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内贸易与中国现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刍议中国产业内贸易现状
王雷1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本文摘要: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深化与扩展,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也是越加迅猛,其占各国对外贸易的比重也在逐年上升,尤其是发达国家,而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内贸易现状的研究,至今仍然较少,因此也就很难与发达国家作比较,从而制定更加有力具体的措施。本文将通过对目前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发展作简要介绍,结合现实分析中国对外贸易产业内贸易(IIT)的程度,并简要分析目前与我国产业内贸易发展密切相关的因素,最后提出一些的建议。
关键词:
产业内贸易(IIT) G-L 指数规模经济
****************************************************************************** 一、引言
自从本世纪60年代产业内贸易(IIT)2的概念产生以来,已经有许多学者对这种贸易方式的决定因素进行了思考,他们还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分析。正如Greenway和Miler(1986)、Greenway和Torsrensson(1997)所说,“理论和实证研究上对产业内贸易的兴趣,自从40年前世界贸易中产业内贸易迅速增长以来,就一直存在,并且毫无减弱之势。”按照Ekanayake(2001)的说法,“对IIT的兴趣的增加,主要应是由于用以解释同类产品间贸易优势的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已不能解释按统计上分类的同种产品同时从一国进口和向该国出口的情况。而产业内贸易则阐释了基于不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相似却有着微小差异的产品间的贸易形式,或者不同国家有着不同兴趣和偏好的消费者的近乎完全的需求替代的一种状况。”
过去实证研究大多数都倾向于解释发生在发达国家间的产业内贸易,很少有针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东亚国家)的研究3,尽管事实足以证明发生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正在不断的增加。尽管已有许多学者曾对中国与其它国家的具体贸易方式进行过研究,却很少有人专注于中国的产业内贸易研究4,基于此,本文打算通过对中国的一些实际数据的考察,为今后的学者对此问题的研究作些贡献。伴随着全球性的产业内贸易的迅速发展以及中国入世后一系列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和十五计划的全面实施,对今后中国的IIT 研究就愈显重要了。
二、产业内贸易的理论发展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有许多学者对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开始进行实证分析,比如Vernoorn(1960)、Balassa(1965)等人对欧共体成员之间的研究表明,其间的大部分国际贸易并不是反映各国资源禀赋的产业间贸易,而是产业内贸易。由于产业内贸易涉及到各种不完全竞争的特点(比如产品的差异性、规模经济、垄断竞争或寡占行为以及跨国公司的活动等等)及更广的范围,故建立在完全竞争假设上的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就很难解释了,这样就自然而然产生了许多关于产业内贸易的模型和研究。1775年,Grubel和Lloyd在他们的著作《产业内贸易:异质产品国际贸易理论及测度》中建立了著名的G-L指数,开始对产业内贸易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后来,又出现了基于垂直产品差异的“新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1郑理明(1971~),浙江人,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国际贸易方向;王雷(1979~),山东人,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国际投资与跨国公司方向。
2 产业内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即出口又进口同一个产业内产品的行为,通常又被称为双向贸易(Two-way Trade)或是重叠贸易(Over-lap Trade)。
3 对发展中国家IIT进行过研究的学者主要有:
Aquino(1978),Balassa(1979),Havryshyn&Civan(1983),Marique(1987),Lee(1993),Stone&Lee(1995),Gonzalez&Ve lez(1995),Havrylyshyn&Kuzne(1997),Nilsson(1999),Ekanayake(2001).
4 对中国的产业内贸易进行过研究的学者有:朱刚体(1993)、鲁明泓(1994)、李俊(1998)、许统生(2000)。
(Falvey等人),该理论试图在产品特性与劳动和资本等基本要素的不同组合间建立联系以解释产业内贸易,但仍是用要素禀赋来预测贸易;基于水平产品差异的“新张伯伦模型”(Krugman,1979)和“兰卡斯特模型”(Lankaster,1980),前者认为在产品具有水平差异性并在生产的平均成本递减的情况下,即使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国家间也能展开贸易,并且这种贸易能够增加两国的福利,而后者则是以产品特性和消费者偏好的唯一占优选择性为基础解释两国贸易,也得出了与上相同的结论;基于寡占假定的“布兰德-克鲁格曼模型”(Brander&Krugman,1983)和垂直差异性模型,前者利用库诺假定建模,讨论寡占均衡问题,后者用研究与开发作为固定成本来分析,结果均表明,如果两个国家收入水平不同,就会产生产业内贸易,高收入国家出口高质量产品,低收入国家出口低收入产品。此外,在随后的研究中,又有许多学者对前人的成果进行了拓展与改进,比如,Havryshyn&Civan(1983),Marique(1987),Lee(1993),Stone&Lee(1995),Gonzalez&Velez(1995),Havrylyshyn&Kuzne(1997), Nilsson(1999),Ekanayake(2001),李俊(1998)、许统生(2000)等多位学者的研究。
无论如何,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是被充分肯定的,对它的研究也必将随着产业内贸易的不断深化而深化,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贸易前进的必然。
三、中国近年来的国际贸易概况
从1980年到2001年,中国的总贸易额从380.4亿美元增加到5097.7亿美元,增幅达1326.14%。进出口占GDP的份额由12.6%增加到47.6%,该增长是进出口同时增长的结果:出口占GDP的比重从1980年6.0%上升道2000年到24.7%,而进口占GDP的比重则相应地从1980年的6.6%上升到2000年22.9%。可见,中国的对外贸易从八十年代到90年代有较高的增长,进入九十后基本上放慢了增长速度,并保持了较为稳定的态势(进出口基本持平,出口略有盈余)。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一直保持了较高的贸易份额,其中对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工业国之间的贸易占总贸易的比重一直居高不下。2001年中国就有57%的出口贸易和52.3%的进口贸易是同这些国家进行的,同时出口贸易从1993年的52.2%增加到了2001年的57%,且伴随着中国逐步发展为世界性的制造中心,这种趋势是可持续的。与此同时,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进出口贸易也保持了相对稳定的份额。对非洲的进出口份额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出口从1993年的1.3%增加到2001年的1.7%,增幅达31%,进口相应地从0.7%增加到1.4%,增幅达100%。对亚洲(除日本外)的进出口仍占对发展中国家的进出口的大部分份额,其中较为明显的是对韩国的进口从1993年的5.2增加到2001年的10.5%,增幅达102%,出口也呈现了一定的增长态势,从3.1%增加到4.0%;再有是中国对香港的贸易,无论进出口都出现了较达的下滑,出口从1993年的10.2%减少到2001年的4.2%,减少了近60%,进口从1993年的24.2%下降到18.9%。5此外,中国在90年代对欧洲非发达工业国的贸易份额也略有下降,但对中东国家的进口却呈现了上升态势。
表一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地区分布(百分比)
地区
出口进口
1993 1997 1999 2001 1993 1997 1999 2001
发达工业国52.2 51.4 51.3 57.0 52.5 55.4 50.2 52.3 其中
美国18.7 16.6 17.9 21.5 10.3 12.5 11.5 11.8 日本17.3 19.1 17.4 16.6 22.6 22.5 20.4 20.4 德国 4.4 3.8 3.6 4.0 5.9 6.2 4.3 5.0
发展中国家46.9 48.2 48.3 42.7 45.9 42.7 47.6 45.2 其中
非洲 1.3 1.3 1.4 1.7 0.7 1.0 1.7 1.4
亚洲36.8 40.1 39.6 33.2 34.7 33.7 36.9 36.3 5自97回归以来,香港的贸易统计仍是进行与大陆分离的独立核算,对其自90年代下半期开始的与大陆贸易减少,笔者认为是受回归和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转口贸易大幅下降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