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俄罗斯人口失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大学
浅析俄罗斯人口性别比例失调问题
课程名称:
院系:
专业:
姓名:
学号:
任课老师:
浅析俄罗斯人口性别比例失调问题
摘要: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地域跨越欧亚两个大洲,与多个国家接壤。绵延的海岸线从北冰洋一直伸展到北太平洋,还包括了内陆海黑海和里海。俄罗斯是世界上人口最稀疏的国家之一。多数人口集中在都会地区。俄罗斯城乡人口和男女人口比例失衡问题非常严重,女性人口比重从2002年的53.4%上升到2010年的53.7%,而男性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从46.6%下降到46.3%。
关键词: 俄罗斯; 人口; 比例失衡
1.俄罗斯人口情况
俄罗斯土地面积约1千7百万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约每平方公里9人,是世界上人口最稀疏的国家之一。多数人口集中在都会地区。2009年俄罗斯人口15年来首次未出现负增长。俄罗斯人口分布极不均匀,欧洲部分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4/5。而广大东部地区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不足一人。城市人口占全国的73%。1.41亿(2008年政府估计,世界第9名)。人口密度8.3人/平方公里(世界国家和地区第209名)。性别比为0.88。
俄罗斯大部分人口集中居住于北至圣彼得堡,南至新罗西斯克,东至伊尔库茨克,以这三个城市为顶点的三角地带中。拥有有利气候条件的三角地带向北则是大片的原始森林和长年冻土层,而向东南延伸则分布着沙漠和半沙漠地带。
西伯利亚占据了俄罗斯大约3/4的国土,却居住了少于1/4的人口。而位于俄罗斯国土欧洲部分的中西部则稠密得分布着大量的城市以及居住着大量的人口。在这个地带有着俄罗斯最著名的城市以及传统的文化、工业中心。在南部乌拉尔地区,人口则集中在下塔吉尔和马格尼托哥尔斯克这两个城市之间的地带。在西伯利亚地区,人口则主要集中于西伯利亚铁路两旁,这其中最著名的城市有新西伯利亚、鄂木斯克、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和伊尔库茨克。
俄罗斯有12个城市人口超过了100万,他们分别是:莫斯科、圣彼得堡、新西伯利亚、叶卡捷琳堡、下诺夫哥罗德、萨马拉、喀山、鄂木斯克、车里雅宾斯克、顿河畔罗斯托夫、伏尔加格勒和乌法。
最近半个世纪以来,俄罗斯人均预期寿命不断下降。1966年俄罗斯人均预期寿命曾经达到过69.5岁(男64.3岁,女73.4岁),1985年6月的统计为69.3岁(男63.8岁,女74.0岁)[6]。但在1994年却降到了63.9岁(男57.5岁,女71.1岁)。90年代末开始恢复,但到2004年也只有65.3岁(男58.9岁,女72.3),尚未达到38年前的水平。
人口少对于国土面积世界第一的俄罗斯来说,无疑是一大灾难。俄劳动和社会发展部认为,由于人口减少,现在俄劳动力的缺口达1000万,特别是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的石油、天然气和木材等资源开发领域,劳动力短缺近50%,这一定程度上拖累了俄罗斯的经济增
长。苏联解体后,由于俄欧洲地区特别是莫斯科地区生活条件较好,居住在远东和西伯利亚的俄罗斯人开始向西流动。
2.不生孩子就是不爱国
路透社公布的人口普查结果显示,过去十年里,俄罗斯人口减少了将近340万,过去十年正好是普京担任俄罗斯总统和总理的十年。2010年10月进行的俄罗斯全国人口普查显示,俄罗斯人口已从2002年的1.452亿减少到1.429亿。汇丰银行俄罗斯首席经济学家Alexander Morozov说:“官方预测是,俄罗斯人口将锐减,20-30年後将减少到1.2亿。”
从1991年至今,俄罗斯一直是死亡率超过了出生率,由于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与人口死亡率居高不下同时并存,导致十几年来来俄罗斯的人口总量不断减少。俄罗斯人口统计机构曾预测,到2031年,俄罗斯人口将降到1.27亿以下。届时人口数量将少于19世纪末沙皇俄国时期俄罗斯本土的人口。人口学家警告,俄罗斯已出现严重的第四次人口危机。专家们预测,人口的负增长必然导致俄罗斯人口老龄化现象更加严重。不久的将来,劳动力数量的进一步减少,必将与资源开发需要之间的矛盾更加激化。
俄罗斯人口减少有两个原因,一是出生率低,而死亡率高。美国企业研究所政治经济学家尼古拉斯-埃伯施塔特2007年曾在《外交政策》上撰文,称俄罗斯有必要采取措施预防心脏病和哮喘造成的死亡,这些疾病都直接与酒精中毒有关。尼古拉斯将酒精中毒列为俄罗斯儿童早夭和男性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300万男性为此早死。导致俄罗斯人口下降的另一个原因是“人才流失”。每年大约有10万人离开俄罗斯,其中大部分都是受过教育的年轻人。
为了解决人口问题,俄政府一直没少下力气,通过各项措施鼓励国民多生孩子。俄罗斯还恢复了一些苏联时期的做法,生育子女多的妇女,被当做“英雄母亲”,放产假3年,且工资奖金照发。除了中央政府的激励政策外,各地也纷纷出奇招。比如别尔哥罗德州政府曾承诺,出资为多子女家庭购买小洋楼和小轿车;乌里扬诺夫斯克州曾专门召开机关人员全体大会,给每个人下达生孩子的任务,生儿育女多的人员不仅将获赠汽车,甚至还能升职。
3.俄罗斯人口性别比例现状
俄罗斯的男性人口为6620万,而女性为7670万,比男性多出1000万以上。在二战刚刚结束的1950年代,相对100名女性,男性只有75名。
如今,俄罗斯的男女比例约为85:100,是全球男女人数差最大的国家。因此,女性结婚难在俄罗斯已经成了社会问题。为了填补人口减少的缺口,仅2011年上半年,俄罗斯的移民人数就增加了37%。虽然有大量移民从鞑靼斯坦、巴什科尔托斯坦、高加索等前苏联地区涌入,但另一方面,人种对立也在趋于明显。2010年,借着在莫斯科给足球赛助威的狂热气氛,俄罗斯族与高加索族爆发了大规模冲突,甚至造成了人员伤亡。
虽然俄罗斯科学院国民经济预测研究所公布,俄罗斯要想维持住现在的人口,每年必须接纳70万~100万的移民,但这不可能得到民众的支持。
4.俄罗斯人口性别比例失衡原因
(1)二战中男性死亡人口过多。
(2)由于二战中男性负伤率高,造成男性因伤病死亡率高。
(3)生育观念的改变,主张只生育一胎的观点占据了上风
(4)人口老龄化现象迅速,影响到了人口潜力的发掘。
(5)地方保护主义政策的影响,移民政策的落实较为困难。
5.俄罗斯人口性别比例失衡后果
人口数量绝对减少,劳动力资源严重匮乏,人口结构老龄化,且人口质量下降,人才流失现象严重,人才资源向俄中部和西部地区及国外收入水平较高的国家流动,部分劳动适龄人口和技术熟练的专家向俄中部和西部地区迁移。同时,毗邻国家人口数量庞大,蕴涵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这为俄东部地区的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但俄当局对外国劳动力的进入心存疑虑。
由于自然气候条件恶劣,俄东部地区经济活动的成本高,效率低,人口的生命活动条件更加恶劣,社会保障费用支出更高,人口资源更不稳定,出生率降低速度更加显著,死亡率增长幅度也更高。死亡人口中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占绝大多数,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比全俄平均水平低2~3年,人口流动以向外移民为主,外移人口以劳动适龄人口和技术熟练的人群为主,去俄中西部地区学习的年轻人,受高薪吸引,毕业后即留在俄中西部地区;年轻女性去东亚国家的服务业能获取较高收入,因此,更不愿留在本地。人口自然和自发的运动过程,根本改变了人口的年龄结构,老龄人口的比重扩大,青少年人口的比重下降,导致社会负担加重,劳动力资源储备减少,危及人口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影响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和经济增长速度。
人口安全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规模适度、结构合理以及流动有序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不但可以充分满足该国或该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人才资源的需要,而且也有利于实现该国或该地区的社会、政治稳定。人口可持续发展不仅是简单的繁衍后代和代际更替的过程,更主要的是要形成由国家支持家庭的社会条件和物质支持力量。据统计, 2006年远东地区由于人为原因少生了10万名婴儿,地区人口净再生产率为65%,即劳动力补偿速度慢,人口老龄化程度比全俄整体水平高。平均每千名劳动人口要抚养500名儿童和老人,预计到2015年劳动人口的社会负担要增长一倍。
与俄东部地区毗邻的中国东北三省,面积仅次于俄滨海边疆区,而居民却超过1. 7亿人;韩国和朝鲜总人口7 000万人,其中2 400万居住在靠近滨海边疆区的朝鲜。俄毗邻地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与俄东部地区劳动力资源匮乏的局面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外来劳动移民的进入一方面弥补了俄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对劳动力资源的需求,另一方面在俄务工人员的不端行为(跨国犯罪、非法移民等)及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偏见和一些排外思想使俄本地民族对外来劳动移民有一定的心理压力,俄当局对使用外国劳动力顾虑很多。2006年6月俄政府出台了《海外同胞自愿重返俄罗斯联邦七年计划》,为自愿回国加入俄罗斯国籍的俄罗斯同胞提供贷款、失业金,实施一些奖励措施吸引独联体国家的俄罗斯族人口,并计划对近邻国家的非法劳动移民实行“大赦”,而对来自中国的劳动移民则采取限制态度。2007年1月15日起《俄罗斯联邦外国公民和无国籍人士移民登记法》修正案和《俄罗斯联邦外国公民法律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