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测量学完整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和全球天文大地水平控制网、精密水 准网及海洋大地控制网
4)、研究为获得高精度测量成果的仪器和方法
5)、研究地球表面向椭球面或平面的投影数学变换及有关 的大地测量计算
6)、研究大规模、高精度和多类别的地面网、空间网及其 联合网的数学处理理论方法,测量数据库的建立及应用。
现代大地测量 (三个基本分支)
几何大地测量
物理理论大地测量
空间大地测量GPS
1)、几何大地测量学:即天文大地测量学 基本任务 确定地球形状、大小,地面点的几何位置 主要内容 国家大地测量控制网建立的理论、方法,精 密测角、测距、测水准;地球椭球数学性质,椭球面上 的测量计算,椭球数学投影,地球椭球几何参数的数学 模型等
公元827年,阿拉伯人阿尔曼孟通过弧长 测量,推算出纬度35°处的1°子午线弧 长等于111.8Km,比正确值110.95Km 只大1%
2、第二阶段:地球椭球阶段:最先由牛顿提出 在此阶段,理论方面 英国的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地球椭球学说. 荷兰的斯涅耳:三角测量法 德国的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大定律 荷兰的惠更斯:摆测重力原理 法国的勒让德:最小二乘法,重力位函数 法国的克莱罗:克莱罗定律 英国的普拉特和艾黎:地壳均衡学说
四、大地测量学的发展简史
1、第一阶段:地球圆球阶段: 将地球看成是圆球进行测量其大小(半径) 公元前六世纪,毕达哥拉斯最先提出地球圆球说。 首次地球半径测量:公元前三世纪,亚历山大学者埃拉托
色尼用子午圈弧长测量法来估算地球半径,与现代数据相比, 误差约 100Km.
亚历山大城
φ
赛尼城
S φ
R
最早一次对地球大小的实测: 我国唐代张遂指导进行。得出子午线上 纬度差一度,地面相距约132Km,与现 代值110.95Km相比,误差约21Km。
另外此阶段还进行了大量的实测工作。 从理论和实际上推算地球椭球参数,确定地球形状大小。
此阶段在几何大地测量方面取得的成果 1)、长度单位的建立:法国利用弧度测量的结果,取其子午圈弧长的四
4、 在当代地球科学研究中有重要地位 1). 建立与维持高精度的坐标框架和区域性与全球的三维大
地网,长期监测网点随时间的变化;
2). 监测和分析各种地球动力学现象;提供有关地球动力 (地壳板块运动)过 程中时空度量上的定量定性信息;
3). 测定地球形状和外部重力场的精细结构及其随时间的变 化,进一步精化地球重力场模型;
3、现代在地测量的特征 1)、测量范围大,范围从地区、全球乃至宇宙空间; 2)、研究对象和范围不断深入、全面和精细,从静态测量 发展到动态测量,从地球表面测绘发展到地球内部构造 及动力过程的研究;
3)、观测精度高; 4)、观测周期短。
4、大地测量的基本内容
1)、确定地球形状、外部重力场及其变化;建立大地测量 坐标系;研究地壳形变,极移和海洋水面地形用其变化
球的空间信息;研究宇宙空间其它星球的状态。 经典大地测量学:视地球为不变刚体,均匀旋转球体或椭球
体,在一定范围内测绘地球和研究其形状、大小及外 部重力场。
现代大地测量学:以空间大地测量学为主要标志,研究地球 及外部宇宙空间。
与经典大地测量学相比,在研究方法、手段方面有显 著不同。主要表现在人造卫星、空间探测器、计算机、通讯 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应用。
大地测量学基础
第一章 绪 论
一、大地测量学的定义
定义:大地测量学是为人类活动提供空间信息的科学,着重研
究地球的几何特征(形状和大小)和基本物理特性
(重力场)及其变化。 性质:地球科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地球信息科学,既是基础
科学,又是应用科学 任务:测量和描绘地球并监测其变化,为人类活动提供关于地
2)、物理大地测量学(理论大地测量学) 基本任务:用物理方法(重力测量)确定地球形状及其 外部重力场。 主要内容:位理论,地球重和场,重力测量及其归算, 推球地球形状及外部重力场的理论与方法。
3)、空间大地测量学 以人造地球卫星及其它空间探测器为代表的空间大地测量的理论、
技术与方法。
大地测量学还可进一步 应用大地测量学:以建立国家大地测量控制网为中心内容 椭球大地测量学:坐标系建立、地球椭球性质、投影数学变 换 大地天文测量学:测量天文经度、纬度及天文方位角 大地重力测量学:重力场、重力测量方法 海洋大地测量学: 地球动力学: 卫星大地测量学: 大地测量数据处理学:
2、在防灾、减灾、救灾及环境保护、监测、评价中的作用 1). 建立大地形变监测系统,为地震预报提供有关资料; 2). 监测泥石流、山体滑坡、雪崩、森林火灾、洪水等灾害, 并为灾后评估提供资料; 3). 监测海水面的变化; 4). 为灾难事件救援提供快速定位;如空难、海难、交通事故; 5). 环境监测,如沙漠,森林,土地利用情况等;
4). 是测绘科学的各分支学科的基础科学,极大地影响着测 绘科学的发展。
三、大地测量学的基本体系
1、 测量学的两个分支 普通测量学:研究小范围的地球表面,认为该范围的地 球表面是平面,且铅垂线彼此平行。
大地测量学:研究全球或大范围的地球,认为铅垂线彼 此不平行,研究地球的形状、大小及重力场。
2、大地测量学的基本体系
二、大地测量学的地位和作用
1、是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基础先行性的重要保证。 确定地球的形状、大小重力场参数;统一全国坐标框架, 建立国家和精密城市控制网,精确测定控制点的坐标,为 经济建设服务
国民经济建设需要地形图及相关资料,测绘地形图需要 建立控制网,建立控制网需要建立坐标框架,建立坐标框 架须知道地球的形状、大小及重力参数。而这些方面正是 大地测量学所研究的内容。
这些监测一般是利用GPS、遥感卫星、VLBI、激光测 卫(SLR)等技术, 必须要知道地球的形状大小、重力场模 型、地心坐标等。
3、是发展空间技术和国防建设的重要保障
1). 为卫星、导弹、航天飞机及其它宇宙探测器提供精确的 地球参考框架和全球重力场模型;
2). 为战争提供军事测绘保障,超前储备保障,动态实时保 障。如提供战区电子地图、数字影像图,打击目标的精确 三维坐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