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知识培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看大田
大田位置 个体症状 发生时期 土壤类型 田间湿度
2.查天气
3.问农事操作
前一星期 温度湿度 降雨情况 有无特殊 异常变化
施肥用药 中耕除草 浇水灌溉 整枝打蔓 农事管理
5.查询资料、综合判断
6.开药方
4.问历史背景
有无发生 发生程度 品种特性 发生时期 药剂品种
病害防治方法
播种前防病: 药剂拌种
种传土传病害 :①种子包衣 ②苗床幼苗期 喷药 ③苗期药剂灌 根
中后期病害: ①药剂灌根 ②茎叶喷雾施 药 ③蘸花、浸花
是否所有杀菌剂都一样?
按作用原理可为: •保护性杀菌剂 •内吸(治疗)性杀菌剂 •免疫性杀菌剂
1.保护性杀菌剂剂
特点:杀菌谱广 触杀性 发病前施用
什么是保护性杀菌剂?
药剂在植物体外或体表直 接与病原菌接触,杀死 或抑制病菌,使其不能 侵入植物,从而保护植 物免受病菌危害,这类 药剂称为保护性杀菌剂 。
黑星病
锈病、立枯病、纹 枯病
枯萎病、黄萎病、 黑斑病、黑痘病
几个概念
植物病害可分为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 侵染性病害:由病原生物侵染而引起的病害。
➢ 特点:具有传染性
非侵染性病害:受不良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影响而 发生,往往引起植物组织的衰退和死亡,易滋生 某些腐生性真菌和细菌,常常被误认为侵染性病 害。
植保知识培训
目录

病害基础知识

虫害基础知识

草害基础知识
一 病害基础知识
病害分类
一.病害基础知识
侵染性病害
病毒性病害 细菌性病害 真菌性病害 线虫性病害
低等真菌 高等真菌
非侵染性病害
药害 自然因素 营养失调 有害变异
N、P、K
Ca、Mg、B …
霜霉病、晚疫病、 疫霉病、猝倒病、
根腐病
白粉病、炭疽病、 灰霉病、叶斑病、
➢ 特点:不具有传染性
1.非侵染性病害(图例)
日灼
冷害
1.非侵染性病害(图例)
药害
1.非侵染性病害(图例)
桃树缺铁
番茄缺钙
2.侵染性病害
侵染性病害
细菌性病害
病毒性病害
线虫性病害
真菌性病害
寄生性种子病害
2.1细菌性病害
• 细菌性病害:是由细菌病菌侵染所致的病害,如 软腐病、溃疡病、青枯病等。
低等真菌
卵菌纲:疫病(晚疫)霜霉病、猝倒病
担子菌:锈病、黑粉病等
高等真菌
子囊菌:炭疽病、叶斑、白粉病、褐斑病
半知菌:立枯病、早疫、灰霉病
低等真菌病害(图例)
卵菌纲真菌引起的病害:疫病 (晚疫病)、霜霉病、猝倒病
番茄猝倒病
பைடு நூலகம்
茄子猝倒病
黄瓜猝倒病
霜霉病(图例)
黄瓜霜霉病
芥菜霜霉病
莴笋霜霉病
瓜类疫病
瓜类疫病
茄果类疫病
根肿病
鞭毛菌亚门中的芸苔根 肿菌引起该病害,主要 危害十字花科蔬菜。
高等真菌病害(图例)
立枯病
白粉病
炭疽病
瓜类炭疽病
辣椒炭疽病
辣椒灰霉病
辣椒叶斑病
辣椒白绢病
番茄灰霉病 番茄早疫病
番茄斑枯病 番茄叶霉病
茄子黄萎病
茄子灰霉病
茄子褐纹病
茄子早疫病
锈病
菌核病
枯萎病与蔓枯病
田间病害诊断和开药方流程
关键措施:及早防治蚜虫、温室白粉虱等是 预防病毒病的有效措施。
2.3线虫性病害
➢ 地上部诊断
如果将根瘤或根结别开检查,可见有很小的乳白色, 鸭梨状雌成虫,这是最准确的诊断手法。

幼虫
成虫
根结线虫侵染路线
2.4真菌性病害
• 在植物病害中,真菌病害是最重要的一类,其种 类和数量也最多。
• 根据致病菌可分为低等真菌病害和高等真菌病害 。
、已唑醇、戊唑醇、丙环唑、氟硅唑) 根腐病、枯萎病:甲托、恶霉灵 灰霉病、菌核病:嘧霉胺、腐霉利、菌核净、异
菌脲、咪鲜胺
细菌内吸治疗剂
针对细菌性病害:软腐病、溃疡
病、黑腐病、细菌性斑点病等
农用链霉素、叶枯唑 中生菌素
市面常见竞品:可杀得等铜制剂、噻唑锌、氯溴 异氰尿酸 、硫酸链霉素、春雷霉素、宁南霉素、 乙蒜素等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
细菌性病害(图例)
辣椒疮痂病
番茄溃疡病
十字花科蔬菜细菌性软腐、黑腐病
2.2病毒性病害
• 症状识别:有三种类型,①花叶型,叶片上出现 黄绿相间或深浅相间的斑驳,叶脉透明,叶片略 有皱缩,多呈花脸状。②蕨叶型,由上部叶片开 始或部分变成条状,中下部叶片向上微卷,花瓣 增大,形成花“巨”,植株不同程度矮化。③条 斑型:主要表现在果实和茎上
2、向基性传导—随光合产物向下传导,其运 转是通过韧皮部进行的。
防治霜霉病、疫病、晚疫病 药剂:
乙膦铝、霜脲氰、甲霜灵、
烯酰吗啉、恶霜灵、霜霉威盐酸盐
次新化合物:撷霉威、丁子香酚、
氟吗啉等等
高等真菌治疗剂
炭疽病:咪鲜胺、苯醚甲环唑、溴菌腈 斑点类病害(叶斑、黑斑、黑星):三唑类杀菌
剂(腈菌唑、已唑醇、丙环唑、氟硅唑) 白粉病、锈病:乙醚酚,三唑类杀菌剂(腈菌唑
• 发生特点:高温、干旱、蚜虫为害重,植株长势 弱,重茬等,易引起该病的发生,可通过摩擦、 打杈、邦架等作业时接蛹传播,也可通过蚜虫, 机械传播。
病毒性病害(图例)
白菜病毒病
萝卜病毒病
病毒性病害(图例)
瓜类病毒病
病毒性病害(图例)
茄果类病毒病
病毒传播媒介
病毒病是一种系统性病害,其发生和传播的 途径有:①种子带毒②汁液传毒—通过农事操作 人为传播③虫媒传播—由蚜虫、温室白粉虱、蓟 马等传毒媒介传播。
特点:专化性较强 内吸性 发病初期施用
什么是内吸(治疗)性杀菌剂?
药剂施于植物体的某一部份,被植物吸收后 能在植物体内传导到其它部位发挥杀菌作 用,起到治疗效果。具有这种性能的药剂 叫内吸(治疗)性杀菌剂。
它在植物体内有两种传导方式:
1、向顶性传导—随蒸腾液流向顶部传导,集 中于顶叶、顶芽、叶尖、叶缘;
• 侵害植物的细菌都是杆状菌,可通过自然孔口( 气孔、皮孔、水孔等)和伤口侵入,借流水、雨 水、昆虫等传播,在病残体、种子、土壤中过冬 ,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容易发病。
• 细菌性病害症状表现为萎蔫、腐烂、穿孔等,发 病后期遇潮湿天气,在病害部位溢出细菌粘液, 是细菌病害的特征。
细菌性病害(图例)
番茄青枯病
其保护作用有两种情况 : ①接触性杀菌—消灭病 原菌 ②残效杀菌—预防病源 入侵
常用的保护性杀菌剂
品种——
• 代森锰锌、代森锌、丙森锌、百菌清
特点—— 杀菌谱较广,无内吸活性 使用技术—— 必须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施药 喷雾要均匀周到
同内吸(治疗)剂交替使用,效果更好 !
2.内吸(治疗)性治疗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