:95%以上),稳定剂0.1%。定值范围:(40-60)g/L。 2.1 外观 液体单试剂:黄绿色液体。 校准品:无色至淡黄色澄清液体。 2.2 净含量 液体试剂的净含量不得低于标示体积。 2.3 空白吸光度

在37℃、(630nm±10%范围内的)波长,1cm光径条件下,试剂空白吸光度应<0.25 ABS。 2.4 分析灵敏度 浓度为40g/L时,吸光度变化范围在(0.4-0.8)ABS之间。 2.5 线性范围 测试血清样本,试剂线性在[10.0-60.0]g/L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r)≥0.990;在[20.1-60.0]g/L范围内,线性偏差应不超过±10%;[10.0-20.0]g/L范围内,线性应在±4.0g/L范围内。 2.6 精密度 重复测试浓度在(40.0±5.0)g/L的控制血清,所得结果的重复性(变异系数,CV)应不大于2.0 %。 2.7 批间差 测试浓度在(40.0±5.0)g/L的控制血清,批间相对极差应不大于5.0 %。 2.8 准确度 相对偏差应不大于 6.0%。 2.9 稳定性 2.9.1效期稳定性 原包装试剂(含校准品),在(2-8)℃下有效期为18个月,取失效期的试剂盒检测其准确度和线性,试验结果满足2.5、2.8的要求。 2.9.2 开瓶稳定性 试剂(含校准品)开瓶后,在(2-8)℃保存,可以稳定14天。在第15天检测线性和准确度,试验结果满足2.5、2.8的要求。

饲料中尿素含量的测定——比色法

饲料中尿素含量的测定(非国标) ——比色法 一、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动物饲料及其原料中尿素含量的测定 二、原理 由于对-二甲胺基苯甲醛(DMAB,Ehrilich’S试剂)与尿素可形成有颜色的复合物,并可用分光光度计在420nm处进行比色,以求出尿素的含量 三、仪器与试剂 1、分光光度计420nm,1cm吸收池 本方法除特殊注明外,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蒸馏水。 2、DMAB溶液 溶解16g DMAB于1000mL甲醇中,再加入100mol/L盐酸,该溶液在1个月内是稳定的。 3、乙酸锌(Zn(Ac)2.2H2O)溶液 称取22.0克乙酸锌溶于蒸馏水中,再加入3mL乙酸,然后稀释至100mL 。4、亚铁氰化钾(K4Fe(CN)6.3H2O)溶液 溶解10.6g 亚铁氰化钾于蒸馏水中,再稀释至100mL。 5、磷酸缓冲液(PH6—7.0) 先分别溶解3.403g磷酸二氢钾和4.355g磷酸氢二钾100mL蒸馏水中,然后将两溶液合并在一起,再用水稀释至1000mL。 6、木炭Daroa G60 7、尿素标准溶液: 称取5g(准确至1mg)尿素(试剂级)溶解于水,再稀释至1000mL作为储备液(5mg/mL) 工作液:0.2 0.4 0.6 0.8 1.0 1.2 1.4 1.6 1.8和2.0尿素/5mL。吸收储备液各2 4 6 8 10 12 14 16 18和20mL 分别置于250mL容量瓶中,并用磷酸盐缓冲溶液稀释至刻度。 8、参比溶液 用含1.0mg尿素/5mL的标准溶液作为参比溶液。如置于24℃以下环境,该参

比溶液可稳定一周。 四、标准曲线的制备 吸取不同浓度的尿素工作标准溶液5mL ,分别置于20mmX150mm(25mL)的比色管中,各加入5mL DMAB溶液。另外,制备一空白对照液,即吸取5mL DMAB溶液和5mL磷酸缓冲液于25mL比色管中。然后,将所有比色管轻轻充分摇动,并置于25℃水浴中放置10min。然后,用空白对照调节吸光度0点。用1Cm 吸收池于420nm处读取各溶液的吸光度值。然后用吸光度对尿素浓度做图,得一条直线。否则,应将该批号的DMAB溶液重做一次。 五、测定步骤 称取1.00g粉碎的样品置于500mL容量瓶中,加入1g木炭,约250mL水,5mL乙酸锌溶液和5mL铁氰化钾溶液,机械振摇30min,并用水稀释至刻度,静置至沉淀下沉。用滤纸过滤,收集上清溶液。吸取5mL溶液于比色管中,加入5mLDMAB溶液,并充分振摇。每组样品均应带一参比标准(5mL参比溶液和5mL DMAB溶液)及一个空白对照液。于25℃水浴中放置100min。以空白对照液为对照,读取420nm的吸光度。 六、测定结果的计算: 由标准曲线查得的浓度(mg/5mL)X100 尿素(%)=-------------------------------------------------------- 样品重X1000/500 (1.0 X A样品)X1000 或尿素(%)=------------------------------------------- A标准X所测定的样品重(mg)

白蛋白试剂盒产品技术审评规范2017版

附件2 白蛋白测定试剂(盒)产品技术审评规范(2017版) 本规范旨在指导注册申请人对白蛋白测定试剂(盒)注册申报资料的准备及撰写,同时也为技术审评部门对注册申报资料的技术审评提供参考。 本规范是对白蛋白测定试剂(盒)的一般要求,申请人应依据具体产品的特性对注册申报资料的内容进行充实和细化,并依据产品特性确定其中的具体内容是否适用。 本规范是对申请人和审查人员的指导性文件,但不包括注册审批所涉及的行政事项,亦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如果有能够满足相关法规要求的其他方法,也可以采用,但需要提供详细的研究资料和验证资料。应在遵循相关法规的前提下使用本规范。 本规范是在现行法规和标准体系以及当前认知水平下制定的,随着法规和标准的不断完善,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本规范相关内容也将进行适时调整。 一、适用范围 白蛋白测定试剂(盒)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或血浆中白蛋白的浓度。 从方法学考虑,本规范主要指基于分光光度法原理,利用全自动、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或分光光度计,在医学实验室采用溴甲酚绿法、溴甲酚紫法进行白蛋白定量检验所使用的临床化学体外诊断试剂。本文不适用于干式或免疫比浊法的白蛋白测定试剂,但适用处可参照执行。 依据《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号,以下简称《办法》)、《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印发体外诊断试剂

分类子目录的通知》(食药监械管[2013]242号)白蛋白测定试剂(盒)管理类别为Ⅱ类,分类代号为6840。 二、注册申报资料要求 (一)综述资料 综述资料主要包括产品预期用途、临床意义、产品描述、有关生物安全性方面说明、研究结果的总结评价以及同类产品上市情况介绍等内容,应符合《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和《关于公布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申报资料要求和批准证明文件格式的公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2014〕第44号公告)相关要求。下面着重介绍与白蛋白测定试剂(盒)预期用途有关的临床背景情况。 白蛋白为含580个氨基酸残基的单链单纯蛋白质,分子量66.3kD,分子中含17个二硫键,在Ph7.4体液中为每分子可以带有200个以上负电荷的负离子。白蛋白由肝实质细胞合成分泌,是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约占血浆总蛋白的57%-68%,血浆半衰期约15-19天。白蛋白为体内重要营养蛋白,并参与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酸碱平衡等内环境稳定,也是血浆中多种物质的主要转运蛋白。白蛋白增高主要见于血液浓缩而致相对性增高,如严重脱水和休克、严重烧伤、急性出血、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症。白蛋白降低常见于肝硬化合并腹水及其他肝功能严重损害(如急性肝坏死、中毒性肝炎等)营养不良、慢性消耗性疾病、糖尿病、严重出血肾病综合征等。 注:若注册申报产品声称临床意义超出此内容范围,应提供相关文献或临床研究依据。 (二)主要原材料研究资料(如需提供) 主要原材料的选择、制备、质量标准及实验验证研究资料;质控品、校准品的原料选择、制备、定值过程及试验资料;校准品的溯源性文件,包括具体溯源链、实验方法、数据及统计分析等详细资料。

溴甲酚绿MSDS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溴甲酚绿 化学品英文名称:Bromocresol green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混合物□ 化学品名称:溴甲酚绿 化学品分子式:C21H14Br4O5S 分子量:69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号溴甲酚绿≥95.0% 76-60-8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吸入、食入有害。对皮肤有刺激性,有对眼睛损伤的危险性。 环境危害:无资料。 燃爆危险:可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如有不适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0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食入:饮用大量水,催吐,如有需要立即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灭火注意事项:没有配备化学防护衣和供氧设备请不要待在危险区。喷水以降低蒸汽危害,防止化学品进入地表水和地下水。 第六部分泄露应急处理 个人防护:避免直接接触物质。避免产生其灰尘。勿吸入其蒸汽 环境保护措施:化学品未经处理严禁进入排水系统 泄露: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用塑料布覆盖泄漏物,减少飞散。勿使水进入包装容器内。用洁净的铲子收集泄漏物,置于干净、干燥、盖子较松的容器中,将容器移离泄漏区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无特殊要求。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保持在5-30℃,应与强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最高容许浓度:无资料 监测方法:无资料 工程控制:立即更换受污染衣物。涂上护肤膏。工作后清洗脸部和手。勿吸入其蒸汽。呼吸系统防护:作业工人应该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必要时,佩戴隔离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化学防护衣 手防护:戴化学品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注意个人清洁卫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淡黄色或棕色粉末。pH值:无资料

常见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常见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Revised by Petrel at 2021

酸碱指示剂 序号(No.)名称(Name)pH变色范围(pHtransitioninterval)酸色(Acidcolor)碱色(Basecolor)pKa浓度(Concentration) 1甲基紫(第一次变色)0.13~0.5黄绿0.80.1%水溶液2甲酚红(第一次变色)0.2~1.8红黄-0.04%乙醇(50%)溶液3甲基紫(第二次变色)1.0~1.5绿蓝-0.1%水溶液4百里酚蓝(第一次变色)1.2~2.8红黄1.650.1%乙醇(20%)溶液5茜素黄R(第一次变色)1.9~3.3红黄-0.1%水溶液6甲基紫(第三次变色)2.0~3.0蓝紫-0.1%水溶液7甲基黄2.9~4.0红黄3.30.1%乙醇(90%)溶液8

溴酚蓝3.0~4.6黄蓝3.850.1%乙醇(20%)溶液9甲基橙3.1~4.4红黄 3.400.1%水溶液10溴甲酚绿3.8~5.4黄蓝 4.680.1%乙醇(20%)溶液11甲基红 4.4~6.2红黄4.950.1%乙醇(60%)溶液12溴百里酚蓝6.0~7.6黄蓝7.10.1%乙醇(20%)13中性红6.8~8.0红黄7.40.1%乙醇(60%)溶液14酚红6.8~8.0黄红7.90.1%乙醇(20%)溶液15甲酚红(第二次变色)7.2~8.8黄红 8.20.04%乙醇(50%)溶液16百里酚蓝(第二次变色)8.0~9.6黄蓝8.90.1%乙醇(20%)溶液17酚酞8.2~10.0无色紫红9.40.1%乙醇(60%)溶液18百里酚酞9.4~10.6无色蓝10.00.1%乙醇(90%)溶液19茜素黄R(第二次变色)10.1~12.1黄紫11.160.1%水溶液20靛胭脂红11.6~14.0蓝黄12.225%乙醇(50%)溶液 混合酸碱指示剂? 序号(No.)指示剂名称(Indicatorname)浓度(Concentration)组成(Constitution)变色点pH(TransitionpointpH)酸色(Acidcolor)碱色(Basecolor) 1甲基黄0.1%乙醇溶液1:13.28蓝紫绿亚甲基蓝0.1%乙醇溶液2甲基橙0.1%水溶液1:14.3紫绿苯胺蓝0.1%水溶液3溴甲酚绿0.1%乙醇溶液3:15.1酒红绿甲基红0.2%乙醇溶液4溴甲酚绿钠盐0.1%水溶液1:16.1黄绿蓝紫氯酚红钠盐0.1%水溶液5中性红0.1%乙醇溶液1:17.0蓝紫绿亚甲基蓝0.1%乙醇溶液6中性红0.1%乙醇溶液1:17.2玫瑰绿溴百里酚蓝0.1%乙醇溶液7甲酚红钠盐0.1%水溶液1:38.3黄紫百里酚蓝钠盐0.1%水溶液8酚酞0.1%乙醇溶液1:28.9绿紫甲基绿0.1%乙醇溶液9酚酞0.1%乙醇溶液1:19.9无色紫百里酚酞0.1%乙醇溶液10百里酚酞0.1%乙醇溶液2:110.2黄绿茜素黄0.1%乙醇溶液注:混合酸碱指示剂要保存在深色瓶中。

实验8-植物组织中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蒽酮比色法)

实验方案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掌握测定萝卜品质的方法 (一)萝卜外部形态的测定 1、实验材料 取鲜样3个∕小区 直尺、蒸馏水、笔、记录本、吸水纸 2、实验方法 .用自来水将各组萝卜洗净后,再用蒸馏水洗涤,擦干表面水分.每个小区取3个重复,用电子天平称量每株的鲜重,用直尺测量植株的茎长、茎粗、叶长,取平均值作为指标值 实验(二) 植物体内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蒽酮法) 一、实验目的 了解蒽酮法测定可溶性糖含量的原理;掌握分光光度计的使用二、实验原理 糖类物质是构成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也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原料和贮存物质。不同载培条件,不同成熟度都可以影响水果、蔬菜中糖类的含量。因此对水果、蔬菜中可溶性糖的测定,可以了解和鉴定水果、蔬菜品质的高低。 蒽酮比色定糖法是一个快速而方便的定糖方法,在强酸性条件下,蒽酮可以与游离的或多糖中存在的己糖、戊糖及己糖醛酸(还原性和非还原性)作用生成蓝绿色的糖醛衍生物,其颜色的深浅与糖的含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蒽酮也可以和其他一些糖类发生反应,但显现的颜色不同。当存在含有较多色氨酸的蛋白质时,反应不稳定,呈现红色。上述特定的糖类物质,反应较稳定。该法特点:灵敏度高,测定量少,快速方便。 三、材料、仪器及试剂

1.材料:植物种子、白菜叶、柑桔 2.仪器:分光光度计;恒温水箱;20ml具塞刻度试管(3支)漏斗;100ml容量瓶;刻度试管;试管架;剪刀;研钵 3.试剂 (1)200μg/ml标准葡萄糖:AR级葡萄糖100mg,蒸馏水溶解,定容至500ml。 (2)蒽酮试剂:1g蒽酮,用乙酸乙酯溶解,定容至50ml,棕色瓶避光处贮藏; (3)浓硫酸 四、实验方法 1.葡萄糖标准曲线的制作 取6支20ml具寒试管,编号,按下表数据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葡萄糖溶液。在每管中均加入0.5ml蒽酮试剂,再缓慢地加入5ml 浓H2SO4,摇匀后,打开试管塞,置沸水浴中煮沸10分钟,取出冷却至室温,在620nm波长下比色,测各管溶液的光密度值(OD),以标 2. 称取1克白菜叶,剪碎,置于研钵中,加入少量蒸馏水,研磨成匀浆,然后转入20ml刻度试管中,用10ml蒸馏水分次洗涤研钵,洗液一并转入刻度试管中。置沸水浴中加盖煮沸10分钟,冷却后过滤,滤液收集于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摇匀备用。 3.糖含量测定 用移液管吸收1ml提取液于20ml具塞刻度试管中,加1ml水和0.5ml蒽酮试剂。再缓慢加入5ml浓H2SO4(注意:浓硫酸遇水会产生大量的热!),盖上试管塞后,轻轻摇匀,再置沸水浴中10分钟(比色空白用2ml蒸馏水与0.5ml蒽酮试剂混合,并一同于沸水浴保温10分钟)。冷却至室温后,在波长620nm下比色,记录光密度值。查标准曲线上得知对应的葡萄糖含量(μg)。 五、结果计算 样品含糖量(g/100g鲜重)=查表所得糖含量(μg)×稀释倍数×100/样品重(g)×106 六、注意事项

血清白蛋白ALB溴甲酚绿BCG法测定

血清白蛋白ALB溴甲酚绿BCG法测定 1.实验原理 在pH值4.2时,白蛋白和溴甲酚绿染料结合产生蓝绿色复合物,在630nm处比色,颜色的深度与白蛋白浓度成正比。 pH4.2 白蛋白+溴甲酚绿--------------绿色化合物 2. 标本采集 2.1 病人准备:无特殊要求。最好用禁食的标本以减少乳糜血的干扰。 2.2 类型:血清、肝素或EDTA血浆。 3. 标本存放留取标本后请尽快分离血清/血浆。在室温条件下(15~25℃)可以稳定一周,在冰箱保存的条件下(2~8℃)稳定一个月,-20℃保存至少可以稳定3个月。 4. 标本运输室温条件下运输 5. 标本拒收标准:细菌污染的不能做测定。

6. 实验材料: 6.1 上海奥林巴斯白蛋白测定试剂盒 6.1.1 试剂准备:试剂为即用式。 6.1.2 试剂稳定性与贮存:试剂避光保存于2~25℃,若无污染,可稳定至失效期。试剂有效期为24个月。试剂不可冰冻。开盖后应避免污染。 6.1.3 变质指示:当试剂有浊度时,表明有细菌污染,不能继续使用。 6.1.4 注意事项:避免试剂与皮肤及粘膜接触。 6.2 校准品:参见生化检验校准品和质控品.SOP文件 6.3 质控品:参见生化检验校准品和质控品.SOP文件 7. 仪器:奥林巴斯AU2700生化分析仪 8. 操作步骤 8.1 项目基本参数:参见生化检验奥林巴斯AU2700生化分析仪项目测定参数.SOP文件 8.2仪器操作步骤:参见生化检验奥林巴斯AU2700生化分析仪操作规程.SOP文件 9. 检验结果的判断与分析

10. 质量控制:在每一批标本中都应把非定值血清水平I 与II质控做为未知标本进行分析,以2S为质控警告限,3S为失控限,绘制质控图,判断是否在控。质控规则参见生化室室内质控操作规程.SOP文件。 11. 计算方法:以TruCal U复合校准品白蛋白校准值或标准品标准值校准仪器后,在病人结果可报告范围内,仪器直接报告可靠的检测结果。手工测定计算方法为: Au 白蛋白(g/L)= ×校准液浓度 As 12. 参考值范围 成人35~52g/L 参考值因性别、年龄、饮食和地域的不同而有所差别。根据好的实验室经验,每个实验室应建立自己的参考值。 13. 临床意义:白蛋白是血浆中多种物质重要的结合与运输蛋白,并是维持血浆渗透压的主要组分。血清白蛋白可用于众多疾病的诊断。血清白蛋白升高通常见于脱

几种常用指示剂配置方法

常用指示剂配置方法 1. 1%酚酞 配制方法:称取1g酚酞,用100mL无水乙醇溶,变色范围pH8.3~10.0(无色→红)。2. 甲基红指示剂 用途:配制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 配制方法:称取1g甲基红,用1000mL无水乙醇溶解 3. 0.1%溴甲酚绿 用途:配制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 配制方法:称取1g溴甲酚绿,用1000mL无水乙醇溶解,变色范围pH3.6~5.2(黄→蓝)。 4. 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 用途:测蛋白质用指示剂 配制方法:临用时按0.1%甲基红:0.1%溴甲酚绿=1:5体积比混合而成 5. 淀粉指示液 配制方法:取可溶性淀粉0.5g,加水5ml搅匀后,缓缓倾入100ml沸水中,随加随搅拌,继续煮沸2分钟,放冷,倾取上层清液,即得。本液应临用新制。 6. 溴百里香酚蓝(溴麝香草酚蓝) 配制方法:0.10g溶于8.0ml 0.02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稀释至250ml。黄6.0--7.6蓝7.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液取0.1%甲基红的乙醇溶液20ml,加0.2%溴甲酚绿的乙醇溶液30ml,摇匀,即得。 8. 甲基橙指示液 配制方法:取甲基橙0.1g,加水100ml使溶解,即得。变色范围pH3.2~4.4(红→黄)。 9. 铬黑T指示剂 配制方法:取铬黑T 0.1g,加氯化钠10g,研磨均匀,即得。 10. 碘化钾淀粉指示液 配制方法:取碘化钾0.2g,加新制的淀粉指示液100ml使溶解 11. 1,10-菲罗啉-硫酸亚铁铵混合指示液 配制方法:称取1.6g1,10-菲罗啉及1g硫酸亚铁铵(或0.7g硫酸亚铁),溶于100mL水中,贮存于棕色瓶中。

高铁血红素白蛋白检测试剂盒(Schumm法)

高铁血红素白蛋白检测试剂盒(Schumm 法) 简介: 出现严重血管内溶血,产生的游离血红蛋白量超过结合珠蛋白所能结合的量,血液中结合珠蛋白几乎被耗尽,游离血红蛋白分解成珠蛋白和血红素,有一部分会被氧化成高铁血红素,高铁血红素和血浆白蛋白结合生成高铁血红素白蛋白(Methemalbumin ,MHA),MHA 分子较大,不能由肾脏排出,而是经肝脏清除。 Leagene 高铁血红素白蛋白检测试剂盒(Schumm 法)(Methemalbumin Assay Kit)采用Schumm 法,其检测原理是严重血管内溶血时,结合珠蛋白与血红素结合蛋白均被耗尽,高铁血红素与白蛋白结合成MHA ,经氧化作用后用分光镜或分光光度计检测,若在处出现强的吸收峰,表示存在高铁血红素白蛋白。该试剂盒主要用于定性检测血清或血浆样本,亦可用于定性检测细胞或组织的裂解液或匀浆液等中的高铁血红素白蛋白,血清中出现高铁血红素白蛋白是溶血严重的指标。该试剂盒仅用于科研领域,不宜用于临床诊断或其他用途。 组成: 自备材料: 1、 生理盐水 2、 比色杯 3、 分光光度计或分光镜 操作步骤(仅供参考): 1、 准备样品:按照常规方法制备溶血标本血清或血浆,检测前再次高速离心,除尽红细胞,-80℃冻存。如果样品中的MHA 含量过高,可以用生理盐水适当稀释后再进行测定。 2、 加样:轻轻向待测样品加入Schumm Reagent A ,使Schumm Reagent A 完全覆盖样品表面,然后加入样品Schumm Reagent B ,轻轻混合。 4、 检测:取或恰当容量的比色杯,分别加入上述混合液,以生理盐水作为空白对照,用分光光度计或分光镜检测,若在处出现强的吸收峰,表示存在高铁血红素白蛋白,一般应数小时内检测完毕。 编号 名称 TC0211 50T Storage 试剂(A): Schumm Reagent A 15ml RT 避光 试剂(B): Schumm Reagent B 5ml ×2 RT 避光 使用说明书 1份

糖化白蛋白测定试剂盒(过氧化物酶法)产品技术要求北检

糖化白蛋白测定试剂盒(过氧化物酶法) 适用范围:本产品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或血浆中糖化白蛋白的含量。 1.1 规格 具体产品规格见下表:

1.2 组成成分 1.2.1 试剂的组成 试剂1: Tris缓冲液≥50mmol/L 酮胺氧化酶≥30U/ml N,N-双(4-磺丁基)-3-甲基苯胺≥2mmol/L 试剂2: Tris缓冲液≥50mmol/L 蛋白酶K ≥40U/ml 过氧化物酶≥60U/ml 4-氨基安替比林≥5mmol/L 1.2.2 校准品的组成(选配) 糖化白蛋白(0.40~2.00)g/dl 该校准品为血清基质冻干校准品 1.2.3 质控品的组成(选配) 水平1:

糖化白蛋白(0.40~1.00)g/dl 该质控品为血清基质冻干质控品 水平2: 糖化白蛋白(1.01~2.00)g/dl 该质控品为血清基质冻干质控品 校准品、质控品有批特异性,具体靶值见靶值表。 2.1 外观 2.1.1 外包装完整无破损; 2.1.2 试剂1:无色或淡黄色澄清液体; 2.1.3 试剂2:无色或淡黄色澄清液体; 2.1.4 校准品:白色或淡黄色冻干粉,复溶后为浅黄色溶液,无不溶物; 2.1.5 质控品:白色或淡黄色冻干粉,复溶后为浅黄色溶液,无不溶物。 2.2 净含量 净含量不低于标示值。 2.3 试剂空白吸光度 在主波长500~600nm、副波长700nm、37℃条件下,试剂空白吸光度不大于0.5。 2.4 线性 2.4.1 线性范围 [9.0%,69.0%],相关系数r>0.990。 2.4.2 线性偏差 (20.0%,69.0%]线性范围内,相对偏差不超过±10%; [9.0%,20.0%]线性范围内,绝对偏差不超过±2.0%。 2.5 分析灵敏度 检测浓度为3.27g/dl的样本时, 吸光度变化不小于0.02。 2.6 重复性 2.6.1 试剂重复性

常用的各种指示剂变色范围

酸碱指示剂 Acid-base Indicators 序号(No.)名称(Name) pH变色范围(pH transition interval)酸色(Acid color)碱色(Base color) pKa浓度(Concentration) 1甲基紫(第一次变色) 0."13~ 0."5xx 0."8 0."1%水溶液 2甲酚红(第一次变色) 0."2~ 1."8红黄- 0."04%乙醇(50%)溶液 3甲基紫(第二次变色) 1."0~ 1."5绿蓝- 0."1%水溶液 4百里酚蓝(第一次变色) 1."2~ 2."8红黄 1."65

0."1%乙醇(20%)溶液 5茜素xxR(第一次变色)1."9~ 3."3红黄- 0."1%水溶液 6甲基紫(第三次变色) 2."0~ 3."0xx- 0."1%水溶液 7甲基黄 2."9~ 4."0红黄 3."3 0."1%乙醇(90%)溶液 8溴酚蓝 3."0~ 4."6xx 3."85 0."1%乙醇(20%)溶液 9甲基橙 3."1~

4."4红黄 3."40 0."1%水溶液 10溴甲酚绿 3."8~ 5."4xx 4."68 0."1%乙醇(20%)溶液11甲基红 4."4~ 6."2红黄 4."95 0."1%乙醇(60%)溶液12溴百里酚蓝 6."0~ 7."6xx 7."1 0."1%乙醇(20%) 13中性红 6."8~ 8."0红黄

7."4 0."1%乙醇(60%)溶液 14酚红 6."8~ 8."0xx 7."9 0."1%乙醇(20%)溶液 15甲酚红(第二次变色) 7."2~ 8."8xx 8."2 0."04%乙醇(50%)溶液 16百里酚蓝(第二次变色) 8."0~ 9."6xx 8."9 0."1%乙醇(20%)溶液 17酚酞 8."2~ 10."0无色xx 9."4

白蛋白检测试剂盒(溴甲酚紫比色法)

白蛋白检测试剂盒(溴甲酚紫比色法) 简介: 总蛋白(Total Protein ,TP)由白蛋白和球蛋白组成,检测白蛋白的方法有双缩脲法、色氨酸法、染料结合法。检测白蛋白的染料结合法可采用溴甲酚绿或溴甲酚紫染料结合,上述染料对白蛋白具有高度的亲和力,通常监测染料与白蛋白结合的初速率,该速率与样品中白蛋白浓度成正比。 Leagene 白蛋白检测试剂盒(溴甲酚紫比色法)检测原理是在酸性环境下,白蛋白分子带正电荷,与带负电荷的溴甲酚紫(Bromocresol purple ,BCP)结合生成绿色复合物,在603nm 处有吸收波,该复合物的吸光度与白蛋白浓度成正比,与同样处理的白蛋白标准比较,求得待测样品中白蛋白浓度。本试剂盒多用于人或动物血清、血浆、组织等样本中的蛋白含量测定,该法操作简单、方法特异,既可手工操作,又可采用自动分析仪检测,对血清清蛋白的特异性比BCG 法(溴甲酚绿法)要好,不易受时间和温度变化的影响。本试剂盒仅用于科研领域,不宜用于临床诊断或其他用途。 组成: 自备材料: 1、 离心管、小试管 2、 比色杯 3、 分光光度计 操作步骤(仅供参考): 1、 取白蛋白标准配制液或稀释液加入到白蛋白标准中,充分溶解后配制成40mg/ml 的白 蛋白标准溶液,配制后可立即使用,溶解后的白蛋白标准溶液应-20℃保存。亦可按自己试验要求继续进行稀释,如稀释至1mg/ml 。特别提示:待测蛋白溶解于什么样的稀释液中,白蛋白标准也宜溶解于什么样的稀释液中。例如待测蛋白溶解于蔗糖中,亦取白蛋白标准溶解于蔗糖中。一般也可以用NaCl 或PBS 作为溶解白蛋白标准品的稀释液。 2、 样本处理:血清、血浆样本直接取检测。对于组织样本,按组织质量(g):生理盐水比 例,加入生理盐水或PBS ,冰浴下匀浆后,离心,取上清待检。 编号 名称 TC0567 100T Storage 试剂(A): BCP 试剂 200ml 4℃ 避光 试剂(B): 白蛋白标准 20mg RT 试剂(C): 白蛋白标准配制液 100ml RT 使用说明书 1份

水溶性酸测定法(比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运行中变压器油、汽轮机油UDC 621.892.098 ∶543.06 水溶性酸测定法(比色法)GB 7598—87 Determination of water-soluble acid in transformer and turbine oils in service by colormetric method 国家标准局1987-03-26批准1988-01-01实施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运行中变压器油、汽轮机油的水溶性酸pH值。 在试验条件下,试油与等体积蒸馏水混合摇动,取其水抽出液,通过比色确定其pH值。 1 仪器 1.1 pH比色计:pH为3.8~7.0,间隔为0.2,比色管直径为15mm,容量10mL。 1.2 比色盒:如右图。 1.3 锥形瓶:250mL。 1.4 分液漏斗:250mL。 1.5 温度计:0~100℃。 1.6 水浴。 2 试剂 2.1 pH指示剂 2.2.1 指示剂的配制方法及变色范围见表1。 表1 指示剂的配制

2.1.2 指示剂应盛在严密的棕色试剂瓶内,保存于阴暗处。 2.2 试验用水 除盐水或二次蒸馏水,煮沸后,pH为6.0~7.0,电导率小于3μS/cm(25℃)。 2.3 化学试剂 2.3.1 所用固体试剂均应进行干燥(苯二甲酸氢钾、磷酸二氢钾的干燥温度为100~110℃)。 2.3.2 苯二甲酸氢钾:保证试剂或基准试剂。 2.3.3 磷酸二氢钾:保证试剂或基准试剂。 2.3.4 氢氧化钠:分析纯。 2.3.5 盐酸:分析纯,比重为1.19。 3 准备工作 3.1 配制缓冲溶液 3.1.1 0.2mol/L苯二甲酸氢钾溶液 称取40.846g苯二甲酸氢钾,溶于适量除盐水(或二次蒸馏水),移入1000mL 容量瓶,再用除盐水(或二次蒸馏水)稀释至刻度。 3.1.2 0.2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 称取27.218g磷酸二氢钾,溶于适量除盐水(或二次蒸馏水),移入1000mL容量瓶,再用除盐水(或二次蒸馏水)稀释至刻度。 3.1.3 0.1mol/L盐酸溶液 用量筒量取16.8mL浓盐酸注入1000mL容量瓶,用除盐水(或二次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此溶液浓度约为0.2mol/L),再用硼砂、无水碳酸钠、无水碳酸钾或已知的相近浓度的标准碱溶液进行标定,然后稀释成0.1mol/L。 3.1.4 0.1mol/L氢氧化钠溶液 迅速称取8g氢氧化钠放入小烧杯中,加入50~60mL蒸馏水使其溶解,移入1000mL容量瓶,再加2~3mL10%的氯化钡溶液以沉淀碳酸盐,然后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静置澄清。取上层清液(此溶液浓度约为0.2mol/L),用苯二甲酸氢钾或已知的浓度相近的标准酸液进行标定,然后稀释成0.1mol/L。 3.1.5 pH标准缓冲溶液 按表2之比例用上述溶液配制。 表2 标准缓冲溶液表(20℃)

BCA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完整版

BCA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 说明 23225蛋白质化验试剂盒:为500试管或5000微孔板的检测提供充足的试剂 23227蛋白质化验试剂盒:为250试管或2500微孔板的检测提供充足的试剂 试剂盒组分: BCA 试剂A,1000 mL (No. 23225产品中) 或500mL ( No. 23227产品中),碳酸钠,碳酸氢钠,二喹啉甲酸,酒石酸钠溶于0.1 M氢氧化钠中。 BCA 试剂B , 25 mL, 包括4%硫酸铜 一次性标准白蛋白, 2mg/ mL, 10 × 1 mL 安瓿, 包含2 mg/ mL牛血清白蛋白(BSA) 存在于0.9% 盐和0.05%叠氮化钠中。 储存:以上试剂保持在室温下储存和装运 注意:如果试剂A 或试剂 B 在低温下运输或长期储存时出现沉淀现象,可以通过缓慢加温或轻轻搅拌溶液使沉淀物溶解。当试剂变色或确定微生物污染时请丢球试剂盒。 目录 介绍 (1) 准备标准试剂和工作试剂 (2) 准备试管 (3) 准备微型版 (3) 故障检修 (4) 有关美国热电其他产品 (5) 附加信息 (5) 参考文献 (6) 介绍 美国热电(Thermo)公司的BCA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是基于二喹啉甲酸(BCA)通过比色检测和定量测定总蛋白的洗涤剂兼容配方。该方法通过碱性介质中的一种蛋白结合了Cu2使其显著减少转变为Cu1 (缩二脲反应)。用一种含二奎琳甲酸的试剂选择性的比色法高敏感的比色杯中的Cu1. 这种测定方法的紫色色反应产物是通过BCA的两个分子和亚铜离子螯合作用形成的。这种水溶性复合物在562nm 处有强吸收峰。在大的活性范围内(20-2000μg / mL)几乎同蛋白浓度增加呈线性关系。BCA 法不是真正的终点的方法;也就是说,最终颜色继续发展。孵化之后, 继续的颜色发展速度是足够慢以允许一起进行测定大量样本。 大分子结构的蛋白质,肽键的数量和存在的四个特定氨基酸(半胱氨酸,胱氨酸,色氨酸和酪氨酸)据说是与BCA形成颜色产物的原因。因此,蛋白浓度的测量通常要参照标准的一个常见的蛋白质如牛血清白蛋白。一系列已知浓度的蛋白质稀释液是为与之相近的未知蛋白质浓度测定准备的。因为每一个未知浓度的测定都需要基于标准曲线。如果需要将一个未知蛋白精确定量,选择一个与未知蛋白特性相似的标准蛋白是可取的。例如,当测定免疫球蛋白时牛血清丙种球蛋白可以被当做标准蛋白。以下给出了两种检测过程: 其中,试管程序需要一个较大的体积(0.1毫升)的蛋白质样品。然而,因为它使用了一个样品比例为1:20的工作试剂(v / v),所以将干扰物质的影响降到最小。在酶处理程序提供了一样品处理酶,需要体积较小(10 -25μL)的蛋白质样品。然而,由于使用了样品比例为1:8的工作试剂(v / v),所以在克服干扰物质浓度时灵活性降低,从而获得的检测水平较低。

50种化学指示剂与指示液的配置方法和显色范围

电厂化水专业 50种化学指示剂与指示液的配置方法和显色范围 指示剂与指示液 1 乙氧基黄叱精指示液取乙氧基黄叱精0.1g,加乙醇100ml使溶解,即得。变色范围 pH3.5~5.5(红→黄)。二甲基黄指示液取二甲基黄0.1g。加乙醇100ml 使溶解,即得。变色范围 pH2.9~4.0(红→黄)。 二甲基黄-亚甲蓝混合指示液取二甲基黄与亚甲蓝各15mg,加氯仿100ml,振摇使溶解(必要时微温),滤过,即得。 3 二甲基黄-溶剂蓝19混合指示液取二甲基黄与溶剂蓝19各15mg,加氯仿100ml 使溶解,即得。 4 二甲酚橙指示液取二甲酚橙0.2g,加水100ml使溶解,即得。 5 二苯偕肼指示液取二苯偕肼1g,加乙醇100ml使溶解,即得。 6 儿茶酚紫指示液取儿茶酚紫0.1g,加水100ml使溶解,即得。变色范围pH6.0~7.0~9.0(黄→紫→紫红)。 7 中性红指示液取中性红0.5g,加水使溶解成100ml,滤过,即得。变色范围pH6.8~8.0(红→黄)。 8 孔雀绿指示液取孔雀绿0.3g,加冰醋酸100ml使溶解,即得。变色范围pH0.0~2.0(黄→绿);11.0~13.5(绿→无色) 9 石蕊指示液取石蕊粉末10g,加乙醇40ml,回流煮沸1小时,静置,倾去上层清液,再用同一方法处理2次,每次用乙醇30ml,残渣用水10ml洗涤,倾去洗液,再加水50ml煮沸,放冷,滤过,即得。变色范围 pH4.5~8.0(红→蓝)。 10 甲基红指示液取甲基红0.1g,加0.05molL氢氧化钠溶液7.4ml使溶解,再加水稀释至200ml,即得。变色范围 pH4.2~6.3(红→黄)。 11 甲基红-亚甲蓝混合指示液取0.1%甲基红的乙醇溶液20ml,加0.2%亚甲蓝溶液8ml,摇匀,即得。 12 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液取0.1%甲基红的乙醇溶液20ml,加0.2%溴甲酚绿的乙醇溶液30ml,摇匀,即得。 13 甲基橙指示液取甲基橙0.1g,加水100ml使溶解,即得。变色范围 pH3.2~4.4(红→黄)。 14 甲基橙-二甲苯蓝FF混合指示液取甲基橙与二甲苯蓝FF各0.1g,加乙醇100ml使溶解,即得。 15 甲基橙-亚甲蓝混合指示液取甲基橙指示液20ml,加0.2%亚甲蓝溶液8ml,摇匀,即得。 16 甲酚红指示液取甲酚红0.1g,加0.05molL氢氧化钠溶液5.3ml使溶解,再加水稀释至100ml,即得。变色范围 pH7.2~8.8(黄→红)。 17 甲酚红-麝香草酚蓝混合指示液取甲酚红指示液1份与0.1%麝香草酚蓝溶液3份,混合,即得。 18 四溴酚酞乙酯钾指示液取四溴酚酞乙酯钾0.1g,加冰醋酸100ml,使溶解,即得。对硝基酚指示液取对硝基酚0.25g,加水100ml使溶解,即得。 19 刚果红指示液取刚果红0.5g,加10%乙醇100ml使溶解,即得。变色范围pH3.0~5.0(蓝→红)。 20 苏丹Ⅳ指示液取苏丹Ⅳ0.5g,加氯仿100ml使溶解,即得。 21 含锌碘化钾淀粉指示液取水100ml,加碘化钾溶液(3→20)5ml与氯化锌溶液(1→5)10ml,煮沸,加淀粉混悬液(取可溶性淀粉5g,加水30ml搅匀制成),随

药物分析实验讲义

实验一阿司匹林肠溶片的鉴别、检查与含量测定 一、目的要求 1、掌握比色法检查阿司匹林片剂中游离水杨酸的实验原理。 2、掌握两步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片剂含量的实验原理。 3、掌握水杨酸类药物的鉴别、检查与含量测定的操作方法。 二、基本原理 (一)鉴别(三氯化铁反应) 阿司匹林为水杨酸酯类药物,加热水解后产生水杨酸,水杨酸及其盐在中性或弱酸性条件下(适宜pH为4.0~6.0),会与三氯化铁试液反应,生成紫堇色的铁配位化合物。 (二)检查——游离水杨酸(对照法) 阿司匹林生产过程中乙酰化不完全或贮存过程中水解产生的水杨酸对人体有毒性,而且分子中酚羟基在空气中被逐渐氧化成一系列醌型有色物质,使阿司匹林成品变色,因而需加控制。 阿司匹林为水杨酸酯,无游离酚羟基,不能直接与高铁盐作用,而其杂质游离水杨酸含酚羟基,可与高铁盐反应显紫堇色,因此,将适量阿司匹林供试品溶液与一定量水杨酸对照品溶液生成的色泽对比,即可控制阿司匹林中游离水杨酸的含量。该法灵敏,可检测出1 μg 的游离水杨酸。 (三)含量测定——两步滴定法 阿司匹林分子结构中含有酯键,易水解成水杨酸和醋酸,片剂中为防止酯键水解加入少量酒石酸或枸橼酸做稳定剂,因此在片剂中有酸性杂质,含量测定时为消除酸性杂质干扰,采用两步滴定法。 第一步中和,消除酸性杂质(酸性附加剂和降解产物)的干扰 阿司匹林: 水杨酸: 醋酸:

枸橼酸: 第二步水解后剩余滴定 (定量过量) (剩余) 三、仪器及试药 电热恒温干燥箱,万分之一分析天平,托盘天平(精度0.01 g),称量瓶,称量纸,药匙,量筒(10 mL、50 mL、100 mL),电炉,研钵,烧杯(25 mL),胶头滴管,容量瓶(100 mL),玻璃漏斗,滤纸,纳氏比色管(50 mL),锥形瓶(250 mL),酸滴定管,碱式滴定管,水浴锅,温度计,阿司匹林肠溶片,纯化水,乙醇(分析纯),水杨酸(分析纯),酒石酸(分析纯),中性乙醇(分析纯),三氯化铁(分析纯),盐酸(分析纯),硫酸铁铵(分析纯),酚酞(分析纯),氢氧化钠(分析纯),邻苯二甲酸氢钾(基准试剂),硫酸(分析纯),无水碳酸钠(基准试剂),甲基红(分析纯),溴甲酚绿(分析纯) 四、实验内容与方法 (一)鉴别(三氯化铁反应) 取本品的细粉适量(约相当于阿司匹林0.1 g),加水10 mL,煮沸,放冷,加三氯化铁试液1滴,即显紫堇色。 (二)检查——游离水杨酸 取本品5片,研细,用乙醇30 mL分次研磨,并移入100 mL容量瓶中,充分振摇,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立即滤过,精密量取滤液6 mL,置50 mL纳氏比色管中,用水稀释至50 mL,立即加新制的稀硫酸铁铵溶液3 mL,摇匀,30秒内如显色,与对照液(精密量取0.01%水杨酸溶液4.5 mL,加乙醇3 mL,0.05%酒石酸溶液1 mL,用水稀释至50 mL,再加上述新制的稀硫酸铁铵溶液3 mL,摇匀)比较,不得更深。(限量1.5%) (三)含量测定——两步滴定法 取本品30片,研细,用中性乙醇70 mL分数次研磨,并移入100 mL容量瓶中,充分振摇,再用水适量洗涤研钵数次,洗液合并于100 mL容量瓶中,再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精密量取滤液10 mL(约相当于阿司匹林0.3g),置锥形瓶中,加中性乙醇20 mL,

常见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常见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指示剂PH范围颜色变化 酚酞 〈无色 浅红〉10 红色 甲基橙〈红色 橙色〉黄色 甲基红〈红色 橙色〉黄色 刚果红 蓝色蓝紫色红色 溴百里酚蓝黄色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序号(No.)名称(Name)pH变色范围(pHtransitioninterval)酸色(Acidcolor)碱色(Basecolo r)pKa浓度(Concentration) 1甲基紫(第一次变色)~黄绿%水溶液 2甲酚红(第一次变色)~红黄-%乙醇(50%)溶液 3甲基紫(第二次变色)~绿蓝-%水溶液 4百里酚蓝(第一次变色)~红黄%乙醇(20%)溶液 5茜素黄R(第一次变色)~红黄-%水溶液 6甲基紫(第三次变色)~蓝紫-%水溶液 7甲基黄~红黄%乙醇(90%)溶液 8溴酚蓝~黄蓝%乙醇(20%)溶液 9甲基橙~红黄%水溶液 10溴甲酚绿~黄蓝%乙醇(20%)溶液 11甲基红~红黄%乙醇(60%)溶液 12溴百里酚蓝~黄蓝%乙醇(20%) 13中性红~红黄%乙醇(60%)溶液 14酚红~黄红%乙醇(20%)溶液 15甲酚红(第二次变色)~黄红%乙醇(50%)溶液 16百里酚蓝(第二次变色)~黄蓝%乙醇(20%)溶液 17酚酞~无色紫红%乙醇(60%)溶液 18百里酚酞~无色蓝%乙醇(90%)溶液 19茜素黄R(第二次变色)~黄紫%水溶液 20靛胭脂红~蓝黄25%乙醇(50%)溶液 混合酸碱指示剂 序号(No.)指示剂名称(Indicatorname)浓度(Concentration)组成(Constitution)变色点pH (TransitionpointpH)酸色(Acidcolor)碱色(Basecolor) 1甲基黄%乙醇溶液1:1蓝紫绿 亚甲基蓝%乙醇溶液 2甲基橙%水溶液1:1紫绿 苯胺蓝%水溶液 3溴甲酚绿%乙醇溶液3:1酒红绿 甲基红%乙醇溶液 4溴甲酚绿钠盐%水溶液1:1黄绿蓝紫 氯酚红钠盐%水溶液 5中性红%乙醇溶液1:1蓝紫绿 亚甲基蓝%乙醇溶液 6中性红%乙醇溶液1:1玫瑰绿 溴百里酚蓝%乙醇溶液 7甲酚红钠盐%水溶液1:3黄紫 百里酚蓝钠盐%水溶液 8酚酞%乙醇溶液1:2绿紫 甲基绿%乙醇溶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