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发展机制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发展机制研究

●魏勇强张振宇

摘要:长三角城市群的社会经济竞争力、对外开放及科技创新水平在中国当前社会都是首屈一指的,在我国强国富民的现代化建设中扮演者领头羊的作用。但是,诸多问题阻碍着长三角城市群的协同发展,行政级别划分意识严重,行政区划与经济区域边界不一致,产业同构严重,招商引资的无序竞争,城市群建设缺乏协调规划,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环境质量趋于恶化等问题,对进一步深化一体化进程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阻碍区域经济统一繁荣发展。因此,加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合作可以带动周边几个地区的发展,符合国家对区域一体化的号召,从而达到提高该地区综合能力和影响力的效果。

关键词: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协同发展

一、引言

长三角城市群作为我国当前发展程度最高、最密集的城市聚集区,当前存在着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各大城市的地方政府在争夺资金、信息、技术、机遇的过程中由于过度的竞争往往造成大量资源的浪费,区域内缺乏主动的合作,缺乏对共同利益的认识,为该地区的长续发展埋下了诸多隐患。因此,研究并解决长三角城市群在快速发展进程中遇到的问题,会给我国其他城市群的形成提供重要的经验及教训。

国外学者关于城市群的发展研究较早,为后来的研究奠定基础。Jean Gottmann(1957)在实地研究北美波士顿到华盛顿的城市群后,指出城市群发展的空间优势以及未来发展的模式。他认为大城市连绵区是一个全新的城市群体概念,并明确指出其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具有先锋作用。日本学者龟山嘉大(2002)在分析日本东京城市群协同发展过程中发现,在城市群向更深程度发展时,快速增长的经济实力会使得其下属每个城市经济速度不一致而导致地区失衡,会使得人口、资本以及资源为寻得更高利益从发展较差的城市转移到发展较好的城市,导致了地区发展的差异。

国内学者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对城市群研究做了很多探索性工作。于洪俊、宁越敏

(1983)向国内率先介绍了Gottman的思想,并首次使用“巨大城市带”译名来诠释城市群的发展。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空间形态开始从单一形态城市向大都市和城市带发展,之后相应的城市群理论在我国迅速的得到研究。姚谋士、陈爽(1998)指出长三角城市群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内源式”和“外延式”两种扩展现象,同时还指出在城市群发展中的乡镇企业作为动力因素发挥的巨大作用,除此以外,他们还对长三角城市群未来空间趋势的走向做出了猜想。张京祥(2002)指出了行政区划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并在分析我国的行政区的经济壁垒的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我国都市密集区的有效区域管制体系的构建。冷志明(2005)以区域发展理论为依据,通过研究分析省区交界地带,并有针对性的指出影响其经济协同发展的问题,他提出打破封闭的地区本位的影响,着力建设联合开发、优势互补、焕发经济活力的省区地域。陈玉和、吴士健、田为厚(2006)以山东半岛为例,分析山东半岛城市发展的基础情况,并与长三角城市群相比较之下总结出发展过程中的缺陷,最终提出在城市群发展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各城市的自身资源优势,同时要强调各城市协同发展,发挥政府的领导组织能力。党兴华、赵璟、张迎旭(2007)利用PREES系统模型对城市群人口、资源、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借用主成分分析法来研究城市群协同发展,并提出针对关中城市协同发展的未来预测。刘海明、杨建、王灿熊、林强(2010)以区域协同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区域经济增长动力机制的分析,指出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强调了构建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机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高丽娜、朱舜和颜姜慧

(2014)从中国经济区划出发,以城市群协同发展为理论基础,针对中国横向“三大泛经济区”与纵向“三大经济带”进行对比,指出二者在协同发展中的区别,重点是加强区域横向规划的协调发展,重点发挥政府的政策支持作用。柴攀峰和黄中伟(2014)利用模型对长三角城市群经济现状、经济联系、产业协同三个方面进行测量,意在指出在协同发展过程中各城市要突破城市行政规划,强化经济联系,分工协作产业互补,使得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城市群迅速发展壮大。

国外对城市群协同发展的模式、过程、意义研究较早,众多学者针对其研究理论内容广泛。我国在城市群发展理论的分析起步比较晚。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了城市群,城市圈和区域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但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的仍然存在缺陷:城市群的发展是复杂多变的,而之前的文献专著往往只是从某一方面单独研究说明,因此需要多方面多学科综合研究。本文基于空间结构演化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找出了城市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

21

--

题。通过描述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现状,对长江三角洲的集聚现状进行了分析。

二、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协同发展模式的现实依据

1.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基础。(1)经济基础。长三角城市群经济总量为全国经济总量的25%,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完备的产业体系,较强的综合配套能力,综合经济实力居于中国第一。除此以外,中国自由贸易测试区及其他开放平台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金融、航运、国际贸易等职能日臻完善,进出口商品总额和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分别占到全国的32%和55%。(2)空间位置基础。长三角城市群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滨江临海,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地带,同样也是东亚航线的重要交通枢纽,对内依托长江航道,对外面向太平洋,具有现代化大规模的港口及机场,河运和海运交通十分便利。长三角城市群还拥有健全的高速公路网,密集便利的铁路网,纵横联系南北横贯东西,陆路交通发达。除此以外,长三角处于长江入海口的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环境容量大,自净能力强,并依托长江发达的水系,水资源丰富,得天独厚的自然位置优势使得长三角城市群的建设受自然条件束缚较小,有利于我国现代化工业、农业与城镇化趋同并进。

(3)交通设施基础。长三角城市群已形成以上海为核心的多层次综合网络交通结构,以南京、杭州、合肥等城市为中心的高铁、高速公路、短途公路为主的交通干线也已形成,城市间的距离进一步缩短,交通网络进一步得到完善。

(4)人口人才基础。雄厚的经济实力加上众多条件丰厚的就业条件,使得长三角地区成为炙手可热的就业首选地区,吸引着国内外众多人才到此就业或创业。长三角地区教育资源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拥有超过300所高等院校和近300个创新工程平台,以及国家设立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实验室,为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的优秀人才。

2.长江三角洲城市协同发展的必要性。(1)构建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发展解决城市化问题的迫切需要。首先,上海市作为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核心,其国际竞争力和全球性的城市影响力仍有待提升,同时人口压力过大致使交通拥堵和环境恶化;其次,城市群内各个城市间产业分工协作模糊导致产业同质化竞争严重,妨碍了长三角地区城市间的协调持续发展。

(2)构建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发展是提高国际地位的内在要求。纵观具有较大国际影响力的英美国家,伦敦城市群、纽约城市群的形成则进一步加强了国际威望,在无形之中吸引资本、人才等全球资源并对其在所属城市群内进行分工优化配置,从而进一步加强国际竞争力。而上海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有责任也有义务对周边城市进行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城市群协同发展建设加强城市间的分工协作与经济联系,将长三角城市群建设成为综合竞争力最强的世界级城市群,进一步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三、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存在问题

1.行政管理体制影响城市群的发展。

(1)行政级别划分意识严重。行政级别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产物,在当时的经济形势下,无论是企业还是城市都是按行政级别进行划分,上下级城市间是一种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不同的企业,不同的部门通过国家统一调配,他们之间并没有实质性的接触和联系。这种按行政级别划分的做法使得在不同级别管理的企业难以交流即便是二者相距很近,相反,两个企业相距再远,只要隶属于同一行政管理系统,交流就会千方百计的发生,这种配置资源方式不但难以利用空间距离所产生的聚集效益,而且人为地提高了生产成本,导致资源要素流入和流出的成本增加,造成了巨大的不必要的生产浪费。长三角城市群是由三省一市构成,这种行政层级的纵向和金字塔分割导致了一些城市可能会受到行政层级的影响,许多问题需要向上级当局报告来指示和解决,这一繁琐的过程严重限制了中小城市一些必要的发展权限,束缚了行政级别较低的城市的经济发展。

(2)行政区划与经济区域边界不一致。行政区划是国家根据政治和行政管理的需要进行地域划分,设立相应的地方国家机关对此行政区进行管理,行政区划的确定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经济区域边界的确定更多的取决于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而这些要素又具有一定流动性,说明了经济区域边界的模糊性,这就造成行政区与经济区覆盖的偏差,使得行政区划严重影响生产要素在不同省之间的自由流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有两省一市的行政管理体制,这种按地方政府行政范围来划分利益线的模式,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不同行政区划的协同发展,同时也会了出现各为其主的现象出现。

2.各城市定位不明确阻碍相互间经济合作。(1)产业同构严重。行政规划不协调的直接结果,是造就了长三角城市群产业结构的趋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三产业居中,但总体来说,依然是以第二产业为主导。其中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的第二产业重叠部门较多:如纺织业、服装制造业、化学原料制品制造业等部门的高度重复,充分验证了长三角城市群存在极其严重的产业同构现象。

(2)招商引资的无序竞争。招商引资工作目前已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之重,但在当今激烈竞争的环境下,长三角城市群的内部无序竞争现象仍然十分严重,各城市为争夺外资,竞相出台各种政策。从长期来看,中国长三角地区经济的增长潜力和市场潜力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是巨大的,然而国际资本在长三角的投资毕竟是有限的,再加上长三角地区的同质性又使得外资选择的空间范围很大。面对外商货比三家所制造出的竞争局面,长三角城市群内各城市为了自身进一步发展就会以土地和税收政策等优惠条件加重自身筹码进行竞争,以达到吸引外资的目的。

2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