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育成鸡的饲养管理(新、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蛋鸡育成鸡的饲养管理
潍坊诺达药业
1、育成鸡的生理特点
育雏期6-8周龄(体重达到标准)后至17-18周龄为育成期,育雏结束后,机体各系统器官的机能如体温调节,消化等基本健全。雏鸡开始脱温,采食量增加,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处于旺盛时期,机体本身对钙质沉淀、积累能力有所提高,母鸡12周龄以后性器官的发育尤为迅速,对环境条件和饲养条件非常敏感,因此保证鸡的骨骼和肌肉系统的充分发育,严格控制性器官过早或过晚的发育,有利于提高开产后的性能。
2、育成鸡的培育目标
(1)体重的增长符合标准,具有强健的体质,能适时开产。
(2)骨骼发育良好,骨骼的发育应该和体重增长一致。
(3)鸡群体重均匀,要求有80%以上的鸡体重在平均体重的0.9-1.1倍范围之内。
(4)产前做好各种免疫,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保证鸡群能安全渡过产蛋期。
3、蛋鸡的生长模式及体成分变化特点
6-8周龄前增重不十分明显,增重潜力不大,此后至10-12周龄前增重潜力很大,增重明显,其后增重缓慢,从体成分变化特点来看,6-8周龄前主要是内脏器官的发育,所以增重不十分明显,而此后至12周龄前,除内脏器官继续发育外,骨骼、肌肉发育很快,增重明显。13-14周龄骨架基本形成,增重开始缓慢,此后体脂沉积明显加快,体组织中变化最大的是卵巢,因此保持一定程度的增重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有利于生殖器官的正常发育,蛋鸡的体重增长一般在36-38周龄左右才基本停止。
4、鸡群的体重和均匀度的重要性及如何达标
(1)体重与性成熟
①10周龄以后,从胫长发育为主转向体重达标为主,特别是18周龄时体重是关键,决定产蛋量的高低和整个产蛋期蛋重的大小。体重大的青年鸡先开产,体重小的鸡后开产。
②鸡的体重大小大致在12-15周时已经定型,在这之后无论怎样努力,体重小的鸡也难于改变其在鸡群中体重小的位置,所以在育成前期必须注意鸡群的体重及时分出体重小的鸡单独组群,给予优良待遇。
③体重小的鸡不仅开产晚,体质也差,一般产蛋也少,体重大的鸡易提前开产,过肥的鸡身体负担重,一般产蛋也不会持久,所以维持鸡群的正常体重(标准体重)具有重要意义。
④中型蛋鸡的体重标准与饲料消耗
中型蛋鸡生长期的体重及大致饲料采食量
注:体重值是在下午喂料后测得,空腹体重大约低于8%
(2)鸡群均匀度与产蛋性能
对每只鸡来讲,开产的第一周是产蛋的练习阶段,第二周开始进入高产期,如果鸡群体重均匀,大多数鸡能在相近的日龄开产,开产之后产蛋率上升很快,几乎在二、三周之内就能达到产蛋高峰,体重差异大的鸡群有些鸡开产很早,而体重小的开产又很晚,因此产蛋率上升缓慢,产蛋高峰不高,高峰也很难维持长久,所以在育成期每周或至少二周抽测鸡群的体重,了解鸡群均匀度的变动,并及时调整饲养管理,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作。
(3)体重及均匀度达标的主要技术措施
①营养调控:根据蛋鸡生长发育特点研究表明蛋鸡育成前期(0-8周龄)体重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是日粮粗蛋白质水平,育成后期日粮能量水平对体重的影响较大,并且能量比蛋白水平对蛋鸡开产体重影响更大。为了保证机体良好的生长发育20周龄前蛋鸡能量的摄入量应保证在21兆卡以上,要求日粮能量水平保持在2750-2950千卡/Kg,蛋白摄入量应达到
1.0-1.2Kg。
②建议全期采用有控制的自由采食。即根据品种有所建议的营养水平日粮及推荐的采食量供给饲料及时根据鸡的体重来通过增或减停增下日(或下周)供料量来进行体重控制,因为随意的自由采食容易造成体重不增重和负增长,而影响生殖器官的发育,使用高浓度的日粮进行随意的自由采食或限制饲喂(尤其是培育后期)更容易控制体重发育。
③换料方式:
当育雏期向育成期,育成前期向育成后期的过渡时期需要换料时,应遵循的原则是根据体重达标情况一致性及发育情况而定,而不应机械地根据日龄去换料,而且换料应循序渐进,逐渐过渡,以减少换料应激对鸡体发育的影响。
④体重偏小或超重时的措施
无论是体重偏小或超重都不应急于求成在短期内使鸡体重迅速达标应当循序渐进逐渐来达标,偏小时在短期内使体重达标(尤其是后期)极易造成小而肥的个体,从而影响生长性能,偏重时通过减料来使体重迅速达标,使增长停止或负增长,这将会影响到正常器官和组织发育,尤其是后期即使是超重也应保持一定程度的增长速度,有利于生殖器官的发育。
①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
合理的饲养密度是影响培育成绩的一个重要影响因数。
育成期对饲养密度的要求
②育成期湿度管理与通风换气
育成期的鸡对湿度的变动有很大的适应能力,但应避免急剧的温度变化,日温差的变化最好能控制在8℃以下,如果舍温在10℃以下,30℃以上可能对育成鸡的生长造成不良影响,应该采取适当的对策。
育成鸡对环境湿度不太敏感,湿度在40-70%范围之内都能适应。
育成鸡必须供应足够新鲜空气,但不要有贼风,良好的环境条件可避免羽毛生长不良、生长下降,鸡只大小不一致,饲料转化率下降及疾病的发生。
5、光照管理
不同季节培育的雏鸡性成熟日龄不同,10月至2月引起的雏鸡由于生长后期处在日照时间逐渐延长的季节,容易早产,4月到8月引起雏鸡生长后期日照时间逐渐缩短,鸡群容易推迟开产,鸡群过早或过晚开产都会严重影响经济效益,如果鸡群还没有长成就被催促开产,常使小母鸡采食的饲料不能满足各个方面的营养需要。结果导致体重增长迟缓、瘦弱,蛋重长期不见增大,脱肛和啄肛的现象增多,由于体质差,缺乏维持长期高产的体力,一般产蛋高峰期维持的时间短,同时,鸡体质弱,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各种疾病,死淘率高。所以鸡群不是越早开产经济效益越高,而开产过晚又会增加育成费用且易造成鸡体过肥。避免这种由于育种季节的不同造成性成熟不协调的矛盾的措施是:育成后期处于夏至(6月21-22日)之前的鸡群,在育雏前期光照时间逐渐减少的阶段,不应将光照最终减少到与该群鸡18-19周龄左右时的当地自然光照时间为止,通过补充人工光照来使鸡群18-19周龄以后根据体重发育、品种要求等具体情况增加光照时间,刺激性成熟,做好产蛋准备,育成后期处于冬至(12月21日-22日)之前则完全利用自然光照,光照对雏鸡性成熟影响不大,可利用较长时间光照来延长采食时间,弥补雏鸡采食量不大的缺陷,最大限度地加快生长速度。
6、防止开产推迟的方法
实际生产中,5-7月份培育的雏鸡容易出现开产推迟的现象,主要原因是雏鸡在夏季期间采食量不足,体重落后标准,在培育过程可采取以下措施:
①育雏期间夜间适当开灯补饲,使鸡的体重接近于标准。
②在体重没有达到标准之前持续用营养水平较高的育雏料。
③适当地提高育成后期饲料的营养水平,使育成鸡16周后的体重略高于标准。
④在18周龄之前开始增加光照时间。
7、育成鸡的日常管理
⑴鸡群的日常观察。发现鸡群在精神、采食、饮水、粪便等有异常时,要及时请有关人员处理。
⑵经常淘汰残次鸡、病鸡。
⑶经常检查设备运行情况,保持照明设备的清洁。
⑷每周或隔周抽样称量鸡只体重,由此分析饲养管理方法是否得当,并及时改进。
⑸制定合理的免疫计划和程序,进行防疫、消毒、投药工作,培育前期尤其要重视法氏囊病的预防。法氏囊病的发生不仅影响鸡的生长发育,而且会造成鸡的免疫力降低,对其它疫苗的免疫应答能力下降,如新城疫、马立克等。切实做好白痢、球虫、呼吸道等疾病的预防以减少由于疾病造成的体重不达标和大小不匀。
8、补喂砂粒
为了提高鸡只的消化机能及饲料利用率,育成鸡有必要添喂沙子,沙子可以拌料饲喂,也可以单独放入沙子槽饲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