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一、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和机理分析
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混凝土浇筑初期,水泥与水发生化学反应过程中释放大量的水化热,使其内部温度急剧上升,导致混凝土内部和表面的温差过大,从而产生温度拉应力;另外,后期混凝土温度下降,收缩被约束时,产生收缩拉应力。

当拉应力大于混凝土本身的抗拉强度时,就会在混凝土表面或内部产生裂缝,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二、大体积混凝土的定义
大体积混凝土的定义,目前世界各国解释不尽一致,各行业的规定不同,在此采用《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55)术语、符号一节中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定义“混凝土结构物中实体最小尺寸大于或等于1m或易引起裂缝的混凝土”。

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1、混凝土配合比
①水泥品种的选择和用量控制
大体积混凝土应选择中热或低热的水泥,一般来说,矿渣水泥和粉煤灰水泥水化热较低,在满足混凝土强度的条件下,应优先选择。

水泥的用量尽量减少,以降低水泥的水化热。

②骨料的选择
粗骨料:应选择自然连续级配的粗骨料配臵,结合结构物截面最小尺寸、钢筋最小净距和施工工艺,应尽量选择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石子,根据有关实践,宜选择5~31.5mm 连续级配的石子作为大体积混凝土的粗骨料。

粗骨料各项指标必须经试验检测且满足有关规范和标准,严格控制粗骨料的含泥量不得大于1%。

细骨料:应选用优质的中、粗砂,细度模数宜在2.6~2.9范围内,细骨料各项指标必须经试验检测且满足有关规范和标准,严格控制细骨料的含泥量不得大于2%。

③掺加外加料
大体积混凝土掺加减水剂可以降低混凝土拌合物的用水量,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提高混凝土表面的抗拉强度,从而阻止混凝土表面裂缝的产生。

目前国内掺加的外加剂一般选用木质素磺酸钙,减水剂的掺量经试验确定。

掺加适量的粉煤灰可以降低水泥用量,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强度,有利于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是大体积混凝土常用的掺和料。

掺用的粉煤灰不应低于Ⅱ级,以球状颗粒为佳,掺量经试验确定。

2、混凝土搅拌
混凝土搅拌采用二次投料的砂浆裹石或净浆裹石的工艺,砂浆裹石加料顺序为:先将水和水泥、砂子、掺合料、外加剂搅拌1min后投入石子搅拌至规定时间。

净浆裹石为先
将水和水泥、掺和料、外加剂搅拌1min成水泥浆后,然后投入砂子、石子按规定时间搅拌均匀。

3、混凝土的浇筑
为了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的总温升,减小结构物的内外温差,控制混凝土的出机温度和浇筑温度(振捣后50~100mm 深处的温度)非常重要。

①控制骨料的温度
为了降低混凝土的出机温度,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降低砂、石料的温度。

在夏季气温较高时,为防止太阳的直接照射,可在砂石料场搭设简易的遮阳装臵,降低砂石表面温度。

其次,还可以采用在混凝土拌和前冷水冲洗粗骨料、在储料仓中通冷风预冷、加冰屑拌合等方法降低混凝土的出机温度。

混凝土的浇筑温度越低,对于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越有利。

至于混凝土浇筑温度的控制,各国、各行业规定不同,现采用『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10210-2001)的有关条款规定,浇筑温度控制在28℃以内。

混凝土应在一天中气温较低时浇筑,一般应安排在夜间进行。

②预埋冷却水管
为了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混凝土浇筑前预埋冷却水管,冷却水管一般采用直径为30~50mm的钢管,冷却水管的
按混凝土结构物尺寸分层错开布臵,冷却水管固定在结构物钢筋上,进出水口设在结构物顶面,冷却水管形成的预留孔可进行压浆处理。

③混凝土的浇筑和振捣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根据结构物特点不同,可分为全断面分层浇筑、分段分层浇筑和斜面分层浇筑方法,分层厚度应控制在30cm左右,混凝土应连续浇筑,确保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完成上层混凝土的浇筑。

大体积混凝土应严格按施工规范要求,加强混凝土的振捣,插入式振动器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且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宜为5~10cm,每点振动时间20~30s,以混凝土泛浆不再溢出气泡为准,确保混凝土的密实度。

为了提高混凝土表面抗拉强度,防止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对浇筑后未初凝的混凝土表面进行二次振捣,混凝土二次振捣应严格掌握时间,确保混凝土振捣后尚能恢复到塑性状态。

④表面处理
大体积混凝土(尤其是泵送混凝土工艺)浇筑完成后,表面水泥浆较厚,不仅会引起混凝土的表面收缩开裂,而且会影响混凝土的表面强度。

所以应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先初步按设计标高用长刮尺刮平,在初凝前用铁滚筒碾压数遍,
再用木抹子打磨压实,以闭合收水裂缝。

4、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浇筑后,应加强混凝土的保湿、保温养护。

对混凝土承台基础表面用草袋全部覆盖,并适当进行洒水。

桥墩或桥台拆模后,用土工布和塑料布包裹严密,并对结构物内部预埋的冷却水管通循环水进行混凝土内部导热,降低混凝土的内外温差。

大体积混凝土也可以采用在混凝土表面蓄存一定深度的水,进行蓄水养护。

冬期气温较低时,除采用结构物内部通循环水降温外,混凝土表面不得洒水,用草包或草垫覆盖严密,并延长混凝土侧模的拆除时间,以起到侧面保温作用。

混凝土冬期养护根据『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97)有关条款规定,可采用暖棚法、电热毯法以及蒸汽养生进行养护。

5、混凝土的温度监控
大体积混凝土应严格进行控温,加强混凝土表面和内部温度的监测。

混凝土表面和内部的温差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提出要求时,应根据『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10210-2001)的要求,温差控制在25℃以内。

为了及时摸清大体积混凝土不同深度温度升降的变化
规律,随时监测混凝土内部的温度情况,以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应在混凝土内部不同部位埋设测温元件。

建议大体积混凝土测温采用目前较先进的电子测温仪,混凝土浇筑前将
测温元件埋设在结构物的相应部位,一般按结构的厚度分上、中、下分层埋设,视情况需要可适当加密。

混凝土的测温时间,应在混凝土浇筑完毕12h开始,前5d每隔2h测一次,5d后可延长到4h测一次,10d后可延长到6h测一次。

当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接近,大气温度与混凝土中心温度的温差不大于25℃时,可以解除保温,停止测温工作。

四、其他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温度裂缝的控制和预防,除以上常用的技术措施外,在一定条件下视情况需要,还可采取以下措施:
1、混凝土表面设构造钢筋
当结构物表面未设计构造钢筋时,可以增加相应的表面钢筋,对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抗裂性有很大的作用,配臵的构造钢筋尽可能采用小直径、小间距,全截面进行合理配筋,能有效的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

2、混凝土内部掺加片石
混凝土内部掺加片石是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水化热的一种有效途径,设计要求时,可在混凝土内部掺加片石,片石规格不应大于结构最小尺寸的四分之一,并应冲洗干净,其掺入量不超过20%。

石块应顺序交叉均匀分布,每块片石应被混凝土包裹,不得与模板、钢筋接触,片石间净距不得小于
15cm,距混凝土表面不宜小于25cm。

3、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设计配合比
根据大量的试验资料表明,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采用f45、f60或f90替代f28作为混凝土的设计强度,这样可使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减少40~70kg左右,混凝土的水化热温升也相应降低4~7℃,利用混凝土后期强度设计配合比在铁路上应用较少,但在其他行业已有很多成功实例,对降低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起到有良好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