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排水审图意见汇总

给排水审图意见汇总
给排水审图意见汇总

给排水审图意见汇总

[常规]给排水审图意见汇总

1、喷淋系统图中,一个报警阀后面应在最不利点设置一个末端试水装置,其它楼层设置的都是试水阀。

2、一层喷淋系统图中DN70管径带11只喷头,虽然是符合表8.0.7条的规定,但经计算,流速已大于4m/s,水头损失较大,宜放大管径。自喷规范9.2.1 管道内的水流速度宜采用经济流速,必要时可超过5m/s,但不应大于10m/s。这个审查师太强悍,流速都给计算出来,自喷中适当的放大管径还是必要的,以后要注意。

3、双阀双出口室内消火栓的设置,应满足《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水排水》7.1.4条第二款137点的要求。应该是这条:必须采用双阀双出口型消火栓的地方,可采用双立管,各消火栓分别接自不同管。

4、应按DB32/T474-2001规程第4.1.1条标明PP-R管公称压力等级,注明壁厚。

PPR管公称压力1.6 Mpa。

5、保温管道的保温厚度应注明。

室外明露管道均采用离心玻璃绵双合管保温,外包镀锌铁皮,保温层厚度为50mm。

6、应按CJJ/T29-98第3.1.19条设计UPVC管上伸缩节。

按规范要求每层设置伸缩节,于水流汇合管件之下。

7、灭火器配置级别,充装介质,容量及配置数量、距离应按GBJ140-90,97版设计。

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4Kg/瓶)

8、消防管路上阀门型号应按“建规GBJ-87第8.6.1条第五款的要求标明。

按规范标明阀门型号。这本规范已过时了,阀门应保持常开,并应有明显的启闭标志或信号;这个要写,但阀门型号好像没有要求一一标明。

9、消防箱不应设在封闭楼梯间内。

10、排水管件应选定,见GB50015-2003第4.3.9条。

采用相应的硬聚氯乙烯顺水三通。

11、屋顶水箱与五层卫生间自闭冲洗阀约距6.9米,不满足0.1~0.15Mpa 水压要求,水压不足很难冲净

五层自闭式冲洗阀大便器改为高水箱蹲式大便器。大便器,冲洗水箱浮球阀最低工作压力0.020(MPa), 延时自闭式冲洗阀最低工作压力0.1~

0.15(MPa)

12、根据规范GB50015-2003第5.6.3条规定,热水管道系统,应有补偿管道热胀冷缩的措施。

热水管道系统按规范设置热胀冷缩的补偿措施。条文说明啦:热水管道因

膨胀会产生伸长,如管道无自由伸缩的余地,则使管道内承受超过管道所许可的内应力,致使管道弯曲甚至破裂,并对管道两端固定支架产生很大推力。为了减释管道在膨胀时的内应力,设计时应尽量利用管道的自然转弯,当直线管段较长(含水平与垂直管段)不能依靠自然补偿来解决膨胀伸长量时,设计计算中应分别按不同管材在管道上合理布置伸缩器。

13、根据规范BG50015-2003第5.6.14条规定,热水输水、循环回水干管应做保温,保温的厚度经计算确定。

热水输水、循环回水干管采用离心玻璃绵双合管保温,外包镀锌铁皮,保温层厚度为50mm。

14、消防管路上闸阀型号应选定,且应有明显的启闭标志。

消防管路上的闸阀型号为Z44T-10。

15、技术措施中表2.8.11规定,水箱最低水位至水管上止回阀的距离最少为0.8米,否则止回阀打不开。这个问题原来在这里。

16、消防电梯前室内的消火栓能否计入总数,在高规中未作说明,在技术措施中认为可以计算。但省检查组认为不应计入。这样6-14层都只有二只消火栓,不能满足任何地点二股水柱的要求。我们这里可以算。

17、水流指示器前阀门已注明是信号阀。根据喷淋规范第6.2.7条规定,连接报警阀进水口的阀门也应采用信号阀。

18、根据喷淋规范第6.5.1条规定,每个报警阀组控制的最不利点喷头处,应设一个末端试水装置。现在二个报警阀组应设二个,在第5层应再增设一个。

19、根据规范GB50015-2003第4.6.9条规定,排水系统中采用H管连接应每二层设一个。专用通气管时用的吧。当用H管件替代结合通气管时,H管与通气管的连接点应设在卫生器具上边缘以上不小于0.15m处。

20、根据设计规范第6.1.4条规定,住宅应预留安装热水供应设施的条件,或设置热水供应设施。

21、室内消火栓稳压泵流量1.67L/s且缺扬程数据,其稳压数量不能满足室内消火栓两支水枪同时使用Q=10L/s,其充实水柱大于7米的要求(尤其是最不利层消火栓水压,此时屋顶消防水箱水下不来),因此,其流量和缺扬程数据的设计不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强制性条文8.6.2条第二款的要求。

答: 取消原来的消火栓稳压泵和喷淋稳压泵改选用消火栓及自动喷淋合用的立式增压稳压设备。型号ZW(L)-Ⅱ-XZ-C(立式隔膜式气压罐有效容积450L,增压稳压水泵型号25-LCW3-10×10;P1=0.65MPa;N=3.0Kw。安装参见图集S176

22、自喷水系统稳压泵流量0.56L/s(且缺扬程数据),其流量不符合《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第10.3.2条的规定(稳压泵运行时屋顶消防水箱水下不来)。

答:同上

23、污废排水管应采用隔音满足要求的UPVC管,穿楼板处应设阻火圈(De≥100)

污废水均采用UPVC空壁螺旋消声管。且当管径De≥100时,在穿楼板处设置阻火圈。

24、10-11层住宅房二类高层建筑,应采用DN65室内消火栓(按新建规8.3.1条,超过6层的居住建筑应设置DN65室内消火栓)本设计住宅均应采用DN65室内消火栓。

25、排水管材空壁螺旋UPVC管及柔性抗震排水铸铁管均无DN125规格,设计采用DN125有误。没有吗?De125?原来市场上很少这种规格的,以后可以De110直接跳到De160

26、用于消防电梯排水坑的潜污泵安装应采用两台硬管,连接固定式(见01S305说明)。

27、说明中本楼室内消火栓用水量应为20L/s(>50M的普通住宅),消火栓系统管顶缺自动排气阀。

28、KP/6系统阳台地漏不设存水弯。

29、屋顶水箱应采用自动控制水泵开、停装置。电动阀干上一个。

30、居住建筑室内有噪声标准(50dB白天~40dB)。一般UPVC光管噪声不能满足具有隔声效果的UPVC管,说明中应注明采用芯层发泡UPVC管或空壁UPVC管。

31、分户水表应注明型号,口径,水表计量进入室内后宜设检修阀。

水表进入室内设置检修阀,水表型号:LXS-25,车库进水管系统增加水表符号。现在水表很少放在室内吧

32、底层大便器按国标最好采用S型存水弯。蹲便器可用P型。

33、按喷现6.2.8条,水力警铃应设在有人值班的地点附近,设计图上应标出警铃位置及连接管。

34、室内消防用水量20L/S有误(地下车库及11层住宅均为10L/S);地下车库一般不吊顶,喷头应采用直立型喷头(说明为下垂型喷头)。

35、变频供水设计流量为10L/S,水箱进水管DN50偏小,宜放大。有网友说:生活水箱:根据水箱的时用水量和供水管的时供水量,进水的供水量应稍大于用水量。消防水箱:要看消防时的秒最大用水量,进水管的秒流量应大于消防时的秒最大用水量。我一般水箱都取DN50,消防水池取DN100,但水箱都分好几个了,水池有时也分两个,应该不会有问题。可以看下“消防水箱补水与水位设置问题的探讨”。

36、消防水池贴池底宜设放空管,以方便清洗,按规定吸水喇叭口边缘与池壁应有1.5 倍管径距离,图上有一台喷淋泵吸水管不符要求。

37、屋顶消防水箱标高38.50,最不点消火栓标高30.10,静水压为8.4m,己满足高规7.4.7.2条不应低于0.07mpa要求,系统可不设变频稳压泵(采用变频稳压,全年均不停泵,电耗大,已设置的均因电耗大而改变系统)。

38、按规范4.6.1.0条,w/l一类通气管伸顶,周围4m内有门窗时,应高出窗顶0.6m。

39、雨水若采用87型雨水斗,管内水流呈半有压流,应采用能承压的管材。详见技术措施P.103。

40、地下室是不是只有一个防火分区?如果不是一个防火分区,则每个防火分区均应设水流指示器。

41、水流指示器前的阀门应采用信号蝶阀。

42、应按“建规”GBJ16-87,2001年版第8.6.1条第五款选事实上消防管路上阀门型号。

43、按4.5.13条,管径≥DN100排水管道上应采用DN100清扫口。在管径小于100mm的排水管道上设置清扫口,其尺寸应与管道同径;管径等于或大于100mm的排水管道上设置清扫口,应采用100mm直径清扫口。

44、应标明镀锌钢管与阀门的连接形式,并相应满足防腐要求,见

GB50242-2002第4.1.3条。室内消火栓管采用镀锌钢管,丝扣连接,刷红丹二度及调和漆二度防腐,埋地管道采用二层玻璃布热沥青防腐处理。

45、排水管道的连接应符合GB50015-2003第4.3.9条的规定。

4.3.9 室内管道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卫生器具排水管与排水横管垂直连接,应采用90℃斜三通。

②排水管道的横管与立管连接,宜采用45°斜三通或45°斜四通和顺水三通或顺水四通。

③排水立管与排出管端部的连接,宜采用两个45°弯头或弯曲半径不小于4倍管径的90°弯头。

④排水管应避免在轴线偏置,当受条件限制时,宜用乙字管或两个45°弯头连接。

⑤支管接入横干管、立管接入横干管时,宜在横干管管顶或其两侧45°范围内接入。

1、管与管及与建筑构件之间的最小净距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缩印版,第1500页(网上可下载到,大约100Mb)或《水暖工长速查》第119页(杨磊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年7月第1版)

管井管道:

敷设在管井内的管道,管道表面(有防结露保温时按保温层表面计)与周围墙面的净距不宜小于50mm。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缩印版,第1504页

2、水暖管离墙距离

水暖管离墙距离:标准图规定给水、热水、采暖管(DN15~DN32)中心起距墙表面50mm为宜,DN40以上取60mm为宜。因为距离过近,立管阀门安装不便,有时需要破坏墙面才能将阀门装上;距离过远则影响美观,且占用空间(其他管道也一样—清秋怀远)。均采用管外皮距墙表面30mm;而对于排水管,由于打口所需,采用承口距墙表面50mm。

《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现场施工处理方法与技巧》,第39页

3、排水柔性接口铸铁管离墙距离

当管道沿墙或墙角敷设时,应保证管道及附件的安装及检修距离,管道与墙体面层净距一般为40~60mm,管道及附件不得入墙,其卡箍与法

兰压盖的螺栓位置应调整至墙(角)的外侧,以便于拧紧螺栓。

《排水柔性接口铸铁管技术规程》

(DB11/T364-2006,北京地方标准,可在百度文库下载到),第6页

4、立管管外皮距建筑装饰面的间距(mm)(明装给水立管)

管径32以

下32~50 65~100 125~150

距20~25 25~30

30~50 60

《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BJ/T61-38-2005)第42页;

(此书为陕西地方标准,可在百度文库下载到)

采暖干管距墙尺寸:

供水干管沿内墙架空敷设,当管径<DB80时,供水干管距墙尺寸为150mm;当管径≥DB80时,供水干管距墙尺寸为180mm。回水干管在室内地坪以上沿内墙敷设时,当管径<DN80时,回水干管距墙尺寸为50mm;当管径≥DN80时,回水干管距墙尺寸为65mm。

《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BJ/T61-38-2005)第189页

采暖立管距墙尺寸:

当设计采用单立管安装时,立管中心距后墙尺寸为50mm,如仅后墙有一组散热器(一臂形)时,则立管中心距侧墙尺寸为65mm;如后墙和侧墙另一侧各有一组散热器(双臂形)时,距侧墙尺寸仍为65mm;如后墙和侧墙同侧有散热器(直角形)时,距侧墙尺寸为200mm;如后侧、侧墙同侧和另一侧各有一组散热器(丁字形)时,距侧墙尺寸为300mm。

立管之间距离:

当设计采用双立管安装时,供水立管一般按照在右侧,回水立管一般按照在左侧。立管距墙尺寸与单立管安装时相同,管径≤DN32时,两立管中心距为80mm;管径≥DN40时,两立管中心距为130mm。

《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BJ/T61-38-2005)第189~190页

5、排水立管、支管距墙尺寸

《怎样当好水暖工长》表3-11,第133页

注:如想知道更多关于常用卫生器具排水支管预留孔洞位置与尺寸内容,可购买《管道工长速查》(曲德仁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第144页表3-41

6、管道上部净空

给水引入管管顶上部净空一般不小于100mm 排水排出管管顶上部净空一般不小于150mm 《怎样当好水暖工长》电子版第132页

7、管道的中心线与梁、柱、楼板的最小距离(自喷系统)

公称直径

(mm)25 32

40 50

70 80 100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