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会学的主要理论及其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社会学的主要理论及其发展
孙明洁
城市社会学是用社会学的理念、理论、方法和
观点来分析、研究城市和城市社会的社会学分支
学科。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
是社会学中最早产生的学科之一。

随着城市的发
展,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形成了诸多学派。

根据城市
社会学各主要学派形成发展的先后、理论的差异,
这里分阶段对城市社会学主要学派的理论和最新
发展作一简要的介绍。

一、传统城市社会学
11欧洲的传统城市社会学
工业革命在19世纪的欧洲掀起了城市发展
的大浪潮,造成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食物、住
房、卫生设施供不应求,恶劣的工作条件和就业的
不稳定导致城市里疾病流行,犯罪率上升,街道混
乱不堪。

这些引起了许多社会学家的关注,欧洲的
传统城市社会学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

(1)腾尼斯(Toenn ies):通体社会和联组社会
1887年,德国人腾尼斯在“通体社会和联组
社会”一文中,将人类生活划分为两种相对的类
型:“通体社会”和“联组社会”。

通体社会以小乡村
为代表,联组社会以大城市为代表。

腾尼斯认为,
乡村中存在实质上一致的目标,人们为了共同利
益而共同劳动,把人们联系起来的纽带是具有共
同利益和共同目标的家庭和邻居。

“通体社会”的
生活是“亲密无间的、与世隔绝的、排外的共同生
活”。

而城市生活则是个人主义和自私自利的,甚
至相互敌对的,因而“联组社会”是理智的,工于心
计的。

腾尼斯把通体社会看作“活生生的机体”,把
联组社会看作“机械的结合”(康少邦等译,1986),
显然他对城市是悲观失望的。

(2)迪尔凯姆(E.D u rkhei m):机械团结和有
机团结
法国人迪尔凯姆与腾尼斯同属一个时代,也
创立了一种相互对立的生活模式:机械团结和有
机团结。

机械团结是指在共同信仰和习惯、共同仪
式和标志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联系。

介入这种
团结的人几乎是同质的,他们无意识地联系在一
起,所以是机械的。

而有机团结是以人与人之间的
差别为基础的社会秩序,它是现代城市的特征,它
依赖复杂的劳动分工,使居民有获得更多自由、更
多选择的可能性,因而是有机的(康少邦等译,
1986)。

虽然城市会产生许多问题,但有机团结还
是优于机械团结的。

与腾尼斯相比,迪尔凯姆对城
市社会是比较乐观的。

(3)齐美尔(G.Si m m el):城市的精神生活
德国人齐美尔从考察城市生活的社会心理出
发研究城市,在他的著名论文“都市与精神生活”
中提出“个人应学会使自己适应社会”。

城市的特
征在于城市生活充满理智,工于心计。

城市是一个
竞争体,它推动城市的发展。

城市中错综复杂的空
间组织、城市经济方面发达的劳动分工,金钱在城
市生活中的重要性都揭示了城市的理智。

城市人总第89期 城市问题 1999年第3期
必须学会适应城市生活,从而更加聪明、理智和老于世故。

(4)韦伯(M.W eber):完全城市社区
德国城市社会学家韦伯考察了欧洲和中东历史上的城市,并将它们与他所知的印度和中国的历史城市加以比较。

韦伯在“城市”一文中提出了“完全城市社区”的定义:“一个聚居地要成为完全城市社区,它必须在贸易2商业关系中占有相对优势。

这个聚居地作为整体需要具备下列特征:①防卫力量;②市场;③有自己的法院;④相关的社团;
⑤至少享有部分的政治自由”(康少邦等译, 1986)。

韦伯认为只有中世纪的城市才是完全城市社区。

同时,他强调政治、经济因素对城市发展的作用,政治、经济的互动不同,产生的城市也就不同。

从现在的观点看来,腾尼斯、迪尔凯姆、齐美尔和韦伯的思想只是对他们所生活的时代的城市的反映,他们的思想也是比较幼稚的,有很多不尽合理的地方。

如腾尼斯的“通体社会”和“联组社会”的概念,迪尔凯姆的“有机团结”和“机械团结”的概念都过于绝对化,城市远非他们所想象的那么简单。

欧洲传统城市社会学思想可以说只是城市社会学的启蒙思想,但他们的思想构成了传统城市社会学的核心和主要研究领域,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对城市社会学产生着重大的影响。

21美国的传统城市社会学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进入迅速工业化和城市高速发展时期,移民大量涌入。

随着城市的发展,同样出现了严重的城市问题,美国城市社会学应运而生。

(1)芝加哥人类生态学派
芝加哥人类生态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帕克(R1Park)、伯吉斯(E1B u rgess)和麦肯齐(R. M ckenzie)。

1925年三人联合发表了《城市》一书,标志该学派的诞生。

芝加哥学派把城市看作一个由内在过程将各个组成部分结合在一起的社会有机体,并将生态学原理(竞争、淘汰、演替和优势)引入城市研究,从人口与地域空间的互动关系入手研究城市发展。

他们认为,城市的区位布局、空间组织是通过竞争谋求适应和生存的结果。

竞争和适应是城市空间组织的基本过程,自然的经济力量把个人和组织合理地分配在城市的特定区位上,最终形成最佳的劳动分工和区域分化,使整个城市系统达到动态平衡。

所以城市堪称秩序和和谐的典范(帕克等,1987)。

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个人为争夺城市中的有利地段而展开激烈的竞争,同时经济状况或支付地租的能力又决定个人或社会集团在此过程中的竞争能力。

在两者的共同作用下,城市地理空间上产生居住隔离,强者占据城市中的有利区位并形成独特的社区,弱者占据较差的区位,也形成社区。

同时每个社区又在竞争中不断调整自身成员的数量和质量,谋求与其它社区或集团的平衡,因而城市的发展还是有序、和谐的。

伯吉斯关于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同心圆模式和霍伊特(Hoyt)提出的城市扇形模型都集中体现了这种思想。

此外,芝加哥学派还注意到了社会价值观等文化因素对城市空间组织的作用。

他们认为,经济竞争从根本上决定城市空间的形成和变化,而文化因素或价值观影响城市空间的微观结构。

芝加哥人类生态学派在30年代和40年代受到了严厉的攻击。

50年代以来,又形成了以霍利(A.H aw ley)、奎因(J.Q u inn)、邓肯(O.D uncan)和施努尔(L.Schno re)等人为代表的“新正统生态学派”和以法尔(W.F irey)、乔纳森(C.Jonas2 san)等人为代表的“社会文化生态学派”。

60年代生态学派研究的主题又转入社会区域分析。

其后由于电脑的普及以及因子分析方法的应用,用归纳法说明城市结构的研究又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60年代末生态学派渐渐走向衰落。

(2)沃斯(L.W irth):城市化理论
1938年,美国学者沃斯在他的著名论文“作为生活方式的城市化”中,第一次明确地把城市化理解为社会生活方式的变革过程。

他认为,城市的本质是异质性,城市是“由城市异质性的个人组成的、较大规模的、较高密度的永久性的聚落”(W irth,1938)。

他认为,人口异质性的增大、人口规模的扩大和人口密度的提高三者综合作用决定城市生活。

沃斯将欧洲的传统理论和芝加哥学派的观察研究相结合,第一次向世人证明创造一种真正的城市理论是完全可能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真正的城市社会学是在美国产生的。

二、新城市社会学
60年代,欧美城市由于郊区化的发展和城市中心产业的外迁,城市中心的税收减少,财政收入降低,公用设施得不到更新和修建,城市商业、服
6 城市问题 1999年第3期
务业萎缩,城市失业人口增多,居民实际生活水平下降。

为此一些城市持续爆发社区居民抗议运动和骚乱,犯罪率上升。

这种情况使社会学家将目光转向城市大众,从更深的层次去理解城市的发展,新城市社会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崛起的。

新学派对生态学派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认为生态学派提出的城市通过竞争与适应而自动达到社会平衡的观点无法解释欧美社会普遍出现的城市骚乱,城市社会并非日益整合、有序,而是阶级冲突和种族不平等日益严重。

他们主要研究资本主义的作用,财富的积累和权力的集中,社会阶级关系与国家管理职能等。

新学派可分为两个学派,即“新马克思主义学派”和“城市管理主义学派”。

11新马克思主义学派
(1)卡斯泰尔(M.Castells):集体消费
法国城市社会学家卡斯泰尔用结构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分析城市社会。

他认为,城市空间是社会结构的表现,社会结构是由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系统组成的,其中经济系统起决定作用。

他提出了一个重要概念:集体消费,并从劳动力再生产的过程来阐述他的理论。

卡斯泰尔认为,在农业社会,劳动者主要是通过个人提供的私人消费进行劳动力的再生产,农民为自己提供衣食住行及其他大部分生活资料。

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城市劳动者的个人消费日益成为以国家为中介的社会化集体消费。

城市住宅、交通通讯设施、供水供电、医疗、社会保险、福利事业、教育、文化娱乐等公共事业都成为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投入。

而私人资本已不可能独立组织起这些消费过程,只有通过国家的介入,直接干预公共事业的生产、分配、管理与消费的组织过程才能提供集体消费资料。

所以后工业时期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政权已成为一股凌驾于社会生产方式之上的独立力量,并直接影响着城市发展的进程(邓清,1997)。

卡斯泰尔认为,作为集体消费过程发生的主要场所,城市的发展和演变是占统治地位的资本家阶级和社会中被压迫的劳动者阶级之间不断进行斗争的结果。

在这个场所中,资本家的利益来源于资本积累,希望国家大量投资于社会性生产过程(如投资于有助于其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建设),而把集体消费投资降到最低限度。

但是劳动者阶级则要求国家加大对集体消费的投资。

现代化社会大生产的发展对维持劳动力再生产的消费资料的生产也提出了日益高涨的要求,如高技术产业对劳动者的教育、技能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如果国家不能提供充分的教育和培训,必然造成大量失业,影响城市社会的稳定。

所以,国家一方面代表统治阶级的利益,另一方面也不得不采取一定的措施缓和阶级矛盾。

随着资本的市场运动,政府在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在多大程度上组织集体消费过程,必将极大地影响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夏建中,1998)。

此外,卡斯泰尔认为,除了阶级斗争,城市运动也是决定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于人们的社会利益与他们所在的社区紧密相联,在同一社区生活的居民便有可能超越阶级的界限组织成政治团体,为捍卫社区的共同利益而斗争。

如果政府不能向社区提供足够的集体消费资料,社区团体就组织社区运动来表示不满并进行抗议活动。

这些社会活动对于影响政府的政策决策过程和城市发展过程起到了巨大作用。

(2)哈维(D.H arvey):资本运动三级环程
美国学者哈维完全同意卡斯泰尔关于资本积累与阶级斗争的观点。

他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生产和再生产的周期性原理,提出了资本运动三级环程的理论,并以此来解释资本运动和城市空间发展的关系。

资本运动的三级环程包括:初级环程,即资本向产业的投入和向消费资料的利润性生产的投入;次级环程,即资本向城市基础设施和物质结构的投入;第三级环程,即资本向科教、卫生、福利事业等劳动力再生产的投入。

在资本运动的初级环程,资本家在价值规律和资本本质的支配下,最大限度地榨取剩余价值,增加积累,扩大生产,把劳动力再生产所需要的消费压到最低限度,结果造成生产过剩、过度积累。

为了摆脱积累过剩的困境,资本必须寻求新的出路,一部分剩余资本从初级环程中分离出来,进入次级环程。

对城市基础设施和物质结构的投资是长期的和社会性的,这类投资数额巨大而且不能产生直接的生产性利润,因此私人资本一般无力也不愿进行投资。

为此国家开始发挥干预作用,一方面通过各种优惠政策鼓励私人资本进入次级环程,另一方面通过金融政策为私人资本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当初级环程和次级环程的过剩资本寻求出路时就会考虑进入第三级环程。

由于第三级环程的投资不直接产生利润,它同样需要国家的介入。

国家从整个社会
7
城市社会学的主要理论及其发展
出发,为提高劳动力再生产的水平,保证劳动力能更多地创造剩余价值,制定各种政策进行干预和介入,与私人资本共同进行投资。

哈维认为,资本在次级环程投资是城市发展和变迁的主要决定因素。

他认为,土地及其之上的建筑物等城市基础设施可以不断地为资本创造价值,这种能力使私人资本在次级环程中获取利润(主要是房地产业),于是吸引更多的过剩资本进入次级环程。

当城市中心商业区趋于饱和时,资本便向郊区移动,投资于郊区豪华住宅的建设,这就带动了中产阶级的居住郊区化,进一步造成城市中心或中心城市的衰落(夏建中,1998)。

由此可见,新马克思主义学派通过对资本积累的动态过程的分析,阐述了国家政权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他们认为,资本的动态过程以及国家对劳动力再生产过程的干预是住房问题的关键和城市发展与演变的真正动因。

资本积累和阶级斗争的过程决定了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的规模、速度和本质。

21城市管理主义学派
与美国相比,英国的住房和城市发展更多地受到国家干预的影响。

从50年代开始,英国建立了全国范围内的综合性社会保障体系,试图逐步用社会化的消费方式解决市场模式存在的问题。

城市社会学家更多地关注社会化的住房模式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形成了以雷克斯(J.R ex)和保罗(R.Pau l)为代表的城市管理主义学派。

在与他人合著的《种族、社区与冲突》一书中雷克斯指出,资本主义的生产、阶级冲突与国家都和城市转变为“被创建的环境”有直接的关系,其中住宅对阶级的形成和阶级冲突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雷克斯认为,城市中不同住宅的获得,并不仅仅是由经济因素决定的,也是市场机制和科层官僚制运行的结果。

国家与私人资本对城市住宅的投资,促成“住宅市场”的兴起,对不同住宅的拥有就产生不同的“住宅阶级”。

他把住宅阶级分为五种:①通过现金购买,确实拥有自己的住宅并住在最令人满意的地区者;②通过抵押贷款的方式而拥有该类住宅者;③通过抵押贷款的方式拥有住宅,但住在不太令人满意的地区者;④住在政府出租的住宅者;⑤住在私人出租的住宅者(夏建中,1998)。

一般情况下,国家提供的国民住宅相对质优价廉,但要拥有国民住宅必须经过激烈的竞争,而这往往是官僚、市场、经济多种因素平衡的结果。

在雷克斯的研究基础上,保罗则以“城市管理者”的理论,进一步指出城市资源的分配不平等是造成社会冲突的根本原因。

“城市管理者”理论认为:①城市资源的分配不是由生态过程或经济结构所决定的,而是科层官僚制运作的结果;②城市是一个社会和空间的结合体,城市资源也含有地理空间的成分。

因此,城市资源具有独占性,占据有利地段者能比其他人更多或更好地享用各类设施。

这种不平等现象是城市社会冲突存在的根本原因,并使其不可避免。

城市管理主义学派的研究将住宅作为阶级形成的基础,不少学者对此提出质疑,70年代末该学派的研究开始停滞不前。

以上简要介绍了城市社会学形成发展过程中的几个主要理论学派。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理论的发展是和城市的发展密切相联的,理论很大程度上是城市发展阶段的反映,了解国外城市社会学的各个理论学派及其发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一个城市。

同时,中国的城市发展又有许多自身的特点,借鉴国外的理论和方法,对我国的城市理论研究也将起到积极有益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康少邦、张宁等编译:《城市社会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

2 帕克、伯吉斯、麦肯齐著,宋俊岭等译:《城市社会学》,华夏出版社,1987年。

3 夏建中:新城市社会学的主要理论,《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4期。

4 顾朝林:战后西方城市研究的学派,《地理学报》第49卷第4期,1994年7月。

5 邓清:城市社会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城市发展研究》1997年第5期。

6 朴寅星:西方城市理论的发展和主要课题,《城市问题》1997年第1期。

7 程玉申、周敏:国外有关城市社区理论的研究述评,《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4期。

8 W irth,L1,1938,U rbanis m as a W ay of L ife,in H att,P.& R eiss,A.J.J r.(eds.)(1957),C ities and Society,Glencoe: T he F ree P ress,46264.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本文编辑:黄士正)
8 城市问题 1999年第3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