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豪兴《农村社会学》复习笔记及课后习题详解(农村社会学理论)【圣才出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农村社会学理论
3.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农民、农业和农村
1.农民
(1)农民的概念
农民概念可从职业、阶级和身份三个维度来认识和理解。
①作为一种职业概念,农民是指以土地为生、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
②农民又是一个阶级的概念,是没有土地或只占有少量土地的农民利益群体,一般与地主阶级相对立。
③作为一种身份概念,凡是农村户籍管理的人口均称为农民。
(2)农民的“生存理性”与“经济理性”
①“生存理性”
a.概念
农民的“生存理性”是指生产活动不受利润原则制约,劳力和资源配置也不是从最大经济效益原则出发,而受制于伦理、道德与习俗等传统力量。生存理性主要表现在“前资本主义的农民秩序”中。
b.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卡尔·博兰尼认为在资本主义市场出现之前的社会,经济关系是“嵌入”到社会关系中的。因此,研究资本主义以前的经济,要把经济关系作为社会制度过程来研究。博兰尼的“嵌入”观点建立在没有根据供求规律而定出价格的市场社会之上,他所指的小农经济是资本主义市场出现之前的小农经济。
斯科特指出,在“安全第一”的生存伦理下,农民所追求的绝不是收入的最大化,而是较低的风险分配与较高的生存保障;对于农民而言,第一位的是回避风险、确保“生存安全”,而不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安全第一”的生存伦理体现了农民社会的道德观、平等观、公正观。
②“经济理性”
舒尔茨提出了一种在竞争的市场运行中追求利润的、以商品经济为主体的农民经济模式。传统农业中的农民在特定的资源和技术约束条件下从事农业生产,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并根据利益调节生产以实现要素配置的最优化。舒尔茨提出著名的“贫穷而有效率”命题,认为传统农业内部的资源配置总是有效率的,农民表面上被认为不理性的行为表现,恰恰是他们面对外部限制条件时的行为理性,所以农民也是理性的经济人。
2.农业
(1)农业的含义
农业是通过人类劳动去实现植物和动物的再生产,来获得物质资料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有狭义和广义的区分。狭义的农业指种植业。广义的农业指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副业和渔业。在农业中,既包括农作物栽培业(如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蔬菜等),又包括植树造林、草地经营、畜牧业和养鱼业。这就是通常说的包括农、林、牧、副、渔五业在内的大农业,一般所说的农业都是指广义的农业。
(2)农业生产的特性
①农业生产的自然特点:
a.土地是农业生产不可替代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b.农业生产在广大的空间进行,具有较大的分散性;
c.农业生产周期长,劳动时间与生产时间不一致,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有强烈的季节性;
d.一些农产品既是农业生产的最终成果,又是重新投入再生产过程的生产资料,具有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双重性。
②农业在经济关系上的社会特点:
a.在中国现阶段的农业中,存在着以全民所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结构,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形式同时并存;
b.存在着农民与农民之间、农民与集体之间、集体与集体之间、集体与国家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国家、集体和农民之间的关系。
(3)农业经营的形式
①传统国家的农业
其代表是亚欧大陆板块中大多数开发较早的地区。在这类地区,由于人类开发的历史久
远、人口繁衍众多,因此逐步呈现出人多地少和人们依村庄集居的趋势,传统意义上的小农和小农经济,指的就是这类地区的农业和农村状况。
②新大陆国家的农业
其代表是南北美洲和大洋洲。在那里人类开发的历史短,总体地广人稀,尽管农业也基本是由一家一户在经营(其中有的地方也曾出现过奴隶制的农场),但因其规模巨大,农场之间相隔甚远,在农村地区就只有散居的农场主而无农户集居的村庄。因此,传统国家与新大陆国家的农业和农村,最大的区别其实不在于农地经营的规模而在于农村的社会形态——有无村庄的存在。
③农业的经营主体及其产业特征
无论是传统国家的小规模农业,还是新大陆国家的大规模农场,其经营者的本质都是农民的家庭。农民家庭之所以能成为农业经营的主体,主要是由农业的产业特征所决定的。由于农业是在复杂多变的自然条件下从事动植物生命生产的活动,因此农业的生产者就必须既与生产的结果有着最直接和紧密的经济利益联系,又必须对生产过程拥有充分的自主决策权。这决定了受雇于他人的农业工人往往难以在生产中尽心尽力,而雇工经营的农业也往往难以达到农场主预期的经营效果。
④限制非农民的原因
a.避免农民的土地权益受到外来资本的侵害。
b.避免农地被违法违规用于非农业目的。
c.保持农村以村庄为基础的社会形态的稳定。
d.保持农民家庭在农业经营中的主体地位。其目的是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转型期,保持农村经济和社会的稳定。
(4)农业资本主义演进的两种可能形式“普鲁士道路”与“美国式道路”
①“普鲁士道路”的本质特征包括:a.土地始终掌握在地主而不是农民手中,这是“普鲁士道路”的前提条件与基础;b.农民遭受地主的严格控制与沉重盘剥,这是“普鲁士道路”的基本内容。
②“美国式道路”的基础是“自由的农场主在自由土地上的自由经济”。美国拥有广阔的土地,以此为条件发展出跟德国以及英法等中西欧国家形态不同的资本主义农业,从而形成了农业发展的“美国式道路”。然而,内战后美国南部并没有形成农业“资本主义最迅速最自由发展的条件”,而是形成了一条“普鲁士道路”。
3.农村
(1)农村和农村社区
①农村的含义
农村是指以农业生产活动为基础,以农业为主要职业的居民聚居地。农村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即由采集生产方式进入农耕生产方式、人类需要定居生活之后产生的。
②农村的特点
美国社会学家R. 比勒和R. D. 菲尔德等认为,与城镇相比,农村一般具有这样几个特点:
a.自然生态方面,农村地域广袤,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对自然生态环境依存性强;
b.人文生态方面,人口密度相对较小,人力资源素质偏低,但在相对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中是熟人社会,人际关系比较和谐;
c.谋生职业方面,以广义的农业为基本职业;
d.动态方面,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结构长期变迁缓慢,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速而加速。