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本土化教学研究——以民歌《回娘家》为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通过表演,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学生表演过后,教师要对学生的表演情况作出合理的点评与 指导。这不仅需要教师有丰富的音乐专业知识与技能,还要求教师 有清晰的教学思路与较强评价能力,使学生正确认识到表演上的优 点与不足,跟随教师的指导认真改正。所以,表演不仅是学生在进 步,教师也要跟学生一起学习,才能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表演,发 挥课堂的主导作用。 比如学生在表演完《云中的城堡》后,教师发现她并没有把人 物那种复杂的情感表现出来,可以先用语言指导:“珂赛特既不幸又 幸运。在她小时候,经历的是使人心酸的生活。但是,遇见冉阿让 和马吕斯后,她的命运就改变了。在人物面临苦难时,你表现出来 的只有悲伤。实际上,歌曲的名之所以称作《云中的城堡》,说明主 人公对生活还是有一定期待的,脸上应洋溢着希望,在音乐的低潮
点评与指导的教学环节,不仅能够拉近师生的距离,还能创设 出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使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特长,促进日后的 身心发展。由于评价对教师的知识与能力要求练高,所以教师也要 坚持学习,努力提升自身的文化内涵、音乐素养和教学技能,才能 与学生更好的互动,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总而言之,表演教学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 用。现在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音教师认同,也被越来越多的学生所 喜爱。正是因为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所以教师要通过表演教学 法来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将音乐的指挥棒交给学生,使 他们在表演中触摸音乐,倾听音乐,鉴赏音乐,使音乐课堂焕发出 勃勃的生机。■
式”,我们称之为"原本性音乐”。奥尔夫将原本性音乐比喻成"火种 传递”,在这种教育体系的传播中,不断产生和演变新的生命力。所 以,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一种原理,它可以结合不同国家、民族、 地区的文化特点、风土人情而不断创造出新的教学方式。笔者在其 教学实践中,将奥尔夫的音乐教育实践与中国音乐富有意义地相互 融为一体,使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手段灵活,不但传承 和发展了中国优秀传统音乐,还达到了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的效果。
二、民歌《回娘家》融合奥尔夫本土化教学 (一)《回娘家》教材分析 《回娘家》是一首著名的河北民歌。这首歌生动地描绘了小媳 妇穿着大红袄,抹着胭脂花粉,提着鸡鸭,带着孩子急着赶回娘家 拜年的途中遇到大雨有趣的画面。这首歌非常适用于音乐教学:内 容上,歌词诙谐、押韵,歌曲情绪比较欢快与后半段小媳妇遇急雨 焦急心情形成鲜明对比,易于增强学生的表现力;形式上,这首歌 可以采用独唱、齐唱、轮唱以及多声部合唱等多样化的歌曲形式; 曲调上,乐曲主要围绕1 2 3 5 6民族调式这五个正音并采用四度的方
随着当前人类社会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发展,我国的教 育也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十九大报告强调:“建设 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 先位置。”从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现状的实际基础上出发,走出一条 引进、转化、吸收的新时代音乐教育之路需要借鉴和吸取外国音乐 教育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探讨并归纳音乐教育的规律,促进我 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作为 全球范围内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种音乐教育体系,由廖乃雄自 1980年传入我国已有30多年。在这期间,经过了李妲娜、宋丹、陈 淑宜、李燕治、陈蓉等人在奥尔夫教学法本土化上的实践和研究做 出的大量努力,成果显著。如进行师资培训,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教 师,并在教学一线进行大量的奥尔夫音乐教学实践、创编出大量的 具有中国特色的课例。可以说,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原理”,已在中 国音乐教育的沃土中生根、发芽,并创造了新的形式。
一、奥尔夫音乐教育本土化原理及其意义 从奥尔夫音乐教育实践来看,奥尔夫提倡的是一种"需要人们自 己参与进来的,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音乐教育方
想中追求梦中的城Fra Baidu bibliotek。表演时,时而欣喜,时而悲伤,时而充满希 望,时而陷入绝望。
在欣赏大型的民族管弦乐、交响乐时,学生通过表演,对抽象 的音乐会产生直观的情感体验。可以说,表演拉近了学生与音乐作 品的距离,保持了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在表演时, 学生的艺术细胞充分地活跃起来,内在的艺术素养得到升华,学习 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81
◎ 音乐教育
式进行,大量衬词“啦”出现,词曲结合成演唱的声调,是一种典 型的中国音乐旋律的特点。另外,它是一首人们耳熟能详的民歌,在 教学入门阶段,让学生容易接受,也能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文化。
(二)《回娘家》奥尔夫本土化教学 1、从节奏朗诵入手 前文已经谈到,奥尔夫所提倡的“原本性音乐”能将语言、动 作、音乐融为一体,而这一切最核心、最基本的要素就是节奏。节 奏是音乐教学内容的核心基础,被称为音乐的骨架。在节奏教学中 不但可以使用节奏性乐器,还能通过朗诵来进行,其目的是开发和 培养学生的节奏感。节奏训练具体的方法:简单的字词、姓名节奏 朗诵——成语、谚语节奏短句朗诵——儿歌、童谣节奏朗诵。教师 在教说《回娘家》时,第一步,每小节采用边用手拍节拍|♩ ♩|; 第二步,念着节奏同时围成圆圈行走,手继续保持拍节拍;第三步 在音乐的伴奏下,将拍手改为念歌曲节奏,不必顾及脚,孩子们会 自然地按节拍走。 2、卡农训练 在奥尔夫音乐教育中,教师非常重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多声 部学习。奥尔夫多声部练习运用的较多的是卡农训练,它是由两 个、三个或四个声部演唱同一个旋律,先后相隔一拍或一小节,有 规律的出现,形成此起彼落,连绵不断的听觉效果。卡农训练不仅 培养学生的专注力,随着歌曲节奏的变化,音乐性将会更加丰富。 在《回娘家》课例中,教师在节奏朗诵的基础上加入卡农训练。首 先将学生围成一个大圆圈,分成三个声部,在音乐的伴奏下,以相 距一小节的方式,打着节拍进行论说。随着学生对歌曲节奏逐渐加 深,将轮说改为轮唱。教师安排这三个声部的学生可以轮流当第一 声部;通过学习与合作,学生对自己的控制力与把控能力得到锻炼 和提高。 3、结合动作与嗓音模仿 音乐教学内容结合动作后是非常丰富的,可供教师和学生选择 的有声势、空间运动和身体各部位表现出来的肢体动作,灵活性较 强。嗓音模仿是学生将脑海中对该声音的印象用嗓音模仿出来,如 铃铛声、动物叫声、风声、雨声、各种物体碰撞声响。在歌曲《回 娘家》中,根据歌词的内容,我们将(风声、水声、走路、鸡鸭 叫)这四种声音带入节奏,并且加入动作(原地或移动)表现。如 《回娘家》中第一句歌词是:“风吹这杨柳么刷啦啦啦啦啦啦”, 当老师提示大风刮树的情境时,有些学生马上想到要伸开手臂左右 摇摆,嘴巴鼓起来发出“呼呼呼”声响;有些学生则更有趣,嘴巴 轻轻的发出“沙沙沙”的声音同时身体上下抖动起,把风刮杨柳枝 的动作模仿的惟妙惟肖。这两者之间的结合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想象 力、创造力和表现力,还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部分,略带忧伤。”然后让学生再次表演一遍,教师自己再示范一 遍。也可以在学生表演之后,要求“观众”对表演情况进行点评。 既能够体现学生作为课堂主人公的地位,又能够检验他们有没有认 真观看他人的表演。不仅师生要互动,生生也要互动,才能达到良 好的学习效果。为了使点评和指导更加全面、准确,教师应提前了 解学生要表演的项目,做好功课,最好将学生在表演过程中容易犯 的错误或不足提前预料出来,设计出相对应的指导方法,给学生更 优质的教学。
◎ 音乐教育
黄河之声 2018年第3期 总第504期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本土化教学研究
——以民歌《回娘家》为例
杨小丽荣
(广西艺术学院音乐教育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2)
摘 要: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近现代世界最著名的、最具影响的三大音乐教学法之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之所以受 到广大音乐教育者的认同并在我国广泛传播,与其倡导的“原本性音乐”教育是分不开的,这一点也与中国传统文 化中的“乐教”不谋而合。本文立足于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民歌《回娘家》为例,从节奏朗诵、卡农训 练、动作与嗓音模仿、奥尔夫乐器几个方面,对奥尔夫本土化实践进行研究分析。期望创造出以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为基础,同时具有中国特色、具有自己民族文化特点的音乐教育体系。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本土化音乐教学;民歌《回娘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