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词义变化的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词义变化的因素
来源:英语专业论文 /
摘要通过对词义“感染”现象和语义场中语义空间分布上的变化的分析,说明词义变化是语符间存在的两种结构关系—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在语言实际运用过程中变化的结果。
关键词词义变化语符间的结构关系词义“感染”现象语义空间分布的变化纵观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有其发展过程和结构系统。
英语的词义变化也不例外。
例如除了表示“装运”、“携带”、“传送”等基本词义外,还可在经济中表示“结转”、“生利息”、“赊卖”在数学中表示“进位”在物理中表示“负荷”在医学中表示“怀胎’,在体育运动中表示“控制球’,在军事科学中表示“攻克”、“射程”等。
再如,地和海彼此对照属于地形学领域,当人类对月球的认识加深后,便用指“,”,那么随之便添加了指“’的新义了。
诸如此类的词义变化除了与语符性质有关外,①它们自身又有着怎样的结构系统和发展过程呢索绪尔认为“在语言状态中,一切都是以关系为基础的。
”语言符号“不是通过它们内在的价值而是通过其相对位置起作用’,。
,所以在进行词义变化分析时要分析语符间的结构关系对其产生的影响。
根据索绪尔的符号学语言观,语符与语符之间的结构关系可分为两类基于符号的线性特征而产生的组合关系和基于符号任意性特征而产生的聚合关系。
由于语言符号具有系统性和相对性,从而使得每个语言符号都不是独立存在的,都是相对于其它符号而确定其意义范围的,所以与其相对的其它符号的产生与消亡、扩展与缩小都直接影响其意义范围。
语符与语符之间
存弃着的这两种关系体现了以上特点,因而对词义变化都产生了影响。
词义“感染”现象就是由一种能使词义产生变化的组合关系引起的。
一个词的意义通过一种特殊的省略形式,将其邻近的词的词意转移到它的意义上来,使这个词形成了与原词组竞争的形式,麦克·布瑞尔朗称之为“感染”用以表明这个词由于常与另一个词接触而感染上了它的词义的这种现象。
如现在作为一个独立名词,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就可指“”、“”、“,,这三个意义。
这是由于当初在使用当中,每个词组中的那两个词都常并列出现,而逐渐使词义相互影响,最终导致词组中后一个词被略去不说,但后一个词的词义却转移到前一个词上,使即的词义发生变化。
再如动词,现在指船时,是说船降了旗,指劳工纠纷时发生,是说工人罢工,也是因为这些词组最初在使用当中频繁地同时出现,所以后来人们无须将整个词组说出来,只播说出其中的一个关键词,别人便明白在这个场合中这个词所要涵盖的意义。
如文章开头所举的,其词义变化也有这样一个过程。
从形式上看,这种词义的变化是由省略词组中的某些词引起的。
由于组合关系是一种线性结构关系,因而组合关系常体现为一种搭配关系,所以这种省略常出现在词组的习惯搭配中,如,十或是十中,在这些词组中名词常被省略, 只留下限定部拭但剩下的这个词却保留了整个词组所具有的意义,这样的例子很多,如屯—目——即—一一一一而有时剩下的是固定搭配中的后者,如………等。
出现省略实质上是一种语义压缩。
比如,它从最初指一般概念上的小药片窄化到了更具体的意义。
两重因素促使的语义发生了变化第一,在当今社会中,控制生育变得重要而经常被提及,这种范踌需要一个名称而不是一个长词组第二,说话省力的原则总试图要给这种有用且有意义的东西造出一个简短、方便交际的词来。
整个便简略成一………,,这样一个以句法结构为基础的词组最终变成一个包
含了语义结构的词,最初属于单个词的语义成分都转移到了最后一个词上。
出现省略的最终原因是由言语功能引起的。
言语有四种功能交际功能、象征功能符号功能、表达功能、目的功能。
从交际和符号功能看,简洁用语可以使听话者更快更好地弄懂说话者的意思从表达功能方面看,简明扼要增加了话语的有效性,简短用语最后使言语的目的功能也得以实现。
语符间的第二种关系是聚合关系。
词以聚合的方式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各类语义场,这些语义场是怎样引起词义变化的呢根据语义场理论,一个词是通过与它所邻近的词及相对照的词来界定的。
属于同一语义场的词,在语义上是相互依存和相互限制的。
在意义上相互关联的词形成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始终处于运动之中,即在这个系统中,一个特定的词与其临近的词之间存在的这种相互关系一直处于变化之中,任何一个词的意义变化都会涉及其邻近的一个或几个词意义的相应变化,因为词义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一个词在语义场中所占据的位置来决定的。
所以,词义的变化常是词在语义空间分布上的改变。
语言不是一个静态结构,而是一个不断运动、不断变化的体系。
由于语符的意义具有抽象性、模糊性和不确切性,同时又由于客观世界是不断变化的,为了满足交际功能的需要,在表达这些变化时,语符的意义在不断发生变化,从而引起词的语义空间分布上的平衡状态被一次次地打破。
所以,词义变化是由词的语义空间分布上的两个变化引起的一当语义场中有一个词添加新意时,原有的语义空间分布上的平衡被打破,为恢复原有状态,与这个词相对照或对应的词也添加一个相应的意义,这样一来就仍维持相互解释、相互限制的局面二当语义场中有一个词添加新意时原有的语义空间分布上的平衡状态被打破之后,无法恢复原有状态,这时候,就发生这个词临近的一个或几个词的语义空间的改变,以形成一种新的语义空间上的分布平衡。
在第一种情况中,为恢复原有的语义空间分布上的平衡状态,会出现以下几种词义变化的情况相对照词的意义增加。
例如
文章开头所举的和就属于这种情况。
再如,一种古老的风俗是把圣徒的祭日都用红色的字体在日历上标示出来,因此用于指“”,通过对照获得指“”的意义,由于指“,,,那么便与之对照增加了“,,的新意。
又如指装饰得富丽堂皇的教堂,里面的教士们穿着各式袍子,人们给圣母点上蜡烛,到牧师那里去作忏悔,在此的意思是“,’,并用于指这个意义上的看法、教义。
与相对照,在切中,各种仪式尽可能简单,没有仪式、蜡烛和个人的忏悔,教堂看上去也是光秃秃的,通过类推,便获得了与相对照的意义“讨,’。
同义词的意义增加。
例如。
在现代英语早期获得了“”的意义,它的同义词便很快用于相同的意义上来同样,当指“”时,它的同义词。
也经历了相同的词义变化。
在这一类中,还可分为两类意义变化的情况词义的一起上升。
如最初指“’,现在词义范围扩大,在它原有的不好的涵义弱化之后,已经成为的强义同义词,随之,其它像、、之类的同义词都变成了的强义同义词词义的一起下降。
比如英语词、和,由于其中含有不好涵义的影响,现在已经变成贬义词。
最初指“,,或“”,指“”或“”,指“一,’、“一”或“”,它们共同含有的没文化、粗俗以及乡村的特点使它们变成今天的贬义词指“,一指“,一,”指“,,,。
同一词根派生出来的词意义增加。
从同一词根派生出来的不同词性的词中,一个词性的词具有了新义,其它词性的词也会通过类推的方式获得这个新义。
比如,形容词最初指“姆”,到年产生了“呀”。
到年,名词已获得了这个意义。
是由于后来大众改变了对经院哲学的态度而使它具有了新意,指“团。
,,,形容词和随后也获此意。
具有上下义关系的词意义增加。
比如,、和同属于亲属语义场,构成上下义关系。
在生物学领域中,当获得了“,,的意思时,便有了“”的概念,而相应地获得了“,,的意义。
在第二种情况中,当语义空间分布的平衡性被打破而无法再恢复时,词义变化常是多个词彼此竞争语义空间之后而造成的后果。
比如,直到世纪还在指不分性别的“’早在世纪,最初指“场”之意的开始有今天我们所使用的意义,这就出现了与进行竞争语义空间的现象。
到了世纪,一词接管了中的“厂之意,把和都留出来指过了记并且不分性别的“”之意。
而也在世纪,切一词接管了中指“’’的意思,大概那时已开始具有今天所用的意义。
这就出现没有词专指“】。
’,的现象,从而为无论还是都可窄化其意义来填补这一语义空缺提供了可能性。
则是在世纪才开始有“’’之意。
在这个语义场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或多个词的意义改变会引起相应的一系列相关词义的改变。
在这种词义的变化中,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变化过程一度使用意的词后来指意,这其中显然经过至少两次意义变化,首先使用意的词扩展其意义,可以在用一意的环境中使用,然后这个词停止使用意,最后只用意。
第一个过程涉及意受排挤而使其被废弃使用或受到限制。
第二个过程涉及某个竞争词侵占了意空间,图示如下“一”“山”“洲汉」,’“琳比”昭加刘—昭泪—曾指“以泪,’与断相对,现在其意义已经窄化到指“’上了因为已经侵占了它的大部分语义空间。
很多英语本族语词由于外来语侵占其语义空间而引起了词义窄化。
比如和在古英语中都指“’,,但现在特指一种动物,因为是法语词,社会声望高,迫使的词义窄化其语义空间后,形成今天所具有的意义。
在奄、。
、、八、小、、、等词对中,前面一个为外来语,都是由于其社会声望高,而垄断了后一个本族语词的一部分意义,而迫使本族语词缩小了其语义空间。
从以上对语义“感染”现象和语义场中语义空间分布的平衡性变化的探讨可以看出,词义变化也是语符间的两种关系—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在语言实际应用当中动态变化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