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芽苗砧嫁接体的亲和性生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Ju a o ui gi l r a dF rsyU ie i N tr cec dt n o r l f j nA r ut e n oet nvrt a a SineE io ) n F a c u r s y( u l i
第4 0卷 第 1 期
F N i—n A G Z ii C E u , H N S i i , I ubo E G J l g ,Y N hqa , H N H i C E h— n L U Y —a ni n p
( . oeeo rpSine 2 C U g f oet ,Fj A r u ueadF rsyU i rt, uhu F j n30 0 , hn ) 1C R g f o ec ; . o eeo rs y ui g c tr n oet nv sy F zo , .i 5 0 2 C ia C c F r 蚰 il r ei a
s de .T ers t s o e h t h gso ip yia n h mia n ie a b o sdf rn e ew e h  ̄f no d t i u d h eu s h w dta a e f o h s l a dc e c idc sh d o v u iee c b te ntes t u ina l cn b e l i s d e n
te c nr 1 h e t ae r a h h e l v l e a e s te t a f rga t g h eCAT a t t e c e ep a【 au tt e h t .T e d a r t e c e t e p a【 au t i e nh d yat rf n ;t o o h d h t x e i c v y r a h t e l v l e a i i d h h te t t a w n e d y,w c S3 9 c mp r d t e c nr l he P c vt e c e e p a【 a u e eg t e t y,1 7 o ih i h h Wa 3 % o a e I t t ;t OD a t y r a h t e lv l e a t ih e n d lh o o i i d h th ha 8% f te c n r l he S D a t t e h e p a au a a 3 % c mp r m e c nr l tt e t e t — i h d y h l l h t ;t o o O c v y r a e t e k v l e t tw s 1 6 i i c d h h o a e wi t t w n s t a ;t e s u e d h o oa h y x o b
关键词: 油茶; 芽苗砧嫁接体; 死亡率 ; 可溶性糖含量; 相对电导率; 酶活性
中图分类号 : 5 59 S6 .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6 1 40 2 1 ) 102 - 17 - 7 ( 0 1 0 -0 0 5 4 7
P yilgcl fnt f us edgatdu ino a laoe ea h s oia f i o rese rf no f mel lfr o ai y n e C i i
21年 1 01Biblioteka 月 油茶芽苗砧嫁接体的亲和性生理
冯金玲 杨志坚 陈 辉 , , , 陈世品 刘玉宝 , (. 1福建农林大学作物学院;. 2 福建农林 大学林学院, 福建 福州 30 0 ) 50 2
摘要 : 通过 对油茶芽苗砧嫁接体发育过程 中的死 亡率 、 可溶性 糖含量 、 相对 电导率 和超氧化 物歧化酶 ( O )过氧化 物酶 SD 、 (O )过氧化氢酶( A ) PD 、 C T 活性 的测 定 , 研究嫁接体的亲和性生理. 果表明 , 结 嫁接体与对照实生苗 的各项生理生 化指标差 异很 大. 嫁接体的死亡率在嫁接后 1 d 6 达到最高 ;A C T活性峰值出现在嫁接后 2 , 0 是对照 的 39 ;O d 3 % P D活性在嫁接后 1 8 d 达到最高 , 是对照 的 17 ; D活 性在嫁接后 2 达到最高 , 照的 16 ; 8% S O 6d 是对 3% 可溶性糖含量在嫁接后 2 达到最高 , 4d 是 对 照的 18 ; 1% 相对电导 率在嫁接后 6 2 和 4 d出现 2 个高峰 , 分别是对照的 17 0 %和 11 . 2% 可见 , 嫁接后 的前 2 是嫁接体 6 d 发育 的关键时期. 相关 分析显示 , 嫁接体的死亡率与 P D活性呈极 显著正 相关 , 对电导率 呈显著 正相关 , S D活性 O 与相 与 O 不相关 , 表明 P D活性可能是影响嫁接成活的关键指标. O
Ab t a t o n u rn t e me h n s o h s l gc la i i s r c :F ri q i g i o t c a im fp y i o i a f n t h e t ae o u l u a o t n ,t e r lt e c n u t i i n h o y,te d ah rt ,s l b e s g rc n e t h eai d ci — v o v
t,sp m leds uae( O ,pr i s P D , aa s C T c vt o a e / / e us edgae no e y ue xd l t m s S D) eo d e( O ) ct ae( A )at i f m /ao /r nrese rtduinw l xa l iy C / e a f f ' 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