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散文视野中的青岛城市文化地图探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2卷第3期 2019年5月

44取4我本旁私学报

Journal of Qingdao Technical College

Vol. 32 No. 3

May 2019

民国散文视野中的青岛城市文化地图探析

郑萍萍1,阮兰芳2

(1.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山东青岛266555;

2.青岛理工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山东青岛266520)

摘要:着眼于城市意象勾勒的青岛城市文化地图,是研究20世纪30年代文化名人旅寓青岛这一文 化现象的一个角度,也是深入探索人与城市关系,服务城市以人为本进行文化建设的一种方式。城市不 只是文学散文中可感觉和意想的对象,更是实实在在参与人的衣食住行的居所。旅寓作家散文所关照 的城市意象、普通当地市民在文化地图中的失语,都包含着时代、家国、人生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勾勒民 国散文视野中的青岛城市文化地图,对于当下青岛开展城市文化建设,打造幸福宜居城市,促进人的诗 意安居,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和启示价值。

关键词:民国散文;青岛;城市文化地图;城市意象

中图分类号:1206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2698(2019)03-0080-07

青岛建置于1891年,距今120多年历史。建 置之时,青岛是风光秀美的滨海渔村,120多年后 青岛已经发展为现代、开放、极具活力的国际化大 都市。从一座城市历史发展的角度,青岛是年轻 的、青涩的•它不是具有久远历史和深厚积淀的帝 都型城市,它是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军事功用 而兴建发展起来的。学术界在研究青岛这座城市 迅猛发展的多方面因素的同时,也对其文化历史 积淀的略显薄弱有更多的思索。如何挖掘历史人 文资源,启迪和滋养文化发展和城市建设,成为当 前青岛城市研究的热点。

一、旅寓青岛作家的青岛表述

一座城市的生命力和魅力依赖于其独特历史 文脉的塑造和传承。让城市留住特色,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并不断继往开来,是城市文化建 设的使命。在此过程中,文学文本成为文化集体记 忆的重要媒介。德国作家阿斯特利特•埃尔在《文化记忆理论读本沖提出,“文学作为集体记忆的媒 介有两个本质特征:第一,对于处在社会文化背景 下的个人记忆而言,它是一种重要的媒介框架。第二,只要是有关团体和社会群体的记忆,文学作为 一个储存(文化文本)和传播(集体文本)信息的媒 介,也将在文化背景下被回忆。”[1]文学文本尤其是散文文本赋予城市文化以写作者的独家记忆和经 验,以个人微观叙事赋予历史宏大史诗以人性化视 角和情感温度,可以更加形象、直观地启迪、激活人 们的城市文化记忆,在历史文脉中采撷城市发展智 慧,为人与城市的和谐依存开拓思路。

本文主要从“文学与城市”的关系视角出发,对散文视野中的青岛进行考察,勾勒文学领域的 青岛城市文化地图,展示文学领域对变动中的青 岛的情感反应、价值判断和文化认同,揭示青岛独 特的城市印象、品格和精神面貌,分析文学修辞与 现实城市两者间互文或是错位的关系,并研究“文 学中的青岛”对于当下和今后青岛城市文化发展 的影响和意义。

本文所依据的文学文本主要为20世纪三四 十年代旅寓青岛作家所写的有关青岛的散文.既 有写于旅寓青岛时期的,也有写于离开青岛之后 的。所参照的文本主要是刘宜庆编的《名人笔下 的青岛》,该书基本涵盖了文化名人描写青岛的作 品,涉及现代作家21位,主要有依托国立青岛大 学、国立山东大学讲学的作家梁实秋、闻一多、沈 从文、洪深、老舍、吴伯萧、王统照、台静农;在大 学、中学读书的作家柯灵、臧克家、徐中玉、黄宗 江、何炳棣、赵瑞蕻;在青岛短暂停留的作家胡适、宗白华、萧军、郁达夫、苏雪林、端木蕻良。创作量

收稿日期:2019-04-10

基金项目:山东省文化厅2013年度艺术科学重点课题(2013153);2016年山东省人文社科立项 课题(16-ZZ-WX-03)

作者简介:郑萍萍(1978—),女,山东五莲人,讲师,领士;阮兰芳(1977—),女,湖北通山人,讲师,博士。80

44取名我本旁私学报2019年第3期

相对较大的有梁实秋、苏雪林、老舍、柯灵、洪深、臧克家、吴伯萧等。梁实秋旅寓青岛4年,提及青 岛的文章有五六十篇。这些文本具有鲜明的个 性,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启示。

二、城市意象视角下的青岛文化地图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旅寓青岛的作家在其散 文文本中,对青岛进行了或浓或淡的素描,提供了 一系列富有意味的城市意象。城市意象最早由美 国学者凯文•林奇于1959年提出,他认为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五种要素对城市的可意 象性起关键作用,构成了城市意象。[2]从城市文化 建设角度,城市意象理论提供了人与城市关系的 考察方式。城市意象是人对一座城市的外在形 态、内在精神的整体心理感知。这种心理感知具 有个体性,是城市形象在个体大脑中加工成像的 汇聚。当个体城市意象通过文学文本的方式在一 代又一代的读者群中被感知、被谈论、被储存,便 会形成一个城市的集体记忆,既属于市民,也属于 听说这个城市的他者。文学文本中的城市意象从 个体升华为集体的城市感知,成为关于城市文明 的深层次思考,不仅对于城市文化建设有积极意 义,对于城市生活审美构建也具有重要价值。

旅寓青岛作家散文中出现较多的城市意象,有大海、海水浴场、栈桥、国立青岛大学、市立中 学、荒岛书店,还有中山公园、水族馆、体育场、总 督府、小青岛等。城市意象不仅是城市的某种标 志性建筑或符号,更是人在城市中的个体感知和 集体记忆的时空坐标,它们串联起了时空中的城 市文化地图,体现着人在城市里的审美构建和价 值追求。

通过对城市意象的出现频率的分析,旅寓作 家心目中的青岛城市文化地图可以分为生活安 居、职业生存、价值追求三个层面,大致概括为“一 线、一圈、一网”。

(一)生活安居层面:一道海岸线,呈现青岛的 海域风情

海是青岛的特色和禀赋,青岛作为城市的形 成和发展,以及它此后的历史境遇、时代机遇,都 与海有关。青岛建置之时是一个平静的沿海小渔 村,此后因为险要的海防军事战略位置,成为西方 列强抢夺的对象。作为城市,青岛一开始即是海 洋文明和西方资本的产物。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大批文化名人旅寓青岛,很大程度上与青岛的滨海特点有关。即便是因为 国立青岛大学而聚集来的文人学者,在抉择天平上也大都把青岛的海作为一个重要砝码。杨振声 去上海为国立青岛大学物色老师时,对梁实秋和 闻一多如是邀请:“讲风景环境,青岛是全国第一,二位不妨前去游览一次。”[3]151据《山东大学校史》记载,因为风景气候的关系,“应聘者待遇虽比某 些大学略低,也甘愿俯就”®。青岛的风景环境,底色和主题即是海。康有为对青岛的概括一 “青岛之红瓦绿树,青山碧海,为中国第一”[4],可 谓抓住了青岛的特点和神韵,以致“红瓦绿树、碧 海蓝天”深人人心,成为青岛的名片。而康有为和 杨振声的“中国第一”之辞,更是一种喜爱情感的 表达。

在很多旅寓青岛的作家散文中都对青岛的 “海”作了描述。郁达夫1934年7月携家人来到 青岛居留一个月。他说,“海天的深蓝,看了使人 会莫名其妙地感到一种愉快。”“到处可以看得见 海,到处都是很适宜的住宅区。”[3]53_54城市的色彩 会唤起人的情感,影响人对城市的印象。青岛的 主色即是海的颜色。青岛给予郁达夫的印象是清 新、美丽、洁净、整齐和华美。臧克家1929年考人 国立青岛大学补习班,他对“海”的感受包括了视 觉、听觉和感觉。“坐在青岛大学教室的座位上,一歪头,就可以从红楼的红瓦和绿树叶间看到海,从石头楼的寝室里,午夜醒来,就可以听到海,从 潮润的风里,从早晚的烟雾里,从鸥鸟的翅膀上,随时可以感觉到海的存在。”他的整体感受是“诗 意”。[3]145而诗人宗白华1931年来到青岛与诗友 谈诗,对青岛的“诗意”感受更加直接了当,“青岛 的半年没读过一首诗,没有写过一首诗,然而那生 活却是诗,是我生命力最富于诗境的一段。”这个 诗意与海有关。闻一多在1931年至1932年在青 岛大学执教,他对青岛夜晚的海有细致的描述,帆 船、海浪、海鸥、栈桥、如海上星辰的红绿灯、海天 的云彩一一呈现,“那儿再有伸出海面的栈桥,去 站着望天上的云,海天的云彩永远是清澄无比的,夕阳快下山,西边浮起几道鲜丽耀眼的光,在别处 你永远看不见的。”[3]23这种“别处你永远看不见”的描述,表明海在青岛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青岛,依海而建,因海而兴。如果为青岛描绘 一张地图,首要的一点就是海岸线。在旅寓作家 的散文中,与“海”有关的城市意象出现频率是最 高的。与海有关的城市标志物有“海水浴场”(汇 泉浴场)、“栈桥”(回澜阁)、滨海公园等。

青岛第一海水浴场又称汇泉海水浴场,位于 汇泉湾内,建成于1903年。郁达夫感叹其确为 “东方第一良港”“东方第一避暑区”。[3]54梁实秋

8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