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外来词所伴随的文化
——以鸦片战争以前的外来词为例
汉语的发展历史可谓是源远流长,现代汉语与上古汉语相比,词汇增加了许多,尤其是一般词汇的数量发生了很大的膨胀。汉语词汇不但通过自身的变化、发展规律而丰富起来,而且在各个历史时期不断引进吸收国内其他民族的词汇以及国外的词汇,我们把这些吸收过来的词笼统地称之为外来词。外来词包括借词和译词。借词是指把别的语言中的词连音带义都接受过来,也就是一般所谓音译。译词是指利用汉语原来的构词方式把别的语言中的词所代表的概念介绍到汉语中来的词,也就是一般所谓的意译。在外来词进入汉语词汇的同时,不仅它本身丰富了汉语词汇,而且也产生了不一样的文化效果。通过外来词的研究,我们也可看到中国人的一些文化心理。
汉语的借词和译词都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来自国内各族的,另一种是来自国外的。本文中提到的外来词是指来自国外的。下面我们着重介绍一下鸦片战争以前的外来词。
一、鸦片战争以前的外来词
鸦片战争以前来自国外的借词和译词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西域的借词和译词,第二类是佛教的借词和译词,第三类是西洋的借词和译词。下面逐一介绍这三类外来词,并简要分析一下它们是如何被汉语所接受的:(一)西域借词和译词
汉代以来对玉门关、阳关以西的地区称为西域,包括亚洲的中南部、印度半岛、欧洲的东部、非洲的北部。西域的借词和译词主要是在汉唐两代,因汉唐时国力强盛,对外采取积极扩张的政策。西域外来词的介入开始于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汉武帝时开通的丝绸之路促使了汉与西域的文化交流,词汇在双方物质交流的过程中也产生交流。唐朝时,与外界的交流更多。
这一时期的借词和译词数量少,大多是关于植物、动物、食品、用品、乐器等类的名词。下面就几个词来说一下:
(1)葡萄,《汉书·西域传上·大宛国》:“汉使采蒲陶、目宿种归。”南
朝梁何思澄《南苑逢美人》诗:“风卷蒲萄带,日照石榴裙。”唐
李颀《古从军行》:“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明李时
珍《本草纲目·果五·葡萄》:“葡萄……可以造酒……《汉书》言
张骞使西域还,始得此种,而《神农本草》已有葡萄,则汉前陇西
旧有,但未入关耳。”
(2)玻璃,《太平广记》卷八一引《梁四公记》:“扶南大舶从西天竺国来,卖碧玻璃镜,内外皎洁……置五色物于其上,向明视之,不见其质。”
《新唐书·西域传下·吐火罗》:“劫者,居葱岭中…… 武德二
年,遣使者献宝带,玻瓈、水精杯。”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二·玻
璃》:“本作‘颇黎’。颇黎,国名也。其莹如水,其坚如玉,故
名水玉,与水精同名。”又﹝集解﹞引陈藏器曰:“玻璃,西国之
宝也,玉石之类,生土中。”
(3)笳,《集韵》:“胡人卷芦叶吹之也。”
除了上面这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外,还有石榴、苜蓿等,这些都是借词。这一时期的译词,一般都是在汉语原有的名词上面加上“胡”字,如“胡麻”、“胡瓜”、“胡琴”、“胡椒”等。
因为汉唐这一历史时期,中国的国力雄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而周边的国家以及与中国产生外交关系的地区它们的发展水平远不及中国,所以中国不需要借鉴太多的国外文化。只是在外交的过程中,随着国外东西的流入,汉语词汇随之增加,这一时期的外来词并没有给汉语带来很大的影响。
(二)佛教的借词和译词
佛教传入中国大概是在汉武帝征服西域以后,它是中外文化交流史上最大的事件,根据佛教的借词和译词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可以将其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佛教专门用语;第二类是已经进入全民语言,但是仍可以看出它来自于佛教;第三类是已完全融合到汉语的词汇中,已无法意识到它们的来源。下面对这三类进行简单的介绍:
第一类,佛教的专门用词。比如兰若、般若、禅、刹、伽蓝等,这些词只能通行与钻研佛教经典的少数人中,而不能成为全民词汇。
第二类,已进入全民语言,但仍可以看出来自佛教的,如菩萨、罗汉、阎罗、
塔、僧、尼等。这些词已成为人们口语的一部分。
第三类,已完全融入到汉语词汇中,无法意识到来源的,例如:(1)世界,这一名词是从佛经来的,“世”是时间的意思,“界”是空间的意思,“世界”本来是包括时间和空间的意思,大致相当于“宇宙”。在佛经中,世和界分别是很严格的,“三世”指过去、未来、现在,“三界”指欲界、色界和无色界。到了汉语中,“世界”一词的意义发生了改变,“世”的意义消失,“界”的意义代表了现在汉语中“世界”的意义,且“世界”一词已进入基本词汇。(2)因果,上古时代,“因”“果”二字是不连用的,“因”是因依,“果”是果实,佛教以为凡种因者必结果,因此有所谓“果报”或“报应”,翻译佛经的人借此产生了“因果”一词。也因此中国人有了因果报应的说法,它不仅成为一种文化,也成为人们的一个信仰,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们的日常行为起到约束规范的作用。当然,还有庄严、圆满、魔鬼、法宝等词。
根据佛教外来词的使用度,可见其对于汉语的影响是极大的。且从这三类词中,我们可感受到意译比音译更能够使词具有绵长的生命力。
(三)西洋的借词和译词
明清之际,欧洲殖民者加紧了对东方的扩张,大批传教士和商人也来到了中国,西方的科学技术以及思想文化也随之传来,于是,汉语词汇中又加入了一批新词汇。
这一时期的借词有限,多是关于科技方面的以及西方文化的,借来的词主要是科学技术以及物质生活方面的词汇。比如:鸦片,铁路,银馆,还有温带、热带、地球等。当然,还有一些词也是这个时期外来的,只是进入汉语词汇后,改变了它们的译名,比如:“自来火”被改称为“洋火”或是“火柴”,“冷带”改为“寒带”。
从这一时期的借词和译词本身以及它们进入汉语词汇到现在的使用情况来看,这一时期的词汇具有先进性和稳固性。可见,西方的科学技术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而中国的国力已不像汉唐时期那样遥遥领先于世界各国。对于这些词进入中国,很大程度上是带有强迫性质的,也就是说不得不接受。它们一方面丰富了汉语词汇,一方面冲击了中国文化。
汉语词汇中外来词的介入历史以鸦片战争为界,前一段也就是本文着重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