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作业线条中的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法课小论文——线条中的情感
记得才上第一节课时,周老师就和我们说过,书法是用一根线条来表达情感,当时初学书法的我不是很能领会,一根根简单的线条何以能表达出人类复杂多变的情感呢?而当我拿到字帖,在老师的带领下细细品味,我分明感受到它是有生命的,每一种苍劲,每一种俊秀,每一种婉约,都在向我诉说着作者的心路历程,或喜、或悲、或怒、或哀、或愉、或乐……
我开始懂得,书法作为中国文化艺术的一种形式,和其它诸如音乐、舞蹈、绘画、戏剧等艺术一样,无不倾注着作者的思想情感。
没有倾注情感的作品是一具死尸躯壳,是没有生命的。
思想情感是艺术品的精神力量和灵魂,因于情感,人们观赏和品味书法作品,从作者所寄于作品的情感中,重新回到现实,再次感悟生活。
所以,我认为,书法中的情感是具有个体差异性的。
它与其它艺术一样,每个书法家的作品都有自己的风格特点,这些风格的产生突出情感的个体差异性。
例如:《兰亭集序》和《祭侄季明文稿》就倾注了王羲之和颜真卿各自深厚的情感意识,我们所欣赏到的不仅仅是书法字体本身,更主要的是可以从中看到不同历史背景下书法独特的精神内涵和作者各自内心世界的原始面貌。
永和九年,王羲之邀请当时名士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兰亭举行流水曲觞的宴会。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开篇字体,下笔从容,俊秀逸美,雅集是心情舒畅,祥和安宁的,但此时王羲之的心情却不宁静。
永嘉三年夏,王羲之的父亲王旷率兵数万抗击匈奴,遭到惨败,全军覆没,王旷被匈奴俘虏。
为父雪耻,出师北伐,是王羲之和其家族悲壮的心愿,而时局的变化和政治地位的微妙,使王羲之内心苦闷。
于是在书写兰亭集序中注入了自己的情感,“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当时魏晋老庄玄学盛行,王羲之极其自然地以“齐万物,一死生”的心理去排解,来消解胸中所积聚的生命情绪。
良辰美景,乐极生悲,王羲之从宇宙之大,品类之盛,游戏之乐中感慨出了生命的短暂和易逝,所以在书法作品中继续倾注自己的情绪,“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洋洋洒洒,行云流水,将书风一气呵成,天下第一行书就在兰亭雅会美好的自然环境中结合王羲之悲洒的人文情怀和
魏晋雅士玄学思潮中书写而成。
《祭侄季明文稿》则是颜真卿为祭奠就义于安史之乱的侄子颜季明所作。
唐天宝十四年,安禄山谋反,平原太守颜真卿联络其从兄常山太守颜杲卿起兵讨伐叛军。
次年正月,叛军史思明部攻陷常山,颜杲卿及其少子季明被捕,并先后遇害,颜氏一门被害30余口。
唐肃宗乾元元年,颜真卿命人到河北寻访季明的首骨携归,挥泪写下这篇留芳千古的祭文。
颜真卿秉性正直,笃实纯厚,义勇忠烈,《祭侄稿》倾注了鲁公一腔悲愤,颜杲卿和季明壮烈牺牲,却得不到扬国忠专权朝庭的褒扬,颜氏家族一门忠烈,为平定叛乱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首骨携归,物是人非,勾起对季明的哀思。
“巢倾卵覆”,“捂会催切”字字如血,颜真卿完全沉浸在悲愤激越的情绪中,此时无意于字体的工拙,也无心于添笔蘸墨,开始时起伏平缓,随着感情的激越,打破规矩,纵笔浩放,任情恣性,整篇手稿秃笔,飞白满纸,大起大落,纵横开合,顿挫郁勃,荡人心魂,字里行间具有强烈的跳跃感和抒情色彩。
元陈深曰:“《祭侄文稿》纵笔浩放,一泻千里;时出遒劲,杂以流丽,或若篆籀;或若镌刻,其妙解处,殆若天造;岂非当时注思为文,而于字画无意于工,而反极工耶?”《祭侄季明文稿》正是以情感主运笔墨,一切基于心性的驱使,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深刻的意蕴是融情入书的结果,“情不真则物不能依而变,情不深则物不能引之起。
”唯至情、至才、极思,“情方得以畅宣,物方得以具露。
”尤其触物类情而发于不自觉者,更能创造出生动感人和新奇美妙的作品。
所以,情感的个体差异性就在于它有着各自的倾向性,各自的深刻性,因而形成了不同的效果。
同时,书法这门艺术情感的表达又不同于其他的艺术,它有着自己的特殊性质。
个人认为,书法是理性指引下的非理性表现。
即使书法情感的抒发是自由的,但是真正体现在作品中的情感还是受到潜意识的控制的,这种潜意识更多是书法审美的法度,审美法度是前人或是书法家本人经过长期理性思考,甚至论证后的结果,这些法度存在于书写者的心中,指引书写者表现情感。
理性指引情感的表现。
再来看看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
它是一篇草稿,可是却是书法艺术史上的经典,看似随意,但是基于理性思考后的随情所书。
,总而言之,情感是书法艺术创作的源泉。
而它对于人类来说,最可爱的地
方正在于其不可确定性,而艺术家往往总是用自己的身体和作品表达着这个神秘事物的多个侧面,多种形态。
学习书法,我们应该可以从更深,更广的层面来欣赏这种线条艺术,领会它每一根线条中的情感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