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服用益生菌对预防妊娠期糖尿病的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2中国处方药 第17卷 第2期·临床研究·
试验组20例MP阳性患儿中,6例患儿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10例患儿诊断为支气管炎,4例患儿诊断为肺炎;4例患儿同时合并心肌损害,1例患儿存在高热以及惊厥症状。
对照组7例MP阳性患儿中,5例患儿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2例患儿诊断为支气管炎,未有患儿存在合并症的情况。
3讨论
MP是非典型病原体,其能够以呼吸道飞沫的方式进行传播,在儿童中有着较高的易感率,是导致儿童出现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因素[2]。
大量研究显示,MP感染会增加儿童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几率,其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呼吸道上皮相关细胞吸附机制,若病原体经呼吸道进入后,呼吸道黏膜上皮以及黏膜表面上皮细胞的神经氨酸受体与其紧密结合并附着,黏膜上皮受到破坏,这是MP的主要致病方式[3];②免疫学机制:患儿在受到MP感染后,可使其细胞免疫以及体液免疫受到损伤,MP抗原使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减少,使细胞活化功能失调,抑制其防御功能和免疫应答,降低患儿的机体抵抗力,提高患儿的易感性,从而发生RRI[4]。
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其MP感染的表现存在一定的差异,若不能进行病原学检查,则难以与普通呼吸道感染鉴别,导致误诊或漏诊[5]。
对支原体进行诊断的实验室方法主要包括核酸检测法、抗原检测法、血清学抗体检测法、经典培养法等[6],MP 培养则是其诊断的金标准,但是MP的生长较慢,需要2~5周左右出现克隆生长,其操作较为复杂,耗时较长,且阳性率较低,因此实施传统培养法检测难以满足目前临床的需求。
血清学抗体检测较易受到患儿免疫功能、病程等的影响而显示为假阴性;核酸检测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但是其对于技术的要求较高,难以在基层开展,且较易与检测环境中的MP之间出现交叉感染,从而显示出假阳性,其敏感性还会随着患儿病程的延长而呈逐渐降低的趋势[7]。
本研究将咽拭子置入MP液体培养基中,可通过其代谢产物所致颜色变化来对是否存在MP感染进行判断,常规情况下,在24~48 h即可获得结果,从而将MP 培养的时间缩短,为MP感染患儿实施更加及时和针对性的治疗[8]。
综上所述,MP感染与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之间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加强呼吸道感染患儿MP感染的诊断和治疗对其疾病的控制有着重要的作用,临床应及时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是否存在MP感染进行鉴别诊断,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参考文献
[1]何玲,王松,符宗敏,等.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后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多因素分析.临床儿科杂志,2015,33(2):117-120.
[2]辛静,陈海英.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治愈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影响因素研究.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6,24(8):46-49.
[3]桂莹,李晓岚.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与反复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相关性研究.临床肺科杂志,2017,22(2):276-279.
[4]张海军,董晓蕾.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治愈1年内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山东医药,2017,57(22):56-58.
[5]陈寄.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关系的临床分析.中国医学创新,2015,12(30):121-123.
[6]朴春花.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和衣原体的检测及临床分析.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6,18(6):76-77.
[7]李伟.肺炎支原体培养与肺炎支原体IgM抗体检测方法的比较.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6):254.
[8]刘睿骞.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关系的临床分析.中外医学研究,2014,12(22):138-139.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产科医师对妊娠期糖尿病的重视,妊娠期糖尿病的检出率越来越高。
妊娠期糖尿病可增加孕妇孕早期流产、足月大于胎龄儿、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酮症酸中毒、合并感染等的发生率;同时胎儿宫内生长受限、早产、畸形以及新生儿呼吸窘迫、低血糖等的发生几率也均高于血糖正常孕妇[1-3];妊娠期糖尿病增加了孕妇日后发展为2型糖尿病的几率,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4],除了可影响本次妊娠,还可对第二代甚至第二代的后代的健康状况产生影响[5]。
本文旨在探讨孕期口服益生菌对预防妊娠期糖尿病的效果,为预防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寻找有效的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门诊产前检查孕妇共4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孕期16~24周服用益生菌组)200例及对照组(孕期未服
孕期服用益生菌对预防妊娠期糖尿病的研究
王丹,刘杰,刘建,赖庆馀,林佳,吴琦,罗小容
(重庆市东南医院产科,重庆 400016)
【摘要】目的 研究孕期服用益生菌对预防妊娠期糖尿病的效果。
方法 随机选取观察组200名孕妇在妊娠16~24周期间口服孕妇可食用益生菌,与对照组200名孕期未服用益生菌的孕妇进行对比,妊娠24周行OGTT检查,观察两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
结果 观察组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孕期16~24周服用益生菌可预防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益生菌;预防
Study on preventing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with Probiotics during Pregnancy WANG Dan, LIU Jie, LIU Jian, et al. Chongqing DongNan Hospital, Chongqing 400016,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probiotics on the prevention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during pregnancy. Methods 200 pregnant wome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randomly selected to take oral progesterone during the period from 16 to 24 weeks of gestation, compared with 200 pregnant women who did not take probiotics during pregnancy. OGTT was performed at 24 weeks of pregnancy to observe the rate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16-24 weeks of gestational period)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no probiotics during pregnancy).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aking probiotics during the 16-24 weeks of pregnancy can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Key words】Gestational diabetesmellitus;Probiotics;Prevention
123 Journal of China Prescription Drug Vol.17 No.2·临床研究·
用益生菌组)200例,孕早期筛查空腹血糖低于5.1 mmoL/L,既往无妊娠期糖尿病病史,无糖尿病家族史,此次怀孕无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
所有入选孕妇均对本次研究目的、内容等知情同意,在自愿基础上书面签署知情同意书,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研究方法
1 .2.1两组孕妇均选择健康孕妇,初次建卡时空腹血糖正常,既往无妊娠期糖尿病病史,无糖尿病家族史,此次怀孕无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随机分配,年龄与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 .2.2对各组孕妇进行健康宣教、营养指导及追踪调查,观察组孕妇妊娠16~24周口服孕妇可食用益生菌,对照组孕妇孕期予正常饮食,不接受口服益生菌。
1 .2.3因妊娠24~28周发生胰岛素抵抗的几率在孕期最高[6],故妊娠24周行OGTT检查。
两组孕妇妊娠24周均行OGTT妊娠期糖尿病筛查,筛查前晚22:00后禁食,筛查当日早9:00前行空腹采血测血糖值,将75 g口服葡萄糖粉融化成250 mL糖水,5 min内服完,从口服第一口糖水开始计时,1 h静脉采血检测血糖值,
2 h再次静脉采血检测血糖值。
参考值分别为5.1 mmol /L、10. 0 mmol /L、8.5 mmol /L[7]。
1 .2.4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OGTT任何一项结果达到或超过参考值均诊断妊娠期糖尿病。
1.3观察指标
计算每组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两组孕妇一般临床情况对比
两组孕妇无其他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孕妇体重BMI及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两组对象基本资料的比较分析
分组BMI年龄对照组(n=200)21.3±3.327.3±1.2
试验组(n=200)21.6±2.827.1±2.1
t 值0.980 1.169
P 值0.3280.243
2.2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糖尿病发生率为17.00%(34/200),试验组糖尿病发生率为6.0%(12/2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889,P=0.001<0.05)。
3 讨论
妊娠是一种复杂而特殊的生理过程,为适应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母体各系统均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器官负荷加大,代谢显著增加。
由于胎盘分泌多种激素抵抗胰岛素作用和代谢的改变,使妊娠呈现很强的致糖尿病倾向[8]。
高血糖可以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刺激胎儿胰腺细胞增生,分泌胰岛素,促进糖原、脂肪和蛋白质合成,导致巨大儿的发生。
而巨大儿又可导致头盆不称、宫缩乏力使剖宫产率增加。
孕妇高血糖本身可降低胎盘对胎儿血氧供应,胎儿高血糖及高胰岛素血症致胎儿的耗氧量增加,易并发妊高征,又可加重胎儿宫内缺氧,母婴并发症及围生儿的病死率,从而导致的围生儿病死率高于正常。
目前,针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方法为饮食控制及运动,严重者给予胰岛素控制血糖水平[9]。
但对妊娠期糖尿病的预防目前尚无有效方法,由此可见,寻找一种有效的预防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的方法势在必行。
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病因主要为胰岛素
抵抗[10-11],胰岛素抵抗是妊娠期生理性的代谢变化[12-13]。
研究表明益生菌可改善胰岛素抵抗[14],由此推测孕妇口服益生菌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从而降低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风险。
文献表明孕期口服益生菌4~8周可预防产后新生儿湿疹等情况发生,孕期口服4~8周益生菌孕妇无不适,产后新生儿未见异常[15-17]。
可见孕期服用益生菌是安全可行的。
本研究给予观察组孕妇孕期16~24周口服可食用益生菌,在孕期胰岛素抵抗发生几率最高的妊娠24周进行OGTT试验,研究孕期服用益生菌对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孕期服用益生菌可显著降低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为临床预防妊娠糖尿病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1]李建娟,朱秀凤.妊娠期糖尿病的危害及管理.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14(4):546-547.
[2] Grissa O, Yessoufou A, Mrisak I, et al. Growth factor concentrations and their placental mRNA expression are modulated in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possible interactions with macrosomia. BMC Pregnancy Childbirth1, 2010, 10:7.
[3] McIntyre HD, Zeck W, Russell A. Placental growth hormone, fetal growth and the IGF axis in normal and diabetic pregnancy. Curr Diabetes Rev, 2009, 5(3):185-189.
[4] Robitaille J, Grant AM. The genetics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evidence for relationship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Genet Med, 2008,10(4):240- 2501.
[5]王林琳,侯红瑛. 妊娠期糖尿病研究进展. 新医学,2009,40(4):271-273,228.
[6]张宏秀,陈文玮,孙丽洲. 妊娠期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研究进展.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11,12(2):154-156.
[7]杨慧霞.妊娠期糖尿病新诊断标准应用后面临的问题.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3,13(3):161-162.
[8] 欧阳凤秀,沈福民,李笑天,等. 胰岛素抵抗、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对妊娠糖尿病发生的影响.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2,18(6):467-468.
[9]刘凤萍,童建明,李洁,等.妊娠期糖尿病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2):218-219.
[10] Draznin B.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insulin resistance: serine phosphorylation of 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1 and increased expression of p85alpha: the two sides of a coin. Diabetes, 2006, 55(8):2392-2397.
[11]弋花妮,李娟,白晶,等. 妊娠期糖尿病与胰岛素抵抗.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06,17(3):181-184.
[12] Nadal A, Alonso-Magdalena P, Soriano S, et al. The role of oestrogens in the adaptation of islets to insulin resistance. J Physiol, 2009,587(Pt 21):5031-5037.
[13] Volpe L, Di Cianni G, Lencioni C, et al. Gestational diabetes,inflammation, and late vascular disease. J Endocrinol Invest, 2007, 30(10): 873-879.
[14]余仁强,袁金玲,马路一,等.益生菌对肥胖大鼠血脂紊乱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3,15(12):1123-1127.
[15]宫蕾蕾,于风华. 孕期应用益生菌对新生儿皮肤红斑的影响.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8):945-946.
[16]王娟.孕期添加益生菌预防新生儿过敏性疾病的疗效观察. 右江医学,2013,41(5):674-676.
[17]刘明颖,李辉,施展,等.晚孕期孕妇口服益生菌制剂对新生儿肠道菌群及脐血IL-4、IFN-γ水平影响的临床研究.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6):923-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