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剂萃取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开,使其中一侧液体中的 机酸、氨基酸和抗生素的分
溶质选择性地透过液膜进入 离及废水处理,在酶的包埋
另一侧,实现溶质之间的分 固定化和生物医学方面的应
离。
用也前景广阔。
2020/11/19
超临界流体萃取
对利物用质超进临行界溶流解体和作分为离萃。取剂,类分适等、用物酮于质类脂的、肪萃甘酸取油、分酯植离、物。芳碱香、成醚
③采用多级萃取时,溶质浓缩倍数大、纯
化度高。
缺点:
由于有机溶剂使用量大,对设备和安全要 求高,需要各项防火防爆等措施。
2020/11/19
6
一、基本概念
(一)萃取与反萃取
被提取的溶液称为原料液,其中欲提取 的物质称溶质,而用以进行萃取的溶剂 称为萃取溶剂(萃取剂)
达到萃取平衡后,大部分溶质转移到萃 取溶剂中,这种含有溶质的萃取溶剂溶 液称为萃取液,而被萃取出溶质以后的 料液称为萃余液。
溶剂萃取优秀课件
❖ 萃取具有可连续操作、分离效果好等优点,在化
学工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抗生素、维生素
等发酵产物通常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法来提取,近
年来又相继开发成功超临界萃取、反胶束萃取和
双水相萃取等一些新的萃取技术,尤其适用于氨
基酸、酶和蛋白质类药物的提取。此外,随着天
然药物需求量的增加,固-液萃取逐渐得到重视。
4
第一节 溶剂萃取法
❖ 广义的溶剂萃取法(solvent extraction) 包括液-固萃取和液-液萃取:
❖ 液-固萃取又称浸取、浸提
❖ 液-液萃取指用一种溶剂将 物质从另一种溶剂(如发酵 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
2020/11/19
5
溶剂萃取法优点:
①操作可连续化,速度快,生产周期短;
②对热敏物质破坏少;
式中 VF——料液体积;Vs——萃取剂的 体 积 ; C1—— 溶 质 在 萃 取 液 的 总 浓 度 ; C2——溶质在萃余相的总浓度;
D——分配比; m——浓缩倍数
2020/11/19
18
萃余率:
原 萃始 余料 液液 中中 溶 1溶 质 0% 0质 总 E总 1量 1量 10% 0
2020/11/19
12
(四)、分离因素
❖ 料液中的溶质并非是单一的组分,除了所需
产物(A)外,还存在有杂质(B)。分离因
素(separation factor),常用表示,其定
义为:在同一萃取体系内两种溶质在同样条
件下分配系数的比值
β CA1/CB1 DA
CA2/CB2 DB
2020/11/19
主要用于蛋白质、酶,特别 是胞内蛋白的提取纯化。
液
利用表面活性剂在有机相中
液
形成的反胶团,从而在有机 适用于氨基酸、肽和蛋白质
萃 取
反胶团萃取
相中形成分散的亲水微环境,等生物分子的分离纯化 ,特 使生物分子在有机相(萃取 别是蛋白质类生物大分子的
相)内存在于反胶团的亲水 分离。
微环境中。
液膜萃取
液膜能将与之不互溶的液体 适用于金属离子、烃类、有
某一溶质在互不相溶的两种溶剂间分配
时,达到平衡后,在两相中的活度之比
为一常数。如果是稀溶液,可以用浓度
代替活度,即:
CL CR
萃取相浓度 萃余相浓度K
K 称为分配系数
2020/11/19
9
应用分配定律时,须符合下列条件:
①必须是稀溶液,即适用于接近理想溶 液的萃取体系; ②溶质对溶剂的互溶度没有影响; ③溶质在两相中必须是同一分子形式, 即不发生缔合或解离。
原理
应用
属于用液体提取固体原料中 多用于提取存在于胞内的有 有用成分的扩散分离操作。 效成分。
溶剂萃取
利用溶质在两个互不混溶的 液相(通常为水相和有机溶 剂相)中溶解度和分配性质 上的差异进行的分离操作。
可用于有机酸、氨基酸、维 生素等生物小分子的分离纯 化。
-
双水相萃取
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两水 相间分配系数的差异进行的 分离操作。
13
二、溶剂萃取法的基本原理
❖ 弱酸HA在不同的pH条件下,可以有不 同的化学状态,其分配比亦有差别,若 适度改变pH,可将弱酸HA自水相转入 有机相,或从有机相再转入水相,这样 反复萃取,可以达到浓缩和提纯的目的
AHAH
有机相
2020/11/19
Ko
AHAH Kp A-+H+ 水相 14
D K0 1 KP
11K 0p0HpKP
C[H]
2020/11/19
15
三、萃取方法和理论收率的计算
❖ 萃取方式和理论收率的计算 ❖ 流程:
2020/11/19
16
三、萃取方法和理论收率的计算
(一)单级萃取
2020/11/19
17
萃取因素E为
E萃 萃取 余相 相 质 总 中 中量 溶 溶 C C2 1V V 质 S FD 总 V VF S 量 Dm 1
2020/11/19
10
在萃取过程中,溶质在两相的分子形式常 常并不相同,仍然采用类似分配定律的公 式作为基本公式。这时候溶质在萃取相和 萃余相中的浓度,实际上是以各种化学形 式进行分配的溶质总浓度,它们的比值以 分配比(distribution ratio)表示:
2020/11/19 D C C R LC C R L 1 1C C R L 2 2C C L R 3 3 C C L Rn n 11
(三)、萃取因素
❖ 萃取因素也称萃取比,其定义为被萃取
溶质进入萃取相的总量与该溶质在萃余
相中总量之比。通常以E表示。若以Vl和 V2分别表示萃取相和萃余相的体积,CL 和CR分别表示溶质在萃取相和萃余相中 的平衡浓度。萃取因素(E)为:
E萃 萃余 取相 相中 中溶 溶质 质 C CR LV V总 总 2 1 D 量 量 V V12
本章将重点讨论有机溶剂萃取,双水相萃取,反
胶束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并对微波协助萃取,
2020固/11/1-9液萃取和化学萃取作简要的介绍。
2
萃取分离的种类
溶剂萃取
双水相萃取
反胶束萃取
液-固萃取
超临界萃取
微波协助萃取
其他萃取技术
2020/11/19
3
萃取方法 液-固萃取
几种萃取方法的比较
2020/11/19
7
萃取一般指用有机溶剂将物质从水相转移 到有机相的过程。
反萃取(stripping或back extraction)是 将萃取液与反萃取剂(一般为水溶液)相 接触,使某种被萃入有机相的溶质转入水 相的过程,可看作是萃取的逆过程。
2020/11/19
8
(二)、分配定律
分配定律:在一定温度、一定压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