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衰竭——【内科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气供应与通气需要的关系
• 二者的关系如天平: • 通气供应﹥通气需要—呼吸生理“贮备” • 通气供应≈通气需要—“边缘状态”的呼吸衰竭 • 通气供应<通气需要—呼吸肌衰竭和高碳酸血症呼吸衰竭(Ⅱ型
呼衰)
通气供应减低的影响因素
• 呼吸肌群强度的降低 • 肌肉能量需要增加或肌肉的血流供应降低 • 运动神经功能下降 • 呼吸功能下降 • 其他限制性疾病
• 低氧血症型(Ⅰ型, hypoxemic) PaO2下降 或正常
• 高碳酸血症型(Ⅱ型) PaCO2升高
PaCO2常降低 PaO2下降
分类(发病机制 )
• 通气性呼吸衰竭 • 换气性呼吸衰竭
分类(病变部位)
• 中枢性 • 外周性
分类(发生缓急)
• 急性呼吸衰竭 原来肺功能正常 突发病因 机体不能很快代偿
对心脏、循环的影响
• 缺O2和CO2潴留均可刺激心脏,使心率加快,心搏量增加,血压上 升
• 严重的缺氧与CO2潴留可直接抑制心血管中枢,直接抑制心脏活动 和扩张血管,导致血压下降、心收缩力下降、心律失常等严重后果。
• 冠状动脉严重缺氧可导致心室颤动或心脏骤停 • 缺O2和CO2潴留引起肺动脉小血管收缩,导致肺动脉高压,右心负
中枢神经系统变化
肺性脑病:呼吸衰竭时,由于低氧血 症和高碳酸血症的作用,使中枢神经 系统功能障碍而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 症状的病理过程。称为肺性脑病 (pulmonary encephalopathy)。
肺性脑病的发生机制
g -氨基丁酸生成增多
中枢抑制


脑细胞酸中毒

神经细胞膜受损 脑水肿
氧 化
荷加重 • CO2潴留皮下浅表毛细血管和静脉扩张
肺源性心脏病及其发生机制
肺源性心脏病:
概念 在慢性阻塞性肺疾患(慢性支气管炎、 阻塞性肺气肿)时,患者在慢性呼吸衰竭 的同时,常常发生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 大,甚至右心衰竭,称为肺源性心脏病。
发生机制
1.肺动脉高压 →右心负荷过度 2.缺氧酸中毒→心肌舒缩功能障碍(心肌受损)
呼吸衰竭引起肺动脉压升高机制
肺泡PO2低 酸中毒
肺小动脉收缩
肺气肿使肺毛细 血管受压或萎缩
肺纤维化时肺小血管受 累,管壁狭窄,阻力↑ 慢性缺氧,红细胞↑,血 液粘度↑,肺血管阻力↑
肺动脉压 升高
对肝、肾功能的影响
• 缺氧可引起谷丙转氨酶上升 • 严重缺氧和CO2潴留引起肾血管痉挛,肾功能障 碍,少尿和氮质血症
呼吸衰竭 Respiratory Failure
呼吸衰竭
• 一个综合征 • 不是一个疾病
定义
• 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障碍,不能进行有 效的气体交换
• 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 • 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
诊断
• 在海平面大气压下,于静息条件下呼吸室内空气,并排除心内 解剖分流和原发于心排量降低等情况
对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的影响
• 严重缺O2时,无氧酵解增加,乳酸堆积,导致 代谢性酸中毒 • 酸中毒时,细胞内外离子发生转移,细胞内酸 中毒和高钾血症 • pH=PK+LogBHCO3/ H2CO3
BHCO3肾脏调节(1~3天) H2CO3肺脏调节(数小时)
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 慢性缺氧时,红细胞生成素增加,继发红细胞 增多,血液携氧量增加,但血粘稠度增加,加 重肺循环和右心负担,易引起DIC等并发症
• 阻塞性通气障碍——气道阻力增加 • 如 中央性、外周性气道阻塞 •
通气供应与通气需要的关系
• 通气供应:机体维持最大的自主通气而不发生呼 吸肌群衰竭,又称最大持续通气(MSV)。 • 通气需要:当通气需要量保持不变时,使PCO2 保持恒定的自主每分钟通气(假定CO2保持不变) • 正常情况下,通气供应大大超过通气需要。 • 通常,MSV约等于MVV的一半,是静息状态下的 每分钟通气量(90ml/kg·min)的10~15倍。
发病机制
• 弥散障碍(diffusion impairment ) 肺泡弥散面积减少 呼吸膜增厚 弥散时间缩短
Hale Waihona Puke 病机制• 肺动-静脉样分流
发病机制
• 氧耗量增加(oxygen consumption)
缺O2、CO2潴留 对机体的影响
对中枢神经的影响
• 中枢神经系统对缺氧最敏感,停止供氧超过4~5 分钟,脑组织发生不可逆的损伤 • CO2潴留早期抑制皮质,但兴奋皮质下层;若CO2 继续增加,则皮质和皮质下层均抑制 • 缺O2和CO2潴留时脑血管扩张,脑血流量增加, 脑水肿,可导致脑疝

酸 血
溶酶释放增加 组织受损
麻 醉

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
脑水肿
肺 性 脑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毛细血管内皮受损

无氧代谢增强


DIC


酸中毒

ATP生成不足
对呼吸的影响
• 缺氧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通气 量增加 • CO2是强有力的呼吸中枢兴奋剂,当PaCO2上升 过高,呼吸反呈抑制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 原发症状 • 缺氧和CO2潴留所致多脏器功能衰竭
呼吸困难
• 症状:轻者仅感呼吸费力,重者呼吸劳累窘迫,大汁淋 漓,甚至窒息
通气需要增加的疾病
• VD/VT增加:急性哮喘、肺气肿、ARDS晚期、肺栓塞 • 耗氧量增加:发热、脓毒血症、创伤、寒战、呼吸功增加、严重
肥胖 • 呼吸商增加:大量进食碳水化合物 • PaCO2↓:低氧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焦虑、脓毒血症、肾衰竭、
肝功能衰竭
发病机制
• 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ventilation-perfusion imbalance )
• 动脉血气分析 8kPa (60mmHg) 6.65kPa(50mmHg)
PaO2低于 PaCO2高于
病因
• 呼吸道疾病 上气道肿瘤、异物 • 肺组织病变 重症肺炎、ARDS、IPF、COPD • 肺血管疾病 肺栓塞 • 胸廓病变 胸廓畸形、气胸、胸腔积液 • 神经中枢及其传导系统和呼吸肌
分类(血气分析)
• 慢性呼吸衰竭 原有慢性呼吸系疾病 呼吸功能损害逐渐加重 机体可代偿适应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 肺泡通气不足(alveolar hypoventilation ) VA=VE-VD

发病机制—— 肺泡通气不足
• 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肺泡的扩张受限
• 如 中枢性:呼吸动力下降

胸廓/胸膜疾病:顺应性下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