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社会中政府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建和谐社会中政府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录
一、构建和谐社会中政府信息化发展的必要性
二、政府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三、完善政府信息化的主要对策
【内容摘要】
伴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也是各国实施改革的重点,在国家信息化体系建设中,政府信息化成为整个信息化中的关键。

当前我国正在全力以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要求我们一定要注重政府行政能力的提高和改进,促进行政效率的提高,维护行政安全,使得政府得以平稳转型。

因此,在这种国内国际形势下,政府信息化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从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政府信息化发展的必要性入手,接着分析了当前我国政府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有数字鸿沟问题、安全问题、法律制度的不健全、政府传统运作机制产生的障碍等,最后针对这些问题以及如何完善政府信息化工作提出了几点对策。

【关键词】和谐社会政府信息化问题对策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党的十六大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体现了我们党高度重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同时,也充分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根本需要。

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发展要求我们把握住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和谐关系,实现这四个层面的科学发展,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平衡、不协调的现象以及各种社会矛盾必然存在,这就要求政府始终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并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改变管理模式,积极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行为主体。

没有一个廉洁高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权机构,构建和谐社会的蓝图就会成为泡影。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对政府的运作模式提出了重大挑战。

在国家信息化体系建设中,政府信息化成为整个信息化中的关键。

那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为什么要加快政府信息化的步伐,我国政府信息化又存在哪些问题,对此政府又应采取什么样的策略等,围绕这些问题,本文将做简要分析和探讨。

一、构建和谐社会中政府信息化发展的必要性
信息化是由计算机与互联网的革命所引起的工业经济转向信息经济的一种社会经济过程,它包括信息技术的产业化、传统产
业的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信息化、生活方式的信息化等内容。

由于信息化涉及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引起了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社会组织和个人行为方式的重大变化,并随着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中更加广泛和有效的应用,信息化被广泛定义为人们信息活动的规模不断增长以致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的过程,它是工业化后生产力发展的新阶段,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类文明产生着巨大影响。

政府信息化是指国家机关在政务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办公自动化技术等进行办公、管理和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全新的管理方式。

平常我们所说的政务工作信息化实际上就是指电子政务。

在我国,政府信息化既包括各级行政机关系统的政务工作信息化,也包括执政党以及国家权力机关、司法机关、政协等机构的政务工作信息化。

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务信息化在中国特定的管理体制下,有着更为广泛的含义,同时,也产生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加快发展政府信息化非常必要。

㈠这是由国内外信息化建设的趋势所决定的。

在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信息化与经济全球化相互交织,推动着全球产业分工深化和经济结构调整,重塑着全球经济竞争格局,信息化程度的高低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加快发展国民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网络对于政府不仅是一种有效的通信手段,更是一座沟通政府与社会各界的桥梁。

电子政务在提高行政效率、改善
政府效能、扩大民主参与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显著,从世界范围来看,推进政府部门办公网络化、自动化、电子化、全面信息共享已是大势所趋。

当前我国正在集中精力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谐社会的成败,不光取决于目标的正确与否,还取决于手段的先进与否。

当前,如何把信息化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有机结合是一个新课题,通过信息化,社会经济的发展从以物质与能量为经济结构的重心,向以信息与知识为经济结构的重心转变,以信息化推动政府转型,推进社会民主政治建设,从而将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㈡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过程中,政府信息化处于关键和核心的位臵。

这是由政府在推动国家信息化中的主导地位和特殊角色,以及政府管理对信息的广泛依赖所决定的。

政府是整个社会资源配臵的宏观调控者,在信息化的进程中,政府部门为了促进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合理配臵,一方面通过制定产业政策来促进信息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政府投资或政府采购来支持信息产业发展中比较薄弱而又急需发展的行业或部门,同时,又通过加强或新建各种直接提供信息服务、进行信息管理的政府机构如信息中心、统计局、质量监督局、政策性金融机构(如政策性银行等)、税务机构等,制定和颁布各类有关法案如信息安全法、知识产权法等、从宏观上和政策上来加强信息资源管理。

这样,政府有关部门开发、利用大量信息资源,构成了整个信息管理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

㈢政府的公共服务效能需要信息化加以改进。

服务型政府,就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指导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公民和社会服务为宗旨并承担服务责任的政府。

我国是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封建专制主义传统的大国,建国后又走了一段很长的弯路,因此,普遍存在着“官本位”的“主民”意识,而为社会和公民服务的“公仆”意识严重缺乏,这就是说,我们的政府服务不但要体现出办事高效、廉洁以及具备较高的透明度,而且在保护本国国民的利益等方面还必须有新的举措。

政府信息化可使政府运用所获取和掌握的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诸领域的准确的、可靠的信息,以制定正确的决策,做出理性的判断及采取必要的行动,进而提升政府决策和公共政策的水准和质量,促进信息流通利用和平等共享。

在信息社会中,信息就是力量和财富。

政府是最大的信息收集者——信息源,若能充分利用此资源,实现政府信息流通和共享,必有助于国家的整体发展。

一方面,政府信息化可以使政府机关借助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建立政府组织间、政府与社会、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广泛的沟通网络,这种沟通网络可以打破时间、空间及行政组织部门与层级之间的限制,提高政府内外的沟通效率,及时传达政府之施政意图、方针与政策,反映公民的要求和呼声,从而提高了政府治理的反应能力和社会回应力。

另一方面,政府可以借助因特网、电子邮件、电子布告栏等新兴的科技方式,与民众建立一个迅速、有效的沟通途径和意见反馈机制,从而实现
和扩大公民对政府公务管理的参与,促进政府重组,节约行政成本,提高政府效率。

二、政府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尽管我国政府在推进国民信息化和政府信息化方面作了大量工作,但在某些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㈠数字鸿沟问题。

数字鸿沟是指由于经济技术条件的制约以及观念的滞后,使得在信息社会中,一些人无法享受信息技术带来的好处,从而与网络等信息技术受益者的差距越来越大,这一问题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普遍存在。

而中国人口众多,地方经济发展不平衡,数字鸿沟问题更为明显。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同人群文化程度的差异、不同人群获取信息技术的条件差异以及制度上存在的问题是导致我国国内出现巨大“数字鸿沟”的主要原因。

绝大多数利用现代科技的家庭都是收入较高者,而相当多的人仍没有能力、没有机会去认识和享受现代科技所带来的新鲜事物,这一问题总体在东西部之间以及城乡之间表现非常突出,尤其农民更是网络革命的局外者。

这不仅使一些贫困地区的地方政府难以实现信息化,而且严重影响了群众在政府管理方面的参与度,不利于服务型政府的实现,影响我国整体推进政府信息化进程。

㈡安全问题仍比较突出。

政府上网要发展,必须要解决信息安全问题。

目前我国信息安全面临严峻的形势,在全球范围内,
计算机病毒、网络攻击、垃圾邮件、系统漏洞、网络窃密、虚假有害信息和网络违法犯罪等问题日渐突出,一些网络黑客甚至黑客组织出于各种目的盗取政府机密,或攻击政府站点,篡改网站页面,政府信息系统存在极大的风险性和危险性。

而我们由于资金投入少,技术管理和防范意识薄弱,使得一些不法分子更容易进行政治和刑事犯罪活动,如偷税、漏税等,使我国经济遭受重大损失,也损坏了政府作为社会服务提供者、管理者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

㈢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

这主要表现为我国缺乏相应的开展电子政务的法律和制度保障。

在国外,为保障政府信息化发展,许多国家均制定并颁布了专门的法律、法规和行政命令,对政府信息化发展起着重要的保障和规范的作用。

事实上涉及政府信息的立法,范围非常大,包括政府信息公开方面的法律制度,如政府信息公开法、政府公报法行政程序法,政府信息保护方面的法律制度,如个人资料、隐私保护法、国家保密、商业秘密法,政府信息存储管理与内部传递方面的法律,政府信息获取方面的法律等。

而我国在这方面的进展明显滞后,只有一些相应的管理条例,对于政府的信息化本身没有法律规范,对于电子政务开展中相关的问题也没有相应解决的法律规定。

㈣传统政府运作机制产生的障碍没有得到彻底清除。

我们知道,目前我国的政府管理运作机制,多数都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和确立起来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方面的问题虽然有
了很大改变,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并没有解决,而信息化使得这些问题显得更为突出,如机构设臵不合理,政府各部门职能交叉、重叠,审批过多、过滥,办事没有严格的程序,行政流程不合理,透明度低、暗箱操作等,所有这些问题都会成为推动政府信息化的重要障碍。

以复杂的中间管理层的存在产生的后果为例,中间管理层是信息通讯技术落后的产物,它的存在既减缓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又易造成信息的严重失真。

这种失真的原因有多种,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中间层次为了争功诿过而导演的“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现象,这也是信息传递不畅的结果。

但我国政府的传统管理模式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全改变的,政府运作机制的改革需不断推进。

三、完善政府信息化的主要对策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主要是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三个层面的动态和谐关系。

信息化在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沟通、协调政府与民众关系方面起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把信息化作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方法和途径,必须从理论与应用深入研究其发展规律与运转特征,各级政府应积极充分利用这一手段,通过在电子政务建设、电子社区建设中应用信息化,加强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信息系统建设,着力提高信息资源共享程度,通过搭建多层次的互联、互通学习交流平台,推动学习型政府和组织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起率先示范作用。

以信息化推进和谐社会构建,必能极大地提高政府管
理的水平和质量,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针对我国政府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在当前全面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浪潮中,我国政府应作出相应的政策调整,实现政府的快速转型。

㈠政府应软硬兼施,整体推进信息化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建设。

一方面,政府信息化建设必须提高群众参与度,从硬件设施方面着手,加大投资力度,大力推进网络普及、解决数字鸿沟是当务之急,除了各级政府,应使各地区、各领域的人们都能接触网络。

另一方面,必须不断提高政府信息化所需的软件技术和软件环境。

各级政府应大力引进高水准信息管理人才,不断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增强网络的反破坏能力,从而为政府信息化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

同时,政府相关部门还应不断促进政府信息管理和服务的法制化,在政府信息的公开、保护、存储、传递等管理与服务方面都应具备相关法律保障,用法律、法规来保证政府网站信息资源的正常运转,维护政府网站的严肃性、权威性,确保政府管理与服务的正常运行。

㈡政府部门需要转变思维模式,改换管理理念,调整管理流程和职能。

信息化的不断深化使得政府运作模式发生重大变化,各级政府必须做到灵活应变,做到封闭型的自我思维转向创新性的开拓思维、本位思维转向整体思维、单一的静态思维转向多维的动态思维。

随着不同区域和部门的相对自由度的增大,要求政府具有更大的协调性,更少的管理性。

同时信息化也增强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政府与群众的互动变得更为紧密,政府与群众的
关系也必然由单向的政令宣讲及传达转向注重群众意见的表达,双向的沟通需要进一步增进。

网络的快捷与便利使在线服务替代了纸本服务,必然会要求降低行政成本,减少行政环节,提高行政效率,而这就意味着政府的管理流程需要再造。

㈢加快政府信息化建设需要政府工作人员素质和观念的改变。

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和谐社会中,全民都应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而充当管理与服务角色的政府工作人员更应达到高素质水平。

除了精通工作业务外,政府工作人员应非常熟悉电子计算机技术,保证政府信息化的有效实施。

在政府的信息化进程中,服务将进一步得到拓展,政府应打破传统的金字塔式结构,以顾客需求为导向,重新设计政府流程,以便于公民参与各种活动。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工作人员必须对群众的需求做出及时反应,不断增强服务观念,切实提供各种服务。

同时,在政府信息化时代,政府工作人员树立责任观念尤为重要。

要建立责任政府、效能政府,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实施政府信息开放,转变政府行政观念,促进政府科学决策,这一切都离不开政府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

在当前世界各地飞速向前发展的信息化时代,我国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发生着深刻变化,新的问题不断涌现,我们需要立足现实,抓住机遇,迎接各项挑战。

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党和政府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在这个信息社会,将信息化建设与政府改革有效结合起来成为必然。

政府信息化不仅意味着管理手段的革命,更意味着思想观念的革命,它的实施将造福于
学海无涯苦作舟!人民、造福于社会,但当前我国政府信息化还存在不少问题,它的建设与完善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面对问题与挑战,我们必须正确认识、灵活应对,努力做到与时俱进、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①甘仞初主编:《信息资源管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版
②李成言主编:《领导学基础》,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12
③谢新洲主编:《信息管理概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