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陆地生态系统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国际行动 和维护国家利益的迫切需要
•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第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虽然 近年来中国在降低能耗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 成就显著,但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人口 还会继续增长,继续增加能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 放量是不可避免的现实。由目前的从国际谈判的 进程和形势来看,发达国家可能会团结起来向发 展中国家施加更大的压力。中国承担温室气体减 排的国际压力必将会越来越大。
六、结语
• 区域生态系统碳收支及其循环过程机制是 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需要开展长期的综 合性科学研究,中国今后的科学研究规划 需要在重视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的定量评 价和增汇潜力的讣证综合研究、降低碳收 支评估丌确定性的基础上,积极开展陆地 生态系统碳- 氮- 磷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及 其耦合机制和环境影响。为国家的生态系 统不温室气体管理提供基础理论、科学知 识和先迚技术的储备。
前言摘要
• 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及其循环过程机制研究一直是全球气 候变化的成因分析、变化趋势预测、减缓和适应对策分析 等领域的热点,受到科技界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 本文在回顾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及其循环过程综合研 究的发展历程基础上,针对中国在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综 合研究方面的近期科技需求、存在的问题及需要重点解决 的关键科学问题等进行了阐述,期望能为今后该领域的科 学研究、国家层面的碳收支监测、评估、认证和管理工作 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评估不仅需要生态系统碳收 支的直接观测数据,还需要全国规模的可以支撑 碳收支评估的各种类型基础数据。中国的科学数 据积累与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 很大,现在所拥有的数据还缺乏系统性、完整性、 规范性,尤其缺乏全国尺度、各类生态系统长期 连续的动态变化普查数据。
• 因此,在中国开展全国尺度的碳收支研究,急需 采取统一的标准和方法,对中国森林、草地、农 田和湿地等各类生态系统碳储量和固碳速率进行 大规模综合调查,开展全国植被和环境要素的遥 感观测与数据集成,形成系统性的陆地生态系统 碳收支评估所需要的科学数据资源体系。
4.4 尚未形成国家层次的碳源汇计量、评 估、认证及决策分析信息系统平台
• 区域碳收支研究需要跨学科、跨区域和不同部门 科学家之间的广泛合作和资源共享,还需要地理 覆盖范围大、延续时间长、连续性好的碳循环观 测研究以及空间栅格化的基础性科学数据的支持, 更需要数据分析、决策分析和模型工具的不断发 展。 • 中国在森林碳汇计量、LULUCF 碳计量的方法学等 方面开展了一些相关的研究工作,但是还没有形 成国家层次的碳计量、认证和决策分析的信息系 统平台。
4.3缺乏可用于生态系统碳收支计量和综 合评估的模型工具
• 目前国内大多数模型在对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的 模拟分析中还只考虑了气候要素变化本身的影响, 缺乏对土地利用变化和各种人类活动影响的定量 描述,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驱动下的区域 陆地碳收支时空变化的模拟研究较少。 • 此外,由于缺乏长时间序列的观测数据支撑,对 碳- 氮- 水耦合循环关键过程尚缺乏深刻认识,特 别是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对环境变化适应性的模 拟能力还十分有限。因此,系统开发直接用于生 态系统碳收支计量和综合评估的模型工具是一项 需求十分迫切的科技工作
4.2 缺乏区域尺度和国家尺度的碳收支科 学数据集成和整合
• 对于全国尺度碳收支评估的数据要求而言,依然 存在着观测网络站点密度低、空间代表性和类型 代表性不足、观测项目缺失、数据共享机制不健 全等问题。 • 因此,现阶段迫切需要整合定位观测- 样带调查区域清查- 卫星遥感- 社会统计的多源科学数据资 源,为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与碳收支计量提 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二、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研究 历史的简要回顾
.
生态研究项目共同 关注的科学和技术 问题
生态系统碳 循环研究发 展阶段
生态系统碳循环 发展历程
2.1生态研究项目共同关注的科学和 技术问题
①不同类型生态系统不同碳库碳储量的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②碳循环关键过程对气候变化和人为干扰的响应和适应机制; ③主要类型陆地生态系统碳汇/源强度、时空格局及其形成过程 ④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模型和遥感反演模型的引进和发展 ⑤生态系统碳收支的历史过程模拟、未来情景预测及增汇潜力 分析。 ⑥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农田管理、流域治理、森林经营和生态 工程。 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库及其碳汇功能的影响; ⑦人为调控区域生态系统碳收支以及碳循环过程的技术 途径和措施。
改进生态系统管理和保障生态 安全的需要
• 如何寻求经济发展- 资源保障- 生态安全三 者的协调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 的瓶颈性问题。 • 研究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及其对环境变化 的响应与适应机制,不仅是增加陆地碳汇、 适应气候变化、减缓中国的减/限排压力的 需求,同时也是改善中国生态系统管理、 保障生态安全、维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 大科技需求。
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发展阶段
①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与循环过程的前期研 究阶段; ②区域尺度生态系统碳收支和碳循环过程综 合研究阶段;
③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和 适应性实验研究阶段; ④生态系统碳- 氮- 水耦合循环及其区域碳收 支调控管理研究阶段
生态系统碳循环发展历程
从不同角度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显著的阶段特征: 研究对象:典型生态系统→区域生态系统→全 国尺度→全球尺度; 研究内容:静态格局分析→动态过程模拟→环 境影响分析→系统响应与适应; 应用目标:储量清查→过程分析→过程模拟→ 区域定量评价→区域综合管理; 技术手段:资源清查→碳氮水通量联网观测→ 生态过程控制实验; 关键过程:地上生物量积累→生态系统碳循环 过程→水碳氮循环耦合关
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认证及相关问题”的 概念框架
5.2 陆地生态系统碳- 氮- 磷生态化学计量 学特征及其耦合机制和环境影响
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研究: (1) 主要植被生物组成化学计量关系的稳定性机制是 什么,生态系统主要有机碳库的生态化学计量特 征之间的作用关系如何。 (2) 全国尺度的植物、土壤、微生物的化学计量特征 的空间格局及其机理,不同生态系统的C:N:P化学 计量特征,不同生态系统类型是否具有稳定的化 学计量特征,不同类型生态系统如何相互影响, 如何影响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3) 碳- 氮- 水循环通量计量平衡的内稳性和变异性。
5.4 陆地生态系统碳-氮-水耦合循环过程的 生物调控机制及其对环境变化适应性
• 需要解决以下几个关键科学问题: (1)根系冠层系统的结构特征及其功能;根 冠系统中养分吸收不水分吸收之间的耦合 关系如何。 (2) 丌同植被类型下典型植物根系数量、结 构和周转特征。 (3) 温室气体排放跷跷板效应的微生物控制 机理。
三、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研究的科 技需求和社会需求
A
B C
提升中国地球系统科学与 全球变化科学的科技创新 能力的科技需要 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国际 行动和维护国家利益的迫切 需要
改进生态系统管理和保 障生态安全的需要
提升中国地球系统科学与全球变化科学 的科技创新能力的科技需要
• 采用多尺度、多学科的野外长期观测、人工控制 实验、生态系统过程模拟、数据- 模型融合等先进 技术手段。 • 地球系统科学、全球变化科学、生态系统生态学、 生态经济学、信息科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交叉和集成性创新研究。 • 有效地组织基于综合观测- 控制实验- 模拟分析为 技术手段,多学科协同攻关的生态系统碳循环过 程机理及其对环境变化响应的基础研究,必将会 促进中国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发展和研究方法创 新,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而且为中国陆地生态系 统的适应性管理提供重要的科学指导。
中国区域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综合研 究的科技需求与重要科学问题
主讲人:姚慧 与业:生态学
标题栏
1
前言
2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研究历 史的简要回顾 3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研究的 科技需求和社会需求 4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研究存 在的主要问题
5 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及其循环过 程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
• IPCC 认为生态系统固碳是目前经济可行和环境友 好的减缓大气CO2 浓度升高的方法,《京都议定 书》3.4 款已经明确,可以通过增加生态系统碳库 来抵消经济发展中的碳排放。 • 因此,中国急需开展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收支及其 碳循环过程的综合研究,揭示陆地生态系统的固 碳速率和增汇潜力,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 技支撑。
5.1 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的定量评价和增 汇潜力的认证及其不确定性
(1)如何建立中国和全球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变化、 地- 气的碳交换动态分布监测体系,大气碳收支 的定量评估系统,以及大气CO2 的源/汇分布和 区域性碳排放强度的辨识方法。 (2) 如何定量讣证中国陆地碳收支及其增汇潜力,评 估碳减排行动/措施/政策的实际减排效果,评价 陆地碳增汇措施和碳捕获技术的碳汇效应,建 立国家的碳计量和核查的技术系统 (3) 如何建立全球和中国的碳贸易市场体系,制 订国家碳交易政策、规范不制度,发展碳汇林 业、碳汇农业和碳汇草业.
五、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及其循环过程 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
5.1 陆地生态系统 碳收支的定量评 价和增汇潜力的 认证及其不确定 M1 性 5.3 生态系统碳氮- 水循环过程耦 合关系及其对全球 气候变化的响应与 适应 5.2 陆地生态系统 碳- 氮- 磷生态化 学计量学特征及 其耦合机制和环境 影响 5.4 陆地生态系统碳氮- 水耦合循环过程 的生物调控机制及其 对环境变化适应性
四、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研究存在 的主要问题
1、 缺乏全国规模的可
3、缺乏可用于生态系
支撑各类生态系统碳收 支评估的基础调查数据
统碳收支计量和综合 评估的模型工具
2、缺乏区域尺度和
国家尺度的碳收支科 学数据集成和整合
4、尚未形成国家层次 的碳源汇计量、评估、 认证及决策分析信息 系统平台
4.1 缺乏全国规模的可支撑各类生态系统 碳收支评估的基础调查数据
5.3 生态系统碳- 氮- 水循环过程耦合关系 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
还需深入研究解决以下几个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 (1) 生态系统碳、氮、水通量之间究竟具有怎样的平衡关系; 是什么机制驱动这种平衡关系的时空变异。 (2) 生态系统碳、氮、水通量的平衡关系不土壤和植物的生 物化学计量平衡、以及生物资源的有效利用具有怎样的联 系 (3) 生态系统碳- 氮- 水耦合循环存在着多个环节,具体是哪 些环节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发挥关键作用;在丌同的时 间尺度上,这些耦合环节对碳氮水循环的影响是否一致。 (4) 全球变化引起的气候变暖、CO2 浓度升高、氮沉降增加 以及降水格局变化如何综合地影响生态系统碳平衡,是否 会改变生态系统碳- 氮- 水通量之间的耦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