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贷款风险的成因及防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贷款风险的成因及防范
摘要近年来,大规模扩招使高校产生了扩大基本建设等强烈要求。

银行贷款成为高校重要的筹资渠道,但同时,巨额贷款使高校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增加了高校贷款风险。

本文对高校贷款的现状、原因做了阐述,并与国有企业的贷款风险成因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若干防范贷款风险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高校贷款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自1999年以来,大规模扩招使高校产生了扩大基本建设等强烈要求。

银行贷款成为高校重要的筹资渠道,但同时,巨额贷款使高校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增加了高校贷款风险。

本文对高校贷款的现状、原因做了阐述,并与国有企业的贷款风险成因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若干防范贷款风险的对策和建议。

1 近年来高校贷款的基本情况
目前,高校大量贷款是中国特有的现象,许多高校对贷款规模、偿还能力没有统筹考虑,缺乏科学慎重的态度。

据统计报道,我国大部分地区高校面临债务风险。

“截至2006年底,湖北全省76所高校未偿还贷款本金余额有146亿元。

据测算,2007年至2010年全省高校贷款需求尚有162亿元,其中新增81亿元,短期贷款置换国家开发银行贷款81亿元。

仅华中科技大学内债就达6亿元,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贷款余额20.3亿元”。

据审计,“黑龙江省的17所省属高校18个基建项目共花费80多亿元,其中贷款资金占整
个建设资金近60%,高校自筹资金20亿元,财政拨款只有3亿元”。

面对如此之大的负债风险,有人认为高校已成为我国高风险行业。

2 高校贷款及贷款风险成因分析
2.1 高校贷款的原因
(1)招生规模扩大。

从1999年起我国高校大规模扩招,是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的必然,虽然提高了国民素质,拉动了经济增长,扩大了内需,但扩招也直接导致高校教育资源严重不足。

(2)改善办学条件。

高校需改善办学条件,扩大规模,就只能依靠自身的力量去觅新地建设新校区。

此外,国家教育部施行的对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的评估,评估方针包括“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其中强调了学校的定位与规划,加强校园建设和各项教学仪器设备改善。

为了满足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达标或创优的需要,只有贷款才能改善办学条件。

2.2 高校贷款风险成因分析
(1)国家经费不足。

国家财政对高校经费投入并没有同步增长。

至2005年,我国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已达18万亿,但教育投入一直排在3%左右。

(2)民间资本难以进入高校领域。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对事业单位内涵作了界定,其核心要素为“国家举办”、“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等,高校属于此界定范围。

国家对高校的编制、经费、工资、国有资产进行管理和监督。

(3)高校贷款管理责任缺位,对领导的政绩考核不到位。

高校贷款普遍缺乏责任人制度,各高校普遍缺乏还贷机制。

高校产权关系和资产管理存在体制性问题,产权关系不清。

虽然公办高校名义上的所有人是国家,但并没有股东的职权,也无法对代理人即高校领导层进行有效的监督,这就造成了与国有企业相同的问题,即所有权人缺位,代理人“内部控制”。

如高校领导在任期间,为了学校的面子问题,举债搞一些形象工程,领导的业绩有了,至于贷款能否偿还他就不管了,增加了贷款的道德风险。

(4)与国有企业贷款风险成因进行对比分析。

从负债经营的背景来比较,高校和国有企业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主要依赖于银行贷款获取资金,高校与国有企业面临的风险是相同的;从融资方式来比较,高校属于政府公共事业领域,融资形式比较单一,而国有企业融资选择余地远远比高校大,除银行长、短期借款,还可以发行股票、企业债券等;从贷款利息产生的效应来比较,贷款势必产生利息,会计核算制度规定,借款费用的归集处理有资本化和费用化两种途径。

3 高校贷款风险的防范对策
(1)加大财政投入。

国家财政拨款是高校经费来源的主体,包括教育经费拨款、科研经费拨款和其他经费拨款。

财政拨款作为高校经费来源的主要渠道,教育部门应加大投入力度,保证财政拨款准时足额地进入高校。

(2)控制贷款规模,优化贷款结构。

政府首先要对高校的经营
风险有比较清晰的规定和评估;其次要据此对高校的合理负债规模进行界定,这样作为高校自身就很清楚自身有多大的偿债能力;再次,银行在放贷时应充分评估各学校学生生源、财务收支、声誉、偿债能力等方面的实际情况,确定贷款发放的方式与规模,防止过度发放贷款。

(3)完善贷款风险预警机制。

银行应有效控制对高校的贷款总量,对超过最高警戒线的高校,应通知相关教育及财政部门,并停止其向银行贷款。

此外,还要进一步创新完善高校贷款控制和风险评价体系,使其更具有可操作性。

借鉴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要从根本上化解高校贷款风险,还需借鉴国外办学经验,“采取‘以物养物’形式或发行教育债券,即以学校的自有资产作抵押向银行贷款,或者向社会公开发行教育债券”。

根据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可推行以下方式:
(1)盘活存量资源。

高校可通过推行土地置换盘活存量资源,即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通过土地功能布局调整和土地整理等方式,利用地价级差对不同权属、不同用途、不同区域的土地进行交换配置,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

(2)发行教育彩票。

政府可以通过发行教育彩票,引导社会闲散资金的使用方向。

(3)强化财务管理。

英国的伯明翰大学等高校,无论是在预算管理还是资金管理等方面都有一套严格缜密的制度,各财务部门的服务意识相当强,从高层领导到财务部门,各个岗位设置合理,有
利于相互监督;英国高校的年度决算报告也像上市公司那样,按照统一格式对外披露,有利于社会对高校的监督,正是这些严格而又完善的制度和体系,致使高校具有较强的贷款风险防范意识。

这些成功的经验,不妨在结合国情的基础上有批判地予以借鉴。

参考文献
[1] 张静.高校贷款制度研究--中国金融前沿问题研究.中国
金融出版社,2006.
[2] 杨肃昌.构建国有企业财务监督机制的基本思路--国有企业财务监督机制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3] 黄小霞.企业规模扩张中的财务风险控制.华南理工大学
出版社,2007.
[4] 王建新,吴非.高校贷款的风险及防范.会计之友,2006(29).
[5] 霍彩珍.高校银行贷款的风险及防范.会计之友,2006(26).
[6] 万宇洵.高校财务风险评价体系构建.财会通讯,2006(3).
[7] 张青兰.浅谈高校巨额贷款的源动力.事业会计,2007(4).
[8] 李强.高校贷款风险分析.财会通讯,2007(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