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社会中政府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建和谐社会中政府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录
一、构建和谐社会中政府信息化发展的必要性
二、政府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三、完善政府信息化的主要对策
【内容摘要】
伴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也是各国实施改革的重点,在国家信息化体系建设中,政府信息化成为整个信息化中的关键。当前我国正在全力以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要求我们一定要注重政府行政能力的提高和改进,促进行政效率的提高,维护行政安全,使得政府得以平稳转型。因此,在这种国内国际形势下,政府信息化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政府信息化发展的必要性入手,接着分析了当前我国政府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有数字鸿沟问题、安全问题、法律制度的不健全、政府传统运作机制产生的障碍等,最后针对这些问题以及如何完善政府信息化工作提出了几点对策。
【关键词】和谐社会政府信息化问题对策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党的十六大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体现了我们党高度重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同时,也充分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根本需要。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发展要求我们把握住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和谐关系,实现这四个层面的科学发展,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平衡、不协调的现象以及各种社会矛盾必然存在,这就要求政府始终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并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改变管理模式,积极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行为主体。没有一个廉洁高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权机构,构建和谐社会的蓝图就会成为泡影。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对政府的运作模式提出了重大挑战。在国家信息化体系建设中,政府信息化成为整个信息化中的关键。那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为什么要加快政府信息化的步伐,我国政府信息化又存在哪些问题,对此政府又应采取什么样的策略等,围绕这些问题,本文将做简要分析和探讨。一、构建和谐社会中政府信息化发展的必要性
信息化是由计算机与互联网的革命所引起的工业经济转向信息经济的一种社会经济过程,它包括信息技术的产业化、传统产
业的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信息化、生活方式的信息化等内容。由于信息化涉及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引起了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社会组织和个人行为方式的重大变化,并随着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中更加广泛和有效的应用,信息化被广泛定义为人们信息活动的规模不断增长以致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的过程,它是工业化后生产力发展的新阶段,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类文明产生着巨大影响。政府信息化是指国家机关在政务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办公自动化技术等进行办公、管理和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全新的管理方式。平常我们所说的政务工作信息化实际上就是指电子政务。在我国,政府信息化既包括各级行政机关系统的政务工作信息化,也包括执政党以及国家权力机关、司法机关、政协等机构的政务工作信息化。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务信息化在中国特定的管理体制下,有着更为广泛的含义,同时,也产生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加快发展政府信息化非常必要。
㈠这是由国内外信息化建设的趋势所决定的。在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信息化与经济全球化相互交织,推动着全球产业分工深化和经济结构调整,重塑着全球经济竞争格局,信息化程度的高低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加快发展国民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网络对于政府不仅是一种有效的通信手段,更是一座沟通政府与社会各界的桥梁。电子政务在提高行政效率、改善
政府效能、扩大民主参与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显著,从世界范围来看,推进政府部门办公网络化、自动化、电子化、全面信息共享已是大势所趋。当前我国正在集中精力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谐社会的成败,不光取决于目标的正确与否,还取决于手段的先进与否。当前,如何把信息化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有机结合是一个新课题,通过信息化,社会经济的发展从以物质与能量为经济结构的重心,向以信息与知识为经济结构的重心转变,以信息化推动政府转型,推进社会民主政治建设,从而将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㈡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过程中,政府信息化处于关键和核心的位臵。这是由政府在推动国家信息化中的主导地位和特殊角色,以及政府管理对信息的广泛依赖所决定的。政府是整个社会资源配臵的宏观调控者,在信息化的进程中,政府部门为了促进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合理配臵,一方面通过制定产业政策来促进信息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政府投资或政府采购来支持信息产业发展中比较薄弱而又急需发展的行业或部门,同时,又通过加强或新建各种直接提供信息服务、进行信息管理的政府机构如信息中心、统计局、质量监督局、政策性金融机构(如政策性银行等)、税务机构等,制定和颁布各类有关法案如信息安全法、知识产权法等、从宏观上和政策上来加强信息资源管理。这样,政府有关部门开发、利用大量信息资源,构成了整个信息管理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
㈢政府的公共服务效能需要信息化加以改进。服务型政府,就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指导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公民和社会服务为宗旨并承担服务责任的政府。我国是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封建专制主义传统的大国,建国后又走了一段很长的弯路,因此,普遍存在着“官本位”的“主民”意识,而为社会和公民服务的“公仆”意识严重缺乏,这就是说,我们的政府服务不但要体现出办事高效、廉洁以及具备较高的透明度,而且在保护本国国民的利益等方面还必须有新的举措。政府信息化可使政府运用所获取和掌握的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诸领域的准确的、可靠的信息,以制定正确的决策,做出理性的判断及采取必要的行动,进而提升政府决策和公共政策的水准和质量,促进信息流通利用和平等共享。在信息社会中,信息就是力量和财富。政府是最大的信息收集者——信息源,若能充分利用此资源,实现政府信息流通和共享,必有助于国家的整体发展。一方面,政府信息化可以使政府机关借助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建立政府组织间、政府与社会、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广泛的沟通网络,这种沟通网络可以打破时间、空间及行政组织部门与层级之间的限制,提高政府内外的沟通效率,及时传达政府之施政意图、方针与政策,反映公民的要求和呼声,从而提高了政府治理的反应能力和社会回应力。另一方面,政府可以借助因特网、电子邮件、电子布告栏等新兴的科技方式,与民众建立一个迅速、有效的沟通途径和意见反馈机制,从而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