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战略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⑴ 组织体系:独立的认证体系、行业的支付系统、国际化的管理模式标准; ⑵ 政策制度:鼓励电子商务支付系统建设、允许多种形式的支付手段、提 高电子货币的应用程度、帮助中小企业发展电子支付应用产品; ⑶ 管理模式:市场机制管理模式,进行电子数据化管理、统计,推广优秀 企业、产品。促进电子支付的建设何应用发展; ⑷ 建设模式:鼓励行业组织进行系统建设、标准讨论与应用、支付手段创 新,保障系统的互连互通、支付的通畅、电子货币的安全;从市场的竞争的商 业模式建设中国的支付前端体系,安全接入国家的现代化支付系统。 本报告采用的工作定义见附录一。
1994 年,跨州银行经营与设立分支机构增效法,允许银行和银行控股公司 到非创立时所在的州开业,以及设立下属机构和分支机构。实际上,使银行业市
3
场在全国范围内开放。
2000 年,更出现了美国银行与欧洲银行,美国银行与日本银行合并与联盟 的跨国整合。
在 1990 到 2000 年之间的十年间,美国有 4 千多家商业银行和储蓄机构被收 购。银行和储蓄机构的总数从大约 12000 家减少到约 8000 家。资产少于 10 亿美 元的小银行总数下降了近一半,高于 10 亿美元的银行总数则略有增加。并购活 动的步伐在 1990 年到 1998 年一直在加快,1998 年达到高峰,这一年并购合同 超过了 500 起,在 1999 和 2000 年年并购数目又回到了 10 年前开始时的水平。
1
第 2 章 国外电子支付体系发展模式分析
2.1 金融发展趋势
2.1.1 金融支付模式的发展阶段 支付系统变革的根本动力是,服务购买者和服务对象对支付服务品质日益提
高的需求。支付服务的品质,主要决定于交易的时滞缩短、成本降低和安全提高。 互联网、内/外部网技术、数据仓库技术以及 IC 卡技术的出现,正在推动支付工 具、支付规则和支付服务基础设施作出相应得变革。国际上,这个变革的显著特 征,一是扩大了市场的地理范围,二是加快了金融管制的放松。最显著的特征, 是发达国家,特别别是美国的银行与储蓄机构、证券经营机构和保险经营机构的 持续 10 年之久的兼并统合。兼并统合使支付流更加集中,风险也更加集中。
西方总结的五阶段发展模式,大体反映了金融支付金 + 非现金支付工具,但是没有正规的清算安排 ⑶ 未自动化的、无保护的事后净额轧差结算系统 ⑷ 自动化的、无保护的事后净额轧差系统拥有或不拥有并存而独立运行的 全额实时结算系统 ⑸ 完全自动化且有保护的全额实时结算系统和/或事后净额轧差系统 电子商务中的支付模式将通过全额实时结算 RTGS 系统、自动化净额轧差 结算系统,实现以银行卡、电子现金、电子支票为工具的网上支付系统。
2
现金 CAS
H
现金+非现金(全额、纸质、非规范清算) Cash + Non-Cash (gross, paper-based, no formal
clearing
未自动化的、无保护的-事后净额结算 Non-Automated Unprotected DNS
事后净额结算 DNS
自动化的、无保护的 Automated, Unprotected
电子支付体系是支付的系统结构,包含各种形式的支付形式、各种业务处 理的方式。
电子支付体系发展模式是电子支付的具体内含,它包括支付方式、结构和 处理内容,发展模式是发展的示范结构。
当前,电子商务支付模式的发展方向是综合化、集成化、安全化、通用化。 我国电子商务的支付主要是单一银行的银行卡支付,企业的支付还是通过转帐 完成。因此,有必要统一规划、通过行业协调、使资源共享、支付通畅。为保 证电子商务支付体系建设,本报告建议采取如下保证措施:
融投资主体结构发生根本改变、需求多样、供给多元、处于过渡期的二元经 济体制、机构精简、技术更新、减员增效、打开国门、有进有出。
融投资主体的结构发生根本改变,主要的表现在,金融资产的主要拥有者, 已经转变到居民。到 2001 年 8 月,我国居民存款已超过 7 万亿元,高于企业存 款,更高于政府存款。
分报告之三
我国电子支付体系发展模式研究
第1章 概 述
本报告旨在研究我国电子商务支付体系及其发展模式。本报告通过对国内 外电子支付体系的调查、研究和分析,提出了今后我国电子商务中电子支付体 系及模式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电子商务支付体系发展模式的 建议和保证措施。
电子支付是通过电子化手段进行资金安全转移的方法,它将包含前端支付 工具、中间清算结算、后端数据存储三部分。
1999 年 12 月,格拉姆.李奇.布利雷金融现代化法(Gramm-Leach-Bliley Financeal Modernization Act) 颁布实施,中止了限制银行、保险和证券混业经 营的格拉斯斯蒂尔分业经营法,准许金融控股公司从事银行、保险和证券等全部 金融业务。从而,加强了金融服务业的兼并整合。
到 1990 年代中期,国际金融市场的日平均交易金额:外汇市场超过 1 万亿 美元,政府债券市场约为 2 千亿美元,公司权益市场约为 250 亿美元。
这些变化,预示了国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企业迈向全球化的大趋势。有的 分析人员甚至认为,亚当斯密于 18 世纪提出的无疆界市场的理想,正在成为现 实。
2.1.3 国内金融发展趋势
全额实时结算RTGS
事后净额结算 DNS
完全自动化的、受保护的 Full Automated, Protected
全额实时结算RTGS
图 2-1:金融支付五阶段发展模式
2.1.2 国际金融发展趋势
美国经济在信息技术和新经济的推动下,经历了超过 107 月的持续增长后, 突然转入严重萧条。居民与企业的信息技术设备投资,大幅度下降,计算机与通 信技术产品订货持续低迷。
国家为了刺激内需,连续降低存款利率,居民为财产保值,已不满足在银行 存款一种理财需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求股票、债券和购买保险等新的理财方 式。对日常生活用品以外的中、高额消费的付款方式,已感到现金支付的不便。 对个人支票和银行支付卡,特别是信用卡的需求,正在随收款设施的增多而不断 扩大。支持消费信贷的汽车、住房、旅游、教育等消费贷款服务也应运而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