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道德教育思想探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的道德教育思想探析
摘要: 孟子作为我国古代继孔子之后最著名的儒家学者,他在道德教育方面的思想, 对我国的道德生活实践和民主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至今仍有不可磨灭的时代价值。

孟子道德教育思想的基本精神包括以下内容:以“人性本善”为基础的道德本原说,以“善教得民”为目的的道德作用论,以“居仁由义”为核心的道德价值观,以“仁义礼智”为主体的道德范畴论,以“反省内求”为特征的道德修养论。

关键词:孟子;道德教育思想;基本精神
道德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人是道德活动的主体,任何一个民族的道德进步总是在对自己的传统道德资源进行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前进的。

当前,在社会转型的宏观背景下,面对社会道德问题的现实,我们需要以一种整体的历史视野,返回到传统伦理道德文化资源中去,深入挖掘其思想精髓,返本而开新,观古而照今。

孟子生活的战国时期正是社会剧烈变革的时期,他痛感乱世之弊,提出了以性善论为基础的一整套道德规范和实践原则,向世人展示了其独特的道德思辨与伦理智慧,对当今社会转型期的道德建设具有可贵的借鉴意义。

概而言之,孟子道德教育思想的基本精神主要涵括以下内容:
一、以“人性本善”为基础的道德本原说
在中国道德教育史上,孟子是第一个持“性善论”的思想家,“性善论”是其整个道德教育思想体系的哲学前提和理论基础。

关于人性问题,孔子曾经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的命题,但没有对这一命题展开论证,也没有进一步探讨人性的本质问题。

孟子则从基本的人伦情感出发, 展示了善良的人性原型。

他认为,人的道德是根源于人性的,表现为人的善行,人生而具有潜在的向善的可能性,提出“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 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以下只属篇名)的见解,并且认为,这“四心”是“仁、义、礼、智”四德的发端和萌芽,是“人皆有之”(《告子上》)的人类共性,是人之异于禽兽的特殊本质。

可见,在孟子看来,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有道德,而人的道德来自于人的天性之中。

这样,天赋的人性就成了道德的本源。

同时,孟子又认为,人的这种与生俱来的善“端”,要想使其潜在的可能性成为现实性,还必须要经过后天的培育修炼, 使其得到充分的扩充,才能最终成就人性之善。

故而,他得出一个基本的结论:“人皆可以为尧舜。

”(《告子上》)
历史地看,孟子的这种以“性善论”为基础的道德起源论,虽然还属于主观的、先验的道德观,但它开创了人之向善的认识先河,并使孔子思想中隐而未发的人性思想萌芽发展成为比较完善的性善论的理论体系,成为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的基本精神。

二、以“善教得民”为目的的道德作用论
重视道德的教化功能,是儒家教育的显著特点。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德治思想,竭力主张“施仁政于民”(《梁惠王上》)。

他认为,道德教育事关社会的安定与治理,是社会实现有序运行的重要条件。

在此基础上,他又提出“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尽心上》的观点。

为此,他把“明人伦”(《滕文公上》)视为教育的目的和要求,认为道德教育归根结底在于使人们懂得为人处事的伦理规范,这样,使“德教溢乎四海”(《离娄上》),仁政的措施也就畅行无阻了。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孟子的道德教育有其鲜明的阶级实质——为实施“仁政”服务,但其中也包含了某些真理性的认识,尤其是通过施行仁义道德以调节人伦关系和发展个体道德品质的认识无疑是正确的。

这里,孟子在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把“教”和“育”二字联用,他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尽心上》),这是人生的三大乐事之一;并且认为,就教育与个人发展而言,教育首先是教人做善人,即培养人的人伦观念,使之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

孟子认为,“ 人之有道也”(《滕文公上》)基于两个方面的需要,一是农食住行等基本生活的需要,二是精神的需要和追求。

精神需要就是要“明人伦”,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实现这种精神需要,即只有通过“教以人伦”(《滕文公上》),才能“明人伦”。

如果只知道满足前一种需要,而不让后一种需要同时得到满足,只知道衣、食、住、行,而人伦不明,就等同于禽兽,而不能算作是人。

正是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历史上才出现了大批为了国家和民族利益,无私奉献、前赴后继的“豪杰之士”(《滕文公上》)。

三、以“居仁由义”为核心的道德价值观
孑子认为,“仁”是道德教育的基础,“义”是“仁”的补充。

孟子继承和发挥了孔子的这一思想,将“仁”、“义”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提出了“居仁由义”的道德主张,使其成为儒家学说的一大亮点。

孟子说:“仁,人心也;义,人路也。

”(《告子上》)又说,“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也。

”(《尽心上》)就是说,仁是人的心灵,义是人的正路,住在“仁”的处所里,走在“义”的道路上,一个君子的修养就完备了。

可见,他把“仁”和“义”当做最基本的、
最重要的道德范畴。

“仁”是人的内在本性,是最高的道德理想和原则;“义”是处理各种社会关系的准则,是实现“仁”的最适宜的途径。

合起来讲,“居仁由义”就是怀仁爱之心,做合义之事,这是成德立人的内在要求,是人的最高价值之所在。

一个人只有具备了“居仁由义”的品德,才能经得起各种人生际遇的考验,无论处于顺境或逆境都能应对自如。

孟子“居仁由义”的道德主张的要旨还在于培养“舍生而取义”(《告子上》)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滕文公下》)。

他所倡导的这一“大丈夫” 的道德形象,是其“居仁由义”道德实践的具体形式,体现了社会义务、历史责任和道德价值高于一切的道德追求,并成为中国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孜孜以求的理想人格的表征和追求。

四、以“仁义礼智”为主体的道德范畴论
在儒家思想史上,孟子第一次将“仁义礼智”四德并提,并以此作为其道德哲学的基本内核和道德人生的基本取向。

孟子认为,仁义礼智的道德是人生而具有的一种道德知觉和道德能力。

他说,“仁义礼智根于心”(《尽心上》),“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告子上》)。

即认为,人之“四心”是人的仁义礼智四种美德的基础和动力来源:“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公孙丑上》)这就是说,人的善性是内在的,是人性中具有的。

质言之,仁义礼智四德是人的本质规定之所在。

但是,孟子并不认为人生下来就完整地具有了这四种美德,只是说人性中先天具有趋向于这些美德的潜质即善“端”,而能否保持善的本性,达到理想的道德境界,还需要人在后天的实践中加以自觉地修养。

只有一个人保存和发扬善念,用心做人,才能真正体验到人性的魅力,感受到来自灵魂深处的强大力量,从而认识生命的尊严和价值。

所以孟子说“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告子上》)。

这就为孟子在道德修养上追求人的善性的内在超越奠定了理论基础。

不仅如此,孟子还进一步探讨了这四德之间的联系。

他认为,“仁”是人们内在的道德,是人们安身立命之本;“义”是人们依仁而行的道德标准,是一切正确行为的必由之路;“礼”是仁义外在的道德实践,是仁义在道德实践中的具体化;“智”是对仁义道德的认识和追求,并保证仁义道德的实践。

至此,仁义礼智四德就构成了孟子道德哲学中最重要的四个范畴,并以此为基础建构起他伦理哲学的整个体系。

五、以“反省内求”为特征的道德修养论
“一种道德能否真正掌握社会,主要在于它最终是否转化为社会成员自觉的道德修养” [1]。

孟子在宣扬仁义道德的同时,十分重视道德精神的培养和道德意
志的锻炼, 并建立了一套自成体系的完善的道德修养理论。

《孟子·尽心上》开篇就指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知其性,则知天矣。

存其心, 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这是孟子道德修养论的“基本纲领”[2]。

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讲就是, 只有用心去做人,实实在在地去做事,才能体验到人性的魅力,感受到上天对人的丰厚馈赠。

人之所以有”君子”和“小人”之分,就是因为其修养不同所造成的,正所谓“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告子上》)。

所以孟子讲,人生在世,无论是否得志,都应该坚持自身的道德修养,努力保存、养育、扩充内在的道德理性和道德情感,以达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尽心上》)的道德境界。

在如何进行道德修养的问题上,孟子极力推崇“反省内求”。

这种修养方法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一是持志养气。

就是要坚持和培养自身的崇高志向与正气。

孟子特别重视“立志”的作用。

他说:“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

”(《公孙丑上》)就是说意志是统帅,使人勇气倍增,意志专一才能达到目的,因此“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尽心上》)。

修身做人还须养气,培养一定的意念和情感,即“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公孙丑上》),强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对内在于人的心气的涵养功夫,使心性达到一种可以控制的德性道德境界。

二是存心养性。

存心,就是保存自己的良心本心;养性,就是养护自己的诚善之性。

为此,要尽力做到“寡欲”,即“养心莫善于寡欲”(《尽心下》)。

孟子认为,存养善心的最好方法莫过于减少物质欲望,这样才能保证身心的健康发展,心中的善性也才能保存。

可贵的是,他并没有否认人的欲望存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三是反求诸己。

孟子主张人要经常自我反省,“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离娄上》), 特别是事情办得不好时,更应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应归咎于别人。

这种自我反省的意义在于使道德主体在实践中通过他人的反应来映照自我的德性,找出自己的不足,提高道德修养。

四是改过迁善。

孟子极力提倡“闻过则善”、“见善则迁”的向善精神,反对文过饰非或将错就错,要求“古之君子,过则改之”(《公孙丑上》)。

五是历艰达志。

孟子认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离不开艰难困苦的磨炼与考验,只有经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磨炼与考验,才能做到“行弗乱其所为”(《告子下》),才能担当”大任“。

在这里,孟子十分明确地强调了外界环境对人的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孟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对于当今社会转型期的道德建设具有积极的借鉴价值和启迪意义。

它发掘了人性之善,指出了道德教育的可能性、现实性及内在途径,充分肯定了人的自身价值,昭示了人类道德理性的自觉,反映了社会道德归向,激励着人们对理想道德的重视与追求,为当下的道德教育和道德实践提供了丰厚的伦理文化资源。

参考文献:
[1]罗国杰.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456.
[2]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